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0489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docx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复习题总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一、填空题

1.在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互相结合,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2.从传输范围的角度来划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其中,Internet属于(广域网)。

3.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定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利用(通信线路)将不同地

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4.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5.(ARPAnet)的诞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6.局域网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网络拓扑)、(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7.Internet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借助于(路由器)相互联接而形成的全球性互联网。

8.在通信技术中,通信信道的类型有两类:

点对点式和(广播式)。

在点对点式通信信道中,一条通信线路只能连接一对结点。

而在(广播式)通信信道中,多个结点共享一个通信信道,一个结点广播信息,其他结点必须接收信息。

9.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传输介质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物理路径,可以分为(导向)介质和(非导向)介质。

采用(导向)介质传输数据的网络称为(有线网),而不采用(非导向)介质传输数据的网络称为(无线网)。

10.对于通信子网,早期ARPAnet中承担通信控制处理机功能的设备是(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而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承担该功能的设备是(路由器/router)。

11.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狭义的Internet是指由上述网络中采用IP协议的网络互联而成的,广义的Internet是指狭义Internet加上所有

(1)C的网络。

Internet体系结构具有良好扩充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它

(2)B。

广义Internet的这种基于单一主干核心结构的弊端在于(3)D。

这种结构将逐渐被(4)C所取代。

(l)A.采用应用网关互联B.采用点到点协议直接互联

C.能通过路由选择至目的结点D.通过协议转化而可以访问资源

(2)A.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具有单向依赖性

B.基于树状结构,具有层次性和单向依赖性

C.基于环状结构,结点之间无依赖性

D.基于星状结构,结点之间无依赖性

(3)A.访问是单向的,造成有些资源无法访问

B.造成路由选择表规模太长,路由选择困难,不利于低层网络的路由选择

C.不利于Internet的扩充

D.对核心网关结构依赖严重,一旦出现故障,整个Internet的工作将受到影响

(4)A.星状主干结构B.无主干结构C.对等主干结构D.网状主干结构

三、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目前遍布于校园的校园网属于(A)。

A.LANB.MAN

C.WAND.混合网络

2.下列设备属于资源子网的是(A)。

A.计算机软件B.网桥

C.交换机D.路由器

3.Internet最早起源于(A)。

A.ARPAnetB.以太网

C.NSFnetD.环状网

4.计算机网络中可共享的资源包括(C)。

A.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信道B.主机、外设和通信信道

C.硬件、软件和数据D.主机、外设、数据和通信信道

5.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推出的著名的网络体系结构是(D)

A.ARPAB.ISO

C.TCP/IPD.SNA

6.通信子网为网络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指的是(C)。

A.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网络中间结点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选择通信介质

7.下面哪一项可以描述网络拓扑结构?

(D)

A.仅仅是网络的物理设计

B.仅仅是网络的逻辑设计

C.仅仅是对网络形式上的设计

D.网络的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

8.下面哪种拓扑技术可以使用集线器作为连接器?

(D)

A.双环状B.单环状

C.总线状D.星状

9.下面哪项描述了全连接网络的特点?

(C)

A.容易配置B.不太稳定

C.扩展性不太好D.容易发生故障

10.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A)。

A.结构关系B.主从关系

C.接口关系D.层次关系

1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人广域网,而城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B)

A.通信子网B.路由器

C.城域网D.电话交换网

12.目前人们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是根据(A)观点来定义的。

A.资源共享B.狭义

C.用户透明性D.报文交换

13.ARPAnet属于(B)网络。

A.线路交换B.分组交换

C.虚电路D.报文交换

14.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所能覆盖的地理范围,而且还在于(D)。

A.所使用的传输介质B.所提供的服务

C.所能支持的通信量D.所使用的协议

15.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达到相互通信而且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的系统属于(A)

A.计算机网络B.终端分时系统

C.分布式计算机系统D.多机系统

简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试从资源共享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义。

2.计算机网络可以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分类?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

4.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6.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举出几种应用实例。

7.无线网络在底层使用非导向介质作为传输介质,容易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

无线网络也有自身的缺点,试举出其中的两个缺点。

综合分析题

1.由n个结点构成的星状拓扑结构的网络中,共有多少个直接连接?

对于n个结点的环状网络呢?

对于n个结点的全连接网络呢?

