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7395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docx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docx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报告情况报告doc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汇报_情况报告

科普示范工作情况汇报

 

2016年以来围绕现代农业科普及推广应用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研究所基本情况

 

呼伦贝尔申宽生物技术研究所设在扎兰屯市明月街7号扎兰屯职业学院明月校区校园内。

2014年3月6日,经呼伦贝尔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为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

研究所主要是开展涉农领域方面的研究,职业农民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的生产模式,开展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广泛开展技术合作攻关和校、企、所合作。

现有生物、农学、林果、蔬菜、草原、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牧业经营管理、网络计算机等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名。

 

二、开展科普示范工作

 

(一)通过三区人才工作,开展科技普及

 

根据科技部《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要求,在自治区科技厅、呼伦贝尔市科技局、扎兰屯市科技局的领导下,研究所2015年选派了14名专业教师,2016年选派9名科技人员分布于扎兰屯市、鄂温克旗、鄂伦春旗和莫力达瓦旗4旗(市)每年累计下乡300余天,开展农牧民培训500多人次、生产咨询、技术指导、创业指导1000余次,近1000户。

 

(二)通过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科技普及

 

研究所有11名科技特派员,承担了扎兰屯市蘑菇气镇等5个乡镇14个村的科技指导工作。

围绕着当地生产中的问题,开展了课题的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并且根据村里的生产活动的农时需要,深入到村,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或通过电话、微信、科技网络、12396平台回答农民生产中遇到了问题。

为农民的生产保驾护航。

 

多次参与扎兰屯市、阿荣旗种子管理站组织的玉米新品种应用中出现问题的调查与鉴定工作。

 

(三)科研与科普结合

 

1、获奖鉴定验收课题:

主持的《呼伦贝尔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课题获2016年自治区丰收三等奖;《扎兰屯市玉米新品种引进与配套技术研究》课题通过呼伦贝尔市科技局鉴定验收;登记号NK-20160486.两项分别申报了2016年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奖。

 

2、开展的课题

 

(1)自治区课题:

《科技特派员工作方法及模式研究》。

 

(2)呼伦贝尔市科技课题:

主持的课题有三项。

 

(3)扎兰屯市课题:

有三项。

有玉米顶腐病、向日葵品种及有害生物综合技术和扎兰屯市兴安杜鹃的研究。

 

(4)合作研究的课题:

 

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植物资源调查》课题;同扎兰屯市龙翔现代农业《扎兰屯市中低产田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大兴安岭东麓山地退化草地修复技术》研究。

并自选了新疆恰玛古引种试验;辽宁花生的引进试验和太空牧草蔬菜种子的试验研究等课题。

 

3、论文论著专利

 

(1)主编了《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工作指南》、《中国呼伦贝尔大豆》,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大兴安岭东麓玉米产业研究与发展》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

 

(2)在植物医生等刊物发表论文10篇。

同企业合作申报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发明专利两项。

 

4、科普基地建设

 

在河西新区建成了试验基地100余亩,围栏、水电、房屋设施齐全,有苗木园50亩,牧草品种观察区,田间试验区等,建成了网络监管系统,可以进行职业农民、科技特派员和学院在校生教学做用一体化,为下一步开展智慧农业研究打下基础。

 

5、单位间合作,开展科普工作

 

围绕着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所广泛开展合作协作研究,合作的单位有16家企事业单位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科普工作经验与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主要经验

 

1、课题与科普服务结合

 

结合开展的研究课题进行科技服务,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针对性,在指导生产的过程中积累一些第一手资料,从中使科技人员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受到启发,从农民的经验中得到提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服务于农民。

 

2、推广物化的成果

 

在开展科技服务过程中,首先要对村里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调研,找到开展工作的切入点,选择成型熟化的物化成果在村里示范应用,使农民看到了效果,偿到了甜头,再进一步推广应用,让农民经济收入增加。

 

3、开展送课入村,建立田间课堂

 

针对种植养殖生产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春播前到村组,和农民一起探讨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等问题,打破过去农民培训让我学,我不学,讲大课,讲的内容和自家生产脱解等现象。

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生产上出现问题或养殖场家畜出现问题,及时到田间圈室进行诊断指导,开方抓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使种养殖户掌握了实用的技术,收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4、建立好新技术示范户

 

在所服务的村建立好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户,选择责任人强,农艺技术高的农户承担示范项目,通过示范户的田间展示作用,引导周围的农民接受,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强与科协、教科局、乡镇村组间的联系,积极创造条件,为农业生产做好科技服务。

 

2、加强学习,提高技能,多利用一些时间走出去,到生态条件相近的先进地区学习,增长见识,开扩视野。

 

3、利用冬闲季节对科技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能力

 

利用冬季农闲季节,将从事三区工作的科技人员进行培训,外请或选择当地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工作能力。

冬闲季节深入到村进行专题讲座,开展科技人员与职业农民的科技互动交流,理清生产中应解决的问题。

组织信义度好的生资企业入村进行介绍,为生产者提供入户服务。

在农业生产季节深入到田间、家畜棚室进行现场指导,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4、组织召开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现场会

 

