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7570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docx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

小学数学扩展练习题(三年级)

一、多位数乘一位数

1.写几个整十数乘一位数,积都是240的算式。

解:

因为3×8=24,4×6=24,所以积是240的算式有:

30×8,80×3,40×6,60×4。

2.有4束花,每束12朵。

如果从每束里拿出2朵,剩下的一共有多少朵?

解法一:

原来一共有12×4=48(朵),一共拿出2×4=8(朵),剩下的一共有48-8=40(朵)。

解法二:

每束还剩12-2=10(朵),剩下的一共有10×4=40(朵)。

3.从小华家到学校有3条路可以走,从学校到红领巾公园有4条路可以走。

从小华家经过学校到红领巾公园,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解:

从小华家到学校有3种不同的走法,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都可以再从学校到红领巾公园的4条路中选择任意一种走法,所以从小华家经过学校到红领巾公园,共有3×4=12种不同的走法。

4.一只大象的体重等于8头牛的体重,1头牛的体重等于2匹马的体重。

1匹马的体重是300千克,这只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解:

一头牛的体重是300×2=600(千克),一只大象的体重是600×8=4800(千克)。

5.先看一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得到第二行的数,再把表填完整。

      14  23  52  71 315 923 624

56  92 208

解:

观察发现第二行的数都是第一行的数的4倍,所以空格里从左到右依次应该填284,1260,3692,2496。

6.把3、2、192、128分成两组,使两组数的乘积相等。

解:

要使两组数的乘积相等,最大的数就要和最小的数相乘,再把中间的两个数相乘。

192×2=384,128×3=384。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   □□  

(2)  □□7(3)□52□

×6×□×6

12□29□3□□□8

解:

(1)从积的前两位是12可以判断,第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只能是2。

再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数乘6不进位得出,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只能是0或1。

(2)从积的个位数是3判断,第二个因数只能是9,于是第一个因数的百位数只能是3。

第一个因数的十位数乘9的积要向百位上进2,并且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7乘9已经向十位进了6,第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就只能是2,积的十位数是就是4。

(3)从积的个位数是8判断,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只能是3。

接下去积的十位数就是3,百位数就是1。

积既然还是四位数,第一个因数的千位数就只能是1,积的千位数就是9。

8.小华和姐姐踢毽。

姐姐三次一共踢18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26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多少下?

解:

小华前两次才踢了26×2=52(下),第三次如果踢81-52=29(下),好只能跟姐姐打个平手,所以第三次至少要踢29+1=30(下),才能超过姐姐。

9.很快说出下面两个算式哪个得数大。

    1+2+3+4+5+6+7+8+9+0

    1×2×3×4×5×6×7×8×9×0

解:

因为无论怎样大的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上面那个算式的得数大。

10.竖式里的□、△、○各代表一个数字,请你算一算各是几。

□△○4

×3

5□△○

解:

首先,积的个位数是2,第一个因数的十位数也就是2。

接下去积的十位数是7,第一个因数的百位数也就是7。

最后,积的百位数是1,第一个因数的千位数也就是1。

所以,□是1,△是7,是2○。

11.41×3=123 107×3=321 照样子再想两个乘法算式,它们的积的数字排列顺序正好相反。

解:

观察发现第一个算式计算时不进位。

按照这样的思路,试着把41换成42得126,把107换成207得621,正好满足要求。

再试着把41换成51,得153,把107换成117得351,也正好满足要求。

当然还可以把41换成别的数,或者把第二个因数3换成别的数试试看。

12.先看一看前四个算式的乘积有什么规律,再按照规律把后五个算式的积填在( )里。

再检验。

    99×1=99    99×4=396   99×7=( )

    99×2=198    99×5=( )  99×8=( )

    99×3=297    99×6=( )  99×9=( )

解法一:

第一个算式的第二个因数是1,暂时没有什么好说的。

第二个算式,积的十位数是9,积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1、8,正好是2乘9的积18的两个数字。

第三个算式,积的十位数还是9,积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2、7,正好是3乘9的积27的两个数字。

第四个算式,积的十位数仍然是9,积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3、6,正好是4乘9的积36的两个数字。

由此推断,99×5=495,99×6=594,99×7=693,99×8=792,99×9=891。

再看第一个算式,因为1乘9的积是9,只有一个数字,这个9就只能出现在积的个位上。

解法二:

99×1就是1个99,比100少1,是99。

99×2就是2个99,比200少2,是198。

99×3就是3个99,比300少3,是297。

99×4就是4个99,比400少4,是398。

所以,99×5比500少5,是495。

99×6比600少6,是594。

99×7比700少7,是693。

99×8比800少8,是792。

99×9比900少9,是891。

 13.找出数的排列规律,在横线上填适当的数。

    5,15,45,135,__,__,__,__。

解:

观察发现,后一个数总是前一个数的3倍,所以要填的四个数依次是405,1215,3645,10935。

14.□×△=36 □÷△=4 □=?

