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8083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docx

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简答题

第四章:

简答题

1、先秦歌谣有何文学价值?

原始歌谣标识着我国诗歌的起源,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春秋战国时间的歌谣急富创造性,对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现存的、比较可靠的先秦歌谣广泛而真实地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的喜怒哀乐。

艺术表现上也是丰富多彩,如铺陈、对比、比兴、夸张等形式和手法的运用,形式的自由灵活等都表现了人民的创造性。

2、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区别:

神话以神为中枢,即故事的主人公为神。

传说是以人为中枢,即故事的主人公为人。

共同特征:

内容上:

反映了上古人民同自然斗争的业绩,歌颂了先民战天斗地的恢弘气魄、坚毅意志。

形式上:

富于幻想、具有极强的浪漫主义精神。

3、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

(1)周部落的史诗

(2)反映社会矛盾的讽刺诗(3)关于战争和徭役的诗歌(4)关于劳动生产的诗歌(5)关于婚姻爱情的诗歌(6)反映社会风尚、礼节、宴会、祭祀的诗歌

艺术成就:

(1)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

(2)首创赋比兴及其一系列艺术手法,为我国古代诗歌的民族特色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3)复沓(ta\)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4)丰富的语汇与和谐的韵律

4、简述《左传》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

全书比较详细的记载了春秋时代周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反映了当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以及诸侯衰落、卿大夫专国的历程。

艺术成就:

(1)叙事详尽完整,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布局

(2)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明确交代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注意描写各种人物的动态和细节。

(3)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4)文辞简练含蓄、有文采、多用歌谣人民群众的口语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有很高的成就。

5、《庄子》的文学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1)想象丰富,构思新颖、奇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2)善于运用寓言、神话和各种比喻说理,寓深奥的哲理于形象之中

(3)语言尖锐泼辣,流畅自然

6、概述孟子对于施政治国有哪些主张?

(1)性善论: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有不下

(2)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仁政思想:

提出了:

“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7、谈谈楚辞的浪漫主义特色?

(1)始终贯穿着诗人对“美政”理想的追求,贯穿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精神斗争精神,塑造了超出现实之上的抒情主人公崇高俊洁的自我形象。

(2)糅合进神话传说

(3)想象丰富,感情强烈。

辞采瑰丽

(4)丰富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

8、《诗经》与《楚辞》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特点?

(1)《诗经》以四言形式为主,句式比较整齐

《楚辞》句式参差错落、灵活多样

(2)《诗经》篇幅较短,风格朴实

《楚辞》篇幅较长,风格绚丽

(3)《诗经》语言通俗、质朴、清新、自然

《楚辞》文采华茂,多用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9、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艺术成就:

(1)叙事描写细致生动,善于选取典型细节以表现场面、表现人物的思想,善于描摹人物的口吻神情,故事性突出。

(2)形式自由,句式篇章变化多端

(3)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反映生活,直接表达人民的爱憎,同时又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

(4)语言朴素,口语化,表现力强,富有生活气息。

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给后人以深刻影响。

汉乐府中的五言体,对后来五言诗的成熟起了很大的作用。

它的语言,以及各种具体的叙述描写方法,都让后人学习效仿。

10、《史记》的历史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1)可贵的“不虚美,不隐恶”的求实精神

(2)进步的历史观,反映了某些历史发展的规律

(3)无谓的批判精神。

统治者内部的权利倾轧

(4)对人性本质的探索,有了较大的深入和发展

11、司马相如赋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1)结构宏大,场面壮观

(2)堆砌繁复,肆意炫夸

(3)文字上重铺排,重夸饰,讲究声音美,辞采华丽

12、《古诗十九首》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产生于东汉末年,作者多为中下层知识分子。

汉末政治黑暗,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

他们结党营私。

中下层知识分子处于乱世,在游宦和游学中,奔波仕途,坎坷不遇,痛感前途渺茫,惋惜时光流逝。

这种种原因,使人生无常,生命极短,及时行乐成为诗歌抒发的主题。

 

