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9275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5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docx

第三次周练高二下期地理试题

高二第四次地理周练

第I卷(选择题)

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

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以上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的含义是

A.滑坡、降水量、崩塌B.崩塌、滑坡、降水量

C.降水量、滑坡、崩塌D.降水量、崩塌、滑坡

2.关于该市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明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

B.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

C.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D.海拔高处滑坡多,海拔低处崩塌多

3.下列土壤类型中,发育程度较好的是

A.黄河三角洲冲积土B.青藏高原寒漠土C.江南丘陵红壤D.塔里木盆地沙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

5.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

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

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下列关于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2000年~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

②2000年~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东南

③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新区开发

④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旧城改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2000年~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②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③减轻市区通勤压力④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甲图为某市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乙图为1996年、2001年该市制造业人口密度与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比值(R值)的空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影响该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制造业分布②人口密集③城市化水平④交通通达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读乙图,关于该市R值变化特点及其地理现象的正确判断是

A.2001年R值变小,反映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

B.2001年R值变小,反映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第二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C.大约离市中心30千米的地方R值最大,说明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密度都达到最大值

D.2001年R值的最大值变远,说明该市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A.PB.QC.MD.N

11.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实际的是

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B.Q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

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

洛伦兹曲线模型反映地理事象的分布均匀程度。

本题用其反映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相互关系,图中各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出该变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线越弯曲,表示该变量分布越不均衡。

读安徽省人口与GDP分布洛伦兹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2.某省人口、GDP分布的状况是

A.该省的人口居住是均匀分散开的B.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

C.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一致D.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完全背离

13.图示该省人口与GDP洛伦兹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该省有大量民工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②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

③该省经济核心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够④该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二、三产业比重不高

⑤该省南北气候差异大⑥该省地形差异大

A.①②⑥B.①③④C.③⑤⑥D.①③⑤

下图是非洲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在第3页)

14.历史上图中甲所在河谷地区是冬小麦的种植区域,决定该区域冬小麦质优的主要条件是

①河谷地带,地势平坦②河水泛滥,土壤肥沃

③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④位于河流两岸,水源充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6.下图为乙所在国家2011年供电结构示意图,该国能源供给可能会

A.能源开发投资大B.煤炭大量进口

C.核电原料短缺D.酸雨污染严重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环境负担”公式:

EB=P+A-T(EB:

环境负担P:

人口A:

消费程度T:

创造财富的技术)

17.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耕地面积在缩小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18.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的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A.开发湿地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单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2012年6月17日,在联合国“里约+20”会议上,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荣获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

亿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齐模式”。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9.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盆地地形,气流闭塞B.乱砍滥伐,植被稀少

C.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20.以下可以体现“库布齐模式”特点的是

A.科技引领,为技术导向型产业B.立足生态治理,促进产业发展

C.产业链长,附加值低,但生态效益好D.以第三产业为主,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

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1.图中d曲线表示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B.劳动力C.资本D.技术

22.到了工业文明时期,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A.数量B.质量C.类型D.区位

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3.“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实质是

A.经济增长停滞B.劳动力价格提高C.经济增长过快D.国际竞争力降低

24.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等国家要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最现实有效的方法

A.实现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B.大力发展高科技工业

C.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通过各种方法,保持经济增长

25.我国北方某“玻璃阳光房”晴天时室内比室外气温高10~20℃,主要原因是“玻璃阳光房”

A.获得太阳辐射较多B.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C.阻挡室内长波辐射D.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26.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个地区人几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右图为我国某景区导游图。

读图,回答第27、28题。

27.景区设施中

A.索道缆车方便游客登山及物资运送,会对自然景观产生影响 

B.公路线路弯曲,沿线的名胜古迹数量多,便于游客乘车观赏

C.医疗站和警务站沿登山步道和公路布局,可保障游客的安全 

D.食品饮料销售点应全部建在游客中心,以保护景区环境质量

28.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有 

A.人口流动,彻底改变当地地域文化   

B.推动对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系统保护

C.保护古迹,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D.提供就业,创汇、创税,回笼货币

日期

最佳观赏区

10月17日

海拔400米以上山区

10月31日

海拔200米以上山区

11月10日

全市

从2010年起,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制作了红叶观赏指数(黄栌等植物叶片变红的比例越大,指数越高,它是确定最佳观赏区的依据),每天向社会公布。

