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0967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消化和吸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化和吸收.docx

《消化和吸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和吸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化和吸收.docx

消化和吸收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基础知识巩固

知识1消化系统

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口、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B.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C.口、食管、胃、小肠和大肠以及肝

D.消化道和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

2.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消化液都来自同一个消化腺

B.消化液有唾液、胃液、小肠液三种

C.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D.肝脏分泌的胆汁以及胰脏分泌的胰液也是很重要的消化液

3.人体吞下的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

A.食道→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B.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D.食道→胃→胰→大肠→小肠→肛门

4.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消化系统的功能()

A.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

B.将大分子的分解成为小分子的

C.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D.将食物中细菌彻底除掉

5.如图4-2-1是人体的部分消化系统示意图。

(1)图中①的名称是它有的功能;

(2)图中②的名称是。

图中③的名称是。

知识点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6.人体的小肠内壁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这对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作用是()

A.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消化吸收

B.增强小肠的弹性,有利于容纳更多的食物

C.增强小肠的弹性,有利于食物在小肠内运动

D.以上三项都是

7.如果一个人的肝脏功能不好,分泌胆汁过少,则会对食物中的哪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有不利影响?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粗纤维

8.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

A.唾液、胃液和肠液

B.胃液、肠液和胰液

C唾液、肠液和胰液D.胰液、唾液和胆汁

9.淀粉、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经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A.维生素、无机盐,水

B.二氧化碳、尿素、水

C.葡萄糖、氨基酸、甘油

D.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10.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进行了一个科学实验:

将一块肉放入一只极小的铁笼内,将肉连同铁笼一起喂给一只鹰吃,一段时间后,将连着小铁笼的绳子往外拉,结果只拉出完整无损的小铁笼,铁笼内的肉却不见了。

关于这块肉的去向,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鹰在口腔中用牙齿把肉剔出吃了

B.鹰嗉囊内的寄生虫钻进笼子把肉吃了

C.鹰的消化道分泌化学物质把肉消化了

D.鹰体内的细胞把肉吸收了

11.能够同时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种物质的结构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2.能够消化淀粉的结构是下列哪一组()

A.口腔和小肠

B.胃和小肠

C.小肠和大肠

D.口腔和大肠

13.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胆汁

知识点3酶

14.以下对酶及其作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酶是活细胞制造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物质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C.生物的新陈代谢几乎都在酶的作用下进行

D.白化病的生成是由于小肠不能吸收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

15.

(1)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成蓝色的是()

试管号试管内容物条件检测

12mL浆糊十2mL纯唾液37℃10min3滴碘液

22mL浆糊十2mL清水37℃10min3滴碘液

32mL浆糊十2mL稀释10倍唾液37℃10min3滴碘液

42mL浆糊十2mL纯唾液95℃10min3滴碘液

52mL浆糊十2mL纯唾液+2滴浓HCl37℃10min3滴碘液

A.1、2、3

B.2、3、4

C.3、4、5

D.2、4、5

(2).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2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A.酶具有催化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具有高效性

D.酶是有机物

(3)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3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A.酶具有催化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具有高效性

D.酶具有稳定性

(4)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4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A.酶具有高效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活性受温度影响

D.酶具有稳定性

(5)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5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A.酶具有高效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具有稳定性

D.酶活性受pH影响

16.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是可以从食物中吸收的

B.酶即可以是蛋白质,也可以是脂肪和糖类

C.酶是一种催化剂,受温度、PH等影响比较明显

D.同一种酶,即可以催化糖类,也可以催化蛋白质

梯级能力提升

易错题

17.人体对淀粉和脂肪进行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A.口腔和胃

B.胃和小肠

C.口腔和小肠

D.小肠和胃

18.人的一餐符合健康要求的中午饭,下列哪一种营养成分含量应该是最少的()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创新题

[一题多变题]

19.甲同学早餐吃了稀饭,乙同学早餐只喝牛奶,他们在小肠内被吸收的主要物质分别是()

A.葡萄糖和氨基酸

B.淀粉和氨基酸

C.麦芽糖和氨基酸

D.蔗糖和脂肪

变式一:

小明同学今天吃了以下食品:

①米饭;②白菜;③鸡肉;④鱼;⑤玉米;⑥马铃薯;

他生命活动需要的葡萄糖和氨基酸主要有哪些食品提供()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③④⑤

新情境题

20.下图(图4-2-2)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

(1)图中代表酶的是______,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从图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______性,做出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如果D代表脂肪,那么E、F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

