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942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docx

终于有人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讲明白了

我今天要讲这三个话题,一个是云计算,一个大数据,一个人工智能,我为什么要讲这三个东西呢?

因为这三个东西现在非常非常的火,它们之间好像互相有关系,一般谈云计算的时候也会提到大数据,谈人工智能的时候也会提大数据,谈人工智能的时候也会提云计算。

所以说感觉他们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如果是非技术的人员来讲可能比较难理解说这三个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有必要解释一下。

 

一、云计算最初是实现资源管理的灵活性

 

我们首先来说云计算,云计算最初的目标是对资源的管理,管理的主要是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三个方面。

 

 

 

1.1管数据中心就像配电脑

 

什么叫计算,网络,存储资源呢?

就说你要买台笔记本电脑吧,你是不是要关心这台电脑什么样的CPU啊?

多大的内存啊?

这两个我们称为计算资源。

 

这台电脑要能上网吧,需要有个网口可以插网线,或者有无线网卡可以连接我们家的路由器,您家也需要到运营商比如联通,移动,电信开通一个网络,比如100M的带宽,然后会有师傅弄一根网线到您家来,师傅可能会帮您将您的路由器和他们公司的网络连接配置好,这样您家的所有的电脑,手机,平板就都可以通过您的路由器上网了。

这就是网络。

 

您可能还会问硬盘多大啊?

原来硬盘都很小,10G之类的,后来500G,1T,2T的硬盘也不新鲜了。

(1T是1000G),这就是存储。

 

对于一台电脑是这个样子的,对于一个数据中心也是同样的。

想象你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机房,里面堆了很多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也是有CPU,内存,硬盘的,也是通过类似路由器的设备上网的。

这个时候的一个问题就是,运营数据中心的人是怎么把这些设备统一的管理起来的呢?

 

1.2灵活就是想啥时要都有,想要多少都行

 

管理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两个方面的灵活性。

哪两个方面呢?

比如有个人需要一台很小很小的电脑,只有一个CPU,1G内存,10G的硬盘,一兆的带宽,你能给他吗?

像这种这么小规格的电脑,现在随便一个笔记本电脑都比这个配置强了,家里随便拉一个宽带都要100M。

然而如果去一个云计算的平台上,他要想要这个资源的时候,只要一点就有了。

 

所以说它就能达到两个方面灵活性。

∙第一个方面就是想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要,比如需要的时候一点就出来了,这个叫做时间灵活性。

∙第二个方面就是想要多少呢就有多少,比如需要一个很小很小的电脑,可以满足,比如需要一个特别大的空间,以云盘为例,似乎云盘给每个人分配的空间动不动就就很大很大,随时上传随时有空间,永远用不完,这个叫做空间灵活性。

 

空间灵活性和时间灵活性,也即我们常说的云计算的弹性。

 

为了解决这个弹性的问题,经历了漫长时间的发展。

 

1.3物理设备不灵活

 

首先第一个阶段就是物理机,或者说物理设备时期。

这个时期相当于客户需要一台电脑,我们就买一台放在数据中心里。

物理设备当然是越来越牛,例如服务器,内存动不动就是百G内存,例如网络设备,一个端口的带宽就能有几十G甚至上百G,例如存储,在数据中心至少是PB级别的(一个P是1000个T,一个T是1000个G)。

 

然而物理设备不能做到很好的灵活性。

首先它不能够达到想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要、比如买台服务器,哪怕买个电脑,都有采购的时间。

突然用户告诉某个云厂商,说想要开台电脑,如果使用物理服务器,当时去采购啊就很难,如果说供应商啊关系一般,可能采购一个月,供应商关系好的话也需要一个星期。

用户等了一个星期后,这时候电脑才到位,用户还要登录上去开始慢慢部署自己的应用,时间灵活性非常差。

第二是空间灵活性也不行,例如上述的用户,要一个很小很小的电脑,现在哪还有这么小型号的电脑啊。

不能为了满足用户只要一个G的内存是80G硬盘的,就去买一个这么小的机器。

但是如果买一个大的呢,因为电脑大,就向用户多收钱,用户说他只用这么小的一点,如果让用户多付钱就很冤。

 

1.4虚拟化灵活多了

 

有人就想办法了。

第一个办法就是虚拟化。

用户不是只要一个很小的电脑么?

