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6712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docx

均衡器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设计

均衡器参数详解及操作指南

1、均衡器的调整方法:

超低音:

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

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

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低音:

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

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150Hz,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低音:

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

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中音:

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

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

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中高音:

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弹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某)。

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

高音:

7KHz-8KHz,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

过度提升会使短笛、长笛声音突出,语言的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

极高音:

8KHz-10KHz

合适时,三角铁和立*的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的节奏清晰可辨。

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

2、平衡悦耳的声音应是:

150Hz以下(低音)应是丰满、柔和而富有弹性;

150Hz-500Hz(中低音)应是浑厚有力百不混浊;

500Hz-5KHz(中高音)应是明亮透彻而不生硬;

5KHz以上(高音)应是纤细,园顺而不尖锐刺耳。

整个频响特性平直时:

声音自然丰满而有弹性,层次清晰园顺悦耳。

频响多峰谷时:

声音粗糙混浊,高音刺耳发毛,无层次感扩声易发生反馈啸叫。

3、频率的音感特征:

30~60Hz沉闷如没有相当大的响度,人耳很难感觉。

60~100Hz沉重80Hz附近能产生极强的“重感”效果,响度很高也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可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作用。

100~200Hz丰满

200~500Hz力度易引起嗡嗡声的烦闷心理。

500~1KHz明朗800Hz附近如提升10dB,会明显产生一种嘈杂感,狭窄感。

1K~2KHz透亮2800Kz附近明亮感关系最大。

2K~4Kz尖锐6800Hz形成尖啸,锐利的感觉。

4K~8Kz清脆3400Hz易引起听觉疲劳。

8K~16Kz纤细>7.5KHz音感清彻纤细。

均衡器的发展趋势

运用数字滤波器组成的均衡器称为数字均衡器,数字均衡器即可作成图示EQ,有可做成参量EQ,还可以做成两者兼有的EQ,它不仅各项性能指标优异,操作方便,而且还可同时储存多种用途的频响均衡特性,供不同节目要求选用,可多至储存99种频响特性曲线。

SONY的SRP-E300是一款多功能2通道的数字均衡器具有10段参量均衡和29段图示均衡,可同时或独立工作,带有限制器和噪声门功能,高精度的48kHz取样,20比特线性模数/数模转换;带有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RS-232CC接口,可用于外部遥控,,它的出现会逐步淘汰普通的模拟均衡器,是一款专业音频扩声领域具有极高性价比的产品。

P.S.

1、20~40Hz这个频段声音的大部分感觉是松软的低音,而不是强劲有力,通过试验就可以知道。

看看给地鼓提升这个频段会有什么效果。

2、40~150Hz是声音的基础没错,但是绝占不到70%,而且人声的鼻音也不在这个频段,大概在250左右。

3、150~500Hz这频段,是个要在处理的时候非常小心的频段,绝不能靠提升这频段来获得人声的力度。

稍不小心就会一团遭。

4、“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应该说只要在低频部分加混响,都会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当然,在现在的混音技巧中,这个规则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因为,我们经常会在欧美及港台的录音室里见到他们为地鼓和贝司加超短程混响。

以上均是参考的数值,实际上还是要根据制作的实际情况而定!

希望能提供给大家参考的帮助!

上篇文章里简单介绍了调音台的使用技巧,这篇文章我想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专业均衡器的使用技巧。

众所周知均衡器的主要功能就是调整音色、调整声场和抑制声反馈了,如何调整音色的文章很多了,在这里我想着重介绍的是如何使用专业多段图式房间均衡器调整声场和调整声反馈。

现在的专业音响系统中使用的图示均衡器一般都是31段左右,其推拉电位器的Q值是恒定的,一般为1/3倍频程,所以无论是提升或衰减某频率,滤波器的带宽始终是不变的,而频率提升和衰减的程度一般为6-18dB,最常用的是12dB。

图式均衡器通过面板上推拉键的分布位置,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各频率的提升和衰减情况。

常用的专业图示均衡器频率调节范围一般是20Hz~20kHz,频率调整点一般从低到高分为:

20Hz、25Hz、32Hz、40Hz、50Hz、63Hz、80Hz、100Hz、125Hz、160Hz、200Hz、250Hz、315Hz、400Hz、500Hz、630Hz、800Hz、1kHz、1.25kHz、1.6kHz、2kHz、2.5kHz、3.15kHz、4kHz、5kHz、6.3kHz、8kHz、10kHz、12.5kHz、16kHz、20kHz等共31个频点,因其有一项主要功能是用来调整室内声场的,故又称其为:

