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7737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陆生动物的身体结构与防止水分蒸发没有关系的是()

A.蛇的角质细鳞B.乌龟的“盔甲”C.蚯蚓的体壁D.蝗虫的外骨骼

2.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B.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

C.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3.你见过海豚表演吗?

海豚乖巧聪慧的表演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海豚的表演说明了动物也具有()

A.迁徙行为B.先天性行为

C.学习行为D.非条件反射

4.我们平时所说的“脱臼”指的是(     )

A.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B.关节腔内有积液

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D.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5.下列结构与蚯蚓的运动无关的是

A.体节B.刚毛C.肌肉D.环带

6.青蛙被称为“农田卫士”,是人类的朋友.可在很多地方青蛙的数量却在不断减少,下列哪项不是导致青蛙数量减少的主要人为因素(  )

A.化肥的过量使用

B.农药的大量使用

C.降雨量的减少

D.人类的大量捕杀

7.社群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动物行为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两只大角羊为争夺一只雌羊进行争斗B.森林中生活在一起的狒狒群体

C.乌贼遇到敌害喷出“墨汁”D.孔雀开屏

8.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A.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B.蜜蜂的各种舞蹈

C.大雁飞翔时不断变换飞行“方阵”D.狒狒面部的各种复杂表情

9.家鼠是同学们熟悉的动物,下列对于家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家鼠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占据一环,过多过少对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B.家鼠在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方面有一定作用

C.家鼠能传播疾病,对人类有害,必须彻底消灭干净

D.家鼠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10.鲸在浮出水面时向空中喷出雾状水柱,这是鲸()

A.受到剧烈刺激时的反应

B.对气候变化的反应

C.呼气时产生的现象

D.对海潮来临的反应

11.如图是人的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由①、②、③、④四部分组成

B.由于④把①与②牢牢地连接起来,使关节具有牢固的特性

C.⑤内有少量滑液可增强关节活动时的灵活性

D.脱臼就是由于不正确的活动,导致①从②内滑脱出来的现象

12.昆虫适应陆地生活,它具有能支持身体、保护体内器官及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是()

A.触角B.翅膀C.内骨骼D.外骨骼

13.动物的运动系统组成中,在运动中起枢纽作用的结构是()

A.骨

B.骨骼

C.骨骼肌

D.关节

14.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花盆下的一群鼠妇B.丛林中摘果子的狒狒群

C.水中嬉戏的鸭群D.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

15.下列动物种类的名称中都带有“鱼”字,其中属于鱼类的是

A.鲨鱼B.章鱼C.墨鱼D.鱿鱼

16.“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B.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C.鸟类的骨骼中空,能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

D.兔有门齿、臼齿无犬齿,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17.下列动物中,能够飞行且不属于鸟类的动物是

A.家鸽B.鸭子C.蜻蜓D.天鹅

18.下列哪项不是蜥蜴具有的特征(  )

A.卵生B.肺呼吸C.体表被毛D.具有角质鳞片

19.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

A.纹沼螺B.淡水鱼虾C.钉螺D.蚊子

20.与防止体内水分散失无关的是(  )

A.蛇的体表有鳞B.鳖有甲C.螳螂的体表有外骨骼D.狮子的体表有毛

21.脑颅骨间的连结属于

A.不活动的连结B.半活动的连结C.活动的连结D.关节

22.下列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

A.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D.动物在自然界中对人类的生存有威胁

23.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A.有翅膀

B.双重呼吸

C.直肠短,随时排便

D.卵生

24.在一个由牧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狼全部杀绝,那么鹿的数量将

A.保持稳定B.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25.我们在举哑铃时,对如图动作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④都是由肌腹和肌腱组成

B.②是骨,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C.③是关节,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D.屈肘时,④收缩牵引②产生运动

二、综合题

26.某中学的七八年级学生在本周进行体质健康测试。

其中,一千米(男)跑,八百米(女)跑,引体向上(男),立定跳远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

请根据下图联系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运动前,如果不进行热身,运动时容易用力过猛,关节头会从[④]_____中滑脱出来。

在立定跳远的过程中,关节面上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⑤]_____。

(2)当男生做引体向上时,肌肉感觉到容易酸痛,是因为肌肉3处于_____状态。

(3)听到发令枪响,同学们立即冲出起跑线,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分类,该行为属于_____。

(4)同学们能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这是在_____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27.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的呼吸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功能都是最大限度的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请结合下面的图解和有关实验分析回答问题:

(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1]_____呼吸。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_____;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2]_____;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3]_____,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为探究E的呼吸特点,某兴趣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会由蓝变黄)针对E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对图示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鱼的鳃是由密布_____的鳃丝构成,水经过鳃丝时,能与其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使_____,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2]_____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28.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共三部分,它的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________。

