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公文有哪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8012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用公文有哪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用公文有哪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用公文有哪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用公文有哪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用公文有哪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专用公文有哪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用公文有哪些.docx

《专用公文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用公文有哪些.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用公文有哪些.docx

专用公文有哪些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专用公文有哪些

  篇一:

常用的公文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常用的公文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从公文的形成与使用范围上划分,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与专用公文两大类。

通用公文是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在工作活动中普遍使用的文件。

如通知、通报、请示、批复等。

专用公文是相对通用公文而言的,是指在一定业务范围内由专门机关、组织等因特殊需要专门制定和使用的文件。

如司法机关形成的起诉书、判决书等,外交机关形成的国书、照会、备忘录等。

  

(2)从公文的行文关系和运行方向上划分,公文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三种。

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领导、指导机关报送的公文。

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往来的公文。

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指导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

  (3)从公文的机密程度和阅读范围上划分,公文可为公布公文、内部公文、机密公文三大类。

公布公文指内容不涉及秘密、可以对外公开发布的公文,主要有对外公开公文和限国内公开公文两种。

内部公文指内容不宜对社会公开,只限于机关内部使用的公文。

机密公文指内容涉及国家秘密,泄漏出去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公文。

根据其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以及泄漏后将给国家带来的损害程度,机密公文可分绝密、机密、秘密三种。

绝密级是指涉及党和国家重要机密的文书,一旦泄漏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机密级指涉及党和国家一般机密的文书,一旦泄漏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较大的损害。

秘密级是指涉及党和国家一般机密的文书,一旦泄漏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一定的损害。

  篇二:

公文种类及格式

  公文知识

  常用的公文种类有:

  一、决议。

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用“决议”。

  二、决定。

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定”。

  三、公告。

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用“公告”。

  四、通告。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

五、通知。

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用“通知”。

  六、通报。

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用“通报”。

  七、报告。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

  八、请示。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九、批复。

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用“批复”。

  十、条例。

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度,用“条例”。

  十一、规定。

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用“规定”。

  十二、意见。

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用“意见”。

十三、函。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函”。

  十四、会议纪要。

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用“会议纪要”。

公文格式

  1.公文格式的组成

  公文格式的组成要素包括:

  

(1)发文机关标识(版头、红头)

(2)公文份数序号

  (3)密级(4)发文字号

  (5)签发人(主要用于请示)(6)标题

  (7)主送机关(内发可省略)(8)正文

  (9)附件(10)发文机关署名

  (11)成文日期(12)印章

  (13)附注(此件发至xx级)(14)主题词

  (15)抄送单位(16)印刷机关和印刷时间

  印刷用纸和技术要求:

用a4型纸(297x210),正文用3号仿宋体,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

  2.发文字号

  编写发文字号原则:

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注意:

年份不能省略,两边用六角括号;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

  3.公文标题

  标准式:

发文机关+发文事由+文种

  凡是有红色版头的文件,因已表明发文机关,故发文机关名称可省略。

特殊形式:

  

(1)发文机关+文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发文机关+转发文件名+文种,也称转文式标题,用于转发文件。

  4.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确定原则:

  

(1)会议通过的决定、决议以会议通过日期为准。

  

(2)领导签发的,以签发日期为准。

  (3)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4)法规性文件以文件批准日期为准。

  (5)一般信函、电文以实际发出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必须写年月日,且要用汉字。

  5.主题词《条例》和《方法》都明确规定:

上报的文件应当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公文主题词表》标注主题词。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文主题词表》使用说明中规定:

  

(1)一份公文标引的主题词,除类别词外,最多不超过五个。

  标引主题词的顺序为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

在标类属词时,先标反映公文内容的词,最后标反映公文形式的词。

如《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本市农村扶贫工作的通知》,先标类别词“农业”,再标反映公文内容的类属词“扶贫”,最后标反映公文形式的类属词“通知”。

  

(2)一份公文有两个以上主题内容时,先集中对第一个主题内容标注,再对第二个主题内容进行标注,最后标文种。

  (3)根据需要,可将不同类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

  (4)在《公文主题词表》中找不到准确反映公文内容的类属词时,可用类别词替代。

  6.用印

  一般的用印方法是:

骑年压月,上大下小。

  国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成文时间。

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

  第一条公文一般由眉首,正文、文尾三部分组成。

  第二条公文眉首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签发人、紧急程度、机密等级等内容,一般用横线与正文部分隔开。