 △=?

解:

两个不同的数的积是36的有:

1和36,2和18,3和12,4和9。

其中只有12是3的4倍,所以□=12,△=3。

1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81+982+983+984+985+986+987=984×□=

解:

观察发现,984是7个加数正中间的那个加数。

如果从它右边的985中减去1加在它左边的993上,这两个数也都变成了984。

再进一步,如果从它右边的第二个数986中减去2加在它左边的第二个数992上,这两个数也都变成了984。

继续下去,如果从它右边的第三个数987中减去3加在它左边的第三个数991上,这两个数也都变成了984。

于是总共有7个984,所以□里应该填7,得数是6888。

1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

(2)   □6□

×7×□

□1936

解:

(1)从积的个位数1判断,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数是3。

再从积仍然是两位数判断,第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只能是1,积的十位数是就9。

(2)从积的个位数6判断,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和第二个因数可能是1和6,2和3,2和8,4和4。

经过检验最后得到,第二个因数是2,积的个位数是8,百位数是4。

17.给10个同学发铅笔。

每人3枝还剩下一些,每人4枝又不够。

剩下的和不够的同样多,有多少枝铅笔?

解:

首先可以断定铅笔的枝数在30到40之间,剩下的和不够的又同样多,所以很可能是中间的那个数35,经过检验,猜想完全正确。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1)(54-24)×□=120  

(2)40+□×3=100

(3)96÷3+□=50  (4)(47+19)÷□=33

解:

(1)原式变成30×□=120后,想30乘几等于120,得到□里应填4。

(2)想40加多少等于100,得到□×3=60。

想多少乘3等于60,得到□里应该填20。

(3)原式变成32+□=50后,想32加多少等于50,得到□里应该填18。

(4)原式变成66÷□=33后,想66除以几等于33,得到□里应该填2。

2.小红和小强买大字本。

小红买了5本,小强买了3本,小红比小强多用8角钱。

每本大字本多少钱?

解:

因为小红比小强多买了5-3=2(本),才多用了8角钱,所以每本大字本8÷2=4(角)钱。

3.小龙和小丽住在一个院。

上学时小龙每分钟走80米,到学校用7分钟。

小丽比小龙多用1分钟,小丽每分钟走多少米?

解:

他们住的院到学校的距离是80×7=560(米),小丽用了7+1=8(分),所以小丽每分钟走560÷8=70(米)。

4.

(1)

(2)

 

     ( )个三角形      ( )个长方形

解:

(1)有3个小三角形,还有2个由两个小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3个小三角形还可以拼成1个大三角形,总共有3+2+1=6(个)三角形。

(2)参考上题的解法,总共有6个长方形。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876÷3+□=450  

(2)1000-□×9=10

解:

(1)□里应该填450-876÷3=158。

(2)□里应该填110。

6.王老师买2个篮球,用了144元。

又买了3个足球,每个足球的价钱和篮球的价钱同样多。

买足球用了多少钱?

解:

每个篮球144÷2=72(元),每个足球也是72元。

买足球用了72×3=216(元)。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12×□<70

(2)□+42<85(3)48÷□>20(4)100-□>24

解:

(1)想12乘几得数比70稍微小一点,得5,所以□里可以填5、4、3、2、1、0。

(2)想42加多少得数比85稍微小一点,得42,所以□里可以填42、41、40、…、2、1、0。

(3)想48除以几得数比20稍微大一点,得2,所以□里可以填2、1。

(4)想100减多少得数比24稍微大一点,得75,所以□里可以填75、74、73、…、2、1、0。

8.一个数除以5,商是123,余数是2,这个数是多少?

解:

根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这个数是123×5+2=617。

9.你能用下面的条件编除法式题吗?

