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7040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课前活动:

李老师知道咱班同学是最有礼貌的。

可李老师还希望咱班的同学是最勇敢的,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怎么想就怎么说,不用害怕。

这节课李老师将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你们还怕吗?

你们敢表达吗?

期待你们精彩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探究情境,引领学生初步感知。

师;咱班的同学既是文明、勇敢的,又是聪明、智慧的,所以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故事。

想听吗?

请把目光投向大屏幕。

【大屏幕:

理发师的困惑】

师讲解:

有一天,理发师正在给客人理发,就听门“吱扭”一声响,“叔叔,我和爸爸要剃头”理发师正忙着头也没抬说:

“好的,两位请坐,稍等片刻。

【左手伸出两根手指】”这时门又“吱扭”一声响:

“师傅,给我和我父亲剃个头吧”理发师心里真高兴,又来两位,【右手伸出两根手指】今天生意可真火!

可是当他忙完抬头一看,他感觉很纳闷?

明明进来4个人,怎么就只坐着3人呢?

师:

聪明的孩子们,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生: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

师:

你的表达真精彩【播放大屏幕】这个故事中隐含着一个深奥的数学问题——集合,【贴集合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跟重复有关的集合问题。

【板书:

集合】

二、创设实践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1、师:

刚才老师路过学校大队部,看到这样一则通知。

【出示大屏幕】

师:

自己读读通知吧。

生:

自由读

师:

你读明白什么了?

生:

选8名同学参加踢毽子比赛,9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师:

哦,那咱班得出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呢?

生:

齐答17名

师:

17名?

一定是17名吗?

(预设:

生:

不一定是17名,因为可能会有重复的。

师:

你从课前的故事中受到了启发,你真是一个会联想的孩子。

师:

好,现在有请咱班班长宣布参赛同学名单。

注意:

听清你是参加哪项比赛的。

班长:

宣读

师:

(读完)让我们用掌声请出咱班的勇士们。

孩子们,请站到前边站成一排。

生:

参赛的孩子请到前边站成一排。

师:

立正。

现在从你开始1234报数。

生:

1、2、3、4、5、6……14

师:

还有哪位参赛的同学没有出来吗?

....都来啦!

8+9应该是17人,怎么实际才14人呢?

预设:

生:

有人是重复的,既……有……师;你听得可真仔细!

师:

现在请参赛的同学重新站队,踢毽的同学请站到老师的左边,跳绳的同学请站到老师的右边。

生:

三名同学不知站哪边。

师:

你们怎么没站好队呢?

(或问老师:

我站哪呀?

生:

我们既参加了踢毽比赛又参加了跳绳比赛,不知站哪了。

师:

同学们说他们站哪比较好?

预设:

生:

站左边。

师:

可以吗?

生:

不可以,因为他们还参加了跳绳比赛)

生:

中间,中间。

师:

请你们三个站到中间来

3、完善集合圈,明确意义,渗透算法

师:

现在同学们能把你看到的情况填入集合里吗,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集合,把集合填完整。

老师把参赛名单出示在大屏幕上。

【课件出示参赛名单】开始吧

学生:

操作

师:

【一边说一边粘贴板书:

踢毽,跳绳】参赛的同学请把你的名字贴到合适的位置。

贴好之后回到自己的座位。

好吗?

生:

学生操作。

师:

(大部分学生填完之后)亲爱的孩子们,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参赛的同学是怎样想的?

(手指集合圈)这5名同学谁愿意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将自己的名字贴在这里?

生:

我是参加踢毽子比赛的。

师:

为什么你们不贴到这个位置呢?

生:

因为这是既参加踢毽又参加跳绳的,

师;而你呢?

生:

我是只参加踢毽比赛的。

师:

手指右边集合圈,那谁知道这6个人为什么贴在这里?

生:

表示只参加跳绳比赛的。

师:

那我要问问:

这三名同学为什么要贴在这?

生:

表示既参加踢毽比赛又参加跳绳比赛。

【师板书【既……又……】

师:

来来这三名同学老师想采访你们一下,他们说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看来咱们三年三班同学真是心有灵犀呀!

师:

那么,像这样的图早在很多年前就被英国的数学家韦恩发明了,所以人们就以“韦恩”来命名,叫它韦恩图。

也可以叫集合图。

4、合作交流,形成认知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韦恩图,先自己列式算一算,咱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

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哦。

然后拿着你的算式和你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为什么这样列式?

老师想听听哪组同学的方法最多?

开始行动吧!

生:

学生列式并讨论。

教师参与其中。

(用……的8名加上……的9名减去重复的。

教师有目的的选举代表性的式子,前边板书,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

师:

好了,孩子们,现在坐好了,让我们用倾听来分享成功,好吗?

学生开始汇报。

同学1:

你的表达真流畅,老师为你喝彩!

8+9-3

同学2:

你们很善于观察,老师要向你们学习!

8-3+9

同学3:

?

很会思考,?

?

?

?

?

?

?

?

9-3+8

同学4:

表达的清晰流畅,你真棒!

5+3+6

5、创设拓展情境,引领学生形成策略。

师:

老师要为你们精彩的表现喝彩,来掌声送给每一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同学。

你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

下面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集合问题。

【请看大屏幕】

1、首先请看与我们朝夕相伴的学具中的集合

昨天进的货有(铅笔,钢笔,练习本,文具盒,水彩笔,铅笔刀)

今天进的货有(三角板,钢笔,铅笔,练习本,剪刀)

师:

读一读,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什么?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有三种是重复的。

)你是怎样想怎样算的呢?

生1:

5+5-3=7(种)能说一下为什么这样列吗?

【精彩极了】

生2:

2+3+2=7(种)【你真善于思考】

2、同学们在我们最爱的游戏中也有集合。

喜欢这两项运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6+34-30=40(人)

请在练习本上计算。

生:

计算

师:

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解决这个问题的?

【不但会思考,而且计算非常准,你真了不起】

3、生活中处处有集合。

少先队组织30名学生参加野炊活动,有18人准备了食品,有15人准备了炊具。

两样都准备的有多少人?

师:

谁想大声的给大家读一遍题。

自己再读读,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这道题该怎么做?

可以动笔算一算。

师;你已经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

快来说一说。

4、看到大家如此精彩的表现,老师就想送给大家一点礼物。

想要吗?

老师有个条件,猜对了才能得到礼物【出示大屏幕】

猜一猜:

下面两个礼盒中一共有几种奖品?

生1:

有7种礼物,用A盒4种+B盒3种=7种【有道理,奖励你的勇于表达】

生2:

有6礼物,因为可能有一种是重复的。

用3+4-1=6【有道理,你善于思考,奖励你】

生3:

有5种礼物。

因为可能有两种礼物是重复的。

3+4-2=5【你的想象很丰富,奖励你】

生4:

就4种礼物,因为可能B礼盒中的礼品与A和礼品是一样的【为你的大胆猜测喝彩,奖励你】

总结:

好了孩子们,集合无处不在,数学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你就会有惊人的收获。

 

 

板书设计:

集合

9+8-3=14(名)跳绳踢毽

6+3+5=14(名)

既……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