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97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docx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1总则

1。

0.1为了提高住宅性能,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统一住宅性能评定指标与方法,制定本标准。

1。

0。

2住宅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与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与健康的关系,推广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用地、节约用材、防治污染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0.3本标准适用于城镇新建和改建住宅的性能评审和认定。

1。

0。

4本标准将住宅性能划分成适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和耐久性能五个方面。

每个性能按重要性和内容多少规定分值,按得分分值多少评定住宅性能。

1.0。

5住宅性能按照评定得分划分为A、B两个级别,其中A级住宅为执行了国家现行标准且性能好的住宅;B级住宅为执行了国家现行强制性标准但性能达不到A级的住宅。

A级住宅按照得分由低到高又细分为1A、2A、3A三等。

1。

0。

6申请性能评定的住宅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

7住宅性能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

0。

1住宅适用性能residentialbuildingapplicability

由住宅建筑本身和内部设备设施配置所决定的适合用户使用的性能。

2.0。

2建筑模数constructionmodule

建筑设计中,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值单位。

2.0.3住区residentialarea

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统称。

2。

0。

4无障碍设施barrier—freefacilities

居住区内建有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通行的路线和相应设施.

2。

0.5住宅环境性能residentialbuildingenvironment

在住宅周围由人工营造和自然形成的外部居住条件的性能.

2.0。

6视线干扰interferenceofsightline

因规划设计缺陷,使宅内居住空间暴露在邻居视线范围之内,给居民保护个人隐私带来的不便。

2。

0.7智能化系统intelligencesystem

现代高科技领域中的产品与技术集成到居住区的一种系统,由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和通信网络子系统组成。

2。

0。

8住宅经济性能residentialbuildingeconomy

在住宅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节能、节水、节地和节材的性能。

2.0.9住宅安全性性能residentialbuildingsafety

住宅建筑、结构、构造、设备、设施和材料等不危害人身安全并有利于用户躲避灾害的性能。

2.0.10污染物pollutant

对环境及人身造成有害影响的物质。

2.0。

11住宅耐久性能residentialbuildingdurability

住宅建筑工程和设备设施在一定年限内保证正常安全使用的性能。

2。

0。

12设计使用年限designworkinglife

设计规定的结构、防水、装修和管线等不需要大修或更换,不影响使用安全和使用性能的时期。

2。

0。

13主控项目dominantitem

建筑工程中的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测项目.

2.0.14耐用指标permanentindex

体现材料或设备在正常环境使用条件下使用能力的检测指标。

3住宅性能认定的申请和评定

3.0.1申请住宅性能认定应按照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进行.

3。

0.2评审工作应由评审机构组织接受过住宅性能认定工作培训,熟悉本标准,并具有相关专业执业资格的专家进行。

评审工作采取回避制度,评审专家不得参加本人或本单位设计、建造住宅的评审工作。

评审工作完成后,评审机构应将评审结果提交相应的住宅性能认定机构进行认定。

3。

0。

3评审工作包括设计审查、中期检查、终审三个环节。

其中设计审查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进行,中期检查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进行,终审在项目竣工后进行。

3。

0。

4住宅性能评定原则上以单栋住宅为对象,也可以单套住宅或住区为对象进行评定。

评定单栋和单套住宅,凡涉及所处公共环境的指标,以对该公共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3.0。

5申请住宅性能设计审查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1项目位置图;

2规划设计说明;

3规划方案图;

4规划分析图(包括规划结构、交通、公建、绿化等分析图);

5环境设计示意图;

6管线综合规划图;

7竖向设计图;

8规划经济技术指标、用地平衡表、配套公建设施一览表;

9住宅设计图;

10新技术实施方案及预期效益;

11新技术应用一览表;

12项目如果进行了超出标准规范限制的设计,尚需提交超限审查意见。

3。

0.6进行中期检查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1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报告;

2施工组织与现场文明施工情况;

3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其执行情况;

4建筑材料和部品的质量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5工程施工质量;

6其他有关的施工技术资料。

3.0。

7终审时应提供以下资料备查:

1设计审查和中期检查意见执行情况报告;

2项目全套竣工验收资料和一套完整的竣工图纸;

3项目规划设计图纸;

4推广应用新技术的覆盖面和效益统计清单(重点是结构体系、建筑节能、节水措施、装修情况和智能化技术应用等);

5相关资质单位提供的性能检测报告或经认定能够达到性能要求的构造做法清单;

6政府部门颁发的该项目计划批文和土地、规划、消防、人防、节能等施工图审查文件;

7经济效益分析.