(2)B生活在水中,身体呈________,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

(3)上述类群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_。

(填字母)

(4)D所特有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E与D相比,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

29.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

我们不禁要问:

修正液对人体有伤害吗?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实验材料:

修正液小白鼠6只老鼠的食物——米饭水关小白鼠的笼子)

根据以上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你提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①取食物两份,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没有拌修正液,分别放人两个笼子中;

②将6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3只,分别放人以上的两个笼子中;

③观察6只老鼠进食的情况;

④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

你觉得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题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

(5)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蜥蜴的角质鳞片、乌龟的“盔甲”、蝗虫的外骨骼,都能防止水分蒸发,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蚯蚓的体壁主要是保持呼吸,与防止水分蒸发没有关系。

2.D

【解析】

【分析】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才能完成。

【详解】

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骨骼肌的收缩提供动力,故A正确;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故B正确;骨骼肌一般包括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和中间较粗的肌腹两部分,具有收缩的特性,故C正确;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是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不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肌的结构以及运动的产生过程。

3.C

【解析】

试题分析:

鸟类迁徙行为:

指某种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

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海豚的表演,是海豚通过学习训练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考点:

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点评:

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能够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即可解题。

4.C

【解析】

【分析】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

【详解】

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脱臼主要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此时关节无法正常活动,C正确。

【点睛】

此题考查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

5.D

【解析】

【分析】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蚯蚓分节使蚯蚓运动灵活。

【详解】

体节、刚毛、肌肉,都与运动有关,A、B、C不符合题意;

环带与蚯蚓的生殖有关,与蚯蚓的运动无关,C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运动结构特点。

6.C

【分析】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根据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行解答。

【详解】

青蛙的受精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对环境的依赖性大,威胁青蛙生存的主要因素是化肥的过量使用、农药的大量使用,水污染,农田被侵占等破坏了青蛙的生存环境,导致青蛙数量减少;以及人类的大量捕杀,此外降雨量的减少也是威胁青蛙生存的原因,但不是人为原因,是自然原因。

7.B

【分析】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

【详解】

A、两只大角羊为争夺一只雌羊进行争斗属于攻击行为,群体内没有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没有明确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不属于社会行为,A错误;

B、狒狒的群体组成有严格的“等级社会”,因此属于社会行为,B正确;

C、乌贼遇到敌害喷出“墨汁”是防御行为,群体内没有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没有明确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不属于社会行为,C错误;

D、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雌孔雀,是求偶行为,属于生殖行为,群体内没有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没有明确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不属于社会行为,D错误。

【点睛】

社会行为的特征

8.A

【解析】

【分析】

动物之间可以通过气味、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这就是动物的通讯。

【详解】

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文字是蚊子翅膀煽动空气摩擦发出的,而非动物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A正确;蜜蜂的各种舞蹈是通过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位置方向,属于动物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B错误;大雁飞翔时,单靠一只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互相帮助,才能飞得快飞得远。

是通过动作告诉同伴,跟我一起飞,属于信息交流。

C错误;狒狒面部的各种复杂表情,是通过面部表情动作向同伴表达的信息的交流方式。

D错误。

9.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多样性.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来切入.

【详解】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家鼠能传播疾病,对人类有害,但是如果彻底消灭干净,生物多样性将会减少;鼠的独特基因库将会消失.家鼠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占据一环,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过多过少对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家鼠在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方面有一定作用.因此对家鼠要控制数量,而不是彻底消灭干净.故选C.

10.C

【分析】

根据生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解答。

【详解】

鲸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除了少数水生种类以外,绝大多数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胎生、哺乳。

鲸生活在水中,但是用肺呼吸,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浮出水面呼气,呼气的过程会喷出水柱。

【点睛】

考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1.A

【分析】

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窝,③关节软骨,④关节囊,⑤关节腔。

【详解】

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由关节面、④关节囊和⑤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①关节头和②关节窝,A错误;由于④关节囊把①关节头与②关节窝牢牢地连接起来,使关节具有牢固的特性,B正确;⑤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增强关节活动时的灵活性,C正确;脱臼就是由于不正确的活动,导致①关节头从②关节窝内滑脱出来的现象,D正确。

【点睛】

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囊及其内外的韧带有关,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

12.D

【解析】

【分析】

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如鳞片、外骨骼等,以便适应陆地环境。

【详解】

蝗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

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

【点睛】

理解昆虫外骨骼的作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D

【解析】

【分析】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详解】

A、骨起杠杆作用,A不符合题意;B、骨骼由多快骨通过骨连接而成,B不符合题意;C、骨骼肌起动力作用,C不符合题意;D、关节起支点作用,把相邻的骨连接在一起,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考点:

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4.B

【分析】

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

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详解】

花盆下的一群鼠妇、水中嬉戏的鸭群,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都不具有社会行为;丛林中摘果子的狒狒群有严格的等级,有“首领”,具有社会行为。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社会行为的特点。

15.A

【解析】

试题分析:

“鲨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属于鱼类;“章鱼”、“墨鱼”、“鱿鱼”,都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都属于软体动物。

所以,属于鱼类的是鲨鱼。

考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

16.B

【解析】

鲫鱼属于鱼类,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有利于游泳,故A不符合题意;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细鳞或甲,防止体内水分散失,故B符合题意;鸟类的骨中空,胸肌发达,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故C不符合题意;兔属于哺乳动物,有门齿、臼齿的分化,无犬齿,与其植食性相适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C

【解析】

【分析】

鸟类用肺呼吸,卵生,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

【详解】

家鸽、鸭子、天鹅用肺呼吸,有气囊,能储存空气,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属于鸟类;蜻蜓属于昆虫,会飞。

C符合题意。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鸟类的主要特征和常见的鸟类。

18.C

【分析】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由于产的卵是带有硬壳的羊膜卵,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其特点是体表覆盖着鳞片,卵生,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卵生。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爬行动物的特点。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病,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钉螺,分析解答.

解: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病.血吸虫的幼虫(毛蚴)必须先感染钉螺,在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后游入水中,当尾蚴接触人畜时,便钻入皮肤,到人畜体内进一步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受感染的人畜又排出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有钉螺的水域,从而造成新的传染性.由此可见:

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是钉螺,终寄主是人.

故选C.

考点: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0.D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

由于陆生环境气候比较干燥,所以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来适应环境。

【详解】

蛇的角质细鳞片可以保护身体内部组织和器官,防御来自外界的伤害,与防止水分散失无关,A不符合题意;鳖的体表有甲,可以起到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B不符合题意;蝗虫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C不符合题意;狮子的体表具有致密的体毛,具有保温作用等,D符合题意。

【点睛】

关键知道动物体表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的结构,如:

甲、外骨骼和细鳞等。

21.A

【分析】

骨连接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有不能活动的骨连结(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半活动的骨连结(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和活动的骨连结(如关节)组成。

【详解】

脑颅骨间的连结属于不活动的连结。

A正确。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骨连接的三种形式:

关节属于能活动的骨连结,脊椎属于半活动的连结,脑颅骨的连结属于不活动的连接。

22.D

【解析】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供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项的、逐渐递减,并且是不可循环的.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故选D.

23.D

【解析】

【分析】

根据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进行解答。

【详解】

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

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鸟类是卵生,与飞行无关。

24.C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解答时从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切入。

【详解】

该题中的食物链是:

牧草→鹿→狼,把狼全部杀绝,那么鹿会因为失去天敌数量增加,由于鹿的食物牧草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鹿会因为食物有限而死亡,数量又会减少。

【点睛】

抓住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5.A

【解析】

【分析】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图中①肱二头肌,②骨,③关节,④肱三头肌。

【详解】

A、①肱二头肌和④肱三头肌均属于骨骼肌,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A正确;

B、②是骨,在运动中起杠杆的作用,B错误;

C、③是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C错误;

D、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牵引②产生运动,D错误。

【点睛】

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其之间关系。

26.

(1)关节窝;关节软骨;

(2)收缩(3)学习行为;(4)神经系统

【解析】

【分析】

观图可知:

图中的1是肌腱、2是肌腹、3是肱二头肌、4是肱三头肌、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解答即可。

【详解】

(1)运动前,如果不进行热身,运动时容易用力过猛,关节头会从[④]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在立定跳远的过程中,关节面上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⑤]关节软骨。

(2)当男生做引体向上时,肌肉感觉到容易酸痛,是因为肌肉3处于收缩状态。

(3)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又称为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

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如小狗做算术题等,所以听到发令枪响,同学们立即冲出起跑线,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分类,该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4)同学们能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这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准确识别骨骼肌、关节、伸肘或屈肘的解剖图。

27.表膜维持正常的呼吸鳃气门毛细血管水中的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气囊

【分析】

(1)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生活在水中,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各项生命活动,图中1表膜,2伸缩泡,3胞肛。

(2)蚯蚓用体壁呼吸,河蚌和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气门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鸟类的体内有许多气囊,可与肺完成双重呼吸。

【详解】

(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是草履虫,草履虫通过1表膜进行呼吸,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和吸收,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草履虫是靠表膜来获得水中溶解的氧气;制作临时装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