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7038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docx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

编号:

TQC/K778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

 

Inthecollectivemanagement,inordertogivefullplaytotheenthusiasmandinitiative,formacollectiveforceandestablishasystemthatconformstothemarketrules,managementprinciples,andfullyembodiesthemodernmoralconceptsandbehaviornorms.

【适用指导方向/规范行为/增强沟通/促进发展等场景】

 

编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版

下载说明:

本规章制度资料适合用于集体管理中,为使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形成一种集体合力而建立起符合市场规律,符合现代管理原理,并能充分体现现代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三十二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课程管理

  

(一)积极开发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我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下列校本课程:

习惯教育、语音

  

(二)学校规定任何人不得随意向学生推荐和征订任何教辅资料,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三)学校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体现对教材的重组和加工,并根据有关规定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四)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活动,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确保理、化、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开课率,并做好登记,做实管理。

  二、常规过程管理

  要求各教研组和全体教师在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

  

(一)备课

  1、建立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

  

(1)、备课组长要对全学期的集体备课做出总体安排,列出集体备课计划表,下发给同组教师,并上报教导处一份。

  

(2)、备课组长要提前一周通知安排,集体备课前一天检查主备课人的准备情况。

  (3)、同组教师要轮流担任主备人。

  (4)、主备课人必须做认真的准备,写出教学设计后,马上发给同组其他教师,征求意见。

使用多媒体手段的,要将自己制作的课件一并发给同组的其他教师。

  (5)、其他教师收到主备课人的教学设计后,要认真阅读,写出发言提纲,作好集体备课会的发言准备。

  (6)、备课工作要在组长主持下围绕课题展开深入研讨,发言人围绕课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讲与本课题无关的话。

  (7)、全体教师都要本着积极进取、合作共享精神,参加集体备课活动,虚心听取别人的发言,从中吸收有价值的意见、看法、观点、建议。

  (8)、备课过程指定一人做好记录。

  (9)、集体备课坚持每周进行一次,做到“三有’’(有计划、有检查、有记录)、“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六研讨”(研讨学情、研讨教学目标、研讨重点和难点、研讨进度、研讨手段和方法、研讨习题配置)。

  集体备课的程序是:

  

(1)、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指定主备课人和备课内容,要求写出教学设计,制作有关课件,并将电子课件发给同组教师。

  

(2)、召开集体备课时,在备课组长主持下进行活动。

  A、组长说明今天备课的主题及准备情况。

  B、主备人向全体成员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包括学情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重点难点的分析,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活动设计思想、意图等。

  C、讨论:

同组教师依次发言,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对主备课人的设计发表意见和建议,主备人记录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

  讨论的主要内容是:

  a.学情分析是否全面、真实,符合当前学生实际?

  b.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三维目标的确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c.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突破的措施是否有效?

  d.教学进度是否有能够按计划完成?

  e.教学手段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还有那些需要修改的地方?

怎样修改?

  f.练习题目的设计,题量、难度是否有利于巩固教学效果?

  (3)、备课组长做简要总结,并安排下次备课内容。

  (4)、备课会后,安排本组教师听课。

  (5)、及时评课。

听课后应马上组织教师座谈,就本课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议,重点找到应当改进的地方,记录在案,主备课人在教案上做修改,以备下次教学设计时参考。

  2、确立个人备课的基本要求:

  六备

  

(1)、备课标

  明确所教学科课程性质、基本理念,掌握所教年段的学科阶段目标,熟悉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2)、备教材

  A通读:

通读教材,领会全册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

  B钻研:

钻研所教教材,理解教材内容把握编者意图和前后联系。

  C定点:

确定重点、难点。

  D理路:

理清教学思路,拟定教学策略。

  E认真阅读教学参考及其它教辅教材,研究教材要先“钻”后“参”,不可以“参”代“钻”。

切不可照搬照抄,或旧案再现。

  (3)、备教法

  A教师要研究如何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及思想观点的方法,要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改革旧的教学方法。

  B选择教法应遵循教育规律,符合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要结合实际,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学习水平和教材的特点。

  D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E要注意不同课堂结构和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

  (4)、备学生

  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兴趣、爱好、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学习习惯、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

  (5)、备手段

  A要采用多种手段,力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B要注意差异教育,研究分类推进的学习方法。

  C要面向个别学生因材施教,研究适合个别学生的个性学习方法。

  (6)、备习题

  A习题配备符合学生的要求

  B力求习题有梯度

  3、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教师通过个人备课,形成初案;再通过集体备课,结合个人特长撰写个性鲜明和实效性强的教案。

教案应体现教师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清晰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4、教案的基本要求:

  