3.0.8住宅性能的终审一般由2组专家同时进行,其中一组负责评审适用性能和环境性能,另一组负责评审经济性能、安全性能和耐久性能,每组专家人数3~4人.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设计文件和检测报告、现场检查等程序,对照本标准分别打分。

3。

0。

9本标准附录评定指标中每个子项的评分结果,在不分档打分的子项,只有得分和不得分两种选择。

在分档打分的子项,以罗马数字Ⅲ、Ⅱ、I区分不同的评分要求。

为防止同一子项重复得分,较低档的分值用括弧()表示。

在使用评定指标时,同一条目中如包含多项要求,必须全部满足才能得分。

凡前提条件与子项规定的要求无关时,该子项可直接得分。

3。

0。

10本标准附录中,评定指标的分值设定为:

适用性能和环境性能满分为250分,经济性能和安全性能满分为200分,耐久性能满分为100分,总计满分1000分。

各性能的最终得分,为本组专家评分的平均值。

3.0。

11住宅综合性能等级按以下方法判别:

1A级住宅:

含有“☆”的子项全部得分,且适用性能和环境性能得分等于或高于150分,经济性能和安全性能得分等于或高于120分,耐久性能得分等于或高于60分,评为A级住宅.其中总分等于或高于600分但低于720分为lA等级;总分等于或高于720分但低于850分为2A等级;总分850分以上,且满足所有含有“★"的子项为3A等级。

2B级住宅:

含有“☆"的子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未能得分,或虽然含有“☆”的子项全部得分,但某方面性能未达到A级住宅得分要求的,评为B级住宅。

4适用性能的评定

4.1一般规定

4。

1。

1住宅适用性能的评定应包括单元平面、住宅套型、建筑装修、隔声性能、设备设施和无障碍设施6个评定项目,满分为250分。

4.1。

2住宅适用性能评定指标见本标准附录A。

4.2单元平面

4。

2.1单元平面的评定应包括单元平面布局、模数协调和可改造性、单元公共空间3个分项,满分为30分。

4.2。

2单元平面布局(15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单元平面布局和空间利用;

2住宅进深和面宽。

评定方法:

选取各主要住宅套型进行审查(主要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不少于总住宅建筑面积的80%),每个套型抽查一套。

4。

2。

3模数协调和可改造性(5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住宅平面模数化设计;

2空间的灵活分隔和可改造性。

评定方法:

检查各单元的标准层。

4.2。

4单元公共空间(10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单元人口进厅或门厅的设置;

2楼梯间的设置;

3垃圾收集设施。

评定方法:

检查各单元。

4。

3住宅套型

4。

3。

1住宅套型的评定应包括套内功能空间设置和布局、功能空间尺度2个分项,满分为75分.

4.3。

2套内功能空间设置和布局(45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套内卧室、起居室(厅)、餐厅、厨房、卫生间、贮藏室、阳台等功能空间的配置、布局和交通组织;

2居住空间的自然通风、采光和视野;

3厨房位置及其自然通风和采光。

评定方法:

选取各主要住宅套型进行审查(各主要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不少于总住宅建筑面积的80%),每个套型抽查一套.

4.3.3功能空间尺度(30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功能空间面积的配置;

2起居室(厅)的连续实墙面长度;

3双人卧室的开间;

4厨房的操作台长度;

5贮藏空间的使用面积;

6功能空间净高。

评定方法:

选取各主要住宅套型进行审查(各主要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不少于总住宅建筑面积的80%),每个套型抽查一套。

4.4建筑装修

4。

4.1建筑装修(25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套内装修;

2公共部位装修.

评定方法:

在全部住宅套型中,现场随机抽查5套住宅进行检查。

4。

5隔声性能

4。

5.1隔声性能(25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楼板的隔声性能;

2墙体的隔声性能;

3管道的噪声量;

4设备的减振和隔声。

评定方法:

审阅检测报告.

4.6设备设施

4.6.1设备设施的评定应包括厨卫设备、给排水与燃气系统、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和电气设备与设施4个分项,满分为75分。

4.6。

2厨卫设备(17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厨房设备配置;

2卫生设施配置;

3洗衣机、家务间和晾衣空间的设置.

评定方法:

选取各主要住宅套型进行审查(各主要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不少于总住宅建筑面积的80%),每个套型抽查一套.

4.6。

3给排水与燃气系统(20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给排水和燃气系统的设置;

2给排水和燃气系统的容量;

3热水供应系统,或热水器和热水管道的设置;

4分质供水系统的设置;

5污水系统的设置;

6管道和管线布置.