数据中心的物理设备都很强大,我可以从物理的CPU,内存,硬盘中虚拟出一小块来给客户,同时也可以虚拟出一小块来给其他客户,每个客户都只能看到自己虚的那一小块,其实每个客户用的是整个大的设备上其中的一小块。

虚拟化的技术能使得不同的客户的电脑看起来是隔离的,我看着好像这块盘就是我的,你看这呢这块盘就是你的,实际情况可能我这个10G和您这个10G是落在同样一个很大很大的这个存储上的。

 

而且如果事先物理设备都准备好,虚拟化软件虚拟出一个电脑是非常快的,基本上几分钟就能解决。

所以在任何一个云上要创建一台电脑,一点几分钟就出来了,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空间灵活性和时间灵活性就基本解决了。

 

1.5虚拟世界的赚钱与情怀

 

在虚拟化阶段,最牛的公司是Vmware,是实现虚拟化技术比较早的一家公司,可以实现计算,网络,存储的虚拟化,这家公司很牛,性能也做得非常好,然后虚拟化软件卖的也非常好,赚了好多的钱,后来让EMC(世界五百强,存储厂商第一品牌)给收购了。

 

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有情怀的人的,尤其是程序员里面,有情怀的人喜欢做一件什么事情呢?

开源。

这个世界上很多软件都是有闭源就有开源,源就是源代码。

就是说某个软件做的好,所有人都爱用,这个软件的代码呢,我封闭起来只有我公司知道,其他人不知道,如果其他人想用这个软件,就要付我钱,这就叫闭源。

但是世界上总有一些大牛看不惯钱都让一家赚了去。

大牛们觉得,这个技术你会我也会,你能开发出来,我也能,我开发出来就是不收钱,把代码拿出来分享给大家,全世界谁用都可以,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好处,这个叫做开源。

 

比如最近蒂姆·伯纳斯·李就是个非常有情怀的人,2017年,他因“发明万维网、第一个浏览器和使万维网得以扩展的基本协议和算法”而获得2016年度的图灵奖。

图灵奖就是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然而他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将万维网,也就是我们常见的www的技术无偿贡献给全世界免费使用。

我们现在在网上的所有行为都应该感谢他的功劳,如果他将这个技术拿来收钱,应该和比尔盖茨差不多有钱。

 

例如在闭源的世界里有windows,大家用windows都得给微软付钱,开源的世界里面就出现了Linux。

比尔盖茨靠windows,Office这些闭源的软件赚了很多钱,称为世界首富,就有大牛开发了另外一种操作系统Linux。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Linux,很多后台的服务器上跑的程序都是Linux上的,比如大家享受双十一,支撑双十一抢购的系统,无论是淘宝,京东,考拉,都是跑在Linux上的。

 

再如有apple就有安卓。

apple市值很高,但是苹果系统的代码我们是看不到的。

于是就有大牛写了安卓手机操作系统。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其他手机厂商,里面都装安卓系统,因为苹果系统不开源,而安卓系统大家都可以用。

 

在虚拟化软件也一样,有了Vmware,这个软件非常非常的贵。

那就有大牛写了两个开源的虚拟化软件,一个叫做Xen,一个叫做KVM,如果不做技术的,可以不用管这两个名字,但是后面还是会提到。

 

1.6虚拟化的半自动和云计算的全自动

 

虚拟化软件似乎解决了灵活性问题,其实不全对。

因为虚拟化软件一般创建一台虚拟的电脑,是需要人工指定这台虚拟电脑放在哪台物理机上的,可能还需要比较复杂的人工配置,所以使用Vmware的虚拟化软件,需要考一个很牛的证书,能拿到这个证书的人,薪资是相当的高,也可见复杂程度。

所以仅仅凭虚拟化软件所能管理的物理机的集群规模都不是特别的大,一般在十几台,几十台,最多百台这么一个规模。

这一方面会影响时间灵活性,虽然虚拟出一台电脑的时间很短,但是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人工配置的过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耗时。

