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59065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640 大小:3.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0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0页
亲,该文档总共6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6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论,一、什么叫文化1、文化的字源探讨,“文化”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一个词。

文的含义有三:

一是指文字;二是指花纹,引申为纵横交错的纹理;三是指文德教化。

这种意义上的文,往往与“质”、“野”、“武”对称。

化有变、改、化生、造化、化育之义。

“文化”作为一个词,首见于刘向说苑指武:

“凡武之为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故中国“文化”一词主要指经体现道德政治伦理的诗书礼乐教化世人。

现代意义“文化”一词的词源是英语中的culture,它又来源于拉丁文cultus,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等,所以这个词原本就有人们在自然界中劳作,从中获得收获物的意思。

又引申为有了教养和摆脱自然状态而久经锤炼得以存在的意思。

从这种意义上讲,下面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文化。

agriculture(农业)silkculture(蚕丝业)physicalculture(体育)culturpearls(珍珠),在汉语系统中,与culture的内涵较为接近的是“文明”。

近乎于今日所说的兼容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广义文化。

尚书舜典:

“睿智文明”。

易乾: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即有文德照耀,文物发达,光明普照之意。

2、EB泰勒(EBTyloy)关于文化的定义: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

也就是说,文化的基础是人的基本需要。

人满足意义,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其总和就是文化。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文化乃是人的属性的表现,是人类的行为及其结果。

(1)从历史的角度说,文化是人类的历史进程,代表了人类文明的程度。

(2)从社会的角度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社会形成的同时文化也伴随着产生了。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体现了人类的文化创造。

(3)从精神的角度说,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

它凝结着人类的精神成果,标志着人类文明的程度。

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是文化丰富多彩的直接原因。

(4)从行为角度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从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抽象出来又反过来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规范。

(5)从民族角度说,文化又是一种民族现象,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

民族文化是民族性格的具体化,是民族存在体现出来的本质特点。

二、文化的分类,1、从文化的要素和内容上划分泰勒的定义只强调了精神方面的文化而缺少物质文化的内容。

后来的一些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对泰勒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补充了物质文化。

现在的文化人类学家大都认为文化应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还有人对文化进行结构分析。

一个是结构面的分析,另一个是结构层的分析。

本世纪以来,对文化结构的研究,一直是文化学、文化史学科的热门话题。

在结构面上,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文化是人类理性的表现,与政治、经济、军事等并列,它包括哲学、科学、道德、伦理以及文学艺术等内涵。

广义的文化是在狭义的文化之外再加上物质文明。

因此在广义的文化中,人类理性和它的物化形式同时出现。

在结构层方面,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重结构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子系统说。

2、从文化形态或文化模式划分按社会形态分为原始社会文化、奴隶社会文化、封建社会文化、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文化;也可以按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分为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铁器文化、机器工业文化和电子信息文化。

按地区分类的文化类型。

与此相关的术语有文化区、文化圈等。

它所体现的是各个文化之间的本质差别。

法国哲学家和史学家斯宾格勒(18801936)在西方的没落中把人类的文化或文明划分为埃及的、希伯来的、希腊的、罗马的、印度的、中国的、阿拉伯的等八个类型。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则把人类的文化或文明划分为26个类型。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根据生活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三种类型。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的演变“余其宅此中国,自兹乂民。

”(何尊),2、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传统文化(Traditionalculture)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

本课程所讲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1840年以前中国的文化,文化传统(Culturaltradition)文化传统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摩,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

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讲东地中海文化圈南亚次大陆文化圈东亚文化圈,一、中国的地形特征,我国的地形特征是西高东低,地势明显地自西向东分为三级台阶:

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是亚洲地势最高的一级;昆仑山、祁连山以北,天山、阿尔泰山、邛崃山、大凉山、横断山脉以东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为第二级台阶;大兴安岭、燕山、太行山、巫山及云贵高原以东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为第三级台阶。