2.有5个路由器要连接成一个点对点式的通信子网。

在每对路由器之间可以使用一条高速线路、中速线路、低速线路或不设线路。

如果生成和检查每一种拓扑结构需要100ms的计算时间,则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检查完所有可能的拓扑结构?

第1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一、填空题

1.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2.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中最低层,主要涉及(原始比特流)在通信信道上的传输。

3.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协议就是为实现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标准、规则或约定)。

网络协议的3个基本要素为:

(语义)、(语法)和(时序)。

4.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是由(ISO)制定的国际标准。

在OSI参考模型中,低层在相邻层接口的(服务访问点/SAP)处通过服务原语向高层提供服务,有4种类型的服务原语,其中(请求)和(响应)由高层发往低层,而(证实)和(指示)则由低层发往高层。

服务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单元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

5.OSI标准采用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范)3级抽象。

其中,(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7层的参考模型;(服务定义)详细描述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协议规范)精确地定义了应当发送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应当采用何种过程来解释该控制信息。

6.在OSI环境中,发送方的应用进程数据依次从应用层逐层传至物理层,其中传输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称为(报文),网络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称为(分组),数据链路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称为(帧),物理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称为(比特)。

7.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处于(互联网络)层提供的服务之上,负责向(应用层)提供服务。

8.在OSI参考模型中,会话层处于(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向(表示)层提供服务。

9.虚电路服务是0SI(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一种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确保所有分组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

10.计算机网络服务是指通信子网对主机间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所提供的保证机制。

通信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

(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11.在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上,(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现的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且没有差错校验。

12.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unit,PDU)是在不同结点的(对等层实体)之间实现该层协议所交换的信息单元。

13.RFC文档按照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

(因特网草案);(提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

三、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当网络A上的一个主机向网络B上的一个主机发送报文时,路由器需要检查(B)地址。

A.物理B.IP

C.端口D.其他

2.加密与解密属于OSI参考模型中第(C)层的功能。

A.4B.5

C.6D.7

3.下列属于OSI参考模型中的表示层功能的是(C)。

A.用户认证B.端到端连接

C.数据格式变换D.会话的建立与断开

4.物理层传输的是(A)。

A.原始比特B.分组

C.信元D.帧

5.各种网络在物理层互联时要求(A)。

A.数据传输速率和链路层协议相同

B.数据传输速率相同,链路层协议可不同

C.数据传输速率可不同,链路层协议相同

D.数据传输速率和链路层协议都可不同

6.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十l层的关系是(A)。

A.第N层为第N十l层提供服务

B.第N十l层将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C.第N层使用第N+l层提供的服务

D.第N层与第N十l层相互没有影响

7.在OSI参考模型中,服务用户发往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原语是(C)。

A.响应、证实B.请求、指示

C.请求、响应D.请求、证实

8.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提供的服务是(A)与对等层实体交换信息来现的。

A.利用第N一l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第N层协议

B.利用第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第N一l层协议

C.利用第N十l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第N层协议

D.利用第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第N+l层协议

9.路由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C)。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D.传输层

10.下列功能中,属于OSI参考模型中的表示层提供的是(D)。

A.交互管理B.透明传输

C.死锁处理D.文本压缩

11.在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A)。

A.主机-网络层B.互联网络层

C.传输层D.应用层

12.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工作在(A)。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D.高层

13.在OSI参考模型的7层结构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是(B)。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D.传输层

14.网络层互联主要用于(D)。

A.分布在不同地理范围内的局域网互联

B.具有多个网络层协议的多个网络互联

C.广域网之间的互联

D.广域网与局域网互联

15.在下面给出的协议中,(B)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TCP和FTPB.DNS和SMTP

C.RARP和DNSD.IP和UDP

16.集线器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OSI参考模型的(D)。

A.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B.网络层和传输层

C.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和网络层

17.0SI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的功能分成7个层次来实现,(A)。

A.层与层之间的联系通过接口进行

B.层与层之间的联系通过协议进行

C.各对等层之间通过协议进行通信

D.除物理层以外,各对等层之间均存在直接的通信关系

18.在OSI参考模型中能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联功能的层是(C)。

A.传输层B.应用层

C.网络层D.物理层

19.在TCP/IP参考模型中TCP协议工作在(B)。

A.应用层B.传输层

C.互联网络层D.主机-网络层

20.若要对数据进行字符转换、数字转换以及数据压缩,应该在OSI参考模型的(D)上实现。

A.网络层B.传输层

C.会话层D.表示层

21.在下面对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特性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A)。