    

(1)用2除,商是二位数,没有余数。

    

(2)用3除,商是三位数,余数是2。

解:

(1)随便取一个两位数当作商,根据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算出被除数,就可以列出算式。

(2)随便取一个三位数当作商,根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算出被除数,就可以列出算式。

10.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  □□□   

(2)    6□

6)7□84)□□□

6□□

□□2□

□8□0

182

□□

0

解:

(1)从商的百位数与除数的积是6判断,商的百位数是1。

从商的十位数与除数的积的个位数是8判断,商的十位数是3。

从最后没有余数判断,商的个位数也是3。

商和除数都知道了,所有□里的数字就都可以确定了。

(2)从商的个位数与除数4的积的末尾是0可以判断,商的个位数是5,这样,除数、商和余数都知道了,所有□里的数字就都可以确定了。

11.一道除法算式中,商和余数都是3,除数正好是余数的3倍。

被除数是( )。

解:

除数是3×3=9。

被除数是3×9+3=30。

12.210是由哪4个一位数相乘得到的?

试填在下面□里。

         210=□×□×□×□

解:

210=80×3,80=40×2,40=5×8,所以210=3×2×5×8。

13.按照下面的条件编除法式题。

    

(1)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中间有0。

    

(2)一位数除四位数,商末尾有两个0。

    (3)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末尾有一个0,还有余数3。

解:

(1)被除数是三位数,商中间有0,说明商也是三位数。

想一个这样的三位数作为商,再想一个一位数作为除数,为了使被除数也就是商与除数的积是三位数,这两个数要适当搭配。

这样就可以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算式。

(2)被除数是四位数,商末尾有两个0,说明商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想一个这样的三、四位数作为商,再想一个一位数作为除数,为了使被除数也就是商与除数的积是四位数,这两个数要适当搭配。

这样就可以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算式。

(3)被除数是三位数,商末尾有一个0,说明商是两、三位数。

想一个这样的两、三位数作为商,再想一个一位数作为除数,为了使被除数也就是商与除数的积是三位数,这两个数要适当搭配。

这样就可以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算式。

14.一根9米长的铁丝,可剪成几根3米长的小段?

要剪几次?

段数与剪的次数有什么关系?

解:

可剪成9÷3=3(根)3米长的小段。

只要画个图或者找个什么东西代替绳子比划一下就会发现,要剪成2段只需剪1次。

剪成3段只需剪2次。

剪成4段只需剪3次。

剪成5段只需剪4次。

就是说,剪的次数总是比段数少1。

15.下列算式中的被减数和减数有什么变化规律?

求得的差被哪一个数除没有余数?

    72-27=45 95-59=36 581-185=396 7981-1987=5994

解:

观察发现,被减数和减数都是由同样几个数字组成的,有的甚至只是把排列顺序颠倒一下。

试验发现,这些差用9除都没有余数。

16.商店运来8筐苹果,每筐30千克,4天全部卖完。

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

(想一想有不同的解法吗?

解法一:

一共有苹果30×8=240(千克),平均每天卖240÷4=60(千克)。

解法二:

平均每天卖8÷4=2(筐),平均每天卖30×2=60(千克)。

17.小华看一本故事书,打开书后,左右两页的页码的和是85。

请你算一算,小华打开的是哪两页?

解:

左右两页的页码是两个连着的数,也就是说这两个数的差是1。

由此想到,如果从它们的和85里面减去1,得数就是那个较小的数的2倍;如果给它们的和85加上1,得数就是那个较大的数的2倍。

所以较小的页码是(85-1)÷2=42,较大的页码是(85+1)÷2=43。

三、千米和吨的认识

1.有一些用5毫米粗的铁条做成的铁环,每个铁环外缘长4厘米。

把两个这样的铁环连在一起,拉紧后有多长?

三个呢?

解:

从图上可以看出,两个铁环“连”在一起跟紧挨着“放”在一起不同,“放”在一起的总长度等于4厘米的2倍;“连”在一起的总长度要比4厘米的2倍小,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要减去两个5毫米。

所以,两个连在一起长40×2-5×2=70(毫米),也就是7厘米;三个连在一起长40×3-5×4=100(毫米),也就是10厘米。

2.从甲地到乙地,如果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千米,4小时到达。

如果乘汽车只需2小时。

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

甲乙两地是距离是15×4=6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60÷2=30(千米)。

3.小兵身高1米2分米,小军的身高比小兵身高的2倍少9分米,小军身高是多少?

他们俩谁高,高出多少分米?

解:

小军身高12×2-9=15(分米),比小兵高15-12=3(分米)。

4.一个粮店运来5吨大米,前2天卖出1700千克,剩下的3天卖完。

前2天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

后3天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

解:

前两天平均每天卖出1700÷2=850(千克)。

卖了两天还剩下大米5000-1700=3300(千克),后3天平均每天卖出3300÷3=1100(千克)。

5.商店货架的上层放了大瓶洗发液1瓶、中瓶洗发液1瓶、小瓶洗发液5瓶。

中层放了中瓶洗发液3瓶、小瓶洗发液5瓶。

下层放了大瓶洗发液1瓶、小瓶洗发液8瓶。

只知道小瓶里装200克,每层装的总重量相等。

算一算:

大瓶、中瓶里各装多少克洗发液?

