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0019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docx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绪论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治理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接和本公司实际情形,把预防为主和关口前移的工作做实,建立我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标本兼治与综合治理,巩固安全基础,抓好基础建设和基层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确保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不受缺失,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队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对此队成立了现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队指挥部要紧职责:

  1)一旦工作面发生重大灾难事故后,赶忙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并按规定时限和程序,及时向公司调度室报告事故及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展情形。

  2)积极组织所有人员按照队应急处置方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力争将缺失降到最低限度。

  3)依照事故发生状态,统一部署应急方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4)依照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方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

  5)依照事故灾难情形,本矿内部救援不足时,矿抢险指挥部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联系邻近的矿山抢救队及医疗单位协助救援工作。

  6)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场地占用,保证救援所需,事后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7)做好稳固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8)负责事故调查处理或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9)保持好事故现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更不能毁灭有关证据。

10)适时公布公告,将事故的救援情形及缘故、责任、处理意见等公布于众。

 

第一章水灾事故应急方案

一、应急预备时期

1、现场人员的日常检查责任和职责

加强水文地质工作,留足保安矿柱,设置防水闸门,合理建筑水仓和排水设备设施;加强地质研究,分析各种充水因素对采掘的阻碍,做好地质推测预报,及时发觉问题,及时向矿长提出预报,及时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应建立强有力的排水系统,确保矿井、水平采区的防排水抗灾能力。

对矿井、水平采区的实际涌水量进行认真测算,对其最大涌水量进行推测,对实际排水能力进行认真核实;防排水工作必须制定严格的治理措施,责任必须落实到人,备用排水设备必须确保完好,矿长每月应组织进行一次防治水安全隐患排查,建立书面排查分析记录,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井下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透水征兆和避灾路线。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突水和快速撤出危险区域人员。

2、处置事故的特点,发生事故的征兆

〔1〕〝挂汗〞:

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集合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

认真观测新暴露的煤壁表面,假设潮湿那么是透水预兆。

〔2〕〝挂红〞:

矿井井水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面时,会显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3〕〝水叫〞:

含水层或积水区的高压水,向煤岩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会发出〝嘶嘶〞的叫声,这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它水源差不多接近了。

假设是煤岩掘进,那么透水立即发生。

〔4〕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突然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入采掘工作面有凉快、阴冷的感受。

〔5〕显现雾气:

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另外,发生透水前还可能显现压力明显增加,底板鼓起,顶板淋水,岩隙中有污泥、片帮、冒顶等各种征兆,现场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观看。

3、相互的信息反馈

为搞好现场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成立井下突水事故应急抢险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值班室,以便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缺失。

由队长担任组长,副队长任副组长,形成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明确指挥部成员的具体职责及应急处理工作任务。

4、日常应急救援材料的预备和检查

〔1〕完善矿井防治水机构、人员和队伍

〔2〕加强水文地质条件勘探、做好防治水推测预报工作

〔3〕建立健全防治水治理制度,严格执行防治水的有关规定

〔4〕切实完善防治水工程设施

〔5〕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增强抵御水害的能力

二、事故的初始时期

1、事故的报告、人员、方式、报告部门,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赶忙撤到安全地点,现场跟班区长和班长赶忙查看水害的范畴大小等水害情形,应依照现场实际,按照避灾原那么,能救先救,不能抢救时,应清点人数,赶忙向矿井调度汇报清晰,在矿井没有派来救援人员前,积极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

能撤离灾区时,赶忙组织人员按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

当上部来水无法撤离时,那么就近找上山巷道进行避灾,现在所有人员必须静卧,不能急躁,减少氧气、热量等消耗,等待外部来人救援。

假如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部报警求救。

队长、技术员必须赶忙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值班人员依照矿井调度及区长的命令,赶忙通知井上副队长和班组长,组织许多于20人抢救小组,在副队长和班组长的带领下,配合矿井抢救人员,共同进行抢救。