专业多段图式房间均衡器。

下面我就把自己多年来使用均衡器的心得写一下,谨供大家参考:

一、使用均衡器调整声场:

在专业均衡器的三大主要功能当中,调整音色应该是最基本最经常用到的功能了,甚至于目前好多音响师只知道均衡器可以调整音色,而不知道专业图式房间均衡器更重要的功能是用来调整声场和抑制声反馈的。

用房间均衡器来调整声场,非常专业的方法是要借助粉红噪声发生器和实时频谱仪来调整。

但我们现在大多数的音响师是不可能有这些设备的,只能就地取材,利用现有的设备想办法进行声场调整了,最简单最实用的办法就是用话筒调节了,其实如何利用话筒来调整声场和调整声反馈也有一些文章介绍过,但我觉得介绍的不够详细或者不够通俗易懂,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总结了一套简单、实用、通俗易懂的调整方法,具体调整步骤如下:

A、首先找一只频响曲线较为平直、频响范围较宽的话筒,最好是电容话筒,也可以是质量比较好的动圈有线、无线话筒。

把这个话筒固定在话筒架上,放在一个声场的最佳听音区内,高度1.2米左右,话筒拾音头的水平位置与主音箱的中轴线平,基本上就是和主音箱成等腰三角型。

B、调整时要将除房间均衡器外的其它周边设备旁路直通,再把均衡器所有调节点清零,调音台上话筒所在通道的均衡器也要直通不做调整,功放打开并把音量开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打开调音台的总音量,开始慢慢往上推话筒音量推子,听到轻微的回输声时,再把话筒音量推子往下拉6—9个dB左右。

C、然后用房间均衡器从50Hz—16kHz每个点逐步进行提升,一般50Hz以下,16kHz以上的频率是不会产生声反馈的。

具体调整步骤如下:

1、找出回输最厉害的频率点:

对声场影响最大的回输点一般有2个左右,假如在一个代号为:

W的舞厅里,当我们对400Hz和4kHz这两点进行大幅度提升时产生了回输,而其它频率点即使做了大幅度的提升(一般提升12dB左右)也没有产生声回输,那么我们就确定在这个声场中回输最厉害的有两个点,就是:

400Hz和4kHz,此时我们要先把这两个点衰减6个dB左右,这样可以方便下一步的操作。

当然不同的声场回输的频率也不可能一样。

2、找出回输比较厉害的频率点:

这样的点一般有3个左右,此时我们再把调音台上的话筒音量开大些,再重新对均衡器上除了400Hz和4kHz以外的频点逐一进行大幅度提升,假如又发现了200Hz、1KHz、5KHz产生了回输,那第二步的调整也完成了。

3、对找出的回输频率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的调整,我们共找出了5个回输点,我们可以把回输最厉害的400Hz和4kHz这两个点衰减6—9个dB左右;再把回输比较厉害的200Hz、1KHz、5KHz这3个频率点衰减3-6个dB,此时这个声场基本上就是调整好了。

二、使用均衡器调整声反馈:

很多音响师都会有一个困惑:

调整声场和调整声反馈难道不是一回事吗?

为什么还要把两者区分开来呢?

实际上两者当然有区别,虽然调整步骤和方法是一样的,但其达到的目的和效果是不一样的。

调好声场只是找到了这个声场的不足并予以优化,而没有办法解决大部分的话筒声反馈,我这里说的声反馈通俗来说也叫:

回输。

还是以那个代号为:

W的舞厅为例,这个舞厅音响系统中使用了6只话筒,然后这个舞厅又有三个舞台供演员演出,设想下假如这6只话筒又不是同一个品牌,且它们的参数又各不相同,想想在这种情况下要完全避免回输会有多么困难。

但再困难也要想办法解决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尽量减少和避免声反馈:

首先把所有的话筒分类,选出经常使用的几只话筒,假如我们选了2只AKG的话筒,2个SHURE的话筒,然后用像调整声场一样的方法来调整声反馈:

1、比如我们可以先拿一只SHURE的话筒,把它固定在话筒架上,分别在三个舞台范围内寻找回输点,假如我们在a舞台区域内找到了一个500Hz的主要回输点;在b舞台区域内又找到了一个630Hz的主要回输点;在c舞台区域内还找到了一个800Hz主要回输点。

2、然后再拿一只AKG的话筒,把它固定在话筒架上,再分别在三个舞台范围内寻找回输点,假如我们在a舞台区域内找到了一个1.25KHz的主要回输点;在b舞台区域内又找到了一个2.5KHz的主要回输点;在c舞台区域内还找到了一个3.15KHz主要回输点。