探究题

21.如图4-2-3所示的A、B、C、D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关于检验唾液能够消化淀粉的实验装置图。

请仔细分析该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

这四个装置的顺序应该

为;

(2)图A中,滴管加入的应该是,目的是检验1、2两试管中是否存在淀粉。

这一步根据的原理是;

(3)图B加入的浆糊是用加水煮沸而成;

(4)图C是将1、2两试管进行水浴加热,加热的温度应该为,理由是;

(5)图D是中l号试管加上与2号试管一样多的清水的目的是;

(6)该实验的假设是,结是。

22.下表表示刘庆同学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的部分实验,请根据他的实验设计和加碘液后应出现的现象,加以说明:

(6分)

试管编号加入材料水温(℃)恒温时间(分钟)加碘液后的现象

1馒头碎屑+唾液2mL9010A

2馒头碎屑+唾液2mL1010B

3馒头碎屑+唾液2mL3710C

4馒头碎屑+清水2mL3710D

(1)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实验材料后,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C: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A和B都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1~4四组实验的过程和分别出现的现象A~D,经过认真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题

23.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

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A.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24.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

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小表所示:

水温30℃40℃50℃60℃70℃80℃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28秒12秒6秒4秒12秒17秒

根据表中有关实验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A.0℃B.60℃C.50℃D.30℃

综合应用拔高

综合题

25.下图(图4-2-4)中的曲线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消化曲线,因为其到了才开始被消化。

(2)乙表示消化曲线,因为其在就开始被消化。

(3)这三种营养物质在中都可以被消化,而在中则都不能被消化。

26.图4-2-5是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请依据图填空。

(1)淀粉的消化是在[]______中开始的,由[]______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消化为_______;

(2)蛋白质最终消化成的物质被[]_______吸收的,其表面形成环形的_______,增加了消化和吸收面积;

(3)胆汁是由[]_______,分泌的,它能促进_______的乳化;

(4)无消化和吸收作用的器官是[2]_______和[11]_______;

(5)能吸收全部营养物质的器官是[]_________。

竞赛题

27.(广东省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下列物质中,可以不经化学性消化就能被吸收的是

①麦芽糖②食盐③维生素④花生油⑤氨基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28.(广东省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下列有关营养物质在人体内进行化学性消化部位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淀粉只在口腔内消化

B.蛋白质只在胃内消化

C.脂肪只在小肠中消化

D.麦芽糖只在小肠中消化

29.(广东省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下列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的是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30.(浙江省第七届初中生自然科学竞赛复赛)酶是一种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由许多个氨基酸连接而成的。

某种酶是由419个氨基酸构成的,科学家为了研究酶为什么具有催化能力,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得丁该酶5种长度不一的片段(见图4-2-6),图中的数字表示氨基

酸的编号,如1—196表示该酶的第1号氨基酸到第196号氨基酸),同时检验了各片段的催化能力(“+”表示具有催化能力,“—”表示没有催化能力)。

根据实验结果,该酶具有催化能力的可能是下列哪一个片段?

()

A.第196号氨基酸至第419号氨基酸

B.第1号氨基酸至第43号氨基酸

C.第197号氨基酸至第302号氨基酸

D.第44号氨基酸至第196号氨基酸

31.(2004年广东省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的4种不同的物质。

如图4-2-7所示。

据图回答问题:

(1)冒气泡最快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冒气泡是因为过氧化氢发生了化学反应,催化剂能使该化学反应加快进行。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甲试管没有加入催化剂,在实验中可以不设置甲装置

B.乙和丁试管都加入了高效性的催化剂

C.丙试管所加物质不属于催化剂

D.丁试管所加物质没有催化作用

(3)整个实验可以证实以下哪一项

A.过氧化氢加入催化剂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氯化铁和肝脏研磨液都是催化剂

C.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但变性后失活

D.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发生化学反应

趣味题

32.近年来,常见报道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事故。

2006年6月8日某报又报道某小学的十多名学生擅自结伴到河里洗澡,不慎被河水冲到深水区。

由于他们不会游泳,现场又没有人能采取急救措施,导致8名女学生溺水身亡。

为此,国家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强调中小学生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

请根据上述事例回答下列问题:

(1)溺水为什么会死亡呢?