2、事故应急救援的呼唤

当工作面涌水量增大时,跟班队长、班长、安检员必须及时准确的汇报到调度室,同时,按避灾路线迅速带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三、事故应急救援的现场处置

1、方案、顺序、原那么、避灾路线

〔1〕矿调度室接到突水报告后,要赶忙向矿值班领导、矿领导和生产部及上级部门汇报,并赶忙通知矿山抢救队及有关单位进行抢救。

同时,依照发生突水事故地点,通知可能波及区域的人员,迅速撤离。

〔2〕突水事故发生后,应尽可能将水引入水仓,启动全部排水设备,全力以赴排水。

如涌水量专门大,强排不能奏效时,那么应采取先堵住涌水通道,设法截住补给水源,采纳排水、堵水相结合的方法,排水时应制定爱护人员和排水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3〕重大突水事故发生后,劳资考勤室,安全信息站及各单位近况准确地核查井下人员。

如发觉有人被水堵于井下,赶忙通知调度室,采区一切有效措施,进行抢救。

〔4〕在处理水灾过程中,应注意防治瓦斯从突水地点涌出,要有排放瓦斯的措施,并有专人监测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的变化。

〔5〕在处理水灾过程中,应防止二次突水伤人事故的发生。

〔6〕当突水无法操纵时,应向当地政府、驻军求援,以最大能力抢救被困人员。

避灾路线:

〔1〕

〔2〕

 沿途各地区的工作人员也必须及时按避灾路线就近撤离工作地点。

2、有关人员的岗位要求

队长:

负责查对本区域工作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在现场所见的事故情形、范畴和发生缘故等情形,如实详细地报告给矿井调度室,并随时同意矿井矿长及矿井救灾指挥部的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难处理的任务。

副区长及班长:

是依照矿井营救方案和区队协作抢救方案,按照队长指令现场指挥人员安全有序的进行避灾自救,组织人员按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灾区,假设无法撤离灾区时,依照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打算,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待救工作。

假如与抢救队联合救援,积极配合其救援行动,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值班人员:

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刻、地点和情形,并赶忙将事故情形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向下传达命令,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工作,统计入井人员和留在井下灾区人数。

地面材料员:

依照井下救援情形,按时领送救灾所需物品,做到随叫随到。

四、复原

事故处理后的有关必须安排:

事故发生后,现场责任人必须做到认真组织、沉着平复、遵循原那么、赶忙应变、及时联络、团结互助。

现场责任人必须以身作那么,并要求所有遇险人员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要充分做好思想工作,发挥积极力量,互相照管。

同心同德、共度难关。

在事故处理完成后,追查事故相关责任人,并进行案例分析,同时总结体会教训,做出整改方案。

第二章火灾事故应急方案

一、应急预备时期

1、现场人员的日常检查责任和职责

及时更换防爆性能差的设备,一旦失爆,发生电器爆炸,可能引起火灾;检查漏电继电器、电焊、综合爱护;检查接地系统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当发生短路故障时,不能赶忙切断电源,易引起火灾;检查动力、照明等供电线路遍及各类巷道,由于井下潮湿、绝缘老化、机械外伤、吊挂不当、爱护失灵等;

2、处置事故的特点、发生事故的征兆

有煤油味、松节味、一氧化碳升高、烟雾;有焦糊味、有烟雾、一氧化碳升高等。

3、相互的信息反馈

事故发生后,第一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

范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形、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幕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依照矿井现场的实际情形,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方法。

并依照实际情形对出事区域设置栅栏,揭示警标,防止事故的扩大。

现场班组长及互保人员做好现场抢救工作,并负有通知、汇报现场情形的义务。

值班人员负责承接事故报告,并及时通知事故抢救小组成员及向上级汇报,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4、日常应急救援材料的预备和检查