评定方法:

对同类型住宅楼,抽查一套住宅。

4.6。

4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20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居住空间的自然通风状态;

2采暖、空调系统和设施;

3厨房排油烟系统;

4卫生间排风系统。

评定方法:

选取各主要住宅套型进行审查(各主要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不少于总住宅建筑面积的80%),每个套型抽查一套。

4。

6.5电气设备与设施(18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电源插座数量;

2分支回路数;

3电梯的设置;

4楼内公共部位人工照明。

评定方法:

选取各主要住宅套型进行审查(各主要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不少于总住宅建筑面积的(80%),每个套型抽查一套。

 

 

4。

7无障碍设施

4。

7.1无障碍设施的评定应包括套内无障碍设施、单元公共区域无障碍设施和住区无障碍设施3个分项,满分为20分。

4。

7.2套内无障碍设施(7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室内地面;

2室内过道和户门的宽度。

评定方法:

对不同类型住宅楼,各抽查一套住宅进行现场检查.

4.7.3单元公共区域无障碍设施(5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电梯设置;

2公共出入口。

评定方法:

对不同类型住宅楼,各抽查一个单元进行现场检查.

4。

7。

4住区无障碍设施(8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住区道路;

2住区公共厕所;

3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评定方法:

现场检查。

5环境性能的评定

5.1一般规定

5。

1住宅环境性能的评定应包括用地与规划、建筑造型、绿地与活动场地、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水体与排水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和智能化系统7个评定项目,满分为250分.

5.1。

2住宅环境性能的评定指标见本标准附录B。

5.2用地与规划

5.2。

1用地与规划的评定应包括用地、空间布局、道路交通和市政设施4个分项,满分为70分。

5。

2。

2用地(12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原有地形利用;

2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遗迹保护;

3周边污染规避与控制.

评定方法:

审阅地方政府有关土地使用、规划方案等批准文件和现场检查。

5.2.3空间布局(18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建筑密度;

2住栋布置;

3空间层次;

4院落空间。

评定方法:

审阅住区规划设计文件和现场检查。

5.2。

4道路交通(34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道路系统构架;

2出入口选择;

3住区道路路面及便道;

4机动车停车率;

5自行车停车位;

6标示标牌;

7住区周边交通。

评定方法:

审阅规划设计文件和现场检查。

5.2.5市政设施(6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市政基础设施.

评定方法:

审阅有关市政设施的文件和现场检查.

5。

3建筑造型

5.3。

1建筑造型的评定应包括造型与外立面、色彩效果和室外灯光3个分项,满分为15分。

5.3。

2造型与外立面(10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建筑形式;

2建筑造型;

3外立面。

评定方法:

审阅有关的设计文件和现场检查。

5.3.3色彩效果(2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建筑色彩与环境的协调性。

评定方法:

审阅有关的设计文件和现场检查。

5。

3.4室外灯光(3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室外灯光与灯光造型。

评定方法:

审阅有关的设计文件和现场检查.

5。

4绿地与活动场地

5.4.1绿地与活动场地的评定应包括绿地配置、植物丰实度与绿化栽植和室外活动场地3个分项,满分为45分.

5。

4。

2绿地配置(18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绿地配置;

2绿地率;

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4停车位、墙面、屋顶和阳台等部位绿化利用。

评定方法:

审阅环境与绿化设计文件及现场检查。

5。

4。

3植物丰实度及绿化栽植(19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人工植物群落类型;

2乔木量;

3观赏花卉;

4树种选择;

5木本植物丰实度;

6植物长势。

评定方法:

审阅环境与绿化设计文件及现场检查。

5。

4。

4室外活动场地(8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硬质铺装;

2休闲场地的遮荫措施;

3活动场地的照明设施.

评定方法:

审阅环境与绿化设计文件及现场检查。

5。

5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

5.5。

1室外噪声与空气污染的评定应包括室外噪声和空气污染

2个分项,满分为20分。

5。

5。

2室外噪声(8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室外等效噪声级;

2室外偶然噪声级。

评定方法:

审阅室外噪声检测报告和现场检查.

5.5。

3空气污染(12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排放性局部污染源;

2开放性局部污染源;

3辐射性局部污染源;

4溢出性局部污染源;

5空气污染物浓度。

评定方法:

审阅空气污染检测报告和现场检查.

5.6水体与排水系统

5。

6.1水体与排水系统的评定应包括水体和排水系统2个分项,满分为10分.

5。

6。

2水体(6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天然水体与人造景观水体水质;

2游泳池水质。

评定方法:

审阅水质检测报告和现场检查.