A.通过交换与路由,找到数据通过网络的最有效的路径

B.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种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

C.将数据分解成帧,并按顺序传输帧,并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

D.Ethernet的数据链路层分为LLC和MAC子层,并在MAC子层使用CSMA/CD协议争用信道

22.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分别为(C)

A.报文(message)、帧(frame)、比特(bit)

B.分组(packet)、报文(message)、比特(bit)

C.分组(packet)、帧(frame)、比特(bit)

D.数据报(datagram)、帧(frame)、比特(bit)

23.下面属于TCP/IP协议族中互联网络层协议的是(C)。

A.IGMP、UDP、IPB.IP、DNS、ICMP

C.ICMP、ARP、IGMPD.FTP、IGMP、SMTP

24.下列哪一个机构为设备间的电气连接与数据的物理传送开发标准?

(A)。

A.EIAB.ITU-T

C.ANSID.ISO

25.在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相互交换信息的实体构成(C)。

A.通信实体B.相邻实体

C.对等实体D.传输实体

26.协议是(D)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或约定。

A.同一结点上下层B.不同结点

C.相邻实体D.不同结点对等实体

四、简单题

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为什么要定义网络体系结构?

2.什么是网络协议?

由哪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3.面向连接通信和无连接通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0SI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原则是什么?

画出OSI参考模型结构示意图,并简述各层的主要功能。

5.有两个网络,都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其中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而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报文流。

二者是否相同?

为什么?

6.在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是什么?

7.在0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元称为帧,而网络层传输的数据单元称为分组。

试问是帧封装分组,还是分组封装帧?

8.为了使协议数据单元(PDU)能够被正确传送到目的地的对等层,在每层协议附加的报头中通常包含一些什么样的信息?

9.在TCP/IP协议族的传输层中,有两个不同的传输层协议TCP和UDP,为什么设置这样两种不同的协议,试对它们进行比较。

10.请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

五、综合分析题

1.在一个n层的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中,每层协议分别要求加上长为Hn字节的报头。

如果某应用进程生成的数据长度为D字节,则在物理传输介质的带宽中有多大比例是用来传输有效应用数据的?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第3章物理层

一、填空题

1.物理层不是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介质),而是指在(传输介质)上为其上一层即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2.物理层定义了与建立、维持、释放物理信道有关的(机械规范)、(电气规范)、(功能规范)、(规程规范)4种规范。

3.数据可以分为(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

4.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和信宿组成;调制前的电信号称为(数字)信号,调制后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5.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分为(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3种基本方式。

6.模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载波,载波具有3个要素,即(振幅)、(频率)和(相位)。

在模拟数据通信系统中,针对载波的不同要素可以对数字数据进行调制,有3种调制信号的方法,分别是(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移相键控/PSK)。

8.脉冲编码调制的过程简单地说可分为(采样)、(量化)和(编码)3个过程。

9.模拟信号在数字信道上传输前要进行(编码)处理;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上传输前需进行(调制),以便在数据中加入时钟信号,并抗干扰能力。

10.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11.计算机广域网络的最常使用的3种数据交换方式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美国的ARPAnet采用的交换方式是(分组交换)。

12.在计算机网络中,双绞线、同轴电缆以及光纤等用于传输信息的载体被称为(传输)介质。

13.香农定律关于信道噪声的主要结论是:

对于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如果信道带宽为B(Hz),信噪比为S/N(dB),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B.log2(1+S/N)b/s。

电话系统的典型参数是信道带宽为300OHz,信噪比为3OdB,那么不管使用多少信号电平级,也不管采用多大的采样频率,决不能以大于(30000)b/s的速率传输数据。

14.允许信号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送的数据传输模式称为(全双工通信);允许信号在两个方向上传送但每一时刻仅可以在一个方向上传送的数据传输模式称为(半双工通信);信号仅可以在一个固定的方向上传送的数据传输模式称为(单工通信)。

15.线路交换技术完成数据传输需要经历的过程包括(线路建立)、(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

16.载波信号从发送结点传播到接收结点所需的时间称为信号(传播时延);而数据(传输时延)指的是一个结点从开始发送数据到数据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也可以是接收结点接收整个数据的全部时间。

17.异步传输模式ATM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技术,采用的是(信元交换)方法。