13、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1)感情深刻强烈,格调凄婉。

(2)长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情于景,达到物我统一的境界

(3)善于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的情感、心理

(4)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烘托气氛,表达感情

(5)语言浅近自然,凝练生动。

音韵缠绵连环。

14、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唐朝国力强大,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经济繁荣,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2)思想文化方面对内对外都很开放。

(3)统治阶级上层重视并提倡文学艺术

(4)科举制度的实行,打破了宫廷贵族与世族的权利集中的局面。

(5)唐代正处于中国古典艺术的成熟期。

15、简述陈子昂的诗歌主张?

初唐时,诗坛上正是“上官体”风行一时之际。

诗歌创作几乎无法摆脱奇梁绮丽之风的影响。

陈子昂不满这种状况。

首先举起反对齐梁浮艳文风旗帜。

振臂高呼“汉魏风骨,风雅兴寄”以与齐梁诗歌“采丽竞繁,兴雅都绝”的风气相抗衡,提出了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主张,并且在自己的诗歌创造创作中身体力行。

其诗歌创作反映了更为关阔的社会生活,树立了质朴刚健的诗风,将诗歌创作引向了健康发展之路。

16、中唐诗歌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中唐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背景与盛唐时期有很大的不同,盛唐那种积极浪漫主义精神锐减了,代之以对社会现实的冷静观察和深刻思考。

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力倡以反映民间疾苦作为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以浅险平易的语言和乐府精神为其艺术追求,代表了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总体方向。

同时,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则通过个人遭遇的悲苦来反映现实的黑暗,艺术上追求奇诡,于险怪中见苦涩I。

中唐浪漫主义诗歌则以李贺为代表,其诗想象丰富,具有浓厚的感伤情调。

此外,刘禹锡诗风的雄奇精醇,柳宗元诗风的俊深邃,都使这一时期的诗坛丰富多彩。

17、晚唐诗歌有哪些特点?

晚唐诗歌出现了衰弱之势,不仅没有“盛唐之音”那种博大深厚的气象,甚至连中唐时期那种执着的追求以及诗坛呈现的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也不复存在。

皮日休、杜荀鹤、聂夷中等诗人,继承元白新乐府的传统,写出了一些关心民生的作品。

但在艺术上缺乏独创性,成就不高。

这一时期影响比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与杜牧。

此二家生当末世,有忧患意识,深感盛世不再,生不逢时,作品中流露出浓重的感伤意绪与悲凉情调,便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迟沐之感。

虽在艺术上各有追求,但过于凄凉。

这一时期诗人的特点是:

对个人生活的关注超过了对国家、民族的关注,故表现为爱情主题、抒发主观意绪的作品多,且在艺术上表现为唯美主义倾向。

李商隐的诗还有过于晦涩之弊。

18、唐传奇较六朝志怪小说有哪些发展?

在小说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和重要地位?

唐传奇是中国古典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相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唐传奇是作家有意识进行的小说创作。

2.六朝志怪小说所记神鬼怪异之事,离现实生活很远,唐传奇的内容则扩展到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唐传奇具有完备的文体形式。

散韵结合,篇末有论赞褒贬,便是所谓体现作家的史才、诗才、议论之才:

而六朝志怪只是粗陈梗概,往往只是谈片式的。

总之,唐传奇描写细致,情节曲折,文学性大大增强。

正如鲁迅所说:

“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曲,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19、简诉苏轼词作的意义。

苏词突破了“词为艳料”以及“诗庄词媚”的樊篱,主张“以诗为词”,认为词与诗都可以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将词从“花间”、“樽前”的“剪红刻绿”、中解放出来。

同时。

苏轼又“不喜剪裁而就声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这就更进一步使词逐渐摆脱音乐的束缚,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

苏轼说开创的豪放词派,代表着宋代词坛一个生机勃勃的流派,与婉约正宗派相抗衡。

苏词的出现,标志着词这种新兴的文体从题材内容到表现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使宋词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其对后世的影响,特别是对辛词以及对清词的中兴影响是巨大的。

20、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意义何在?