井下机电设备硐室。

检修硐室。

皮带机头硐室、井下材料堆放点、井底车场、工作面邻近的巷道中,必须备有足够的干粉灭火器〔3~5个〕和灭火砂箱〔砂量许多于0.3m2〕。

井下机电硐室必须采纳不燃性材料支护。

坚持选用矿用阻燃像套电缆,按«规程»做好电缆的悬挂,幸免电缆压埋在煤中,带电电缆不得盘圈或盘成8字型;井下使用电器设备坚决消灭失爆。

二、事故的初始时期

1、事故的报告、人员、方式、报告部门,报告的内容

第一发觉火灾的人员,应尽可能进行直截了当灭火,并赶忙向矿调度室报告,说明发火地点、火灾类型、及火灾阻碍范畴等情形。

2、事故应急救援的呼唤

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觉有火灾时,现场人员必须停止作业,并报告工区,假如情形紧急,必须赶忙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火灾威逼地点的人员,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撤离路线撤离,清点人数。

跟班队长、班长、安检员必须及时准确的汇报到调度室,同时,按避灾路线迅速带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三、事故应急救援的现场处置

1、方案、顺序、原那么、避灾路线

矿长到达调度室后,要赶忙询问灾区停电撤人情形,向上级汇报灾区情形,赶忙召集有关人员成立抢救指挥部,尽快制定救灾方案,向抢救队下达救人、侦查灾情,处理灾变的任务。

〔1〕井底车场或井底要紧硐室,及靠近井底部分大巷发生火灾时,救灾指挥部应考虑采纳全矿井反风措施,指挥部下达反风命令前,必须将火源进风侧的人员撤出,并采取阻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反风后,用积极方法灭火,一时扑灭不了时,可用隔绝法进行灭火。

(2)要紧进、回风巷,及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时,第一应采区积极方法直截了当灭火或者短路风流;用积极方法灭火不奏效时,可用隔绝法进行灭火。

〔3〕采区火灾要依照具体情形,采区挂风帘,减少风量或者采纳预设的局部反风风门进行局部反风,一样情形下,主扇都应保持正常运转。

〔4〕井下处理火灾,常有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

因此,在处理火灾时,要在灾区的进、回风口连续监测沼气浓度,同时积极备料,抓紧进行封闭,建立防爆墙。

假设发觉有爆炸危险时,要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5〕处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要紧工作时抢救人员、复原通风、清理堵塞物〔包括冒顶〝〕、排放有害气体。

因此,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矿井通风系统遭到破坏时,在抢救人职员作终止后,应赶忙组织人员,尽快复原通风系统。

〔6〕抢救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遇难人员的工作,必须在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由矿山抢救队进行,抢救队依照具体情形制定行动方案。

〔7〕处理火灾事故,要有防止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的措施。

2、有关人员的岗位要求

〔1〕现场班组长及互保人员做好现场抢救工作,是现场抢救的第一责任人,并负有通知、汇报现场情形的义务。

〔2〕值班人员负责承接事故报告,并及时通知事故抢救小组成员及向上级汇报,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3〕事故抢救小组成员依照事故的严峻程度,组织制定处理方案,并安排好事故抢修的人员、材料等。

〔4〕技术员负责提供图纸资料、找出事故发生的缘故,并组织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形下排除隐患。

四、复原

〔1〕撰写事故报告,事故报告要简单明了,讲清事故发生的时刻、地点、伤亡人数、现场救援人数、条件,需要工区及上级做好哪些预备工作,对事故现场采取了哪些措施等。

(2)在事故处理完成后,追查事故相关责任人,并进行案例分析,同时总结体会教训,做出整改方案。

第三章工作面顶板事故应急方案

一、发生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

1、现场人员的日常检查责任和职责

坚持〝三人联锁〞验收开工制度,加强矿压观测工作,坚持使用好顶板实时监测,做好分析和处理工作,严抓〝顶板动态与支护质量监控〞和〝四位一体〞精细化治理工作,实事求是的编写和严格执行工作面作业规程,及时补充完善安全技术措施。