ATM的基本数据传输单元是(长度)固定的信元,信元的长度为(53)字节,包括(5)字节的信元头和(48)字节的用户数据。

18.异步传输模式ATM的物理链路指的是连接(ATM交换机)和(ATM主机)的物理线路;ATM的虚连接可以分为(虚通路/VP)和(虚通道/VC)两类,每条(需通路/VP)可以包含一条或多条(需通道/VC)。

19.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多址接人技术有(频分多址接入/FDMA)、(时分多址接入/TDMA)和(码分多址接入/CDMA)3种。

20.为了实现数据传输,需要建立一个数据通信系统,一般包括信源、发送装置、

(1)(C)、接收装置和信宿。

当采用卫星进行通信时,数据一般被变换成

(2)(B)。

为了增大模拟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应采用的设备是(3)(B)。

现在在电话网上利用调制解调器传输数据采用的主要调制方式是(4)(D)。

(l)A.信号放大器B.编码解码器C.传输信道D.交换系统

(2)A.数字信号B.模拟信号C.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D.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3)A.网桥B.放大器C.中继器D.交换机

(4)A.ASKB.FSKC.PSKD.QAM

21.不同的数据交换方式具有不同的性能。

为了使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时延最小,

首选的交换方式是

(1)(A);为保证数据无差错地传送,不应选用的交换方式是

(2)(A)。

分组交换对报文交换的主要改进是(3)(A),这种改进产生的直接结果是(4)(C)。

在出错率高的传输系统中,选用(5)(B)更合适。

(l)A.线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信元交换

(2)A.线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信元交换

(3)A.传输单位更小且有固定的最大长度B.传输单位更大且有固定的最大长度

C.差错控制更完善D.路由算法更简单

(4)A.降低误码率B.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C.减少传输时延D.增加传输时延

(5)A.虚电路分组交换B.数据报分组交换

C.报文交换D.线路交换

22.对一路信号进行FSK调制时,若载波频率为fc,调制后的信号频率分别为f1和f2(f1

(1)(A)。

当对多路信号进行调制时,调制后各信号的频带

(2)(D)。

信号到达接收端后通过(3)(B)分离各路信号。

WDM与FDM工作方式相似,但WDM调制的是(4)(C)。

(l)A.fc一f1=f2一fcB.f2-f1=fcC.f2+f1=fcD.f1Xf2=fc

(2)A.相同B.部分重叠C.连续D.不重叠且不连续

(3)A.解调器B.带通滤波器C.载波发生器D.终端软件

(4)A.时间B.频率C.波长D.相位

二、选择题

1.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C)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A.双绞线B.同轴电缆

C.光纤D.微波

2.在电缆中采用屏蔽可以带来什么好处?

(B)

A.减少信号衰减B.减少电磁干扰辐射

C.减少物理损失D.减少电缆的阻抗

3.下面关于卫星通信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C)

A.卫星通信通信距离大,覆盖的范围广

B.使用卫星通信易于实现广播通信和多址通信

C.卫星通信的好处在于不受气候的影响,误码率很低

D.通信费用高,延时较大是卫星通信的不足之处

4.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A)的通信方式中。

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B.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

C.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D.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

5.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为(D)。

A.半双工通信B.单工通信

C.数据报D.全双工通信

6.下列传输介质中,不受电磁干扰和噪声影响的是(C)。

A.屏蔽双绞线B.非屏蔽双绞线

C.光纤D.同轴电缆

7.一般来说,对于通信量大的高速局域网,为了获得更高的性能,应该选用(B)。

A.同轴电缆B.光纤

C.双绞线D.无线

8.曼彻斯特编码采用的是(C)。

A.外同步B.群同步

C.自同步D.都可以

9.模拟数据编码有3种基本形式即(B)。

A.BSK、PSK、LSKB.ASK、FSK、PSK

C.AKS、FKS、PKSD.BKS、PKS、FKS

10.利用电话线路接入Internet,客户端必须具有(B)。

A.路由器B.调制解调器

C.集线器D.网卡

11.数据传输速率指的是(C)。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每秒信号变化的次数

C.每秒传输的比特数D.每秒传输的周期数

12.设数据传输速率为4800b/s,采用16相相移键控调制,则调制速率为(D)。

A.480ObaudB.360Obaud

C.240ObaudD.l2OObaud

13.下列哪一种交换方式实时性最好?

(C)

A.报文交换B.虚电路分组交换

C.线路交换D.数据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