这样就是用两种话筒在3个舞台区域内就一共找到了:

500Hz、630Hz、800Hz、1.25kHz、2.5kHz、3.15kHz这6个回输点,然后再在均衡器上把这些点按照回输大小的程度,衰减3-9个dB。

当然这三个舞台区域内在同等话筒音量情况下,可能a舞台回输最厉害发现3个点,而b舞台和c舞台连一个回输点都没有,所以要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3、用主要话筒在主要表演区内逐一搜索完回输点后,然后再到演员不经常去,但有可能去的区域搜索一下,看看还有没有回输点;然后再用不经常使用的话筒按照以上顺序重头搜索一遍回输点,这样这个舞厅的声反馈就会得到很好的控制,当然不可能无节制的衰减均衡器,如果把均衡器衰减的面目全非,千疮百孔,那样就会连声音的连续性和基本音色都得不到保证。

三、使用均衡器调整音色:

当声场和回输点一旦调整好后,专业图示房间均衡器最经常用的功能就是调整音色了,当然在调整音色时候要兼顾回输点所在的频率,有条件的话可以再增加一台均衡器专门作为调整音色用。

实际上不同的音响设备和不同的声场对均衡器的调整当然也会不同,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一个相对标准和固定的调整方法,但在我十几年的工作当中,我总结了一套相对来说适用于大多数场所的调整方法,大家可以试一下:

A、低频段的调整——调好各种音源的基音部分及丰满度、结实度:

我习惯把20Hz到315Hz的频率范围划分成低频段,这一段调整的重点是注意各种音源的主要基音部分,就像一座金字塔,没有基础部分也就不会有塔尖部分,所以低音频率的调整是很重要的。

在具体操作上:

1、20Hz、32Hz这两个频率基本上都是完全衰减的,因为现在很多音箱的低音频率还没有下潜至这个频段。

2、40Hz、50Hz这两个频率恰好是目前我国220V交流电的频率,为了减少电源部分的干扰我们一般也把这两个频率衰减5个dB左右。

3、63Hz、80Hz、100Hz这三个频率决定了音源的丰满度,一般不要做大的提升和衰减。

4、125Hz、160Hz、200Hz、250Hz这四个点决定了音源的力度和结实度,提升太多声音生硬,衰减太多则声音模糊、发虚,因此这几个点在低频段最为关键。

5、整个低频段需要着重注意一点的就是低音部分增加3个dB,功放的负载就增加了一倍,所以调节时候一定要慎重,既要注重音色,又要兼顾声场,还要兼顾功放的承受力。

B、中频段的调整——调好各种音源的二、三次泛音及圆润度、明亮度:

我习惯把400Hz到2.5KHz的频率范围划分成中频段,大家知道大部分音源的主要基音部分都会在低音部分,那么它们的2次泛音、3次泛音、4次泛音……就会在中音频段;当然也有一些音源由于频率较高,其主要基音部分也会在中频段。

总之这一段调整的重点是调好大部分音源的二、三次泛音及音色的圆润度、明亮度。

在具体操作上:

1、315Hz、400Hz、500Hz、630Hz、800Hz、这五个频率影响着音源的力度和圆润度,这一段频率一般很少提升,因为提升后会影响音质,比如315Hz—500Hz段提升太多时,声音就会变得像从井底发出来一样;对630Hz和800Hz段提升太多时,音质就会变得像电话里的声音一样。

2、而1kHz、1.25kHz、1.6kHz、2kHz、2.5kHz这五个频点影响着音源的明亮度,这几个频率是人耳听觉最灵敏的,因此对整体的音色影响也最大,有时在这一段频率内稍微提升或衰减1、2个dB,都会改变整体的听音感觉。

整个中频段也是声反馈最容易产生的频率范围,因此对中频段频率点的调整时要非常灵活、仔细。

C、高频段的调整——调好各种音源的多次泛音及色彩感和穿透力:

我习惯把3.15kHz到20kHz的频率范围划分成高频段,这一段调整的重点是注意各种音源的泛音部分及色彩感和穿透力。

在具体操作上:

1、3.15kHz、4kHz、5kHz、6.3kHz是高音段的主要部分,这些频点如果提升过度,声音容易产生毛刺感或产生高音声反馈,衰减过度声音会显得呆板,没有磁性,没有活力。

因此要小心、仔细操作。

2、8kHz、10kHz、12.5kHz这三个点影响声音的层次感和色彩。

3、16kHz、20kHz由于目前很多音箱的高频还达不到20kHz,再加上人耳很少能听见这么高的频率,所以我们一般把20kHz这个点进行大幅度的衰减,而16kHz这个频率点实际上很重要,如果把它衰减了,那么高音里的那种金光四射感觉就会没有了。