(1)、有明确的三维目标和准确的教学重点、难点。

  

(2)、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学流程清晰,包括活动的顺序、内容、要求等。

  (3)、有层次性的问题设计,并体现设计意图。

  (4)、有根据不同学情体现对教学问题的预设。

  (5)、有学科的思想方法体现。

  (6)、有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的体现。

  (7)、有课堂小结,小结最好能体现对学习内容的总结与提升。

  (8)、有合理的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5、建立健全我校教案检查制度:

  

(1)、教案书写及上交要求:

  A.每个学科每个学期开学初必须写教学计划。

  B.教师备课必须与教学计划同步。

  C.每个教案应包括课题、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设计(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目标)、目标制定教法选择的依据(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书设计、预测与应对、反思与感悟.

  D.教案书写整洁规范。

  E.50岁以下教师写祥案、50岁以上教师若写简案须提交申请,经学校批准方可。

  

(2)、教案检查方式:

  A.每学期开学初必须上交两周的教案。

  B.定期检查:

备课组长每周检查一次,教研组长每半月检查一次,教导处每月检查一次.

  C.随机听课的教案检查。

  D.跟踪性听课的教案检查。

  E.推门听课下课后,上课教师应主动将教案上交。

  F.领导深入集体备课也要对备课组教案进行检查。

  

(二)上课

  1、教师应严格按课表上课或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不得私自调课、停课或擅自改上自习课。

  2、公差由校长通知教务处,教导处统一安排。

  3、因请假或其它原因需调课者,须向一把手校长请假后,再通知教导处,教导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串课或找人带课。

  4、确实需临时调课的,必须向教务处补办手续。

  5、杜绝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现象,教师必须在预备铃响(提前两分钟)在学校门口等候,下课铃响教师方可离开教室。

  6、教师要爱护学生,不讥讽、嘲笑和侮辱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7、教师要认真抓好课堂纪律,维持好每堂课的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不能听之任之,采取消极的放任不管的态度。

  8、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内容正确,板书工整,语言规范,表达清晰,课堂结构安排合理。

教学方法、手段择宜而用,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提倡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组织教学。

树立“以生为本”观念,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性、自主性、民主性;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我校对一堂好课的标准做出明确的规定:

  教师活动:

  

(1)、课堂导入自然亲切,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2)、教学活动设计:

问题设计明确,层次分明;把握提问的时机,衔接恰当;给学生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时间、空间。

  (3)、教学内容处理:

内容把握准确,能切合实际对教材进行加工;适时渗透学科的思想方法。

  (4)、课堂预设与生成:

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充分的预设;适当留有空白,促进有效生成;恰当的处理突发事件,灵活驾驭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及时调整预设.

  (5)、课堂评价:

发挥评价激励作用,采取多元评价;评价适时、适当有利于学生发展。

  (6)、多媒体的使用:

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运用得当,操作娴熟。

  (7)、基本素养:

有较扎实的基本功,能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言规范、板书规范、书写工整;教态亲切自然、有感染力。

  (8)、教学特色:

教学富有个性、特色鲜明、呈现一定的教学风格。

  学生活动:

  

(1)、参与状态:

情绪饱满、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涨;能主动参与活动,参与方式多样化;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时间适当;善于倾听,能大胆质疑,发表不同意见,生生、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欣赏。

  

(2)、思维状态:

思维有深度;有广度,有创造性思考或很多个性化的见解。

  (3)、目标达成:

每位学生在认知、思维、情感上均有收获。

  (三)反思

  1、撰写教学反思要依据课堂教学规律和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围绕“五个点”进行。

“五个点”是指:

(1)成功点;

(2)失败点;(3)遗漏点;(4)补救点;(5)改进点。

  2、青年教师每月上交一份质量较高的教学反思。

  3、反思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评价。

  (四)作业

  1、各科教师都应该按照教学需要,精选和设计作业。

  2、每天课外书面作业量控制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不超过两小时。

  3、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强调格式,强调订正。

  4、作业必须由教师自行认真批改,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改进教学。

  5、杜绝只有布置,不批改或不及时批改的现象。

  6、杜绝布置重复性、机械性作业,提倡各学科教师进行作业面批。

  7、各科作业都要有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使作业成为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主渠道。

  8、学校定期对教师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形式可以采取备课组每周查一次,教研组每半月查一次,教导处每月查一次等。

  (五)辅导

  1、辅导应遵循如下原则:

(1)要有针对性;

(2)要有层次性;(3)要有启发性;(4)要注意及时性;(5)要有延伸性。

  2、辅导要针对学科的问题采取教师个体辅导、学生互助辅导、家长加盟的联合辅导等。

  3.辅导应关注所有学科,提倡教师对学困生和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学校做好记录。