  一、发文机关(公文版头)用醒目、整齐、庄重字体套红印刷,置于眉首上部,居中。

如“发改委文件”第一行居中二、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顺序号组成,置于发文机关之下、横线之上,居中。

如洛师党委办【20xx】21号,第二行居中,若有签发人,则第二行顶格空一个字。

三、向上级报送的重要文件,要标注签发人,置于发文字号的同行右端。

联合行文的,主办单位签发人标注于发文字号后居中,其他单位下一行接起。

  四、紧急文件分“急件”、“特急件”两种,标于眉首右上角第二行。

  五、秘密文件应准确标明“绝密”、“机密”、“秘密”,标于眉首右上角第一行。

  第三条正文部分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内容、附件、落款、附注等。

一、标题置于眉首之下,主送机关之上,居中。

标题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公文种类,要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除发布和批转上级规章性文件外,标题一般,不加书名号,也不用其它标点符号。

  二、“公告”“通告”“条例”“规定”“决议”“决定”等公文可不标明主送机关,其它公文应标明

  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一般置于正文内容之上、左端顶格。

“决议”“决定”若标明主送机关也可置于文稿尾抄送栏。

  三、正文内容的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为“一、“

(一)””“1.“”

(1)”。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按有关规定,用章、节、条、款、项标明层次。

四、附件名称标于内容之后,成文日期之前。

附件一般与主件合订发送,不能合订的应在附件首页左上角注明文件发文字号,与主件同时发送。

五、文件落款,指正文末尾的发文机关名称、印章和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六、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应当加盖公章。

加盖印章的公文一般不再另署发文机关名称。

  文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栏、印发机关栏、印发日期、份数等项。

  第四条主题词。

置于横线之上左端,按主题词表规定标引,词目间间隔一个汉字距离。

  第五条抄送栏。

在主题词横线之下。

抄送单位可使用规范化的简称。

  第六条印发机关及日期栏。

在抄送栏下用横线与抄送栏隔开,左端署印发机关全称,右端署印发日期。

  第七条文件份数。

标于印发机关及日期栏横线之下,居右。

  第八条公文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公文用纸为a4型,并用统一印制的红头公文纸印刷,左侧装订。

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公文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内容用三号仿宋体。

  

(一)发文机关(亦称“版头”、“文头”)

  篇三:

公文专用语

  公文专用语

  1、开头用语

  常用于行文的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的有:

  根据、按照、遵照、依照;

  为、为了;

  关于、由于、随着;

  目前、当前、最近以来、今年以来;

  兹、兹有、查、奉。

  2、承启用语

  用于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承启用语所承接的上文较为简短,引起的下文一般是主体  

部分,并多以条款式表述。

  说明目的:

为此、为了;

  说明依据:

根据、按照、遵照、依照;

  引起下文:

特作如下(通知、决定、规定、决议),提出以下意见,拟采取如下措施,以上(报告、措施、规定),上述,综上所述等。

  3、结尾用语

  希认真贯彻执行;希结合你单位具体情况参照(或研究)执行;如有情况(或意见等)随时反映;特此函告(达、通知、通报、报告);并希见复、即希查照、此致敬礼;以上(意见、建议)当否,请指示(批示、审批、予决定);为荷、为盼、为要等。

  4、称谓用语

  我(单位、司)、本(单位、司)、你(单位、司)、该(单位、司)、贵(单位、司)等。

  5、经办用语

  用于说明公务处理情况或要求。

  经、业经、现将、已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参照执行、切实执行等。

  6、引叙用语

  引叙来件的用语。

  前接、近接、现接、悉、收悉、欣悉、惊悉等。

  7、表达用语

  根据表达程度,注意用语分寸。

  照办、可办、不可、不同意、同意、应、应该、批准遵照执行、似应、拟同意、原则同意、原则批准等。

  8、期请用语

  表示发文者的某种期望、要求。

  请、希、望、盼、拟请、恳请、即请、提请、报请、希望、切望、切盼等。

  9、批转用语

  批示、审批、阅批、核阅、批转、转发、下发、下达、颁发等。

  10、征询用语

  表示征请、询问对有关事项的意见和态度的用语。

  当否、妥否、可否、是否妥当、是否可行、是否同意、如无不当、如无不妥、如果可行等。

  11、期复用语

  请回复、请核示、请指示、请予决定、请审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