整个高频段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频段产生回输时,由于其频率很高,虽然人耳听觉上不会觉得太明显,但持续的回输会对高音造成严重的损害,所以不要掉以轻心,要认真处理。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均衡器很难有一个较为固定、傻瓜化的调整模式了,虽然这样,我还是觉得有一定规律可寻,这里我就说一个我自己总结的一个通用模式,大家可以试下(下列频率中+代表提升,如+3表示提升了3个dB;-代表衰减,如-12代表衰减了12个dB;0就表示没有提升或衰减):

A、大多数综合性演出音响系统中均衡器的调整:

20Hz[-12]、25Hz[-12]、32Hz[-10]、40Hz[-8]、50Hz[-4]、63Hz[-2]、80Hz[0]、100Hz[0]、125Hz[0]、160Hz[-2]、200Hz[-3]、250Hz[-3]、315Hz[-3]、400Hz[0]、500Hz[0]、630Hz[-2]、800Hz[-1]、1kHz[0]、1.25kHz[0]、1.6kHz[-2]、2kHz[-3]、2.5kHz[-3]、3.15kHz[-2]、4kHz[-2]、5kHz[-2]、6.3kHz[-3]、8kHz[0]、10kHz[+2]、12.5kHz[+3]、16kHz[0]、20kHz[-9]。

B、大多数的士高和慢摇吧音响系统中均衡器的调整:

20Hz[-12]、25Hz[-12]、32Hz[-8]、40Hz[-5]、50Hz[-2]、63Hz[0]、80Hz[0]、100Hz[0]、125Hz[+2]、160Hz[+2]、200Hz[+3]、250Hz[+1]、315Hz[-1]、400Hz[0]、500Hz[0]、630Hz[-2]、800Hz[-1]、1kHz[0]、1.25kHz[0]、1.6kHz[-2]、2kHz[-4]、2.5kHz[-2]、3.15kHz[+2]、4kHz[-2]、5kHz[-2]、6.3kHz[-3]、8kHz[-2]、10kHz[0]、12.5kHz[0]、16kHz[-3]、20kHz[-9]。

专业均衡器使用时注意的问题1、通常声反馈都集中在100Hz—10kHz的范围内,调整时要有针对性。

2、在调整声场时,要将除房间均衡器外的其它周边设备旁路直通,调音台上话筒所在通道的均衡器也要直通不做调整。

3、使用均衡器调整声反馈时,只是将压限器直通,其它周边设备如激励器等都要调整到最佳演出状态,调音台上话筒所在通道的均衡器也要调整到最佳演出状态,这一点是和调整声场的方法有明显区别的。

4、不管是用均衡器调整声场还是调整声反馈,如果系统中有压限器,都要把它直通,否则话筒在一开始回输时,会受到压限器的压限处理;等到回输信号很大,压限器压不住时,回输就会冲破压限器的限制一下子变得很厉害,这样容易损坏设备。

5、经过我多年的实践,在调整声场和调整声反馈时,可以在调整同时播放一点背景音乐,这样可以使声场活跃,更方便调整。

说了这么多不知对大家有没有帮助,最后我想说的是,在现场演出中,如果声场没有调整好,那么整体的音色、平衡就得不到保证;如果声反馈没有调整好,出现了哪怕是一声回输,那也是很严重的问题,我的一贯原则就是:

整场演出只要有一次声反馈就是失败!

所以我经常形容我们演出时推调音台推子就像推一个定时炸弹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就会爆炸(回输),因此在现场操作时真的需要非常小心,要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所以现场音响师的压力是很大的,如果录音时候录不好了我们可以重新录或者经过编辑修改,但在现场演出中如果产生了哪怕是一声声反馈,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是没办法收回来的,所以好多高水平的录音师都不想做现场的音响师。

 

音响工程设计调试

你说的是参量均衡器吧?