这一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是背靠西方几大文明区而面向太平洋。

东亚内陆文化圈基本上处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中,具有较完备的“隔绝机制”。

二、中国的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样化。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的活动首先是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界发生着关系。

人类生存繁衍的自然生态环境乃是人类一切文化创造活动的基础,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

所以,自然环境是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第一个重要变量。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受自然法则的约束。

首先表现为它参与人类的生活。

其次,自然环境对政治、意识形态等都要起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一是延缓或加速社会的发展;二是各地的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汤因比在比较了26种文明兴衰存亡以后,得出一个总的结论:

安逸对于文明是有害的。

“足以发挥最大刺激能力的挑战是在中间的一个点上,这一点是在强度不足或强度过分之间的某一个地方。

”,他对环境的挑战分为五个方面:

(1)困难地方的刺激,总是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才作为文明创造的地方,它的成绩总是出色的;

(2)新地方的刺激,处女地总是比已开垦过的土地能提供更有力量的应战;(3)打击的刺激;(4)压力的刺激;(5)遭遇不幸的刺激。

威斯勒在人类与文化(1923年出版)中央地带杜突拉地带林莽地带。

半封闭的大陆海岸型环境为中华文化提供了独立发展的地理前提,而这种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具有如下两个重要特点: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一,中华文化较完整地保留民族传统,获得前后递进,陈陈相因的延续性,没有出现文化断层。

在世界文化史上,许多文化都因外族的入侵而中止,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恺撒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尔曼蛮族南侵而中绝,直到一千多年以后才复兴起来。

但是,中国文化从原始社会一直到当代,文化发展连绵不绝,历经四五千年而未中辍。

第二,中国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封闭性。

这种中心意识首先是地理上的。

即认为中国处在世界地理的中央,中国以外就是夷狄所居之邦,他们是远方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其地不可耕而食也”。

乃“无用之地”。

其次是文化上的自我中心主义。

战国策赵策:

“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

”(义行:

公正合理,而应当效法实行。

),中国人在对待域外诸国的关系上,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内中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防”以及“用夏变夷而不能变于夷”的理论和外交政策。

在文化传播的观念上:

由内向外辐射传播为唯一形式。

即以夏变夷而非变于夷。

中国的封闭性首先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文明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第三是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地区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南船北马在服饰上,汉民族为右衽,北方少数民族为左衽;西南为垂髫之民,东南则为编发纹身。

等等。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早熟的农耕文明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养育中华民族的东亚大陆可以划分为农耕与游牧两大经济类型。

东亚大陆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是温带,季风现象十分突出。

东南季风造成东亚大陆降水量的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在东南和西北有一条等降水线,约为400毫米。

它是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区的分界线,是种植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在这一等水线的东南,雨量适中,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最适宜于早期农业的发生和发展。

以秦岭淮河为界,又有一条800MM的等降水线,它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秦淮以北,降雨量集中在夏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由于太集中于7、8、9三月,其余时间多干旱,特别是春旱又不利于农业。

降雨量不稳定,对农业的干旱威胁大。

另一方面,黄河曲折于黄土高原,从孟津而东,由泥沙冲积成华北平原,沼泽地带甚多,小河纵横,林莽密布。

秦淮以北主要是旱作农业。

秦淮以南,雨水丰富而稳定,无大水大旱,日照长,天霜区长,适宜水稻种值。

“南粟北稻”构成了我国传统的农业体系。

五千年前中国的气候比现在潮湿,长江流域接近于今日的岭南,黄河流域大体接近于现在的长江流域。

就当时南北农业发展的水平来看,长江流域似乎略胜一筹,但由于长江流域高温多雨,人口增长非常缓慢。

此后数千年,长江流域的发展非常缓慢,直到西汉初年,仍然未脱离原始农业的特征。

由于地广人稀,天然食物较丰富,减低了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热忱。

更重要的是,南方是粘性土壤,在原始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条件下,开发受到影响。