坚持〝敲帮问顶〞制度、顶板分析制度、支架验收制度、支柱检查制度和交接班制度等。

2、处置事故的特点、发生事故的征兆

工作面煤壁有响声、掉渣、片帮、裂缝、离层、漏顶、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顶板淋水明显增加;煤壁受压后,煤质变软变酥,片帮增多。

3、相互的信息反馈

发生冒顶事故以后,临近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定事故性质、地点和危害程度,并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同时向冒顶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人员尽快明白险情。

4、日常应急救援材料的预备和检查

材料道有处理冒顶需要的备品、备件、材料,确保在应急救援预案处理过程中的所需材料。

要确保支护材料齐全,并加强巡检,发觉问题及时处理;每周组织一次顶板巡查。

二、事故的初始时期

1、事故的报告、人员、方式,报告部门,报告的内容

当发生冒顶事故时,应赶忙向工区汇报,并向矿井调度室汇报,同时简要说明冒顶事故的差不多情形。

工区值班员负责详细记录冒顶事故时刻、地点、可能阻碍的范畴等详细情形,并赶忙汇报应急处理组长和矿井值班领导。

2、事故应急救援的呼唤

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觉有冒顶预兆时,现场人员必须停止作业,并报告工区,假如情形紧急,必须赶忙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冒顶威逼地点的人员,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撤离路线撤离,清点人数。

当冒顶堵人无法撤离时,现在所有人员必须静卧,不能急躁,减少氧气,热量等消耗,处理通后人员来救援。

假如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报警。

三、事故应急救援的现场处置

1、方案、顺序、原那么、避灾路线

抢救事故前,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要依照现场情形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抢救遇险人员时,第一应通过、喊话或敲打管子等物体与遇险人员取得联系,探明冒顶范畴和被埋压人数及位置。

处理冒顶前,必须先复原冒顶区域的正常通风,如暂不能复原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向被堵压人员处输送新奇空气,并把后路和顶板清理爱护好,保证后路畅通、安全。

处理冒顶前,必须坚持由外向里、逐步进行的原那么,要排查冒顶地点邻近的支架情形,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地进行加固,确保在抢救中可不能再次冒落;另外要对后路进行找顶加固,保证退出时的安全。

处理冒顶区的方法要依照现场情形确定,如冒顶严峻无法通过时,可采取打绕道的方法抢救人员。

假设遇险者被碎煤矸所埋,清理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不可用镐刨的方法扒人;假设遇险者被煤岩块压住,应用千斤顶或液压起重器等工具把煤、岩块抬起,绝不可用锤砸的方法破岩〔煤〕,使遇险人员近一步受到损害。

抢救被埋压的人员时刻较长时,可通过管路向遇险人员送饮料或食物。

2、有关人员的岗位要求

营救人员应沉着平复,依照灾情和现有条件进行施工,行动中必须保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防止灾情扩大,幸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事故单位在抢救过程有困难时,指挥部可抽调其他单位有体会、有技术的骨干力量,进行紧急增援。

医疗抢救组要安排到达井下事故现场邻近,对抢救出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或护送重伤人员上井救治。

抢救出伤员后,必须判定伤性的轻重,人员较多时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并按照〝三先三后〞的原那么,即:

〔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伤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避灾路线:

四、复原

事故处理后的有关必须安排:

事故发生后,现场责任人必须做到认真组织、沉着平复、遵循原那么、赶忙应变、及时联络、团结互助。

现场责任人必须以身作那么,并要求所有遇险人员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要充分做好思想工作,发挥积极力量,互相照管。

同心同德、共度难关。

在事故处理完成后,追查事故相关责任人,并进行案例分析,同时总结体会教训,做出整改方案。

 