右表是2012年依据红叶观赏指数预报的部分数据。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29.影响红叶观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B.地形C.风D.气温

30.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将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的是

A.新疆喀纳斯B.吉林红叶谷C.南京栖霞山D.广东石门谷

31.2013年6月21日,新疆天山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天山

A.北侧为柴达木盆地B.垂直地域分异显著C.山麓为温带森林带D.周边河流春汛为主

2013年5月第九届中国园艺博览会(园博会)在北京开幕,这成为带动北京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

据此回答38、39题。

32.园博园的核心景区是在一垃圾填埋场的基础上建成的,这说明旅游开发

A.应使用质量不高的土地B.导致垃圾向新地域扩散

C.可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D.将进一步加重环境污染

33.园博园的建成和与之相连地铁线的开通将导致周边

A.文化产业集聚B.住房价格降低C.地域文化破坏D.花卉种植扩大

土楼是古代中原汉民迁徙福建,在野兽出没、盗匪四起的环境中为共御外敌而建的,它是东方血缘伦理和聚族而居的传统的重要见证,被评为世界遗产。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4.影响福建土楼建筑形式的主要因素是

①防御功能②聚族功能③采光功能④储水功能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35.作为世界遗产,福建土楼最重要的价值是

A.军事价值B.美学价值C.科学价值D.历史文化价值

国家博物馆等国有博物馆采用免费预约参观的形式。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6.免费开放,说明这些博物馆

A.较缺乏吸引力B.注重社会效益C.采用促销策略D.缺乏经济意识

37.以预约方式确定每日游客数量,这是因为

①场馆最大人数容量的限制②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

③保证游客欣赏质量的要求④讲解人员数量的限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8.冰川、高山湖泊、雅丹地貌、山地牧场、葡萄沟、丝绸之路……,这些旅游资源是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基础,但新疆旅游资源优势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其原因有

①旅游资源的特色不突出②旅游资源的类型少

③旅游地区的接待能力较弱④旅游资源与客源地距离远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读我国某经度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39.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0.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B.地势高C.雨季长D.气温高

 

第II卷(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名贵的保健食品,银耳对自然环境有特殊的要求,有“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之说。

银耳的温度在16℃~28℃之间生长最好;好氧惧光,氧多耳大,氧少耳小。

适当的散射光,耳白质优。

材料二

通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边缘大巴山南麓、秦巴山区腹地,植被茂密,气候湿润独特,每当日落之后,山坡上缕缕雾气从草丛中冉冉升起;同时,团团雾气也徐徐自天而降,到子夜时分,雾气相互交接,融汇成白色云团。

而通江银耳只以7-8年树龄的栎木棒栽培。

每年只有3-9月一个生产周期。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培育方式使通江银耳胶质浓重,质地优良,一般每斤售价都在500元以上。

材料三

福建省古田银耳以棉籽壳或农业作物秸秆、玉米芯和木屑等原料加辅料作培养基生产,周期为50天左右,全年均可生产,年产量达1.76万吨(干品),是中国最大的银耳产地。

但古田银耳售价不高,通常几十元一斤。

(1)结合所学知识,解释通江山区日落后起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通江银耳质地优良的原因。

(3)有人提议通江市按现有生产方式,扩大银耳生产规模,你同意这个提议吗?

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42.【旅游地理】

材料一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

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但在2015年十一刚过,记者从国家旅游局获悉,由于存在价格欺诈,强迫游客在功德箱捐款,老龙头擅自更改门票价格等问题,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景区被取消5A级景区资质。

材料二山海关地理位置图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山海关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并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4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境内,有一面积达50平方千米的奇异土林,它是地壳在几十万年的运动中,地表裂隙经雨水冲刷、风化搬运而使裂隙加深加宽形成的多个土柱。

如今元谋土林与路南石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并称为“云南三林”。

充满神奇魅力的元谋土林也吸引了众多的摄影家、地质学家、知名导演前来参观取景,在这里拍摄的电影有《无极》《千里走单骑》等。

(1)作为旅游资源,土林的价值有哪些?

 

(2)到该地旅游需注意哪些事项?