5。

6.3排水系统(4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雨污分流排水系统。

评定方法:

审阅雨污排水系统设计文件和现场检查。

5。

7公共服务设施

5.7。

1公共服务设施的评定应包括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2个分项,满分为60分。

5.7。

2配套公共服务设施(42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教育设施;

2医疗设施;

3多功能文体活动室;

4儿童活动场地;

5老人活动与服务支援设施;

6露天体育活动场地;

7游泳馆(池);

8戏水池;

9体育场馆或健身房;

10商业设施;

11金融邮电设施;

12市政公用设施;

13社区服务设施。

评定方法:

审阅规划设计文件和现场检查。

5。

7。

3环境卫生(18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公共厕所数量与建设标准;

2废物箱配置;

3垃圾收运;

4垃圾存放与处理.

评定方法:

审阅规划设计文件和现场检查.

5。

8智能化系统

5.8.1智能化系统的评定应包括管理中心与工程质量、系统配置和运行管理3个分项,满分为30分。

5。

8.2管理中心与工程质量(8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管理中心;

2管线工程;

3安装质量;

4电源与防雷接地。

评定方法:

审阅智能化系统设计文档和现场检查.

5.8。

3系统配置(18分)的评定内容应包括:

1安全防范子系统;

2管理与监控子系统;

3信息网络子系统.

评定方法:

审阅智能化系统设计文档和现场检查。

5。

8.4运行管理(4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运行管理方案、制度和工作条件.

评定方法:

审阅运行管理的有关文档和现场检查。

6经济性能的评定

6.1一般规定

6.1.1住宅经济性能的评定应包括节能、节水、节地、节材4个评定项目,满分为200分。

6。

1。

2住宅经济性能的评定指标见本标准附录C。

6.2节能

6.2。

1节能的评定应包括建筑设计、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4个分项,满分为100分。

6。

2.2建筑设计(35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建筑朝向;

2建筑物体形系数;

3严寒、寒冷地区楼梯间和外廊采暖设计;

4窗墙面积比;

5外窗遮阳;

6再生能源利用。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资料(包括施工图和热工计算表)和现场检查。

6。

2。

3围护结构(35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外窗和阳台门的气密性;

2外墙、外窗和屋顶的传热系数.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资料(包括施工图和热工计算表)和现场检查。

6。

2。

4采暖空调系统(20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分户热量计量与装置;

2采暖系统的水力平衡措施;

3空调器位置;

4空调器选用;

5室温控制;

6室外机位置。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

6。

2。

5照明系统(10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照明方式的合理性;

2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应用;

3节能控制型开关应用;

4照明功率密度值(LPD)。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

6.3节水

6.3。

1节水的评定应包括中水利用、雨水利用、节水器具及管材、公共场所节水措施和景观用水5个分项,满分为40分。

6。

3。

2中水利用(12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中水设施;

2中水管道系统。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

6。

3。

3雨水利用(6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雨水回渗;

2雨水回收。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

6.3.4节水器具及管材(12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便器一次冲水量;

2便器分档冲水功能;

3节水器具;

4防漏损管道系统。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和现场检查。

6.3。

5公共场所节水措施(6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公用设施的节水措施;

2绿化灌溉方式。

评定方法:

现场检查。

6。

3.6景观用水(4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水源利用情况。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

6。

4节地

6.4.1节地的评定应包括地下停车比例、容积率、建筑设计。

新型墙体材料、节地措施、地下公建和土地利用7个分项,满分为40分.

6。

4.2地下停车比例(8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地下或半地下停车比例。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

6。

4.3容积率(5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容积率的合理性。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

6.4。

4建筑设计(7分)的评定应包括下述内容:

1住宅单元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

2户均面宽与户均面积比值.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

6。

4.5新型墙体材料(8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用以取代黏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情况。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

6。

4.6节地措施(5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减少公共设施占地的情况.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和现场检查。

6。

4.7地下公建(5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住区公建利用地下空间的情况.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和现场检查。

6.4。

8土地利用(2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充分利用荒地、坡地和不适宜耕种土地的情况。

评定方法:

现场检查.

6。

5节材

6。

5。

1节材的评定应包括可再生材料利用、建筑设计施工新技术、节材新措施和建材回收率4个分项,满分为20分。

6.5。

2可再生材料利用(3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可再生材料的利用情况。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

6.5.3建筑设计施工新技术(10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效钢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粗直径钢筋连接、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地基基础、钢结构新技术和企业的计算机应用与管理技术的利用情况。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

6.5.4节材新措施(2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采用节约材料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情况.

评定方法:

审阅施工记录.

6。

5。

5建材回收率(5分)的评定内容应为:

使用回收建材的比例。

评定方法:

审阅设计图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