另一方面也影响空间灵活性,当用户数量多的时候,这点集群规模,还远达不到想要多少要多少的程度,很可能这点资源很快就用完了,还得去采购。

所以随着集群的规模越来越大,基本都是千台起步,动辄上万台,甚至几十上百万台,如果去查一下BAT,包括网易,包括谷歌,亚马逊,服务器数目都大的吓人。

这么多机器要靠人去选一个位置放这台虚拟化的电脑并做相应的配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还是需要机器去做这个事情。

 

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算法来做这个事情,算法的名字叫做调度(Scheduler)。

通俗一点的说,就是有一个调度中心,几千台机器都在一个池子里面,无论用户需要多少CPU,内存,硬盘的虚拟电脑,调度中心会自动在大池子里面找一个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地方,把虚拟电脑启动起来做好配置,用户就直接能用了。

这个阶段,我们称为池化,或者云化,到了这个阶段,才可以称为云计算,在这之前都只能叫虚拟化。

 

1.7云计算的私有与公有

 

云计算大致分两种,一个是私有云,一个是公有云,还有人把私有云和公有云连接起来称为混合云,我们暂且不说这个。

私有云就是把虚拟化和云化的这套软件部署在别人的数据中心里面,使用私有云的用户往往很有钱,自己买地建机房,自己买服务器,然后让云厂商部署在自己这里,Vmware后来除了虚拟化,也推出了云计算的产品,并且在私有云市场赚的盆满钵满。

所谓公有云就是虚拟化和云化软件部署在云厂商自己数据中心里面的,用户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只要注册一个账号,就能在一个网页上点一下创建一台虚拟电脑,例如AWS也即亚马逊的公有云,例如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网易云等。

 

亚马逊呢为什么要做公有云呢?

我们知道亚马逊原来是国外比较大的一个电商,它做电商的时候也肯定会遇到类似双11的场景,在某一个时刻大家都冲上来买东西。

当大家都冲上买东西的时候,就特别需要云的时间灵活性和空间灵活性。

因为它不能时刻准备好所有的资源,那样太浪费了。

但也不能什么都不准备,看着双十一这么多用户想买东西登不上去。

所以需要双十一的时候,创建一大批虚拟电脑来支撑电商应用,过了双十一再把这些资源都释放掉去干别的。

所以亚马逊是需要一个云平台的。

 

然而商用的虚拟化软件实在是太贵了,亚马逊总不能把自己在电商赚的钱全部给了虚拟化厂商吧。

于是亚马逊基于开源的虚拟化技术,如上所述的Xen或者KVM,开发了一套自己的云化软件。

没想到亚马逊后来电商越做越牛,云平台也越做越牛。

而且由于他的云平台需要支撑自己的电商应用,而传统的云计算厂商多为IT厂商出身,几乎没有自己的应用,因而亚马逊的云平台对应用更加的友好,迅速发展成为云计算的第一品牌,赚了很多钱。

在亚马逊公布其云计算平台财报之前,人们都猜测,亚马逊电商赚钱,云也赚钱吗?

后来一公布财报,发现不是一般的赚钱,仅仅去年,亚马逊AWS年营收达122亿美元,运营利润31亿美元。

 

1.8云计算的赚钱与情怀

 

公有云的第一名亚马逊过得很爽,第二名Rackspace过的就一般了。

没办法,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的残酷性,多是赢者通吃的模式。

所以第二名如果不是云计算行业的,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了。

第二名就想,我干不过老大怎么办呢?

开源吧。

如上所述,亚马逊虽然使用了开源的虚拟化技术,但是云化的代码是闭源的,很多想做又做不了云化平台的公司,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亚马逊挣大钱。

Rackspace把源代码一公开,整个行业就可以一起把这个平台越做越好,兄弟们大家一起上,和老大拼了。

 

于是Rackspace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合作创办了开源软件OpenStack,如图所示OpenStack的架构图,不是云计算行业的不用弄懂这个图,但是能够看到三个关键字,Compute计算,Networking网络,Storage存储。

还是一个计算,网络,存储的云化管理平台。

 