大型的参量均衡器是在调音台上,图示均衡器有双31段 双15段双十段 他是接在系统中的,由于建声不好,起到房间的均衡。

而达到好的声音分布。

介绍一下十段均衡器的设置和参数

【第一章.EQ的基本定义】

EQ是Equalizer的缩写,大陆称为均衡器,港台称为等化器。

作用是调整各频段信号的增益值。

10段均衡器表示有10个可调节节点。

节点越多,便可以调节出更精确的曲线,同时难度更大。

从左到右的顺序是从低频到高频[100Hz,200Hz,400Hz,600Hz,1KHz,3KHz,6KHz,12KHz,14KHz,16KHz]。

【第二章.EQ各频段的基本知识】

1.[20-60Hz]影响音色的空间感,因为乐音的基音大多在这段频率以上,这段很难表现,powermp3没有这段均衡。

2.[60-100Hz]影响声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区。

如果这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如果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而如果过强,音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

有大鼓、定音鼓,还有钢琴、大提琴、大号等少数存在极低频率的乐器多表现在此段。

3.[80-160Hz]主要表现音乐的厚实感,音响在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话,会感到音乐厚实、有底气。

这部分表现得好的话,在80Hz以下缺乏时,甚至不会感到缺乏低音。

如表现不好,音乐会有沉闷感,甚至是有气无力许多低音炮音箱的重放上限,具此可判断您的低音炮音箱频率上限。

4.[150-300Hz]影响声音的力度,尤其是男音的力度。

这段频率是男声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同时也是乐音中和弦的根音频率。

5.[300-500Hz]表现人声的(唱歌、朗诵),这个频段上可以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好则人声明亮、清晰,否则单薄、混浊。

6.[800Hz]影响音色的力度。

如果这个频率丰满,音色会显得强劲有力;如果不足,音色将会显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现突出了,低频成分就明显;而如果过多,则会产生喉音感。

如果喉音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适当的喉音则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危险频率",人声,打击乐多表现于此。

7.[1kHz]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参数是在1kHz下测试。

这是人耳最为敏感的频率。

8.[1.2kHz]可以适当多一点,不宜太多,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过多会使声音发硬。

9.[2k-4kHz]穿透力很强。

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这个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

2-4kHz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一般不宜衰减。

这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较大。

如果空虚频率成分过少,听觉能力会变差,语音显得模糊不清了。

如果过强了,则会产生咳声的感觉。

,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时不能有过多的突出,否则女声的齿音会过重。

10.[4k-8kHz]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声可能出现齿音。

这段频率通常通过压限器来美化。

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11.[8k-12kHz]这段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

适当突出(一点即可)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

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

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12.[12k-16kHz]能够影响整体的色彩感,这段过于黯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

13.[16k-20kHz]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到,听不到并不意味着器材无法回放,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

这段频率可以影响高频的亮度,以及整体的空间感,过少会让人觉得有点闷,太多则会产生飘忽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电子合声、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多表现于此。

【第三章.EQ各频段调节效果】每段频率分为[过低]、[半满]、[过高],效果以~隔开。

《1》20Hz-60Hz[过低]空虚~[半满]空间感良好~[过高]低频共振声显现"嗡"的声音。

《2》60Hz-100Hz[过低]无力~[半满]混厚感强~[过高]低频共振声显现"轰"的声。

《3》100Hz-150Hz[过低]单薄~[半满]丰满度增强,浑浊~[过高]显现"哼"声音。

《4》150Hz-300Hz[过低]软绵绵~[半满]声音力度强~[过高]生硬。

《5》300Hz-500Hz[过低]空洞~[半满]语音有力度~[过高]有电话声音色。

《6》800Hz[过低]松驰感~[半满]强劲感~[过高]喉音重。

《7》500Hz--1KHz[过低]有收缩感~[半满]声音的轮廓明朗~[过高]声音向前凸出。

《8》1-2KHz[过低]松散,使音色脱节~[半满]通透感强~[过高]跃感。

《9》2-3KHz[过低]朦胧~[半满]明亮度增强~[过高]呆板。

《10》4KHz[过低]模糊~[半满]穿透力强~[过高]咳音量。

《11》4-5KHz[过低]音源变远~[半满]响度感强~[过高]声音变近。

《12》5-6KHz[过低]含糊~[半满]清晰度强~[过高]尖利。

《13》6-8KHz[过低]暗淡~[半满]透明~[过高]齿音重。

《14》8-10K[过低]平淡~[半满]S音明显,通透感~[过高]尖锐。

《15》10-12KHz[过低]乏味,失去光泽~[半满]金属声强烈~[过高]尖噪。

《16》12-16KHz[过低]失掉光彩~[半满]金光四溅~[过高]刺耳。

《17》16-20KHz[过低]韵味失落,色彩失落缺乏音色表现力~[半满]靠人体颅骨传导感受声音的韵味,色彩富于音色表现力~[过高]宇宙声感和不稳定感。

【简单的说】

1、100Hz属于温暖段,如果使这部分加强能使低音部分更加的柔和温暖

2、200Hz属于混浊低沉,调音色时可适当减弱本段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