地理周练四参考答案

1.C2.B

1.广西位于南方地区,雨季长,一般在6-9月,所以a表示降水量。

滑坡多是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该地是丘陵地形,雨季滑坡灾害多,b是滑坡。

坡度50度以上的斜坡上多崩塌,丘陵地区坡度陡的区域面积小,崩塌灾害数量少,c表示崩塌。

C对。

2.图示表明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不能表示均衡性,A错。

图中地质灾害数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所以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B对。

地质灾害中的地震、火山活动一般与人类活动无关,C错。

根据材料,海拔高处崩塌多,海拔低处滑坡多,D错。

3.A

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发育程度较好,A对。

青藏高原气温低,发育的寒漠土较贫瘠,B错。

江南丘陵红壤,酸瘦粘,发育程度低,C错。

塔里木盆地砂土有机质含量低,D错。

故选A。

4.D5.C

4.冻害与降水量少无关。

A项错误。

冬季气温低,植被不能正常生长。

B项错误。

日照时数最少,太阳辐射弱,与冻害关系不大。

C项错误。

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气温降低快。

D项正确。

故选D。

5.全球变暖,蒸腾作用会加剧,但不会影响冻害。

A项错误。

低温更低不是在作物的生长期对作物没有影响。

B项错误。

降雪期推后,正是播种或发芽季节,对作物影响最大。

C项正确。

全球变暖有些地区变干旱,太阳辐射增强,有些地区降水量增加,太阳辐射减弱。

D项错误。

故选C。

6.A7.D

6.仔细读图,注意对比2000年与2012年城西、东、南、北不同方位的城市轮廓差异,由图可知,2012年在城西与城南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说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旧城改造位于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图示扩张方向区域在城市的边缘地带,通过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进行新区开发,可以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

7.逆城市化现象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或者小城镇转移,南京市仅仅是城市周边范围的扩大;如果新区与市中心之间是住宅、学校与工作场所等之间关系,那么会增加市区通勤压力;建设新区,部分人口、工业等外迁,会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8.C9.D

8.从左图可以看出,该市服务业产业密度在市中心附近最大,随着距市中心距离增加,产业密度迅速下降,说明影响该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密度和交通通达度,市中心处人口密度大、交通通达度高,产业密度最大。

9.R值为制造业人口密度和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的比值,其数值大小和制造业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和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因此A、B错误;大约离市中心30千米的地方R值最大,说明此处制造业密度和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的比值最大,C错误;2001年R值的最大值变远,说明该市中心城区范围扩大,D正确。

10.C11.B

10.利于农牧业结合发展的地区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过渡区,降水量在400mm附近,图中M地降水量为400mm左右。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1.P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主要表现为荒漠化;Q地有可能为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故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对,M地为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地带,应防止土地荒漠化;N地较为湿润,可以发展种植业。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2.B13.B

12.由题干材料可知,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反映出该变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线越弯曲,表示该变量分布越不均衡。

图示安徽GDP洛伦兹曲线弯曲度大于人口洛伦兹曲线,说明GDP的分布不均衡,即较集中,且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B项正确。

13.按一般规律,人口集中度应与GDP集中度基本一致。

安徽之所以出现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安徽是劳务输出大省,有大量民工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二是安徽省经济核心区比如合肥、“两淮”,皖江城市带等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够;三是安徽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地形的差异有利于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一致,安徽省南北气候的差异不足以导致人口与GDP集中度的差异,所以⑤、⑥误;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的集中度关系不大且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不是快速下降②错误;所以C项正确。

14.B15.D16.D

14.图中甲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但泛滥的尼罗河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且该河谷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故当地冬小麦质优,故②③正确;①④所述只是适合农作物种植的条件。

15.水循环活跃的地区一般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变化小,读图可知,丁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最符合条件。

16.读图可知,乙所在国家为南非,供电结构以煤电为主,所以能源投资成本并不大;南非煤炭和核原料(铀)丰富;煤炭发电,会造成酸雨污染严重。

考点:

农业区位条件、水循环、三角坐标图判读

17.C18.C

17.图中我国耕地面积在减少、总人口在增加及人均耕地在减少。

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人均耕地在减少。

答案选C。

18.“环境负担”公式:

EB=P+A-T(EB:

环境负担P:

人口A:

消费程度T:

创造财富的技术)。

开发湿地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但会导致生态破坏,A错;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并不是技术水平,B错;推广良种,提高单产,属于创造财富的技术水平的提高,C对;不适宜过分依赖粮食进口,D错。

