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0379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docx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

报告人

全国和谐教学法研究会理事长

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敏勤教授

引言: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次使用了“和谐”一词。

当时就有代表说:

和谐的思想正在成为党和国家的意志。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

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

2004年12月5日在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是中央第一次把构建和谐社会列为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2005年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

胡锦涛同志从6个方面对和谐社会的内涵作了全面解释: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根据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和学校工作的规律,我在《当代教育科学》杂志2005年第9期发表了《怎样构建和谐学校》的文章,被《教育文摘周报》(中央教科所)2005.7.27日6版全文转载。

所谓和谐,《应用汉语词典》解释为:

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比喻感情融洽,气氛良好。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

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政通人和,安定团结,这是社会的和谐。

学校是社会的基层单位,社会的和谐需要学校的和谐,所以我们要构建和谐的学校。

根据胡锦涛同志对和谐社会的解释和学校工作的规律,我从如下九个方面谈如何构建和谐学校:

一、以人为本是学校和谐的核心

二、人际关系是学校和谐的关键

三、民主法制是学校和谐的准绳

四、公平公正是学校和谐的凝聚力

五、文明整洁是学校和谐的形象

六、诚实守信是学校和谐的品牌

七、充满活力是学校和谐的动力

八、爱护自然是学校和谐的本色

九、安定有序是学校和谐的保障

一、以人为本是学校和谐的核心

构建和谐学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学校就是“以师为本”“以生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

(一)尊重人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尊重人是依靠人和提高人的前提。

一个人只有受到起码的尊重,才能使他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价值,才能心情舒畅的工作和学习,才能看到领导和别人对自己的希望。

1.要尊重人的人格

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工作能力不同,但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敬。

特别是对学生,不管其家庭背景如何,学习成绩如何,行为表现如何,他们都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我们只有权利把他教育好,没有权利歧视他、放弃他、侮辱他,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要尊重人的创造性

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都有一定的创造性,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欲望,都不愿意墨守成规,他们希望在不断的创新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

教育教学工作本来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如果我们硬要把每个教师的工作束缚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他们就会感到工作乏味无趣,就会失去创造的欲望和动力,就会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重复着一些简单的劳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就不可能有较大提高。

作为正在成长的学生,朝气蓬勃,每天都会有许多新的疑问、新的想法,就像一颗幼苗,每天都在发生变化,都在增枝添叶。

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幻象,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好奇心如果不断被否定或遭到打击,就会失去创新的动力和热情。

 北京市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说过一件事:

一个初一的学生问他的数学老师:

“您在课上讲,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总称,有理就是有道理的意思,我不明白整数和分数有什么道理呢?

”老师回答:

“这是数学上的规定,没有为什么。

” 

    这一问一答被孙维刚听到了,他为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而欣喜,也为老师轻率的回答而遗憾,甚至感到了残酷——几经如此,求知的火花将熄灭,孩子们将会懒于思考。

    孙维刚说:

永远不要对学生说“没有为什么,这就是规定,这要死记。

”世界上没有“没有为什么”的事情,都有为什么。

比如说,你看,黑板为什么不叫白板呢?

足球,用脚玩的球嘛。

你为什么叫王大力呢?

可能你爸爸小的时候老受欺负,希望你长大了有力气不受欺负。

你老家在河北,河北是在黄河以北,所以河南边的那个省叫河南,洞庭湖以南叫湖南,以北叫湖北。

3.要尊重人的个性

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性格特长不同,学校在制定统一的校规校纪的情况下,还要尊重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个性特长。

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一个模式,在不违背学校的校纪校规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每个教师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个人爱好。

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应该得到重视和鼓励。

新课程提倡的学生成长记录薄和个性成长方案,就是力求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度身量做,避免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

4.尊重是一种交换,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的交换。

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魏书生说:

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有个好的方法,那就是自己先输出想要得到的东西,人心与人心之间如同大山与大山之间一样,当你对着对方心灵的高山呼唤:

我尊重你——,对方心灵的高山也会发出回声:

我尊重你——

你说:

“我帮助你!