解:

比较上层和中层发现,1大瓶等于两中瓶。

把下层的1大瓶换成两中瓶,再和中层比较发现,1中瓶等于3小瓶。

所以中瓶里装了200×3=600(克),大瓶里装了600×2=1200(克)洗发液。

四、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0-□×9=70   

(2)3×7-□÷4=13

 (3)(□+400)÷2=500  (4)(40-□)×5=0

解:

(1)□里应填(250-70)÷9=20。

(2)□里应填(3×7-13)×4=32。

(3)□里应填600。

(4)□里应填40。

2.有数字中间加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1)4 4 4 4=0  

(2)5 5 5 5=2

解:

试验得到:

(1)4+4-4-4=0(4-4)×4×4=0

(4-4)÷4÷4=0(4-4)×4÷4=04×4÷4-4=0

(2)5÷5+5÷5=2

3.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

                □□□

              + □□□

□□□□

解:

做这类题,主要靠耐心去试,再加上一些必要的分析。

首先,两个三位数的和只能是一千多,所以和的千位数是1。

设想两个加数一个是四百多一个是五百多,这样就已经用掉了1、4、5、0四个数字,还剩下2、3、6、7、8、9六个数字,经过反复试验得到一个解489+573=1062。

如果设想两个加数一个是二百多一个是七百多,又得到一个解289+746=1035。

这道题共有48个解,有兴趣的话不妨再找找试试。

4.动物园里养了45只八哥,32只黄莺。

养的黄莺和孔雀的总数比八哥少8只。

养了几只孔雀?

解:

黄莺和孔雀的总数是45-8=37(只),养了孔雀37-32=5(只)。

5.小龙到奶奶家,如果来去都乘车要用的时间是18分钟。

后来改为去时乘车,回来时步行,一共用了45分钟。

他回来时步行用了多少分钟?

解:

来回乘车一个单程需要18÷2=9(分钟),回来时步行用了45-9=36(分钟)。

6.小林家养一些鸡。

黄鸡比黑多13只,白鸡比黄鸡多12只。

白鸡的只数正好是黑鸡的2倍。

白鸡、黄鸡、黑鸡各多少只?

解法一:

根据“黄鸡比黑多13只”和“白鸡比黄鸡多12只”得知,白鸡比黑鸡多13+12=25(只)。

再从“白鸡的只数正好是黑鸡的2倍”想到,白鸡比黑鸡多的25只,就是黑鸡的只数。

白鸡有25×2=50(只)。

黄鸡有25+13=38(只)。

解法二:

用解法一求出黑鸡有25只以后,再求出黄鸡有25+13=38(只),白鸡有38+12=50(只)。

7.一只燕子可以活9年,一只喜鹊的寿命是燕子的3倍。

喜鹊的寿命比燕子长多少年?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吗?

解法一:

喜鹊可以活9×3=27(年),喜鹊的寿命比燕子长27-9=18(年)。

解法二:

喜鹊的寿命是燕子的3倍,也就是说喜鹊的寿命比燕子长3-1=2倍,所以喜鹊的寿命比燕子长9×2=18(年)。

8.民兵打靶。

第一次用子弹150发,第二次用的是第一次的2倍,第三次用子弹220发,一共用多少发?

解法一:

第二次用150×2=300(发)。

一共用150+300+220=670(发)。

解法二:

前两次用的是第一次的1+2=3倍,前两次一共用150×3=450(发)。

三次一共用450+220=670(发)。

9.一瓶花生油连瓶共重800克。

吃去一半的油,连瓶一起称,还剩550克。

瓶里原来有多少克油?

空瓶重多少克?

解法一:

800克是“一瓶油”和“一个瓶子”的重量。

550克是“半瓶油”和“一个瓶子”的重量。

相差了“半瓶油”的重量。

所以半瓶油是800-550=250(克),一瓶油重250×2=500(克)。

空瓶子重800-500=300(克)。

解法二:

500克既然是“半瓶油”和“一个瓶子”的重量,那么550的2倍1100克,就是“一瓶油”和“两个瓶子”的重量。

从这里面减去“一瓶油”和“一个瓶子”的重量800克,就得到“一个瓶子”的重量是1100-800=300(克)。

一瓶油重800-300=500(克)。

10.农民伯伯修水渠,三天要修135米,第一天修了43米,后两天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解:

修了一天以后还剩下135-43=92(米),后两天平均每天要修92÷2=46(米)。

11.有一天,一位邮递员叔叔送了216封信,其中有挂号信9封,其余的是平信。

送的平信是挂号信的多少倍?

