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放样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71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放样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梯放样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梯放样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梯放样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梯放样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电梯放样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电梯放样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电梯放样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电梯放样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电梯放样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电梯放样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电梯放样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电梯放样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梯放样资料.docx

《电梯放样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放样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梯放样资料.docx

电梯放样资料

 

电梯放样

1.1.1电梯放样

1.1.1.1样板制作

1.1.1.1.1准备样板用的木料

1放样木料要求

1)样架用木料应为干燥、韧性强、能长期工作而不易变形、四面刨平、互成直角的硬质木料。

2)样板木尺寸,参见图4-1。

宽度不小于100mm,厚度不小于50mm,随着跨度增加,样板厚度相应增加。

图4-1样板木

3)用截面不小于100×100的木方(不易变形、四面刨平、互成直角的硬质木料)作为出入口样板(厅门样板)、轿厢样板、对重样板的支撑底座,参见图4-2。

图4-2样板木支撑底座

1.1.1.1.2出入口样板制作

1中分门样板的制作

出入口样板的开线参见图4-3,出入口中心线与轿厢中心线一致,其中JJ为开门净宽,L为样板长度,H为样板宽度,1、2为门口样线落线点。

图4-3中分门出入口样板

2旁开门样板的制作

出入口样板的开线参见图4-4,出入口中心线与轿厢中心线的偏移量M值,详见井道布置图,其中JJ为开门净宽,L为样板长度,H为样板宽度,1、2为门口样线落线点。

图4-4旁开门出入口样板

3样板数量

通常制作2件,分别用于上下样。

当电梯为双开门时,应多做2件,中分门的开线方式二者一样,旁开门开线方式见图4-5。

图4-5双开旁开门出入口样板

1.1.1.1.3轿厢、对重导轨样板制作

1轿厢导轨样板的制作

图4-6轿厢导轨样板

1.1轿厢导轨样板的开线见图4-6,其中:

BG为轿厢导轨距,具体尺寸详见井道布置图;3、4、5、6为轿厢导轨校正落线点,7为轿厢曳引点,8为对重曳引点,10、11、12、13为轿厢导轨支架安放位置落线点。

L为样板长度(根据井道实测尺寸确定),C=导轨面宽/2,h为导轨高度。

1.2将样板方木1与样板方木2用钢钉进行紧固,注意要保证样板方木1之间的尺寸,轿厢(对重)导轨支架孔中心距。

轿厢、对重导轨支架参见图6-3/6-4。

1.3反复测量,按图4-6确定中心线位置。

导轨为T89时,向同一侧偏移8mm(若为其它型号导轨,根据导轨面宽确定偏移尺寸,偏移尺寸=导轨面宽/2),确定3、4、5、6位置。

1.4根据确定的位置,在样板方木2上各标出点处用锯片锯出切口,并在其附近钉一小钉子,以备悬挂铅垂线用,参见图4-7

2对重导轨样板制作

2.1中分门对重导轨样板的开线见图4-6,其中:

BG为对重导轨距,具体尺寸详见井道布置图;3、4、5、6为对重导轨校正落线点;10、11、12、13为对重导轨支架安放位置落线点;L为样板长度,B为导轨面宽/2。

2.2旁开门对重导轨样板制作:

旁开门对重导轨样板的开线见图4-8,其中:

S为对重中心与轿厢导轨中心的偏移量,具体尺寸详见井道布置图;9为辅助点,用于对重样板相对于轿厢样板的找正,它与3点一样,对称于轿厢导轨中心线(与之距离都为K)。

L为样板长度,C=导轨面宽/2。

图4-7铅垂线悬挂

1.4根据确定的位置,在样板方木2上各标出点处用锯片锯出切口,并在其附近钉一小钉子,以备悬挂铅垂线用,参见图4-7

2对重导轨样板制作

2.1中分门对重导轨样板的开线见图4-6,其中:

BG为对重导轨距,具体尺寸详见井道布置图;3、4、5、6为对重导轨校正落线点;10、11、12、13为对重导轨支架安放位置落线点;L为样板长度,B为导轨面宽/2。

2.2旁开门对重导轨样板制作:

旁开门对重导轨样板的开线见图4-8,其中:

S为对重中心与轿厢导轨中心的偏移量,具体尺寸详见井道布置图;9为辅助点,用于

对重样板相对于轿厢样板的找正,它与3点一样,对称于轿厢导轨中心线(与之距离都为K)。

L为样板长度,C=导轨面宽/2。

1.1.1.2样板安装

1.1.1.2.1井道内校正作业

应仔细研究该电梯的安装图后,进行其次的作业。

1.1.1.2.2确定基准层的出入口中心

1在基准楼层的出入口前面弹好作为基准的中心墨线。

图4-9样板支承底座固定

2如果基准墨线离电梯出入口较远时,应将其引到电梯出入口附近(弹引墨线)。

3根据样板宽度,选择不影响放线的位置,将样板支承底座用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上,固定方法参见图4-9。

要求样板离井道顶、底坑地面均为800-1000mm。

1.1.1.2.3样板放置

1利用水平尺或连通水管校正支撑底座后,然后将样板放置其上,经检查各部尺寸及对角线应相等,样板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2mm,固定安装位置(参见图4-10)。

图4-10

2样板设置顺序:

在设置样板时,其顺序为:

出入口样板→轿厢导轨样板→对重导轨样板。

门样线是井道全部装置的安装基准线。

实际上,当出入口样板设置好后,整个样架的位置已唯一确定了,参见图4-11。

3中分门设置方法:

1)出入口样板设置过程是一个放置→测量→校正→放置,经数次循环,直至所有尺寸都满足要求,逐渐逼近理想位置的过程。

2)出入口样板上的样线,即1、2两点的连线,对应于电梯井道布置图中的轿厢地坎的边缘。

设置出入口样板时,必须考虑由该样板放下的门样线,其纵向位置除必须能满足各站层门地坎、层门上坎架和门套的安装尺寸要求外,还应考虑对重架不能离后壁太远或太近;横向位置要在所有样板基本定好位置后,考虑轿厢导轨支架及层门的安装位置是否合适,对样板位置横向进行调整。

1.1.1.2.4确定各层厅门中心

1以候梯厅用中心线为基准测量到安装出入口门套墙的尺寸,地坎处M、N,门头处m、n,同时要实测各层配重导轨样板线到井道壁的尺寸E、F,各层轿厢导轨样板线到井道壁的尺寸C、D。

各楼层都要实测,同时作好记录(参见图4-12)。

2按照图纸检查各层的尺寸,若尺寸不足时应进行调整处理,此时应按照下列方法进行。

1)Mm—Nn或E、F尺寸不足时,将上样板前后移动使中心线离开;

2)C、D尺寸不足时应将上样板左右移动,使中心线离开。

(注)在移动中心线时,为了高效率进行作业应与建筑公司进行商量。

如果中心线因工程不能移动时,应与建筑公司的现场负责人商量,服从其指示。

3)将上部样板固定,使线锤静止。

4)保证轿坎边缘距内墙距离小于150mm。

3再检查与墨线之间的尺寸及Mm、Nn、C、D、E、F的尺寸。

图4-11出入口样板设置

图4-12(左置)

1.1.1.3固定主导轨及配重导轨的中心线

1定好出入口样板后,先定位上部轿厢导轨样板,再定位上部对重导轨样板。

2装配下侧的模板,测定K尺寸,并与出入口用模板成为平行暂时固定。

使L1=L2,来回移动模板,再确认K、A、B尺寸后进行固定,参阅随机所附井道图。

3将各导轨的位置线固定在模板上。

(参见图4-13)。

4样线在上样板的固定方法如图4-14所示,应使样线的一端缠绕固定铁钉上,样线的另一端垂直落下且与图4-11所示样板上的落线点1、2、3、4、5、6对应重合。

5样线在下样板上的固定方法如图4-15所示。

应使上样板垂直落下的样线,在重锤作用下静止后,与图4-13所示下样板上的落线点1、2、3、4、5、6各点对应重合。

图4-13中分门样板安装位置示意图(左置)

图中7为轿厢中心点,8为对重中心点。

图中A、B、K值参阅随机所附的电梯井道布置图。

K值为轿厢中心与对重中心的偏心距。

图4—14图4—15

6在样板定位完成后,应在样架上各连接处置标记,根据这些标记可以随时校核样板是否有移位。

1.1.1.4样板的公差要求

样板组公差(即同一样架上各尺寸之间的公差):

不大于1mm。

保证方法:

用卷尺反复测量,尽量减少偏差。

样板水平度误差:

不大于0.5/600。

测量方法:

用水平尺测量,通过在支承木方与托码之间用垫片调整。

测量下样板上落线点与样线的偏差值不大于1mm。

1.1.1.5并排井道电梯的出入口样线工艺要求

当所安装电梯井道是两台以上并排时,为了方便后续的土建装修作业,并使电梯与大楼美观和谐地溶为一体,必须使得每台电梯的所有层门在同一平面上,其直线度偏差必须小于1mm。

具体方法:

参见图4-16。

图4-16

1在顶层层门口地面弹一直线(若条件不许可,可拉一棉纱线),线与墙面距离均为A。

2测量a、b、c、d,调整出入口样板,使a、b、c、d位置的差值不大于1mm。

3通常大楼首层对外观的要求最高,应校验顶层地面直线是否满足首层墙面装修要求,并做相应第二条直线,重复上述两个步骤。

4出入口样板调整后,必须满足地坎、门套的安装要求。

5出入口样板调整好后,在底层和顶层露面分别划出一条标记线,使标记线到每条出入口样线距离相等,预防样架变形后,作为重新调整之用。

1.1.1.6检查井道有关尺寸:

内容包括:

牛腿、门口、预埋件等。

1.1.1.6.1检查牛腿

检查牛腿能否允许层门地坎的安装及安装后能否保证层门地坎到门样线的基本尺寸为35mm。

在检查牛腿的同时,还要检查上坎架的安装位置尺寸A、B,保证该尺寸不小于地坎宽+50mm,参见图4-17。

图4—17

1.1.1.6.2检查层门门口位置

检查层门门口位置与门样线的位置关系。

要求门口的有效宽度不小于门样线宽(即电梯厅门门宽)+50。

1.1.1.6.3检查预埋件位置

(混凝土井道可以不设预埋件,使用膨胀螺栓。

检查预埋件在井道水平方向的尺寸,确认能否让导轨支架顺利安装。

其在井道垂直方向尺寸要求如下:

1)最低档导轨支架预埋件离底坑地面距离不大于1000mm。

2)最高档导轨支架预埋件离井道顶楼面距离不大于500mm。

3)每一条导轨必须有不少于两档支架,但对于最上段导轨如果长度小于800mm,则只需用一档导轨支架支撑即可。

4)导轨支架间距≤1/2L,式中L为一条整导轨的长度,一般情况下,L=500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