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8239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4页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4页
亲,该文档总共1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盾构始发掘进接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下穿亦庄、东干渠穿越轨道交通报告

(2)东干渠工程建(构)筑物调查图纸(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3)《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第十二标段施工图及技术要求》(2012年6月);

(4)《施工图文件组成及容》等下发的相关资料;

(5)业主提供的其它设计基础资料以及收集调查的有关资料;

(6)主要采用的设计规

1)《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GB50490-2009)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4)《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6)

5《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

6)《铁路隧洞设计规》(TB10003-2005)

7)《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8)《盾构法隧洞施工与验收规》(GB 50446-2008)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

1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8-2002)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

1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99-1999)

13)《人防防空工程设计规》(GB50225-2005)

1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99-2003

1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16)《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GB50308-1999

及国家、行业和地区相关的设计标准、规、规程。

二、施工概况

2.1工程概况

2.1.1设计围

本标段为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采用盾构法施工。

工程起始于大兴区五环路荣华桥南100m处16#盾构井,沿五环路外侧穿越荣华路,至亦庄桥外侧至17#盾构井,继续沿南五环路外侧向西南延伸,至北环西路后向东偏移,渐转为向东南延伸,穿越凉水河后到达2#盾构井。

本盾构区间隧洞覆土厚度11~22.6m,平面最小坡度1‰~3‰,隧洞半径最小为350m。

输水隧洞桩号为37+568.390~40+817.220m,中心导线全长3248.83m。

包含东干渠输水隧洞、2#盾构接收井、17#盾构单台双始发井、35-36#二衬施工竖井、52-55#排气阀井、6#排空阀井、标段围的排空井房屋建筑工程、水机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自动化系统土建工程、防护工程、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永久安全监测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环境保护工程。

2.1.2周边环境和外部条件

地面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

本标段隧洞沿线穿越重要的交叉建筑物,主要有成寿寺路南延、轨道交通L2亦庄线、凉水河等。

地下管线:

本标段线路地面以下主要管线有:

DN500雨水管线,污水管线,DN100给水管线,DN300燃气管线,电力管线,电信管线及不明管线。

地面交通:

本标段沿线路方向有五环路,沿线多条道路与线路交叉,对外交通较好,便于各项工程材料及设备运输。

序号

起止桩号

穿越物

穿越情况概述

风险等级

1

39+100~39+170

成寿寺路南延

盾构隧洞拱顶至地面19-20m,穿越长度约70m,盾构拱顶围岩均为砂层,开挖后自稳能力较差

二级

2

39+675~39+685

轨道交通L2亦庄线

盾构隧洞旁穿亦庄线桥桩,隧洞距离桥梁基础最小距离为9m,盾构隧洞拱顶至地面约18m。

特级

3

40+385~40+520

凉水河

隧洞穿越凉水河段长约180m,洞顶以上局部粘性土厚度不足1m,盾构掘进过程中易出现河水穿透洞顶地层的情况

三级

4

37+970

电信管线

盾构下穿电信管线(埋深1.3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20m

三级

5

38+720

电信管线

盾构下穿电信管线(埋深1.3~1.5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9.5m

三级

6

39+085

电信管线

盾构下穿电信管线(埋深1.3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7m

三级

7

39+120

雨水管线

盾构下穿DN500雨水管线(埋深1.3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8.5m

三级

8

39+146

给水管线

盾构下穿DN800给水管线(埋深2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7m

二级

9

39+150

电信管线

盾构下穿电信管线(埋深2.6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6.5m

三级

10

39+155

燃气管线

盾构下穿DN300燃气管线(埋深2.5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6.5m

二级

11

40+200

电信管线

盾构下穿电信管线(埋深1.6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8m

三级

2.1.3区间隧洞概况

本标段输水隧洞采用盾构法施工,输水隧洞盾构管片厚度为300mm,径5400mm,采用C50W10F150混凝土管片。

2.1.4端头加固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双液浆加固方法对洞门进行加固。

洞口加固后使盾构推进前拱顶足以承受上部荷载,拱周足以抵抗侧压力,以确保盾构施工顺利进行。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2.1工程地质条件