”回音也会是:

“我帮助你——”

你说:

我恨你——,对方心灵回声不会说:

我爱你——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你尊重别人别人才尊重你,你帮助别人别人才帮助你。

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有一条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将其引申到人际关系中,虽未必十分恰切,但也告诉了我们,在社会、在学校,在我们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人们之间情感和利益的转换也要有一种相对的平衡。

如果只是一味的索取,没有回报,或总是单方面的付出,没有相应的收获,这样一种关系是不能持久的。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是一种交换关系。

人们在交换过程中,付出的是成本,获得的是报酬,报酬减去成本就是交往的利润。

这种成本、报酬、利润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特别是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怀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领导对群众的尊重交换来的不仅是群众对领导的尊重,更主要的是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河南省新密市新世纪学校的校长说:

我要记住每个教师的生日并给他以祝福

(二)依靠人是办好学校的保证

1.首先要依靠教职工办学

学校的发展靠什么,主要是靠广大的教师。

他们是学校办学的主体,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需要他们去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需要他们去实践,只有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学校的工作才能上水平上档次。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师资力量的差别。

依靠教职工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要让他们看到学校领导对他们的重视,使他们有一种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而不是一个打工者。

学校领导有事喜欢和他们商量,他们的建议经常被学校领导采纳,他们就觉得自己在学校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物,而是学校领导依靠的对象。

他们就会对学校产生依恋感,思想稳定,以校为家,工作有长期打算;就不会这山看着那山高,见异思迁。

另外,依靠广大教师就要让他们有责有权,做到责权利相符,在一定范围内他们要有自主权、主动权,说了算,这样他们才能做好一个部门一个班级的工作,才能上好一门课。

如果事事都被学校领导牵着鼻子走,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但得不到发挥,还有一种不被信任不被依靠的感觉,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如江苏省洋思中学实行承包制管理,层层承包,责权利相符,所以调动了全体教师和干部的积极性。

干部竞争上岗,能上能下。

教师实行聘任制。

这样人人都很珍惜自己的一份工作,人人都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依靠群众,更主要的是调动他们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如果说洋思中学是靠制度的约束和竞争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话,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三中则是靠调动教师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

相继厚校长点圆式工作法

点圆式工作法是以个人工作岗位为圆心,以责任感为半径划圆,责任感越强,半径越大,划的圆越大。

反之则相反。

这种工作法要求教职工要主动想问题,而不是被动工作。

举例如下:

电工的例子

花工的例子

2.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紧紧依靠学生

学生不但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更是我们依靠的对象。

一个学校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上万学生,如果事事都靠老师管,既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也没有必要。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逐步做到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只有把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做到人人都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每个人不但是被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加强每个学生的责任感,才能使学生得到锻炼,这即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

如临淄三中的学生自我管理

如魏书生的“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3.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务实态度

我们有些学生不好好学习,首先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家长不负责任,对老师不负责任,对社会不负责任。

所以说不好好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是社会的事,是关系到若干人的事,要教育学生不仅为自己负责,还要为别人负责。

我向大家介绍台湾一所学校的做法。

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高达二三百人。

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

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

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

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

学生没有寒署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

这就是台湾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

在台湾各大报纸招聘广告上,经常出观“只招忠信毕业生”字样。

这所学校就是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注重抓具体落实。

校长高震东多次大陆来讲演。

他们的经验是:

凡事从我做起,强调责任意识

高震东校长在演讲时说: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

(台下声音:

“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

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

“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

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

哪有不团结的团体?

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教师也是一样。

在高震东的学校里,如果教室很脏,老师问:

“怎么回事?

”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

“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有打扫卫生。

”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批的。

在他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

“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

”然后马上去打扫。

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

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高震东说,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学校,更应该训练学生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

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

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

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

你只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

“这是他们的事。

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

”——这是什么观念?

你读书干什么?

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

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

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

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

有人会说:

“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

”这是错误的。

一般人最坏的毛病是这样:

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打开第二个,第二个也没有,又去开第三个——这样的学生,在他的学校是要被开除的!

连举一反三都不懂:

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吗?

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

人无远虑怎么能行?

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人,都要想到后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

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干部,不是一个有用的人。

水管不关,来了水后让它哗哗哗满池子去流,仍不去关注:

“反正是学校的水,不是我自己的!

”你为什么浪费学校的水?

你为什么浪费学校的资源?

如果我们每天洗脸都为学校省一盆水,全校师生一年省多少水?

省多少电?

(三)提高人是办学的目标

1.首先要不断提高师生的生活条件和工作学习环境

学校不仅是教师工作的地方,也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学校只有不断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使他们安心工作,全力以赴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也要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比如现代教学设备和校园网的建设,学生食宿条件和文体活动场所的改善等。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小学生从入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我们要力所能及的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促进他们的进步和发展。

2.要注重教师个人的发展

学校办学不仅使学生得到发展,也要使教师得到发展。

过去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些是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其实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输出知识,还要不断的学习和补充自己,在当今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学习新的知识,就不能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所以学校要为每个教师搭建学习和发展的平台,给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个人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这样他们才觉得生活有奔头,工作有干头。