在作物的生长季组织召开新技术新品种现场观摩会,让种田能手现场介绍经验,提高生产者田间管理水平。

 

5、进一步利用好微信平台,开展科普工作。

 

6、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地软硬件条件。

下一步要积极筹集资金,加大基地投入,完善田间道路,智能供水及绿化美化,增加设施农业设备园艺的示范内容,使科普功能进一步提高。

 

呼伦贝尔申宽生物技术研究所

 

2018-07-20

 

一、协会招新

10月12日,协会组织所有干部走访各个新生班级,宣传协会,并进行了干事招新的报名。

通过各干部的努力,在两天之内有100余人报名,并在15日中午经过一次干事面试,筛选出46名干事。

10月17、18日,科普协会在杏园篮球场举行社团招新活动。

由于从9月下旬开始,协会便已开始制定各项制度、策划特色活动,为社团招新和后期活动奠定了基础,因此招新宣传基本到位,干事完成任务时也十分有干劲。

在报名现场,我们展示了最大的特色——科技馆讲解工作:

我们在报名点摆放了科技馆的几件仪器,由协会的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

当天报名点气氛异常热烈,招新工作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吸引来不少学生申请加入。

一天下来,“收获”颇丰,吸引了70多名来自包括数理信息学院、行知学院、交通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学院等各大学院学生入会。

二、会员动员大会

经过协会的招新,有120XX人入会,为协会输入了新鲜血液,为协会创造美好明天增加了全新的希望,也为科普事业更好的传承增添了一份希望。

10月19日,协会召开了会员动员大会。

会上组织各会员进行了自我介绍,增强会员之间的认识,展示了协会的特色,宣读了会员培训计划,让会员更好的了解协会。

同时,又介绍了协会的常规活动,以及本学期的重点活动,鼓励会员积极参与到协会的活动中来。

协会的主要一大特色就是负责科技馆的讲解工作,因此会上我们向会员介绍了讲解的相关内容。

三、科普文化月

科普文化月是第一学期的重点活动,包括两个活动:

“‘科学梦想,青年制造’浙江师范大学首届科普仪器设计大赛”,“消防科普活动”(该活动与校保卫处、防灾急训营合作)。

科普仪器设计大赛又是本次科普文化月的重中之重。

科普仪器设计大赛的前期宣传在各学院团委网站上发布此次比赛的通知,并在杏园摆放广告牌。

在各学院学工网发布的通知附首届科普仪器设计大赛报名表,在20XX年10月31日---11月20XX日在杏园男生公寓门口设置现场报名点。

通过各部门的努力,截止报名结束,报名参赛共有60多组。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

初赛以个人或小组(每小组不超过3人,可自请指导老师)形式设计参赛作品,各作品经初评上报,并提交参赛设计方案手稿、电子稿、打印稿,初赛作品手稿与打印稿于11月22日前上交。

中途由于甲流的影响活动推迟,到12月11日组织进行了作品的初评,12月20日进行了决赛。

决赛中入围决赛的作品通过现场答辩后评定奖次。

每个参赛组的答辩时间不超过10分钟(先由参赛者代表简要介绍作品构思、主要创新点,时间控制在6分钟;然后评委进行提问并由参赛者代表进行回答)。

11月9日是全国消防日,协会协助校保卫处一起举办了消防科普活动。

届时协会组织会员参与趣味消防运动会,聆听消防知识讲座等,不少协会会员反映,他们在这类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中,不仅“玩”儿的开心,同时又学到了更多的消防知识。

四、流动科技馆

第一学期协会两次以“流动科技馆”的形式出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20XX年11月20日,“流动科技馆”再次走进金华市第一民工子弟学校,在传递科普知识的同时传递了大学生的爱和关怀。

孩子们热情地围着每一件仪器,议论纷纷,通过亲身尝试每一件仪器,在讲解员的耐心分析、讲解下,慢慢懂得了每件仪器背后的原理。

20XX年11月28日,“流动科技馆”作为周末服务广场上的特色中队,再次随校志愿者总队走上街头。

此次活动与浙江电视台“小强热线”栏目组一起举办,以“感恩之旅”为主题,较以往而言,规模更大、参与人数更多、却更有序。

每一件仪器旁边都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讲解员们用自己所学到的科普知识耐心为百姓讲解科普仪器背后的奥秘,为大家拨开“科技迷雾”。

第二学期,协会又一次参加了周末服务广场,将流动科技馆带到了学校的杏园主干道,为我们师大学子答疑解惑,揭开一个个巧妙地物理现象。

之后,协会又参加了与金华职业学院的交流活动。

在这个学期的5月22日,我们还将与金华市科协合作将流动科技馆带出去,为小学生们带去体验科学的奥妙的奇妙感受。

五、第二届十佳讲解员大赛

“科技引领生活,讲解拉近你我”浙江师范大学第二届十佳讲解员大赛是协会第二学期的重点活动。

科技馆的讲解工作主要是由我们协会负责,每一年的讲解员的更替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为了做好选拔讲解员的工作,我们根据上一学年首届十佳讲解员大赛的成果,延续选拔体制,制定了本学期的重点活动——第二届十佳讲解员大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