本标段含第16#盾构接收井~2#盾构接收井区间的输水隧洞,长约3.25km。

中间设置17#盾构单台双始发井。

以17#盾构始发井为分界点,分两段分别叙述工程地质条件。

2.2.1.1地形地貌

(1)16#盾构接收井~17#盾构始发井段:

东干渠16#盾构接收井~17#盾构始发井段线路长约1.630km,线路沿市东五环路荣华桥南至亦庄桥外侧布置。

地势平坦开阔,地面高程一般介于30.00~34.00m之间。

(2)17#盾构始发井段~2#盾构接收井段:

17#盾构始发井段~2#盾构接收井段北起亦庄桥南,沿南五环外侧向西南方向延伸,至北环西路后向东偏移,渐转为向东南延伸,穿越凉水河后结束,线路长约1.619km。

本段场区地形总体较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32~34.5m之间,凉水河河底高程约为25m。

2.2.1.2地层岩性

(1)16#盾构接收井~17#盾构始发井段

①层素填土:

黄褐或褐黄色,稍湿~湿,稍密,以粘质粉土、砂质粉土为主,局部为粉细砂,一般含有少量的建筑砖块、灰渣。

主要分布该路段的南段,地表用地用地均为国际企业文化园用地,钻孔揭露其厚度为0.4~3.8m。

①1层杂填土:

杂色,稍湿,结构松散,成分以房渣土为主,含大量建筑砖块,含量一般在35%左右,碎石块径一般在40~60mm之间,最大可见块径为100mm,粘性土、粉土等充填。

主要分布在该段线路北段,厚度0.8~3.5m。

③1层粉土:

褐黄或灰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一般分布于③粉质粘土之上,平均厚度约3m,层底标高一般在27~29m之间。

③层粉质粘土:

褐黄~灰色,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

层厚0~7.50m,层底高程18.61~25.44m。

③1层粉土:

褐黄或灰黄色,一般可塑,局部硬塑,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含有机质,底部含有少量石,局部夹细砂透镜体③2层;一般层厚4~6m,层底标高在23~25m之间,沿线路连续分布,岩性较为均匀。

③2层粉细砂:

褐黄色或灰黄色,湿,呈透镜体型式夹于③层粉质粘土和③1层粉土中,厚0.5~2.1m。

④层细中砂:

褐黄色,湿,密实,标准贯入锤击数大于30击,含云母、石英,局部夹有④1层粉质粘土透镜体或薄层,厚度0.3~1.3m。

该层沿线分布连续,厚度不均,一般厚2~4m,钻孔揭露最小厚度为0.8m,最大厚度为5.9m,层底标高在19~20m左右。

⑤层粉质粘土:

褐黄色,一般可塑,局部硬塑,含云母、氧化铁。

该层北段多含有石,土质不均匀,大部分地段与⑤1层粉土交互沉积,局部夹有⑤2层细砂透镜体。

⑤1层粉土:

褐黄色,稍湿~湿,密实。

35#二衬竖井以北地段该层夹于⑤层粉质粘土中,厚约1-3m,在亦庄桥附近该层分布厚度较大,厚约6-8m。

⑤层粉质粘土、⑤1层粉土的层底标高一般为13-14m。

⑥层细中砂:

,褐黄色~杂色、密实,湿~饱和,含云母、石英。

该层沿线路分布连续,厚度自北向南总体变薄,以35#二衬竖井为分界,其以北该层厚度约5-8m,以南厚约3-5m。

⑥1层卵砾石:

杂色,密实,饱和,卵砾石粒径一般2~6cm,局部含漂石,亚圆形,中砂充填,含量30%左右,级配连续,分选性较差。

该层分布于⑥层细中砂之下,亦庄桥以北地段钻孔揭露厚度一般大于6m,未揭露其底;亦庄桥至17#盾构场区段钻孔揭露该层厚度一般为2-5m。

⑥2层粉质粘土:

褐黄色,湿,可塑,呈透镜体状分布于⑥层细中砂局部地段,厚2-3m。

⑦层粉质粘土:

褐黄色,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含少量石。

该层顶标高一般位于4m以下,最大揭露厚度约11m,在亦庄桥至17#盾构井场区揭露其层厚顶标高一般介于6-10m之间。

⑧中粗砂:

杂色,密实,饱和,卵砾石级配较好,质地均匀。

该层尽在亦庄桥区至17#盾构始发井区段揭露,最大揭露层厚10.5m。

17#盾构始发井场区钻孔揭露⑧1卵砾石层和⑧2粉质粘土层,卵砾石粒径一般2~4cm,呈亚圆形,母岩成分为灰岩、砂岩、白云岩等,最大揭露层厚7m。

本段区间隧洞主要穿越地层为:

⑥细中砂、⑥1卵砾石层、⑦层粉质粘土。

(2)17#盾构始发井段~2#盾构接收井段

①素填土:

杂色,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砖渣、碎石、植物根系等,层厚0.00~7.50m,主要分布在54#排气阀井以北的线路段。

①1杂填土:

杂色,以建筑垃圾为主,主要成分为碎石、砖渣、灰渣,在54#排气阀井以南、凉水河左右两岸广泛分布。

厚度一般在10-14m,局部为2-6m。

②粉土:

褐黄色,湿,稍密~中密,含氧化铁,局部见有石。

仅分布于轨道交通L2亦庄线向南至54#排气阀井之间的线路段,厚度1.5-3.0m,分布深度小于6m。

②1细中砂:

褐黄色,松散~稍密,稍湿~湿,含云母、氧化铁。

该层分布于轨道交通L2亦庄线南北两侧及凉水河底及北岸一带,分布不连续,钻孔揭露一般层厚约1-3m,最大层厚为5.6m。

②2卵砾石:

杂色,密实,饱和。

亚圆形,级配一般较好,一般粒径20~40mm,最大可见粒径约80mm,多为中粗砂充填,含量25~30%,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凉水河左岸、②1细中砂层底部。

揭露最大厚度2m。

③1层粉土:

褐黄色,湿,含云母、氧化铁。

分布于轨道交通L2亦庄线北段,层厚一般1-3m。

③层粉质粘土:

褐黄色,湿,含云母、氧化铁,局部可见石;分布于轨道交通L2亦庄线北段,沉积于③1层粉土之下,局部夹有③2中细砂层,层厚一般2-4m。

④层细中砂:

褐黄~褐灰色,湿~饱和,中密~密实,含云母、石英,局部含少量砾石。

该层主要分布在17#盾构始发井场区、轨道交通L2亦庄线以南、凉水河底及两岸,其中17#盾构始发井场区其层厚为4-5m,层底高程在20m左右;轨道交通L2亦庄线以南段层厚为2-6m,层底高程约19m;凉水河一带揭露最小厚度为1.2m,最大厚度约10m,层底高程一般在17~19m之间。

④1粉质粘土:

褐黄~灰色,稍湿,含云母、氧化铁。

以透镜体形式零星分布于④层细中砂中,厚度一般为1-2m。

④2卵砾石:

杂色,密实,饱和。

亚圆形,级配较差,一般粒径10~20mm,最大可见粒径约40mm,多为中粗砂充填,含量10~30%。

该层以透镜体形式零星分布于④层细中砂中,厚度一般为1-3m,其在2#盾构接收井厂区分布较为连续。

⑤层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硬塑,含云母、氧化铁。

局部见有石。

该层在本线路段分布基本连续,层厚一般在3-7m之间,沉积上表现为粉质粘土、粘质粉土互层沉积的特点。

⑤1层粉土:

褐黄色,湿,稍密~中密,含云母、氧化铁。

在线路沿线连续分布,与⑤层粉质粘土交互沉积,厚度一般3-6m,层底高程一般在12-15m。

⑥层细中砂:

,褐黄色,密实,稍湿~饱和,含云母,夹⑥1层卵砾石及⑥2层粉质粘土透镜体。

除凉水河左岸附近钻孔未揭露该层外,其余线路沿线均有分布,且厚度变化较大。

其中自17#盾构始发井~54#排气阀井段,层厚一般为3-6m;自54#排气阀井~凉水河左岸,其层厚一般为2-4m;凉水河~2#盾构接收井场区段层厚3-8m。

⑥1层卵砾石:

杂色,密实,湿~饱和;砾石为亚圆形,级配差~较好,一般粒径20~40mm,偶见漂石,多为中粗砂充填,含量20~30%。

该层在17#盾构井场区及其以南附近段、凉水河~2#盾构接收井段分布连续,层厚一般1-3m。

⑦层粉质粘土:

褐黄色,湿,硬塑,含云母、氧化铁,局部见有石,夹⑦1细中砂透镜体。

该层分布连续,厚度自北向南略有变化。

其中自17#盾构井~54#排气阀井段,层厚一般3-7m;54#排气阀井~凉水河,厚度为7~15m;凉水河以南段层厚又变小,平均层厚约6-7m。

⑧细中砂:

褐黄色,密实,饱和,含云母。

揭露厚度2-8m不等;该层在54#排气阀井以北段夹有卵砾石⑧1层和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⑧2层,厚度一般2-4m;54#排气阀井向南段少有揭露⑧1、⑧2层亚层。

⑧1层卵砾石一般为杂色,密实,饱和,级配差~较好;砾石为亚圆形,一般粒径20~40mm,多为中粗砂充填,含量20~30%。

本标段区间隧洞主要穿越地层为:

⑥细中砂、⑤层粉质粘土、⑤1层粉土、⑥1卵砾石层、⑦层粉质粘土。

2.2.2水文地质条件

(1)16#盾构接收井~17#盾构始发井段

本区段围揭露一层稳定地下水,其埋藏类型为孔隙潜水,稳定水位为8~10m,埋深23~25m之间,含水层岩性为第⑥细中砂、⑥1卵砾石层。

此外,在16#盾构接收井场区以南附近的第④1粉质粘土层中揭露地下水,为微承压型,承压水头约1-1.5m,含水层顶板高程为23-24m。

该段隧洞最高地下水位高程为29.0-31.2m,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为26.0-28.1m。

本区段东干渠隧洞设计洞顶低于稳定水位约3m。

(2)17#盾构始发井段~2#盾构接收井段

本工程区段隧洞历年最高地下水位高程为29.0-31.2m,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为26.0-28.1m。

本工程区连续分布3层地下水,埋藏类型均为第四系孔隙水。

其中:

第1层:

含水岩组为⑥细中砂、⑥1卵砾石层,仅在凉水河以南段揭露,潜水,稳定水位7-9m,埋深21~24m;

第2层:

含水岩组为⑦1细砂透镜体或粉土夹层,承压水,承压水头高0.5-1.5m,主要分布于凉水河以北区段;

第3层:

含水岩组为⑧细中砂、⑧1卵砾石,承压水,承压水头高1-6m不等,沿线分布连续。

本区段东干渠隧洞主要涉及第1、2层地下水。

2.3风险源情况概述

本标段隧洞主要下穿成寿寺路南延路、轨道交通L2亦庄线、凉水河和若干条地下管线。

具体风险源如下表所示:

其中特级风险源1个、二级风险源3个,三级风险源7个。

序号

起止桩号

穿越物

穿越情况概述

风险等级

计划穿越时间

盾构穿越拟定加固或通过方案

1

39+100~39+170

成寿寺路南延

盾构隧洞拱顶至地19-20m,穿越长度70m,盾构拱顶围岩均为砂层,开挖后自稳能力较差

二级

2013年8月20日

控制盾构掘进速度,加强洞同步注浆及多次补浆,并加密施工期安全监测频次

2

39+670~39+680

轨道交通L2亦庄线

盾构隧洞旁穿亦庄线桥桩,隧洞距离桥梁基础最小距离9m,盾构隧洞拱顶至地面约18m。

特级

2013年4月10日

采用地表注浆进行土体加固,地表注浆位于隧洞与桥梁基础之间,地表注浆围为隧洞外侧6m宽度,深度为隧洞以上3m至以下3m

3

40+385~40+520

凉水河

隧洞穿越凉水河段长180m,洞顶以上局部粘性土厚度不足1m,盾构掘进过程中易出现河水穿透洞顶地层的现象

三级

2013年5月11日

盾构到达前对穿越部分河道进行改造处理,通过河道铺衬等措施增强河道的隔水性能,确保盾构正常掘进通过

4

37+970

电信管线

盾构下穿电信管线(埋深1.3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20m

三级

2013年9月10日

控制盾构掘进速度匀速通过,及时进行注浆,并加密施工期安全监测频次

5

38+720

电信管线

盾构下穿电信管线(埋深1.3~1.5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9.5m

三级

2013年7月30日

控制盾构掘进速度匀速通过,及时进行注浆,并加密施工期安全监测频次

6

39+085

电信管线

盾构下穿电信管线(埋深1.3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7m

三级

2013年7月10日

控制盾构掘进速度匀速通过,及时进行注浆,并加密施工期安全监测频次

7

39+120

雨水管线

盾构下穿DN500雨水管线(埋深1.3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8.5m

三级

2013年7月5日

控制盾构掘进速度匀速通过,及时进行注浆,并加密施工期安全监测频次

8

39+146

给水管线

盾构下穿DN800给水管线(埋深2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7m

二级

2013年6月7日

控制盾构掘进速度匀速通过,及时进行注浆,并加密施工期安全监测频次

9

39+150

电信管线

盾构下穿电信管线(埋深2.6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6.5m

三级

2013年6月6日

控制盾构掘进速度匀速通过,及时进行注浆,并加密施工期安全监测频次

10

39+155

燃气管线

盾构下穿DN300燃气管线(埋深2.5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6.5m

二级

2013年6月5日

控制盾构掘进速度匀速通过,及时进行注浆,并加密施工期安全监测频次

11

40+200

电信管线

盾构下穿电信管线(埋深1.6m),拱顶至管顶距离约为18m

三级

2013年5月8日

控制盾构掘进速度匀速通过,及时进行注浆,并加密施工期安全监测频次

三、施工进度计划

3.1编制原则

以安全生产、创优为目标,在保证总工期进度的前提下,做到合理利用资源投入,力求均衡生产。

3.2总体进度指标

2013年01月25日开始进场,2013年12月19日前完成。

3.3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招标文件施工进度,以及总的工期计划,特制定本区间分部分项工期计划目标如下:

表3-1分部分项工程工期安排

一、17#盾构始发井段~2#盾构接收井段

名称

工期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1、盾构组装调试

13

2013-02-12

2013-02-25

2、盾构掘进施工

138

2013-03-06

2012-07-21

二、16#盾构接收井~17#盾构始发井段

名称

工期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1、盾构转场、组装调试

20

2013-07-29

2013-08-4

2、盾构掘进施工

137

2013-08-05

2013-12-19

四、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计划

4.1人员组织计划

(1)人员组织机构

图4.1人员组织机构图

4.2设备计划

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区间配备一台盾构机,相应配备一台龙门吊、三辆电瓶车、一个浆液站、循环水箱、一辆70T汽车吊、一个膨润土发酵池以及冷却塔等盾构配套设备。