第四章机电运输事故应急方案

一、应急预备时期

1、现场人员的日常检查责任和职责

矿井运输工作环境、巷道断面安全和安全间隙;电机车运输,平巷和斜巷人员运送安全情形;斜巷运输安全环境情形;带式输送机、提升机、刮板输送机、工作溜安全系统情形等。

电机车:

〔1〕必须灯、铃、闸齐全,制动灵敏可靠;〔2〕检查钢丝绳、钩头、大环、销子〔防脱销〕、保险绳等安全设施的完好情形;〔3〕按规定设置可靠的防跑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实现〝一坡三挡〞;〔4〕检查带式输送机托辊损坏、杂物缠绕、煤矸埋压引起阻力过大或胶带使用时刻过长、塑性变形等。

刮板输送机检查要点:

1〕检查所有紧固件是否松动;2〕检查减速器、液力耦合器等润滑部位的油量是否充足;3〕检查刮板链是否有扭绕不正的情形;4〕检查操纵系统和信号系统是否合乎要求;5〕进行空载试验,开始时断续启动,开、停试运转,当刮板链转过一个循环后再正式转动。

转载机检查要点:

1〕检查刮板链的张紧程度;2〕检查链轮和刮板链的紧固情形;3〕检查机头部和机尾部的运转情形,并按规定注油;

2、处置事故的特点,发生事故的征兆。

〔1〕机电运输事故是由于机电设备治理不善、电气设备失爆、爱护装置不完善或失效、电缆短路、机械设备摩擦过热等所造成的

〔2〕造成提升事故的大致的缘故:

司机疏忽、违章操作:

设备老化、爱护装置不完善或者失灵,制动失灵。

〔3〕带式输送机事故的要紧缘故:

输送带着火、输送带打滑、连接输送带、乘坐、跨过输送带、清扫输送带等。

〔4〕刮板运输机事故的缘故:

断链、飘链、机头和机尾翻翘、中部槽上运料和行人等所致。

3、相互的信息反馈

凡副斜井、回风斜井、井下运输大巷、采区材料运输巷等区域,发生跑车以及大巷运输发生撞车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现场人员,在全力以赴进行抢救的同时,要赶忙汇报调度室和矿安全信息站。

矿调度室赶忙通知有关单位及时组织救援,进行抢救,并安排专门电机车运送伤员。

凡胶带运输巷显现事故后,现场人员太必须赶忙停机,切断设备电源,及时组织抢救人员,同时通知调度室安排其他抢救人员到位

事故发生后,调度室通知相关人员看现场,分析事故缘故,制定防范措施,追究事故责任。

制定相应的措施对现场进行处理,复原设施和设备,做好设备运行前的预备工作。

4、日常应急救援材料的预备和检查

要紧检查:

矿井运输工作环境、巷道断面和安全间隙;电机车运输,平巷和斜巷人员的运送安全情形;斜巷运输安全环境情形;带式输送机、提升机安全系统情形等。

一、事故的初始时期

1、事故的报告、人员、方式、报告部门,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赶忙撤到安全地点,现场跟班区长和班长赶忙查看受伤人员情形,能救先救,不能抢救时,赶忙向矿井调度〔:

9〕汇报清晰,在矿井没有派来救援人员前,积极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紧急救援。

队长、技术员必须赶忙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值班人员依照矿井调度及区长的命令,赶忙通知井上副队长和班组长,在副队长和班组长的带领下,配合矿井抢救人员,共同进行抢救。

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现场处置

1、方案、顺序、原那么、避灾路线

1〕发生事故、事件后,现场人员要赶忙向调度室报告事故的差不多情形。

差不多情形包括:

(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刻、地点、事故类别;

(2)事故的简要通过、伤亡人数、损害程度、涉及范畴;

(3)事故发生缘故的初步判定;