现在提倡校本教研,鼓励教师成为专家型的教师,开展各种评名师活动,就是在促使教师不断成长,使他们的思想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现在好多老师选择学校不单是看工资和福利待遇的高低,更注重个人的发展。

在好的学校,教育科研氛围浓,有发展的空间,几年的时间就可能小有名气,而在一些学校一辈子也可能打不出去。

现在好多学校实施名师工程,让每个教师都有奔头,如青年新秀,学科带头人,学校名师等,让每个人在学校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子,每个人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如淄博杏园东路小学让师生的照片上墙,教师出版专集,教师发展记录簿,学生成长记录簿。

3.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新课程提出发展性评价的问题。

多少年来,到了期末,中小学都要评选三好学生,省级的、市级的、区级的、校级的。

但评选的层次再多,也仅仅有15%-20%的孩子能拿到一张奖状高高兴兴的回家,另外80%以上的孩子则灰溜溜的空手回家,有的家长不出声,有的家长没好气。

亲戚来了,见了孩子,往往第一句就问:

“考了多少分?

”第二句是:

“评上了‘三好’没有?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家长脸上挂不住,过后就会斥责孩子。

孩子像一条灰溜溜的小狗,整天垂头丧气。

如果我们80%的孩子没有了信心,没有了面子,垂头丧气的生活,这种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苏霍睦林斯基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大声疾呼:

“每个少年儿童是多么渴望看到自己的成绩,多么渴望别人承认他的优点和技艺。

这种愿望为精神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可我们许多学生在长达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却始终看不到这个成绩,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在上海教育论坛上呼吁,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希望以个性化评比代替,以减少对学生心理上的压力。

  “三好学生”是我国中小学阶段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的一种荣誉称号,即“学习好、思想好、身体好”。

但顾明远教授认为,评选“三好学生”从理论上没有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就是要求每一名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但现在评选“三好学生”的数量大约只占到学生总数的10%,这无形中在心理上造成了“三好学生”与其他同学的差别,这是最伤害学生的。

他质疑,难道没被评上“三好”的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就不好了吗?

而事实上,现在有些学校在评选“三好学生”上已经走偏了方向,“三好”变成了“一好”和“二好”,即成绩好或听话的学生就能评上“三好”。

  也有人提出,现在评选的“三好学生”实际上就是“特权”学生,最明显的就是在升学时可以加分,这是一种荣誉,如果很功利地去看它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实惠,这对学生的成长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

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方面。

各学科课程标准已经列出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并对评价方式提出了建议。

显然,过去的三好标准(学习好、思想好、身体好)已经不能包括这么丰富的内容。

2000年大连市教委宣布:

大连市中小学将不再把评“三好学生”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固定内容,延续了40余年的“三好学生”评选活动在大连市取消。

抚顺市新抚区北台小学在2000年取消评选“三好学生”,取而代之的是“雏鹰争章”活动,包括16个单项奖和3个综合奖。

该活动设立了练身奖、学习奖、团结奖、助人奖、行为规范奖、礼仪奖、特长奖、服务奖(为班级、同学服务)、自立奖(自己的事自己做)、创新奖(小发明小制作)、进步奖(每学期各方面明显进步)、劳动奖、卫生奖、仪表奖(服装整洁、不讲名牌)、尊师奖、孝敬奖等16个单项奖,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奖机会。

而且,最后还有3个综合奖:

即拿到全部16个奖可获“成功奖”,拿到14个单项奖可得“发展奖”,获12个单项奖可得“进步奖”。

  评选结束后,该校2200名学生100%获奖。

该校有一个学习成绩不高、非常淘气的孩子,以前没得过“三好学生”,但在此次“雏鹰争章”活动中得到了12个奖项。

这对全面评价一个学生有积极意义。

孩子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2004年深圳市海湾小学也取消了三好学生评比,期末评个性生。

该学校在期末的学生评比中,用学生一系列的个性化评比取代了以往的“三好学生”评比制度,就连学生有良好习惯、身体健康和诚实守信也能获奖。

深圳海湾小学有学生1100多人,学校新的评比制度分为思想品德、学习、体育健康、综合能力四大方面,设立了14个奖项:

1.健康体魄——华南虎奖

2.良好习惯——小天使奖

3.品德进步——白鹭奖

4.热爱集体——大雁奖

6.诚实守信——小灰雀奖

7.学习进步——黑马奖

8.学习优秀——丹顶鹤奖

9.勤奋博学——蜜蜂奖

10.实践创新——爱迪生奖

11.爱好特长——孔雀奖

12.全面发展——小超人奖

13.好干部——狮王奖

14.自立自护——穿山甲奖

  这些奖项的评选不同于以往“三好学生”评选,由每个班的学生自己来申报和评选。

学校将所设奖的参评标准发给学生。

评比时,各奖项写在黑板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申报。

评选由学生申报和同学推荐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每人只能申报一项。

申报时,由学生先进行自我陈述,然后由学生和老师组成的评委投票来决定。

在首次的评选活动中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获得了奖,评选的过程也成了一个教育的过程。