原始森林多,且是热带丛林,大树小树纵横交叉,难以开发土地,烂泥多,开荒难于北方。

另外,南方潮湿炎热,不利于人类生活,沼泽多、湖泊多、交通困难,各农业点不易扩散联结。

所以在公元前三千年代,黄河流域便超过长江流域成为中国最先成熟的农耕文明区。

其主要原因是这时黄河流域的气候比长江流域更适合人类的健康。

当时这里生长着竹、梅、犀牛、象、熊猫等现在在南方才有的动植物。

其次是由于黄土的特点,渗透性好,土质松软,原始农具开垦容易;森林草原交错,丛莽的开发较容易。

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正是依托于这一自然环境而发展起来的。

并给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以极大的影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起源的摇篮。

二、早熟的农耕文明,中国的农耕文明产生在东亚大陆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是作物栽培不同的两个农业起源地,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北方以种植粟黍为主。

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农耕文化)分别产生于黄土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地带和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七千年前人工栽培的水稻。

此外,江苏、湖北、安徽、江西、云南、四川、湖南、广东等省一些地方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有四、五千年前的水稻遗迹。

五千多年前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发现的稻谷也有粳稻和籼稻之分。

由此可以断定,水稻乃是长江流域和华南各地的主要在农作物。

但是,由于前述的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南方的稻作农业在新石器时代并没得到较大的发展,且各文化点没有能连成一片,所以直到西汉时,长江流域的农业仍然未脱离刀耕火种的水平。

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以种植耐干旱的粟为主。

在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都出土了存储的粟及生产工具。

这一地区的农业乃是在采择当地原生植物如粟、黍、稷等加以驯化而成,后来又引进了非原生或原生于邻近地区的稻、麦、高粱、大豆等,经过长期的实践推广才发展成我国北方综合而特殊的农业体系。

黄土地对原始农业的优越性使生产力在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就发展起了较繁荣的农耕文明。

坚硬的铁制农具对于松软的黄土地的耕作农业来说并不是必要的条件。

从世界范围来看,铁器工具是古代文明的接生婆,但是中国远在铁器使用之前很久就进入了阶级社会,产生了灿烂的三代文化。

因此有人说中国的农耕文明是一个早熟的文明。

说中国是一个早熟的农耕文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国古代的商品货币经济繁荣,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发达的货币体系。

第三,从春秋战国以后中国的土地就可以买卖,土地不是固定的,是流动的,所谓千年土地八百主。

农民有相对的自由。

这些都是与西方古代社会完全不同的。

在欧洲,商品货币经济以及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等现象是与封建庄园经格格不入的。

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才出现的,是中央集权的产物,它产生以后就对封建制度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并使之瓦解。

所以西方人说中国是一个早熟的农耕文明。

三、经济中心的转移,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从空间的角度观察,有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转移的过程。

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在黄河中上游,从东汉开始逐渐向黄河下游移动,魏晋南北朝以后,随着南方经济的开发,南方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到了宋代,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就超过了北方,特别是长江下游一带,在明清以后就一直成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

大致而言,在唐代以前,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黄河流域,宋代以后,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就转移到长江流域。

黄土高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特别是位于其东南部的豫西和关中东部更是中国文化最早的会聚点。

这里是中国黄土最集中的地区。

黄土渗透性好,土质松软,开发较易,所以产生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以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主体,在吸收融会各地文化的基础上而形成了早期的华夏文明。

到春秋战国时代,整个黄河中下游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也是文化的中心区,而以黄河中游的三河之地为最发达的经济区,特别是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史记货列传)称为“天府之国”。

“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两汉时期,关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超过了关中经济区,四川盆地在战国以来也发展很快,由于受战乱影响小,到西汉时,便发展成“沃野千里”的又一个“天府”。

四川的富庶也超过关中。

东汉时,经济中心已转移到关东地区,关中已失去其文化中心的地位;东汉王朝鉴于关中残破,遂把王都移至洛阳,使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合为一体。