(4)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的抢险情形等。

 2〕调度室在接到事故单位〝事故〞报告后,要做好事故的详细记录,并赶忙告知当天调度值班领导,然后向矿井应急救援总指挥〔矿长〕汇报。

2、有关人员的岗位要求

队长、技术员必须赶忙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值班人员依照矿井调度及区长的命令,赶忙通知井上副队长和班组长,在副队长和班组长的带领下,配合矿井抢救人员,共同进行抢救。

三、复原

1、善后处置

后勤保证及善后工作组要会同公司(局)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组织和谐善后处置工作,尽量排除事故后果和阻碍,安抚受害人员,保证矿区稳固,尽快复原正常秩序。

指导对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的设备、物资按价付款或归还。

并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单位和个人缺失的理赔工作。

2、调查分析

事故调查组应在事故处置时期介入收集有关资料。

应急状态终止后,要通过下井勘察、现场模拟、运算以及找当事人调查询问、查阅相关图纸资料等手段,找出事故缘故、性质、责任和体会教训,制定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并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报上级部门。

3、事故应急救援总结报告

煤矿事故灾难处置工作终止后,现场救援指挥部应及时分析总结应急救援体会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上报公司(局)应急办公室。

避灾路线:

 

第五章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应急方案

一、应急预备时期

1、现场人员的日常检查责任和职责

各采掘区队要认真执行〝综合防尘〞的有关规定,使用好现有防尘设施,严格落实〝一通三防〞治理业务责任制。

检查采煤机割煤喷雾系统;检查液压支架喷雾装置是否通畅;检查转载机机头处喷雾是否通畅;检查隔爆水棚水量及完好情形;定期清除积煤。

2、处置事故的特点、发生事故的征兆

空气中浮游煤尘浓度大量增加;风量减小;电器失爆;违章放炮;积尘超标;

3、相互的信息反馈

井下工作人员发觉上述预兆后,应赶忙向区队值班室及矿调度室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情形严峻时,应赶忙停止作业,迅速迎着风流撤出。

4、日常应急救援材料的预备和检查

采煤机喷雾应满足以下要求:

〔1〕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0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0Mpa。

〔2〕假如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8.0Mpa。

〔3〕高压胶管的耐压强度应大于喷雾泵站额定压力的1.5倍。

液压支架自动喷雾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

〔2〕喷雾系统应安设向相邻支架进行喷雾的喷嘴。

〔3〕喷雾系统各部件的设置应有可靠的防止被砸坏的措施,并便于从工作面一侧进行安装和爱护。

隔爆水袋要按标准吊挂,做到数量够、水量足、无破旧,净化水幕要做到灵活、可靠、使用正常。

运输转载点、进回风顺槽,都应安装喷雾装置,实现采区和矿井灭尘喷雾自动化。

二、事故的初始时期

1、事故的报告、人员、方式、报告部门,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应赶忙佩戴自救器,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并设法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发生的地点、位置、性质;事故发生后造成的巷道、系统损坏情形;人员伤亡情形,现场人员情形等。

2、事故应急救援的呼唤

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觉有煤尘超限危险时,现场人员必须停止作业,并报告调度室,假如情形紧急,必须赶忙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爆炸威逼地点的人员,撤离时必须按指定的撤离路线撤离。

三、事故应急救援的现场处置

1、方案、顺序、原那么、避灾路线

煤尘爆炸事故发生后,位于灾区人员,要遵守〝灭、护、撤、躲〝四字原那么;撤离灾区的人员,一样应遵守〞逆风而行〝的原那么。

避灾路线:

2、有关人员的岗位要求

跟班副矿长:

负责组织现场人员自救、撤离

班组长:

协助跟班副区长组织现场人员自救、撤离

安全员:

安排撤离路线、佩带自救器

电工:

切断电源

发觉煤爆事故的人员应赶忙用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员在接到事故后,应赶忙报告矿值班领导、救灾总指挥及救灾指挥部其他成员,并通知中央变电所和二采区变电所,切断5210进、回风巷综采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