答案选C。

19.D20.B

19.由图可知,库布齐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易形成沙漠。

该地在黄河沿岸、内蒙古高原上,没有在盆地中;乱砍滥伐是人为原因;库布齐沙漠周围高山较少。

20.“库布齐模式”通过恢复植被来治理沙漠化,同时发展生物制药和生物制油业,因此“库布齐模式”的特点是立足生态治理,促进产业发展。

该模式下的产业不是技术导向型产业;该模式产业链长,附加值高,以第一、二产业为主,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

21.D22.D

21.读图,d曲线在工业文明时期的影响程度迅速提高。

工业文明时期,引起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D对。

b表示土地,土地的影响逐渐减弱,到工业文明时期趋于稳定,A错。

a表示劳动力,影响:

先增加,后减小,B错。

C表示资本,资本的影响主要在工业文明后出现,C错。

22.工业文明时期,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区位,工业布局要进行区位选择,D对。

数量、质量、类型不是主要影响,A、B、C错。

23.D24.A

23.根据材料,中等收入国家,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说明是国际竞争力降低,D对。

经济没有停止增长,只是动力不足,相对缺少竞争优势,A错。

劳动力价格没有提高,B错。

经济相对停滞状态,不能继续提升了,C错。

24.这些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实现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是最实际的方法,A对。

这些国家的科技水平低,无法大力发展高科技工业,B错。

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导致经济水平降低,是在后退,C错。

通过各种方法,保持经济增长,是空洞的想法,D错。

25.C

试题分析:

阳光房阻挡室内长波辐射,太阳照射时间很长,因此晴天时室内比室外气温高10~20℃,所以C正确。

26.C

试题分析:

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板;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即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

27.A28.C

27.解析:

图中直接看出,名胜古迹不在公路线上,B错;医疗站和警务站主要分布在名胜古迹附近,C错;食品饮料销售点主要方便游客解渴,应在登山步道和名胜古迹附近,D错,A说法正确。

28.解析:

B选项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选项属于对经济的影响,不符合题意,BD错误;人口流动,不能彻底改变地域文化,A错误;C正确。

29.D30.C

29.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红叶最佳观赏区由10月17日海拔400米以上山区逐渐增大到10月31日海拔200米以上山区,在扩大到11月10日全市,可以得出影响红叶观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形,故答案选A。

30.红叶现象出现逐渐由海拔高的地方向海拔低地方推移,由纬度高的地方向纬度低的地方推移,所以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南京栖霞山将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而广东石门谷由于纬度更低,出现的时间会更晚一些,故选C。

31-35.BCAAD36-40.BCDBB

41.

(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湿度大,日落后,谷底降温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在天空中凝结,形成雾气;山坡上大气降温快,山上较冷的气流沿山坡下沉,使空气中的水汽在近地面凝结成雾。

(2)气候湿润,雾气多,适宜银耳生长;植被茂密,氧气含量高;散射光照条件好;生长期长,品质好;接近野生的培育方式(独特的培育方式)。

(3)同意;通江银耳产量小,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提高产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品质好,市场需求高,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不同意;通江银耳只用7-8年树龄的栎木棒栽培,材料来源少,且大规模生产会导致植被破坏,引发生态问题;生长受气候条件限制大。

【解析】

(1)题,雾的成因一般包含水汽、冷却两大类因素。

通江山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气湿度大,日落后,谷底降温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在空中凝结,形成雾气;山坡上大气降温快,山上较冷的气流沿山坡下沉,使空气中的水汽在近地面凝结成雾。

(2)题,根据材料,银耳喜欢的环境为:

温度在16℃~28℃之间生长最好;好氧惧光,氧多耳大,氧少耳小,适当的散射光。

通江山区气候湿润,雾气多;植被茂密,氧气含量高;散射光照条件好;生长期长,品质好;接近野生的培育方式(独特的培育方式),这些条件都使得这里的银耳耳白质优。

第(3)题,同意一般是从银耳的生长习性及银耳带来的特有经济效益而言的,比如扩大生产规模可以提高产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品质好,市场需求高,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不同意一般是从通江银耳生长区的独特条件及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根据材料,通江银耳只用7-8年树龄的栎木棒栽培,材料来源少,且大规模生产会导致植被破坏,引发生态问题;同时,银耳生长受气候条件限制大,这些条件导致扩产困难。

考点: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不同区域银耳生产的条件及差异,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