当然第二名的技术也是非常棒的,有了OpenStack之后,果真像Rackspace想象的一样,所有想做云的大企业都疯了,你能想象到的所有如雷贯耳的大型IT企业,IBM,惠普,戴尔,华为,联想等等,都疯了。

原来云平台大家都想做,看着亚马逊和Vmware赚了这么多钱,眼巴巴看着没办法,想自己做一个好像难度还挺大。

现在好了,有了这样一个开源的云平台OpenStack,所有的IT厂商都加入到这个社区中来,对这个云平台进行贡献,包装成自己的产品,连同自己的硬件设备一起卖。

有的做了私有云,有的做了公有云,OpenStack已经成为开源云平台的事实标准。

 

1.9 IaaS, 资源层面的灵活性

 

随着OpenStack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可以管理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且可以有多个OpenStack集群部署多套,比如北京部署一套,杭州部署两套,广州部署一套,然后进行统一的管理。

这样整个规模就更大了。

在这个规模下,对于普通用户的感知来讲,基本能够做到想什么时候要就什么什么药,想要多少就要多少。

还是拿云盘举例子,每个用户云盘都分配了5T甚至更大的空间,如果有1亿人,那加起来空间多大啊。

其实背后的机制是这样的,分配你的空间,你可能只用了其中很少一点,比如说它分配给你了5个T,这么大的空间仅仅是你看到的,而不是真的就给你了,你其实只用了50个G,则真实给你的就是50个G,随着你文件的不断上传,分给你的空间会越来越多。

当大家都上传,云平台发现快满了的时候(例如用了70%),会采购更多的服务器,扩充背后的资源,这个对用户是透明的,看不到的,从感觉上来讲,就实现了云计算的弹性。

其实有点像银行,给储户的感觉是什么时候取钱都有,只要不同时挤兑,银行就不会垮。

 

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到了这个阶段,云计算基本上实现了时间灵活性和空间灵活性,实现了计算,网络,存储资源的弹性。

计算,网络,存储我们常称为基础设施Infranstracture,因而这个阶段的弹性称为资源层面的弹性,管理资源的云平台,我们称为基础设施服务,就是我们常听到的IaaS,InfranstractureAsAService。

 

二、云计算不光管资源,也要管应用

 

 

有了IaaS,实现了资源层面的弹性就够了吗?

显然不是。

还有应用层面的弹性。

这里举个例子,比如说实现一个电商的应用,平时十台机器就够了,双十一需要一百台。

你可能觉得很好办啊,有了IaaS,新创建九十台机器就可以了啊。

但是90台机器创建出来是空的啊,电商应用并没有放上去啊,只能你公司的运维人员一台一台的弄,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安装好的。

虽然资源层面实现了弹性,但是没有应用层的弹性,依然灵活性是不够的。

 

有没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于是人们在IaaS平台之上又加了一层,用于管理资源以上的应用弹性的问题,这一层通常称为PaaS(PlatformAsAService)。

这一层往往比较难理解,其实大致分两部分,一部分我称为你自己的应用自动安装,一部分我称为通用的应用不用安装。

 

我们先来说第一部分,自己的应用自动安装。

比如电商应用是你自己开发的,除了你自己,其他人是不知道怎么安装的,比如电商应用,安装的时候需要配置支付宝或者微信的账号,才能别人在你的电商上买东西的时候,付的钱是打到你的账户里面的,除了你,谁也不知道,所以安装的过程平台帮不了忙,但是能够帮你做的自动化,你需要做一些工作,将自己的配置信息融入到自动化的安装过程中方可。

比如上面的例子,双十一新创建出来的90台机器是空的,如果能够提供一个工具,能够自动在这新的90台机器上将电商应用安装好,就能够实现应用层面的真正弹性。

例如Puppet,Chef,Ansible,CloudFoundary都可以干这件事情,最新的容器技术Docker能更好的干这件事情,不做技术的可以不用管这些词。

 