北宋中期,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共倡诗文革新运动,这其实可以看作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与继续。

他们针对西昆体的流弊,标举风格古朴、意境清新的诗风,以追求平淡、提倡美刺来反对西昆的浮糜。

他们关注社会生活,注重语言的通俗晓畅,宋诗独特的韵味,自此露出端倪。

欧阳修主要文学成就在问,但他的确又是宋诗独有特点的奠基者。

其诗蕴藉空灵,意味深长。

梅、苏两家,风格不尽相同,梅诗深远闲淡、苏诗豪俊横绝,均能深刻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内心感受。

梅尧臣一些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对后世也颇有影响。

所有这些,都推动了宋诗的个性形成,为宋诗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21、简谈散曲的分类及其特点。

散曲可分为小令、带过曲、套数三类。

小令即单支曲子,因其形式短小,当时又称”叶儿”,当即一片树叶之意。

带过曲是指曲家填一曲小令意犹未尽,再续写一支,类似于新诗中的“外一首”“外两首”。

两曲、三曲都有,最多以三曲为限。

套曲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点:

1.由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的曲牌联合成为一个整体。

2.各曲牌押同一韵脚3.首尾完整,一般都有尾声,叫“尾”“煞”。

此外还有“集曲”、“换头”等特殊形式,用的比较少。

22、为什么说元杂剧是我国古代民族戏曲成熟的标志?

元杂剧是我国古代各种表演技艺都高度成熟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独特的音乐和表演形式,它将科、白和曲词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舞蹈、音乐伴奏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一个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元杂剧有完整的剧本,曲词是诗体形式,具有强烈的文学性。

从戏剧学角度来看,元杂剧在勾栏瓦舍中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有以市民为主的观众群,根据《青楼集》记载,当时演员以职业话,演出也以商品化了。

总之,后世戏曲艺术的方方面面,在元杂剧中都具备。

23、简述明中叶后戏曲形成繁荣局面的原因

1.明中叶后人道主义思潮兴起。

2.标志着风气转变的三大传奇的出现,也打破了沉闷的局面

3.吴江派与临川派关于戏曲创作内容与形式、文采与格律等的争论,客观上也促进了戏曲的繁荣。

总之,明中叶以后戏曲创作在内容、题材以及音乐方面的变革,奠定了其后创作进一步繁荣的基础,晚明的以情对理的人道主义思潮,也指明可戏曲创作的方向,不同风格、流派之间的论争,也促进了创作的多样化。

24、简诉《桃花扇》的主题

《桃花扇》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了明清之际南明王朝的兴衰,作者的命意题旨非常清楚,概括起来就是: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也可以看作是作品的主题。

候、李的爱情在剧中只是一条线索,而总结历史教训,引发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即所谓“惩创人心,为莫世之一救”,才是作者意旨所在。

 

25、《前赤壁赋》的艺术特色

一是酣畅流泻、挥洒自如的笔法。

无论是景物描写,还是摹状萧声,以至凭吊历史遗迹、抒发精微的哲理,都饱含激情,驰骋想象,使景、情、理三者水乳交融。

作为一篇赋体文。

它突破了传统赋体的章法结构和语言套式,更多的融入了散文的成分,使文章自由活泼,清新流畅。

特别是结构上的形散神聚,开合自如,使全文峰回路转,渐入佳境。

从表现手法来看,作者在意象组合上虽多客观描写,却又不缺乏主观色彩,山间明月、江上清风的意象也很突出。

此外,主客问答的形式也使文章活泼很多。

26、《前赤壁赋》的主要思想倾向

主要通过仿古凭吊,引发对宇宙人生的种种思考。

作者借对江上美景的描写,主客问答,抒发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感慨。

作者还以眼前景物为喻,议论风生,对万物变与不变的哲理,展开细致阐发,又以放旷、适意的态度求得精神上的解脱。

文中虽然流露出一定的消极情绪,但总体上还是豁达的。

27、五四前后,旧文学势力与新文学运动发生的三次重大交锋。

1.与林纾的斗争。

林纾站在新文学运动的对立面,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等文章,大肆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恶毒的攻击白话文运动。