盾构参数表

序号

项目

参数列表

单位

备注

1

使用项目

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十二标段

标段名称

第16#盾构始发兼接收井~2#盾构接收井区间

区间里程

37+568.390~40+817.220

主要地质条件

隧洞主要穿越⑥细中砂、⑤层粉质粘土、⑤1层粉土、⑥1卵砾石层、⑦层粉质粘土。

16#盾构接收井~17#盾构始发井段设计洞顶低于稳定水位约3m。

17#盾构始发井段~2#盾构接收井段本区段东干渠隧洞主要涉及第1、2层地下水。

项目管片规格(外径/径-宽度/分度)

Φ6000/5400-1200/22.5°

mm

最小曲线半径

R=350

m

2

整机

型号

CTE6250

开挖直径

φ6280

mm

刀盘转速

0-3

rpm

最大推进速度

80

mm/min

最大推力

3400

T

最大扭矩

6900

KN*m

整机总长

80

m

主机总长(含刀盘)

9.2

m

总重(主机+后配套)

500

T

适用管片规格(外径/径-宽度/分度)

Φ6000/5400-1200/22.5°

mm

最大工作压力

3

bar

最大设计压力

6

bar

装机功率

1290

kw

水平转弯半径

250

m

纵向爬坡能力

±35

4.3材料计划

第16#盾构接收井~2#盾构接收井区间管片采用商用混凝土管片。

本区间管片使用计划为16#盾构始发井~17#盾构始发井段使用标准环管片1362环,其中左环198环,右环253环,直环911环;17#盾构始发井段~2#盾构接收井段使用标准环管片1304环,其中左环402环,右环205环,直环697环;合计2666环。

其它常用材料类型如表4.2

表4.2常用施工材料类型表

编号

名称

型号

1

工字钢

H200型钢

2

钢板

10mm厚

3

钢板

20mm厚

4

轨道

25型

5

泡沫

6

螺栓、螺母

M20

7

水泥

42.5

8

粉煤灰

Ⅱ级

9

中砂

10

膨润土

钠土

11

主轴承润滑油脂

12

盾尾密封油脂

13

EP2

 

五、盾构始发

5.1场主要设施施工

(1)龙门吊轨道基础

龙门吊要求具有良好的轨道基础,断面设计和布筋均要达到设计要求。

为此,在盾构施工场地提供后,提前安排施工龙门吊轨道基础,基础采用C30混凝土,保证有足够的混凝土等强时间。

龙门吊轨道间距22.2m±20mm,基础截面图如下所示,基础底部主筋间距200mm,箍筋间距200mm,基础顶部主筋间距250mm,保护层厚度40mm,每23.5m设置一道20mm的伸缩缝。

轨道平整度要控制在±3mm。

如图:

5-1龙门吊轨道基础钢筋图

5-2龙门吊轨道基础剖面图

(2)集土坑

为满足日出土量的需要,现场设置具有较大容量的集土坑。

集土坑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集土坑高出地面部分采用焊接钢板作为围档。

集土坑深4m,其中地下3m,高出地面1m。

(3)办公与生活设施及场地硬化

办公与生活设施按招标文件规定,满足业主代表与驻地监理工作生活需要,职工居住面积要达到规定的要求。

为保持场地环境整洁,并综合考虑场地承载力要求,需对场地进行全面硬化。

5-3盾构场地平面布置图

5.2主要配套设备安装

(1)龙门吊安装与检验

在17#盾构始发井施工场地安装1台45t龙门吊,负责出土、装卸管片、钢轨等材料。

安装前要向主管部门报装,并邀请对安装调试过程进行监督,以利于及时通过检验,投入使用。

(2)同步注浆砂浆拌合站

本工程使用1套拌合站。

布置好材料堆放场地,做好除尘密封设施,减少环境污染。

5.3始发、接收端头加固方案

5.3.1施工前期准备

5.3.1.1现场生产准备

①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场地布置,占用到施工用地且存在施工噪音情况,需提前做好沟通配合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②在端头加固施工开始前,针对加固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