第二部分,通用的应用不用安装。

所谓通用的应用,一般指一些复杂性比较高,但是大家都在用的,例如数据库。

几乎所有的应用都会用数据库,但是数据库软件是标准的,虽然安装和维护比较复杂,但是无论谁安装都是一样。

这样的应用可以变成标准的PaaS层的应用放在云平台的界面上。

当用户需要一个数据库的时候,一点就出来了,用户就可以直接用了。

有人问,既然谁安装都一个样,那我自己来好了,不需要花钱在云平台上买。

当然不是,数据库是一个非常难的东西,光Oracle这家公司,靠数据库就能赚这么多钱。

买Oracle也是要花很多很多钱的。

然而大多数云平台会提供Mysql这样的开源数据库,又是开源,钱不需要花这么多了,但是维护这个数据库,却需要专门招一个很大的团队,如果这个数据库能够优化到能够支撑双十一,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够搞定的。

比如您是一个做单车的,当然没必要招一个非常大的数据库团队来干这件事情,成本太高了,应该交给云平台来做这件事情,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来自,云平台专门养了几百人维护这套系统,您只要专注于您的单车应用就可以了。

 

要么是自动部署,要么是不用部署,总的来说就是应用层你也要少操心,这就是PaaS层的重要作用。

 

 

 虽说脚本的方式能够解决自己的应用的部署问题,然而不同的环境千差万别,一个脚本往往在一个环境上运行正确,到另一个环境就不正确了。

而容器是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

 

 

 

容器是Container,Container另一个意思是集装箱,其实容器的思想就是要变成软件交付的集装箱。

集装箱的特点,一是封装,二是标准。

 

 

 

在没有集装箱的时代,假设将货物从A运到B,中间要经过三个码头、换三次船。

每次都要将货物卸下船来,摆的七零八落,然后搬上船重新整齐摆好。

因此在没有集装箱的时候,每次换船,船员们都要在岸上待几天才能走。

 

 

 

有了集装箱以后,所有的货物都打包在一起了,并且集装箱的尺寸全部一致,所以每次换船的时候,一个箱子整体搬过去就行了,小时级别就能完成,船员再也不用上岸长时间耽搁了。

 

这是集装箱“封装”、“标准”两大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那么容器如何对应用打包呢?

还是要学习集装箱,首先要有个封闭的环境,将货物封装起来,让货物之间互不干扰,互相隔离,这样装货卸货才方便。

好在Ubuntu中的LXC技术早就能做到这一点。

 

封闭的环境主要使用了两种技术,一种是看起来是隔离的技术,称为Namespace,也即每个Namespace中的应用看到的是不同的IP地址、用户空间、程号等。

另一种是用起来是隔离的技术,称为Cgroups,也即明明整台机器有很多的CPU、内存,而一个应用只能用其中的一部分。

 

所谓的镜像,就是将你焊好集装箱的那一刻,将集装箱的状态保存下来,就像孙悟空说:

“定”,集装箱里面就定在了那一刻,然后将这一刻的状态保存成一系列文件。

这些文件的格式是标准的,谁看到这些文件都能还原当时定住的那个时刻。

将镜像还原成运行时的过程(就是读取镜像文件,还原那个时刻的过程)就是容器运行的过程。

 

有了容器,使得PaaS层对于用户自身应用的自动部署变得快速而优雅。

 

三、大数据拥抱云计算

 

在PaaS层中一个复杂的通用应用就是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是如何一步一步融入云计算的呢?

 

3.1数据不大也包含智慧

 

一开始这个大数据并不大,你想象原来才有多少数据?

现在大家都去看电子书,上网看新闻了,在我们80后小时候,信息量没有那么大,也就看看书,看看报,一个星期的报纸加起来才有多少字啊,如果你不在一个大城市,一个普通的学校的图书馆加起来也没几个书架,是后来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信息才会越来越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大数据里面的数据,就分三种类型,一种叫结构化的数据,一种叫非结构化的数据,还有一种叫半结构化的数据。

什么叫结构化的数据呢?

叫有固定格式和有限长度的数据。

例如填的表格就是结构化的数据,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

汉,性别:

男,这都叫结构化数据。

现在越来越多的就是非结构化的数据,就是不定长,无固定格式的数据,例如网页,有时候非常长,有时候几句话就没了,例如语音,视频都是非结构化的数据。

半结构化数据是一些xml或者html的格式的,不从事技术的可能不了解,但也没有关系。

 

数据怎么样才能对人有用呢?