  4、对于各班的学困生,开学初任课教师制定学困生的帮扶计划,将名单上交教导处,并对学困生进行跟踪辅导。

  (六)考试

  1、全体教师都应按照教务处要求,认真做好复习、命题、打印、监考、阅卷、合分、统计、分析、讲评工作。

  2、学校规范期中、期末考试,集体阅卷,严格考场纪律,限时做好统计和教学质量分析,各种表格上交等考试的常规工作。

  3、杜绝由于监考教师缺乏责任心影响考试秩序的现象,禁止擅离试场,或在考场内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

  4、要保证考试期间的正常秩序,有监考安排的教师一般不能请假,没有监考安排的教师须正常到校工作。

  5、备课组长负责组织试卷评阅工作,各备课组要采用分题流水评阅的方式,评卷教师应亲自答题,研究评分标准,统一评分细则后,在校内认真阅卷评分。

评卷结束后,认真审核,由备课组长指定专人在规定时间内录入成绩。

备课组长及任课教师要对命题质量、学生成绩进行研究分析,并将分析记录上交教务处。

  6、在考试管理上,学校每次都要严密布置各项考务工作。

考试期间,确保教室内外环境整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考场要做到单人单桌,排列整齐,两人监考。

监考教师不得做任何与监考无关的事情,如随意到学生面前指点、批阅试卷以及聊天、看书、看报、玩手机等。

  7、做好批卷—核分—登分—成绩统计—试卷分析工作的安排,做到严密、准确、无误。

如果分数需要改动需要找校长签字。

  (七)质量分析

  1、阅卷之后教师要对自己班学生的试卷进行详细的分析,统计出各题的得分率,找出失分的原因。

  2、备课组长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和教师个人的分析进行备课组的分析,分析失分的原因和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3、各班级以班主任为核心进行班级质量分析,在分析中任课教师要与班任及时沟通班级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发展潜质的学生,大家在经过协商,确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4、质量分析的结果要落实到每一名学生的每一学科上。

  (八)听、评课

  1、听课制度

  

(1)、听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听课前应该事先了解一下谁讲课,讲什么课,什么内容。

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自己讲这节课,应该怎样处理教材,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方法。

听课时不仅要记录教学过程要点,也应写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析。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听课的教师要善于进行比较和研究,准确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吸取他人有益的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

  (4)、听课后要和授课教师做好交流。

听课后要和授课教师交流意见,并结合课的具体情况研讨。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总结经验,不断升华,争取教学水平的更大提高。

要避免吹毛求疵,偏心偏爱,固执己见等倾向

  (5)、听课节数要求:

  A、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

  B、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0节

  C、教学主任(兼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其他主任不少于60节

  D、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E、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

  (6)、听课后交流:

  学校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听完本组教师课要与教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改进的意见

  2、评课制度

  

(1)、评课要以课堂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恰如其分进行评价。

要坦率交换意见,成绩要说够,缺点要说透。

看准的问题要明确地、直截了当地指出。

评议要抓紧时间,听后就评为最好。

  

(2)、兼顾整体。

评课者要树立整体思想意识,应注意把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评价一个教师课的好与坏,既要看当前的课,又要看平时的课,既要看上课,又要看教学成绩,不要听两节课就给教师教学水平下结论的片面做法,要做到全面分析,整体评价。

  (3)、激励进步。

领导在评课中对教师讲课中成功的方面恰当适时地给以鼓励和评价,可成为他们教改的直接动力,可促进教学骨干队伍的壮大和教学能手的产生。

  (4)、允许差异。

针对不同层次教师,评课应各有侧重。

在形式上应因人而异,灵活多样,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知导人。

  (5)、讲究方法。

评课要讲究艺术性。

首先,应尊重讲课者劳动。

其次,要褒贬得当。

再次,要主次分明,评课时再重点问题上多加分析,一般问题可一带而过。

  (6)、评课时应注意场合,讲话要留有余地。

我校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①个别交谈式;

  ②书面评议式;

  ③评委打分式;

  ④自我评议式。

  总之,评课应做到:

强化过程评价、重诊断激励、重评价引导。

  (九)质量监控

  我校建立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五级监控网络

  一级监控:

学校监控

  

(1)加强课程管理。

细化教学常规,加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的过程管理。

  

(2)学校领导每天巡视校园,检查各班的教学常规执行情况。

  二级监控:

教导处监控

  

(1)每周召开1次教研组、备课组长会议。

了解教研组活动情况,研究、讨论、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随机抽查教师的备课情况。