从东汉到唐朝,北方由于连绵不断的天灾人祸,经济处于倒退、停滞、恢复的曲折发展的状态,与此同时,南方经济开始开发,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这一时期,南方政权的政治十分腐败,从东汉以来形成的士族地主这一最腐朽的集团完全丧失了生机,而北方在民族斗争中已熔铸起一股刚健清新的精神。

因此,虽然这时南方的经济比北方发达,而北方的政治体制却优于南方,最后,由关陇贵族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终于统一了南北方。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但关中的经济中心地位再也没有恢复过,唐代皇帝为了粮食问题往往移驾关东,致有“逐粮天子”之讥。

为了维护关中庞大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的生存,便通过大运河把南方,东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入关中。

此后南粮北运的局面一直维持至今。

宋代以后,我国的经济中心便转移到长江下游及其以南的地区,主要表现在:

这一地区人口众多。

生产率高于北方,产品质量高。

商品经济发达,生产发展具有持元性和稳定性。

封建政府在经济上主要倚重这一地区。

与此相适应的是文化中心也开始向东南移动。

唐代,南方人居相位者仅占十分之一,宋真宗以后,南方人竟过了半数,神宗朝的七位宰相,六位是南方人。

明代的宰相南方人竟占了三分之二以上。

自宋室南渡,建都临安,其后中国的文化中心便明显地转向东南。

比如,知识分子的地域分布在此后便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

明代自洪武四年到万历四十四(1616),前后245年之间,每科的状元、榜眼、探花和会元,共计244人,南方计215人,占88%,北方仅29人,占12%。

清朝乾隆元年诏举博学鸿词,先后选举者267人,其中浙江68人,江苏78人,江西36人,安徽19人,四省合计201人,占全部人数的75%,而江苏浙江两省独占146人,超过全国的半数。

南方的地理观念也在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向南方推移。

虽然在秦朝时中国的政治势力便已延伸到越南北部地区,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岭南一直被看作蛮荒化外之地。

隋唐以前中国的南方只是指江淮之间;宋代以后则推进到长江以南;近代以来,所谓南方便是指岭南的福建、广东等地了。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1、中国的农耕文化,在十六世纪以前一直居世界的领先地位。

我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水平是很高的,成就是巨大的。

我国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达到了最高水平,表现在:

第一,封建社会下的土地利用率很高,从平地到坡地、梯田、围田、蔚田、西北的坎儿井,等等。

到放前夕,除边疆外内地的土地基本开垦完了。

第二,在已垦土地上复种率高,休耕制早已消失,为了不使土地的肥力衰退,采取大量施肥和改换种植(有机肥)的办法。

第三,几千年来生产工具变化不大,但农业技术却有很大发展,中耕、除草、灌溉、选种等,技术较薄弱的是植物保护和生产工具。

农业的发展有两条途径:

一是扩大耕地面积,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主要靠精耕细作。

这两条途径,古代中国都存在,但主要是走后一条道路。

我国的精耕细作农业在汉代就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不论是在耕作技术还是在农具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比如代田法、耧播、区种法,大铁铧犁等,还出现了农学专著,这些都反映了汉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中国的手工业生产也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3、中国的货币商品经济的繁荣也是欧洲中世纪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中国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

第二节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明代中期,在我国南方的个别地区的个别生产部门,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

但这种萌芽并没有向欧洲那样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为什么我国古代繁荣的商品经济没有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呢?