其实数据本身不是有用的,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处理。

例如你每天跑步带个手环收集的也是数据,网上这么多网页也是数据,我们称为Data,数据本身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数据里面包含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信息Information,数据十分杂乱,经过梳理和清洗,才能够称为信息。

信息会包含很多规律,我们需要从信息中将规律总结出来,称为知识knowledge,知识改变命运。

信息是很多的,但是有人看到了信息相当于白看,但是有人就从信息中看到了电商的未来,有人看到了直播的未来,所以人家就牛了,你如果没有从信息中提取出知识,天天看朋友圈,也只能在互联网滚滚大潮中做个看客。

有了知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去应用于实战,有的人会做得非常好,这个东西叫做智慧intelligence。

有知识并不一定有智慧,例如好多学者很有知识,已经发生的事情可以从各个角度分析的头头是道,但一到实干就歇菜,并不能转化成为智慧。

而很多的创业家之所以伟大,就是通过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最后做了很大的生意。

 

所以数据的应用分这四个步骤: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这是很多商家都想要的,你看我收集了这么多的数据,能不能基于这些数据来帮我做下一步的决策,改善我的产品,例如让用户看视频的时候旁边弹出广告,正好是他想买的东西,再如让用户听音乐的时候,另外推荐一些他非常想听的其他音乐。

用户在我的应用或者网站上随便点点鼠标,输入文字对我来说都是数据,我就是要将其中某些东西提取出来,指导实践,形成智慧,让用户陷入到我的应用里面不可自拔,上了我的网就不想离开,手不停的点,不停的买,很多人说双十一我都想断网了,我老婆在上面不断的买买买,买了A又推荐B,老婆大人说,“哎呀,B也是我喜欢的啊,老公我要买”。

你说这个程序怎么这么牛,这么有智慧,比我还了解我老婆,这件事情是怎么做到的呢?

 

 

 

3.2数据如何升华为智慧

 

数据的处理分几个步骤,完成了才最后会有智慧。

 

第一个步骤叫数据的收集。

首先得有数据,数据的收集有两个方式,第一个方式是拿,专业点的说法叫抓取或者爬取,例如搜索引擎就是这么做的,它把网上的所有的信息都下载到它的数据中心,然后你一搜才能搜出来。

比如你去搜索的时候,结果会是一个列表,这个列表为什么会在搜索引擎的公司里面呢,就是因为他把这个数据啊都拿下来了,但是你一点链接,点出来这个网站就不在搜索引擎它们公司了。

比如说新浪有个新闻,你拿XX搜出来,你不点的时候,那一页在XX数据中心,一点出来的网页就是在新浪的数据中心了。

另外一个方式就是推送,有很多终端可以帮我收集数据,比如说小米手环,可以将你每天跑步的数据,心跳的数据,睡眠的数据都上传到数据中心里面。

 

第二个步骤是数据的传输。

一般会通过队列方式进行,因为数据量实在是太大了,数据必须经过处理才会有用,可是系统处理不过来,只好排好队,慢慢的处理。

 

第三个步骤是数据的存储。

现在数据就是金钱,掌握了数据就相当于掌握了钱。

要不然网站怎么知道你想买什么呢?

就是因为它有你历史的交易的数据,这个信息可不能给别人,十分宝贵,所以需要存储下来。

 

第四个步骤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上面存储的数据是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多是杂乱无章的,有很多垃圾数据在里面,因而需要清洗和过滤,得到一些高质量的数据。

对于高质量的数据,就可以进行分析,从而对数据进行分类,或者发现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知识。

比如盛传的沃尔玛超市的啤酒和尿布的故事,就是通过对人们的购买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男人一般买尿布的时候,会同时购买啤酒,这样就发现了啤酒和尿布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知识,然后应用到实践中,将啤酒和尿布的柜台弄的很近,就获得了智慧。

 

第五个步骤就是对于数据的检索和挖掘。

检索就是搜索,所谓外事不决问google,内事不决问XX。

内外两大搜索引擎都是讲分析后的数据放入搜索引擎,从而人们想寻找信息的时候,一搜就有了。

另外就是挖掘,仅仅搜索出来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