  由于每一个奖项都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学生非常喜欢这些可爱的奖项。

这些奖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学生会感觉奖励就在身边,评比时很容易“对号入座”,操作性强。

  在评比大会上,学生们都很高兴,都会用发现和欣赏的眼光不断发掘出同学身上的优点。

获奖的学生不再是寥寥无几的三五个“三好学生”,而是一大批。

品行好、进步大、身体棒、综合能力强的学生都能享受到获奖的荣誉。

同时,学生们也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这样的评比奖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导和激励作用。

山东省胜利油田黄河双语学校也取消了“三好”学生的评选,面向全体学生,设立“全面发展奖”、“单项突出奖”和“显著进步奖”三个层次。

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可获得“黄河学子——全面发展奖”,并同时向家长发出《喜报》。

评选比例为本班学生的20%。

凡是学习达标,又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可获得“黄河学子——单项突出奖”,如:

学习小博士、读书小状元、艺术小明星、体育小健将、科技小状元、示范小标兵、合作小功勋、自律小模范、自强小标兵、礼仪小标兵、服务小能手、勤劳小蜜蜂、爱心小天使、创新小状元等。

评选比例是本班学生的40%。

暂不能获得“全面发展奖”和“单项突出奖”的学生,但在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有发展、有进步、有提高,可以获得“黄河学子——显著进步奖”。

评选比例为本班学生的40%分。

三个奖项的比例之和是100%,学生全部获奖。

二、人际关系是学校和谐的关键

一谈到人际关系,过去我们往往把它看成是搞不正之风,是贬义的东西。

其实,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的沟通、理解、合作等都是一种人际关系,离开了别人的支持和帮助,一个人很难在社会上生存,更谈不上成就一番事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其中学会共处就是学会人与人共同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招收了第一届少年大学生班,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当时有3个家喻户晓的“神童”,这就是宁铂、谢彦波、干政。

然而他们的发展都不好,

宁铂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19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讲师。

1982年他开始报考研究生,接连三次他都放弃了。

他很少做物理学科的研究,却把大量时间用于围棋、哲学和宗教。

1988年结婚,2002年前往五台山出家,被学校找回后第二年又去了。

出家之后,宁铂切断了与俗世的联系,只有他父亲与他有联系。

谢彦波当时入学时才11岁,从入学时,老师就担心:

“人际关系这一课,心理健康这一课,整个班级的孩子都落下了,他的问题尤其严重。

”1982年,谢彦波提前一年大学毕业,15岁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读硕士,18岁读博士,因“没能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博士拿不下来”,于是转而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其导师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当时曾出现北大留学生卢刚杀死美国教授事件,谢彦波被怀疑为潜在的危险,传闻他曾用手枪或菜刀威胁过导师,被中国科技大要求回国。

现在39岁的谢彦波依然是副教授,似乎完全不懂得与陌生人打交道。

干政与谢彦波很相似,也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也是因为和导师关系搞得很紧张而回国,现在隐居在合肥,多年来与母亲相依为命,几乎与世隔绝。

人们在分析这些神童失败的原因时,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是不善于与人交往。

这些人智商很高,但情商未必高,他们学习成绩很好,在成长中最大的烦恼是与人打交道。

所以人际关系的和谐很重要。

学校的和谐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际关系主要包括:

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学校外部的人际关系。

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又包括:

干部之间、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

学校外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学校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关系、学校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学校与学生家庭的关系。

这些看起来是单位与单位的关系,实际上还是人与人的关系。

这些校内校外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了,学校就会“政通人和”、“校和万事兴”,就会兴旺发达。

(一)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

1.学校领导班子的和谐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的主心骨,是学校的作战指挥部,是全体师生员工的表率,如果学校领导成员之间真能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就能把学校搞好,即使有个别的歪风邪气也成不了气候。

如果学校领导成员之间明争暗斗,相互拆台,学校的正气就难以树起。

学校领导班子的和谐又决定于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如果学校的主要领导人格正,能力强,有思路,有办法,勤政廉政,事事以身示范,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学校领导班子的和谐就容易做到。

2.教职员工之间要和谐

俗话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学生在校几年就毕业了,一批又一批,像流水的兵,而大部分教职工在一个学校工作生活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今天不见明天见,难免会有荣誉和利益之争,如果全体教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