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59051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525 大小:8.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5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5页
亲,该文档总共5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5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

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EIA),郭峰波,环境影响评价,2,课程说明,环境影响评价是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从环境质量这一基本概念出发依据环境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探讨环境质量与人类社会行为间的价值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正确评价人类经济活动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对自身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也越来越重视,开始在活动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3,课程内容组成,环境工程专业必修课,40学时。

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与标准技术方法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4,教材与参考书,教材:

李淑芹环境影响评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参考书:

刘绮主编环境质量评价(第二版)陆书玉主编.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2010版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环境影响评价,5,第1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论,本章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环境、环境系统、环境结构、环境状态、环境质量的概念掌握环境影响及其评价的概念、重要性和基本原则了解环境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掌握环评的标准体系本章重点、难点重点:

环境、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难点:

标准体系、环评制度的发展历程,环境影响评价,6,本章教学目录概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7,1.1概述,1.1.1基本概念一、环境的概念哲学:

它是一个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社会学:

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生态学:

以生物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科学:

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环境影响评价,8,环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

这是一种把环境中应当保护的要素或对象界定为环境的一种定义,其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对环境一词的法律适用对象和范围作出规定,目的是保证法律的准确实施,环境影响评价,9,环境保护对象三特点:

主体是人类既包括天然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不含社会因素治安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环境影响评价,10,环境的分类:

(1)、天然(自然)、人工(社会)自然环境:

自然因素的总体,如高山、大海、江河、湖泊、天然森林、野生动植物等。

社会环境:

社会因素的总体,如住房、工厂、桥梁、娱乐设施等人工构筑物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生活、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11,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Quality,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包括综合环境质量和各要素环境质量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环境影响评价,12,环境容量EnvironmentalCapacity,对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可根据不同环境要素进行分类,环境影响评价,13,二、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两个层面有益的和有害的)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是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的手段;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是为了制定出缓和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改善生活环境,维护人类健康,保证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根本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14,环境影响的分类按影响的来源:

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

按影响效果:

有利影响、不利影响。

按影响程度:

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

其它:

短期影响、长期影响;暂时影响、连续影响;地方影响、区域影响、国家影响、全球影响;建设阶段影响、运行阶段影响;单个影响、综合影响等。

环境影响评价,15,三、环境影响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是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6,环境影响评价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

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技术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生态学、文化与社会经济等管理制度,即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管理中的一项制度规定下来,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肯定的做法。

环境影响评价,17,环境影响评价分类按评价对象:

规划和建设项目按环境要素:

大气、地表水、土壤、声、固体废物、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

按时间顺序: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18,1.1.2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

美国是第一个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1970.1.1),之后,瑞典(1970)、新西兰(1973)、加拿大(1973)、澳大利亚(1974)、马来西亚(1974)、德国(1976)、印度(1978)、菲律宾(1979)、泰国(1979)、中国(1979)、印尼(1979)等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19,1.1.3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2)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3)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推进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进程(5)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20,1.1.4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一、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四条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公平,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公众参与应注意:

公众参与的建设项目范围重大影响公众参与的组织者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21,二、技术原则

(1)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法规

(2)符合流域、区域功能区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合理(3)符合清洁生产原则(4)符合国家有关生物化学、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的法规和政策(5)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6)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7)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总量控制要求(8)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区域环境质量要求,环境影响评价,22,1.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2.1引入和确立阶段(19731979年)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引入我国;1978年12月31日,中发197879号文件批转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中,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意向;1979年4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在关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中,再次提出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方针政策;197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规定:

“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都必须充分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确立。

环境影响评价,23,1.2.2规范和建设阶段(19791989年)

(1)法律规范(a)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第六条:

“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主管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九、十条又分别对围海工程、海洋石油开发规定了提出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第十三条: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经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批准。

.”,环境影响评价,24,(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第九条: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间接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批准。

.”(d)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第十二条:

“建设项目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时,应当征求同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e)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1989年)第十五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25,(f)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第十三条:

“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2)部门行政规章(a)国家计委、经贸委、建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1981年12号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明确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纳入到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中。

(b)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委、经贸委(86)国环字第00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程序、审批和报告书(表)编制格式作了明确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26,(c)国家环保局等部门先后制订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试行)(1986)、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权限问题的通知(1986)、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1988)、关于重审核设施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程序的通知(198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1989)、关于颁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原则与方法(试行)的通知(1989)等。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各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制订了相应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共50多个,形成了国家、地方、行业相配套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多层次法规体系。

这阶段,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也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探讨,并取得明显进展。

“六五”、“七五”期间分别完成大中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445和2592项。

环境影响评价,27,1.2.3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2002年)在此阶段,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得到了不断改革和强化;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把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向世界介绍,汲取国外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92年:

颁发关于加强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环保局、外经贸部)、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保局、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原国家环保局成立“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技术支持单位,随后,许多省市也成立了“环境评估中心”。

1993年:

环保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提出了“先评价、后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分类指导和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28,1994年:

开始环境影响评价招标试点。

1995年:

环保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发关于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

1996年:

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环评中强化“清洁生产”和“公众参与”的内容;发布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

1998年:

国务院253号令发布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02年10月28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29,1.2.4提高和拓展阶段(2003年至今)2003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使环境影响评价从建设项目扩展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004年2月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2004年12月11日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2008年12月31日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009年4月1日实施,(新)。