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社会经济的早熟使中国的农耕文明具有稳定的结构人们所讲的中国社会经济早熟是与西方比较而言的。

所谓早熟是指在西欧中世纪末期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早期就出现了。

如商品生产、城市经济、土地买卖、农民的离土自由、货币地租的出现以及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形成,这些重要的现象在西欧都出现在封建社会的晚期,而在中国早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就出现了。

另一方面,这些因素在西欧是与封建的庄园制度格格不入的,他们的出现,形成巨大的冲击力量,迅速地瓦解着庄园封建社会,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但在中国,这些因素不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而是作为他的补充形态而出现的,这就使中国的农耕经济大大扩展了它的内涵结构,可以比较灵活从容地改变自己的结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

其次,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这种情况使中国人迷恋于现有的成就,夜郎自大,老子天下第一,拒绝新的思想和社会变革,缺乏创新思维,固步自封,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中国两千多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王朝更替的周期性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周期性变化是一致的。

其次,中国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靠科学技术,而主要是靠扩大劳动量的投入来维持。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一是早婚,二是多生子。

三是劳动力年龄早。

而中国人口的增长也是与王朝的变化及社会经济的变化一致的。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首先,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这个庞大的官僚队伍销蚀着巨大的社会经济财富,中国历代的赋税、徭役、兵役和各种负担是非常沉重的;另一方面,他们由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对农民进行剥削,掠夺,兼并土地,以权谋私,贪污腐化,使得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履蹒跚,发展艰难。

其次,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围绕着农耕经济这一核心的,它带有明显的保守、怀古特征,言必三代周孔,成了大部分知识分子的模式。

这种保守的意识形态,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第三,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中心,它当然也就成了社会消费的中心。

中国是城市剥削农村,农村依赖城市。

这种政治布局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第四,中国土地辽阔,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但是中国又是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对全国实行统一的政策,带有强烈的平均主义。

这样一来,落后地区往往拖住了先进地区的后腿,牵制了先进地区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社会经济老是在原地徘徊。

第三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

这一特点导致了中国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巨大的承受力、愈合力与凝聚力。

中国的农耕文明曾经多次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经多经历过多次内部的动荡,但中国文明正是在经历了这些动荡与分裂的洗礼以后而得到了升华,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

有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有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这一特征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表现在,第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盛况。

第二,古代中国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格局,主要有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巴蜀文化等。

第三,各民族文化相互辉映,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使得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第四,中国对域外的文化也能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中国是一个早熟的农耕文明,它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型。

主要表现在:

第一,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民本主义思想,但这种民主义思想在汉代以后就逐渐湮灭了。

第二,中国重文轻理的倾向非常突出。

而在科学技术本身又重技术而轻科学。

第三,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又加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坚韧性,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中国文化日益显露出凝重保守的性格。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

第二,专制主义严密。

这二者的结合就形成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它是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特点。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1、宗法制度的产生宗法制度是以血缘纽带维系的社会组织关系。

它来源于原始社会父家长制家庭公社成员之间的牢固的亲族血缘联系。

氏族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

这种血缘性的社会组织在西方社会的进程中,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便以地域性的政治组织所取代。

古希腊就是由血缘政治转变为地缘政治的典型。

而在中国,地缘性组织与血缘性组织一直合于一体。

表现在词汇上,就是姓氏的混用。

姓是血缘关系的记号;而氏则是地域性政治联合体的记号。

二者在夏商周三代是有区别的。

但战国秦汉以后就姓氏混为一体,不加区别了。

中国先民很早就从事定居农业,世世代代,聚族而居。

原始社会的氏族组织并没有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而瓦解,而是基本上保存下来了。

在中国奴隶制的形成中,每一氏族内部并未出现明显的分裂,而是构成一个个集政治、军事、经济三位一体的社会共同体。

这就是上古有万国之称的实质。

在部落之间的争斗中,胜利的部落成为统治的部落,失败的部落沦落为被统治者。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氏族组织都没有瓦解。

这种血缘家族形式长久的保存下来,到了文明时代就演化成宗法制。

2、西周的宗法制度西周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体系完整、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

这一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庙祭祀制度三个方面。

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天子。

从政治关系看,天子是天下的共主;从宗法关系看,他又是天下的大宗。

君王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的地位,其余诸子则被分封为诸侯,授民授疆土。

对于居君王之位的嫡长子而言,他们是小宗;但在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