由于林纾的观点缺乏理论力度,大多是一些人身攻击的偏狭之辞,很快就在新文学阵营的群起反击之下销声匿迹。

2.与“学衡派”的论辩。

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吴宓、梅光迪等几位教授创办了《学衡》杂志,鼓吹“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在肯定与维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提出了系统有力的批评,其中虽不乏一些稳健有益的意见,但由于其主张毕竟代表的是一股时代的逆流,因此,在鲁迅等新文化过运动闯将同样系统,但更加扎实的批驳下亦烟消云散。

3.与:

甲派的论争。

 

28.“五四”文学的革命的历史意义

1.全面否定了整个封建思想基础与文化体系,对中华民族从封建中挣脱出来,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2.确立了现代“人”的观念,以及个性解放、民主、科学等现代意识。

3.宣告了古典文学的结束和新文学的诞生。

4.密切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

29、简述闻一多的诗歌成就。

闻一多是格律诗派作家。

1923年出版了第一步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了第二部诗集《死水》。

《红烛》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痛恨与失望,又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

同时还有对自然、爱情的赞美与对前途的迷茫、感伤等。

《死水》的主旨依然是爱国主义。

回国之后的闻一多深为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与腐朽感到震惊与悲哀。

从而将艺术视角从个人传向社会,着力表达人民的苦难与民族的屈辱。

在艺术上,《死水》虽不像《红烛》那样浪漫,而是显得深沉、凝练、成熟,但对“三美”艺术目标的追求是一致的。

30.简述《女神》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思想性:

1.不仅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个性意识的觉醒,而且确立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集中表达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体现了个性主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

2.热情讴歌了反抗的动与力,显示了彻底破坏与大胆创新的精神

3.歌颂为劳动大众求解放的革命者,流露了热爱工农、尊重工农的感情。

4.礼赞自然与光明。

强烈的宣泄了一种昂扬向上,进取不息的情绪,充分反映可“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艺术性:

首先,从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看,《女神》的出现,标志着叛逆了古典诗歌格律规范的白话诗体的成熟。

其次,突破了传统中国诗学,创立了自由诗的形式。

第三,为积极浪漫主义的新诗提供了最早的典范。

31.以《子夜》为例简述茅盾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

《子夜》最集中的体现了茅盾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

社会分析,即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致描述,以及对社会环境中人的刻画,分析,研究社会问题,把小说创作与反帝反封建的经济革命、政治革命联系起来。

在主题方面,《子夜》正确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发展的趋势。

在题材方面,《子夜》追求“史诗性”,即所选择的题材能反映社会全貌的现实性、系统系与重大性。

在人物塑造方面,《子夜》注重把人物放在整个社会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中来表现,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沉浮展开对社会的分析。

在结构方面,作品显示了令人惊讶的驾驭全局的气魄与才能。

作品采用的是多层次多线索的立体交叉结构,即紧扣着一个中心,又呈现出一种开放。

32.简述《家》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家》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家》包含着深广的思想内容。

首先作品喊出了在民主主义思潮下觉醒的青年一代的呼声,以及展示他们和封建传统决裂的必然性。

其次,作品深刻地揭露了传统习惯势力的腐朽、愚昧和凶残,愤怒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并宣告了它的死亡。

第三。

作品为现代文学画廊提供了一系列出色的人物形象。

在艺术上,《家》的成就也相当出色,主要体现在:

(1)“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原则。

(2)注重挖掘人情美与运用抒情化的方法塑造人物。

(3)以事件为主线索,以场面串联故事,使结构即他、严谨周密又清晰单纯。

(4)在风俗画描写中寄寓着作者鲜明的道德判断,并揭示了其背后所隐藏的阶级对立。

33.以《骆驼祥子》为例简述老舍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优秀作品之一。

作品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悲惨命运的描写,揭示了中国社会在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下层市民由人转化成兽的历史悲剧,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作品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首先是客观原因,即黑暗的社会环境剥夺了普通劳动者的生存权利。

其次是个人的原因,即其悲剧还源于祥子本身的小生者个人奋斗的思想与性格的软弱性;第三,畸形的婚姻关系是造成其悲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老舍的小说创作的总体特点是:

(1)以独特的平民视角与文化视角批判老中国儿女的国民性,探索传统文化的优点与缺点。

(2)善于描写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习俗世相以及开掘各个阶层的文化心理。

(3)注重继承传统小说艺术、擅长运用白描的手法。

(4)创立了一种独特的以北京文化为内核、以幽默俗白为特征的“京味语言”

34.简述艾青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

艾青1932年在上海,因参加进步文艺活动被捕,在狱中,艾青写下了他的处女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抗日战争时期,艾青创作了大量优秀诗歌,这些诗大致分为两组:

一组以北方生活为主,表现灾难深重的民族命运的作品,称为“北方组诗”,包括《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旷野》等

一组是以诗人自己的激昂情绪为中心,以太阳和火为主要象征物,表现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作品,称为“太阳组诗”,包括《太阳》、《向太阳》、《吹号者》、《他死在第二次》等。

就艾青诗歌的思想内容而言,有这样几个方面:

(1)写出了人民的苦难与民族的悲哀

(2)弘扬了在苦难中顽强挣扎、坚韧奋斗的民族精神(3)表达了对祖国、人民的深沉的爱(4)表达了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35、简述《围城》的思想性

一是社会批判层面。

作品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轨迹,描写了战时知识分子灰色的众生相。

二是文化批判层面。

作品表现了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反思。

尤其是近代文明落到一个传统国度里所发生的种种畸变。

三是哲学反思层。

“围城”这一意象深刻的道出了现代文明危机和现代人生的困境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围城》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与充满知识性、想象性、清新、传神的语言上。

36、简述《财主的儿女们》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路翎的长篇杰作《财主的儿女们》分为上、下两部,分别创作与1945年和1948年。

小说以“一.二八”上海抗战以后十年间我国社会生活为背景,描写了苏州的头等富户蒋捷三一家在内外多种力量的冲击下分崩离析的过程,集中刻画了财主的儿女们,也就是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大时代激荡下摸索挣扎,并尽可能辐射更为广阔的社会面,如编年史记般的记录了我国抗战期间的重大历史变迁。

作品以史诗式的结构,展现了一场旷古未有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为认识我国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以及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提供了极富价值的范本。

在艺术上,作品力求把托尔斯泰的史诗笔触与罗曼.罗兰的“灵魂搏斗”的描写艺术融为一炉,使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在他的手中与世界文学的潮流更为接近。

37、简述《小二黑结婚》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性。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小说通过边区农村一对青年农民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农村中新生进步的革命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尖锐的斗争,以主人公美满姻缘的实现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新制度的优越和新思想的胜利。

其艺术特点是:

小说的形象体系和情节结构具有明显的对称性;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分章立传的方法;语言明白晓畅,富有地方特色。

38、简述《手推车》的艺术特色

在艺术上,《手推车》注重诗歌意象的生活细节化,注重感觉印象与所投入的主观感情的有机融合。

注重运用散文化的语言与追求自由体形式。

39、简述《五月》的特色。

奇异的对照:

一是形式的对照,仿古典诗的整齐诗与自由体式的杂乱对照。

意象、画面以及内在精神物质的对照

融会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用浓厚的西方情调表达对中国现实、政治的思考,是本诗的第二个特征。

“思想知觉化”是本诗的第三个重要特征。

40、简述《养花》在当代散文史上的意义。

作品表面上写养花,实质是暗示,人们子所以有闲情雅兴侍弄花草,是因为国泰民安,从而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表达了对新中国、新制度的感激之情。

这种写法就与当时文坛千篇一律地运用新旧对比的模式或连篇累牍的叙写的劳动成果、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景象等浮范的歌颂之作区别开来,显示了作者构思的巧妙。

其二,50年代中期,受国内外政治气候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曾掀起了一股短暂的、反对僵硬的集团话语,要求个性解放。

“干预生活”的思潮,老舍的这篇大幅度暴露自我个体感情的《养花》,就是对这一思潮的明确呼应。

41、简要分析哈姆莱特的悲剧的原因。

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封建势力仍然强大,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

在他的身上也反映出人文主义者的弱点;把复杂的政治社会斗争仅仅归结为善与恶的斗争,片面强调思想的力量,不相信暴力,不相信群众。

42、《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题是什么?

这部小说采用的书信体题材有什么特点?

《少年维特之烦恼》通过维特的不幸经历,对封建等级偏见、德国市民阶级的守旧性和自私性等,作了比较深刻的揭发与批判。

这部小说集中展现了觉醒的一代德国青年的苦闷和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这部小说运用了第一人称的书信体体裁,全书由主任公致友人及绿蒂的90封书信组成。

这种文学形式将叙事、抒情、描写、议论自然地融为一体,便于直抒胸臆,使全书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对读者有很大的感染力。

43、简要说明《哈克贝利.历险记》中哈克的性格特征。

白人的孩子哈克热爱大自然,是个不能忍受枯燥乏味的生活方式、追求自由有趣的生活的儿童。

作者将漂流在密西西比河的木筏上自由而富有诗意的生活和小城镇窒息、庸俗的生活相对照,哈克只有在木筏上才感到自由、轻松和舒畅,宁可一辈子流量,也不愿做“体面”的上等人。

哈克本性善良,富有同情心,但他开始尚不能完全摆脱种族歧视的偏见。

他一边帮吉木逃跑,一边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当吉木被两个骗子卖掉后,他给吉木的主人写了一封信,想叫他派人带钱赎回吉木。

但他想起吉木忠厚善良的品格以及对自由的渴望,终于完全摆脱了种族歧视的偏见,撕掉那封信,决心亲自营救吉木,不在让他当奴隶。

44.分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性格特征。

《老人与海》中的老渔民桑提亚哥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海明威一生所提倡的“硬汉子性格”。

桑提亚哥年迈,孤独,晚景十分凄凉。

他以捕鱼为生,然而他却接连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

但是老人十分坚定,不灰心,不认输,决不向厄运屈服。

他在第85天独自一人驾小船扬帆远航,坚信自己一定会在远海捕到大鱼。

正是由于强烈的自信和不懈的追求,他终于在远海钓到了一条比他的船还要长的马林鱼。

因为鱼太大了,无法很快将它杀死。

老人面对的实际是一个力量比他还要的强大的对手,老人忍受了各种难以忍受的痛苦,终于克服了大鱼。

老人的男子汉气概和坚忍不拔的“硬汉子性格”也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就在老人杀死大鱼返航的途中,意外的遇到了更大的灾难。

成群的鲨鱼疯狂扑来,要抢夺他的劳动果实。

在强大得多的敌人面前,老人不是束手无策,而是毫无畏惧的向鲨鱼宣战。

他用鱼叉、用船桨、用木棍,直到卸下船舵的把手,与鲨鱼搏斗,但他仍没有丢弃自己的对手逃跑,而是抖擞精神,继续坚持斗争。

在这场注定要失败的险恶搏斗中,老人自始至终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