2009年12月31日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2010年4月1日实施,(新)。

2010年9月6日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农药建设项目,2011年1月1日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30,1.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1.3.1具有法律强制性;1.3.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在可研或初设完成前报批);1.3.3分类管理与分级审批一、分类管理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环境影响评价,31,环境影响报告表(轻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环境影响登记表(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将建设项目分成具体的23个大类,同时该目录依法将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确定为环境敏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实行分类管理。

明确要求对“一地三域”规划及“十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应当编制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对“”规划中的非指导性规划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32,环境敏感区:

(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3)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一地三域”指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十专项”是指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33,二、分级审批分级审批的依据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2009年1月6日颁布。

(1)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有:

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由国务院审批或核准的建设项目,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或核准的建设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的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2)国家环境保护部可以依法将由其负责审批的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文件的审批权限委托给该项目所在地的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并应当向社会公布。

环境影响评价,34,(3)国家环境保护部直接审批环境影响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由环境保护部制定、调整并发布。

(4)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以外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由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按照建设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权限,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性质、程度和原则提出分级审批建议,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抄报环境保护部。

(5)建设项目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的不良环境影响,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环境影响评价,35,1.3.4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实行评价资格审核认定制:

甲级:

可承担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国家对甲级评价机构数量实行总量限制,有效期4年乙级:

可承担省级以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都必须在资质证书规定的评价范围内在乙级评价资质中,有一类仅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评价范围的乙级资质。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有效期为3年。

环境影响评价,36,2环境法规与环境标准,本章教学内容环境法规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37,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环境、环境系统、环境结构、环境状态、环境质量的概念掌握环境影响及其评价的概念、重要性和基本原则了解环境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掌握环评的标准体系本章重点、难点重点:

环境、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难点:

标准体系、环评制度的发展历程,环境影响评价,38,2.1环境法规,2.1.1环境法规的构成

(1)法律

(2)环境保护行政法规(3)环境保护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5)环境标准(6)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环境影响评价,39,2.1.2环境法规的相互关系

(1)法律层次的效力等同

(2)后法大于前法(3)行政法规的效力次于法律(4)国际公约优先2.1.3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40,2.2环境标准,2.2.1环境标准及其作用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是为了保护人群身体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对环境结构和状态,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技术规范。

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是执行各项环境法规的基本依据。

环境标准是环境评价的准绳。

环境影响评价,41,2.2.2环境标准体系的组成和相互关系从级别上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

按内容和性质分类:

(1)环境质量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3)方法标准(4)基础标准(5)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影响评价,42,

(1)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目标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08-200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只有国家和地方两级;(产品质量标准还有行业级标准和企业级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以国家级为主,地方环境质量标准补充制定国家级标准中没有的项目,有国家级的就不能制定其他的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43,

(2)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821-2005)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环境影响评价,44,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跨行业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有行业标准的执行行业标准,没行业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若国家级标准中没有的可以制定地方级标准,若与国家级标准项目相同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级标准的地方级标准,执行时地方级优于国家级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45,(3)方法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做的统一规定。

(4)基础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对环境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所做的统一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46,(5)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而指定的标准物质。

鉴别仪器灵敏度,效验仪器,评价分析者的技术等,环境影响评价,47,注:

国家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标准引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环境影响评价,48,2.2.3常用环境标准一、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08-200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环境影响评价,49,环境影响评价,50,环境影响评价,51,环境影响评价,52,六、环境质量标准选择原则首先考虑区域开发活动的性质对环境质量有无特殊要求。

一般应按特殊要求选择环境质量标准,如高级别墅噪声要采用0级标准。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没有包括的,但在区域开发活动中产生的重要污染物,可以借鉴国际标准或者其他国家的标准。

在借用国际标准或者其他国家的标准时,应得到当地环保部门的认可。

环境影响评价,53,七、污染物排放标准选择原则1.首先选择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2.没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有的污染物,采用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3.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有限定的污染物,可以借鉴国际标准或者其他国家的排放标准。

4.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地区,要向区域开发所在地的环境主管部门咨询该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值及消减计划,确定该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并作为该区域该项污染物排放量的评价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54,第2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本章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定义、分类、原则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本章重点、难点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难点: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本章教学目录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55,2.1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基本概念,一、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定义和分类定义:

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分类:

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与管理的为管理程序;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和进程的为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56,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遵循的原则目的性原则:

任何形式的环境影响评价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根据目的性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任务。

整体性原则:

注意各种政策及项目建设对区域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分析综合效应。

相关性原则:

考虑人类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判别环境影响的传递性。

主导性原则:

抓住各种政策或项目建设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

等衡性原则:

充分注意各子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均衡,特别关注某些具有“阈值效应”的要素。

动态性原则:

环境影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环评中要研究其历史过程,研究环境影响特征,注意影响的迭加性和累积性特点。

环境影响评价,57,随机性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是个涉及多因素、复杂多变的随机系统,环评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增加必要的研究内容,特别是环境风险评价。

社会经济性原则:

环评应从环境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对环境的价值作出评价,并以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环境开发行为作出合理的判断。

公众参与原则:

环评过程要公开、透明,公众有权了解环评的相关信息。

环境影响评价,58,2.2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一、环境影响分类筛选(分类管理)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影响评价,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