解法一:

平信有216-9=207(封),平信是挂号信的207÷9=23倍。

解法二:

平信和挂号信总共是挂号信的216÷9=24倍,平信是挂号信的24-1=23倍。

12.制鞋厂3天生产凉鞋4500双。

里边有3600双是塑料鞋,其余是皮凉鞋。

皮凉鞋比塑料鞋少多少双?

解:

皮凉鞋有4500-3600=900(双),皮凉鞋比塑料鞋少3600-900=2700(双)。

13.小刚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20米,比到书店的距离少80米。

学校到书店的距离是小刚家到学校距离的2倍。

小刚放学后先到书店买书再回家。

小刚要走多少米?

解:

学校到书店的距离是120×2=240(米),书店到小刚家的距离是120+80=200(米),小刚要走240+200=440(米)。

14.小民家鸡的只数是鸭的5倍,鹅比鸭少12只。

小民家有4只鹅,有多少只鸡?

鸡、鸭、鹅一共有多少只?

解:

鸭有4+12=16(只),鸡有16×5=80(只)。

鸡、鸭、鹅一共有80+16+4=100(只)。

15.小明的爸爸今年32岁,小明今年8岁。

4年前,爸爸的岁数是小明的几倍?

解:

4年前爸爸32-4=28(岁),小明8-4=4(岁)。

爸爸的岁数是小明的28÷4=7倍。

16.小燕买了一袋瓜子和一包糖粒。

买瓜子用7角5分钱,是买糖粒用钱的3倍。

她给售货员1元钱,应该找回多少钱?

解:

一包糖粒75÷3=25(分),一袋瓜子和一包糖粒总共75+25=100(分),也就是1元,正好是他给售货员的钱数,不用找钱。

17.

(1)

(2)

     ( )个三角形      ( )个三角形

解:

(1)有3个小三角形,还有1个由两个小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3个小三角形还可以拼成1个大三角形,总共有3+1+1=5(个)三角形。

(2)有3个小三角形,还有1个由两个小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总共有3+1=4(个)三角形。

18.摆两行●,每行10个。

从第一行移动1个到第二行,这时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个?

移动2个呢?

移动3个呢?

你发现每次移动的数和相差的数有什么关系?

解:

观察发现,每移动一次,第一行减少的数和第二行增加的数相等,所以相差的数总是移动的数的2倍。

19.4元钱买8千克菠菜,1千克菠菜多少钱?

1元钱能买多少千克菠菜?

李师傅拿8元钱,可以买多少千克菠菜?

解:

1千克菠菜40÷8=5(角)钱。

1元钱能买10÷5=2(千克)菠菜。

8元钱可以买8×2=16(千克)菠菜。

20.小红收集30张邮票,比小芳收集的邮票少6张。

两人一共收集了多少张邮票?

小芳给小红几张,两人邮票的张数同样多?

解法一:

小芳收集了30+6=36(张)邮票。

两人一共收集了30+36=66(张)邮票。

要使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小芳只能把比小红多的邮票分一半给小红,所以只能给小红6÷2=3(张)。

解法二:

因为两人一共有66张邮票,两人的邮票同样多时,每人应该有66÷2=33(张),所以小芳要给小红33-30=3(张)。

21.不进行计算你能看出下面哪几组题的得数相等吗?

    

(1)38+42+6○38+(42+6)

    

(2)79×9+82○82+9×79

    (3)56×3+56○56×(3+1)

    (4)300÷(2×3)○300÷2×3

解:

(1)经验告诉我们,几个数相加,谁和谁先加或后加都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所以这组算式的得数相等。

(2)经验告诉我们,两个数相乘的积跟因数的顺序无关,两个数相加的和跟加数的顺序无关,所以这组算式的得数也相等。

(3)左边的算式是求3个56与1个56的和,这与右边求4个56是多少是一样的,所以这组算式的得数也相等。

(4)左边算式是把300平均分成6份,而右边不但只是把300平均分成2份,并且还要再扩大3倍,当然右边的得数要比左边大得多。

22.在一次长跑比赛中,小强在小新前面70米,小华在小力后面40米,小新在小华前面30米。

谁跑第一?

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相距多少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