要求超备量不超过两课,课后反思记载因各学科要求达到标准,对学困生的辅导要做到经常性。

  (3)定期开展学校教研活动,及时反思教学中存在问题,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4)每学期分学年召开1-2次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作业布置量、批改情况。

  三级监控:

教研组监控

  

(1)教研组长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管理,健全和完善组内“传帮带”制度,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

  

(2)教研组长负责校本教研,每月活动1次,做到计划、时间、内容、主要发言人四落实。

活动针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探讨,并做到有书面记录。

  四级监控:

备课组监控

  

(1)备课组长每周检查一次本备课组教师的教案

  

(2)备课组长每周检查一次教师的批改作业和学生订正作业的情况,作好记录并及时反馈。

  (3)备课组长每周至少听一节本备课组教师的课

  (4)备课组长负责每一次阶段验收的命题、阅卷的组织工作

  五级监控:

教师自我监控

  

(1)全校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市、区、学校制订的教学常规要求。

  

(2)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除认真作好记录外,应对所听的课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价,提出教学建议。

  (3)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出勤率、贡献率应达到100%。

  (4)对学困生实行跟踪调查,建立学习跟踪记录。

  (5)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有质量的教学论文。

  (十)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2、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听评课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

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为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研组每月有主题的系列培训活动,教研培训必须做到“五有”(有计划、有目标、有主题、有制度、有监控),重过程,抓成果。

  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教师要坚持做到“六个一”:

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教学设计,完成一份教学叙事,撰写一篇以上教科研论文。

5、教科研课题研究做到五有:

有研究课题、有实验方案、有阶段小结、有过程记录、有研究成果。

  6、教师要积极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应至少听课15节,每月写1个教学反思,每学期写2篇教学案例。

  7、建立反思型校本教研模式,即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再实施、再提高的教研模式。

教师要坚持写教后记,每次考试后要总结、反思,期末要写教学工作总结。

  (十一)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制度

  1、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引导教师从课题、教学、管理、课程、著述等五个方面去提高专业素质。

  2、以月主题研修为机制,抓教研组建设,建设学习型组织。

学校打造以“实践反思、同伴互助、骨干引领”为特征的教研组文化,构建“课前培训、课上实践、课下反思”的研修模式,着手创建学习型教研组。

  3、岗位练兵呈现为教研组研修、备课组教研、教师自主练兵三者质量的提升与和谐发展。

  3、每学期开展“三个一(一课、一功、一技能)”活动。

一课(骨干教师上好高效课、青年教师上好优质课、新教师上好展示课)、一功(研究学生之功、教学设计之功)一技能(培养新技能)。

狠抓教师的基本功。

学校把听课、评课纳入常规管理,把教学反馈、检查教案作为教师评估的重要依据。

  4、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作用,要求每周听一节毕业班的课,每月参加一次毕业班的集体备课,每学期上一节引领课(一课),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一功),组织开展一项课题研究(一技能)。

培养指导青年教师1—2名,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

在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时要求每月听两节徒弟课,指导徒弟每学期上一节展示课并进行评课,指导徒弟参加市、区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5、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压担子”、“搭台子”“与骨干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等措施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青年教师“三个一”的基本功;一课:

一节优质课;一功:

写一篇科研论文、一份学情分析报告、参与一个课题的研究;一技能:

撰写一份教学案例、一份教学设计。

  6、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加强对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实施副班主任制度,加强对青年班主任和班主任后备力量培养工作,改革完善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探索班主任论坛模式,在教师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打造优秀的班主任群体。

  (十二)评价机制

  我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书面考试:

每学期两次

  2、五星评比:

每学期两次

  3、学生成长记录袋,随时记录

  4、平时的表现:

如:

对教师的态度、平时的仪表、参与大型活动等,每天进行记录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

  我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的常规工作完成情况评价:

教导处每月进行总结

  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在期中和期末学生对教师教学、师德等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间的相互评价,主要通过听评课,年终考核的方式进行,

  4、领导评价教师,每学期进行一次,主要评价教师的德、能、勤、绩四方面

  对师生的评价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公正、公开。

  三、教学常规管理的具体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以教务处为主建立教学常规管理小组。

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的指导、督促、检查,每学期末负责做好教师的综合考核工作。

  1、教师执行基本要求情况:

不能根据学校规定按时完成和上交各种资料,不能根据学校要求完成听课和教研任务的,在期末常规考核时由教务处予以公布并报校长室酌情予以处理。

  2、教师备课情况:

课前缺乏准备,不参加备课者视为空岗,教师没有教案不能进入教师上课。

  3、教师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情况:

作业经常无布置,或者有作业布置而经常不及时批改的情况,查实后,提出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