原来,人体的生命活动时时刻刻都需要能量,而能量来自体内的氧化分解,这一过程需要氧气。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肺等呼吸器官从中获取氧气。

当人溺水时,水阻隔了人体呼吸道与空气的接触,使人体无法进行正常的,导致人体缺而死亡。

(2)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怎样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提示:

答30字以内即可)

趣味题:

33.中国营养学会将我国成年人钙供给量定为0.8克/天,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青少年对钙的需求量更高,但我国绝大多数人远未达到这个标准。

据调查显示,我国95%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北京、上海、内蒙古地区小学生钙的摄入量分别只有标准量的33%、55%和69%。

可见,我国儿童缺钙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比较严重。

(1)在人体消化道中吸收钙的主要场所是。

钙被吸收后进入。

(2)钙是构成人体骨的重要无机盐,被盐酸浸泡过的骨会变得,这说明钙与骨的的物理性质有关。

(3)下表为王刚同学某日的食谱。

王刚同学这天摄入钙的总量为克。

根据表2分析,王刚同学若表现出缺钙症状,直接原因最可能是什么?

如果通过喝牛奶补钙,按照对钙的需求量为0.8克/天计算,他这天至少应在饮食中增加克牛奶。

食物种类食物重量(克)含钙量(克/100克)

馒头100O0.03

青菜500O.O3

豆腐100O.16

牛奶00.10

猪肉1000.006

(4)教育部号召大力开展“豆奶工程”。

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这项工程的主要意义是为人体补充和。

同步中考挑战

34.(浙江省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细细咀嚼米饭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

A.米饭本来是甜的

B.米饭中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米饭中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米饭中部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35.(2006年,浙江舟山)新鲜荔枝是水果中的佳品,它的果皮中存在着一种酶,采摘后能够促使果皮变成褐色,影响保鲜效果。

为了探究温度对这种酶活性的影响,小明选择产地、品种相同,大小、成熟度基本一致,且无损伤的新鲜荔枝,分成数量相同的6组装人保鲜袋中,贴好标签,分别放人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5天后,取出荔枝,测定褐变面积并制成柱状图(如图4-2-8)。

请根据实验回答:

(1)荔枝果皮内这种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为提高荔枝的保鲜效果,选择的温度范围宜在(填字母)之间.

A.5℃~15℃

B.15℃~25℃

C.25℃~30℃

36.(2006年嘉兴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2005年的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颁发给了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

马歇尔和罗宾?

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沃伦获奖后说:

“当时的医学教科书认为,由于胃酸的存在,在胃内不可能有什么东西生长,因此根本就没有人想到这些疾病与细菌感染有关。

”为了验证他们提出的细菌致病理论,马歇尔曾服用了一杯含有幽门螺杆菌的液体,一周后,他患了严重胃病,检查证明已被这种细菌感染。

两位科学家的发现,使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胃炎、胃溃疡疾病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1)胃壁分泌的胃酸除了激活和维持胃蛋白酶的活性外,还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一些病菌。

胃酸的这一作用属于(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2)用唾液淀粉酶探索pH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可以用如图4-2-9所示的曲线表示。

若换成胃蛋白酶,曲线

在水平位置上将会如何移动?

(填“向左”或“向右”)。

(3)对于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你从上面的材料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D点拨: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其中消化道包括口、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2.D点拨:

不同的消化液有不同的消化腺,消化液有唾液、胃液、小肠液、胆汁和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有乳化脂肪的作用。

3.B

4.D点拨:

因为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所以可以有机械加工的成分,但不能将食物中细菌彻底除掉。

5.

(1)胆囊暂时储存胆汁

(2)胆总管胰脏

6.A

7.C点拨:

胆汁分泌少,导致脂肪不易乳化

8.C

9.D点拨:

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消化道吸收,而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

10.C:

点拨该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胃有化学性消化的功能,胃蛋白酶把蛋白质分解掉了。

11.C点拨: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口腔只能初步消化淀粉,胃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而大肠不具有消化功能。

12.A

13.D点拨:

唾液含淀粉酶,胃液含胃蛋白酶,胰液和小肠液都含能分解糖类、蛋白质、脂肪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酶

14.D点拨:

人体内所需的酶一般由自身细胞生成,不从食物中吸收,这和维生素是有区别的。

15.

(1)D

(2)A(3)C(4)C(5)D

点拨:

酶的特性是专一性、高效性、受温度和PH等影响较明显。

注意实验设计的意图,就能明白题目的用意是考查酶的哪种性质。

16.C点拨:

酶的化学成分一般是蛋白质,酶具有专一性,同一种酶不能即可以催化糖类,也可以催化蛋白质。

易错题

17.C点拨:

口腔中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帮助淀粉的消化,但不能帮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而帮助脂肪消化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小肠液都分布在小肠。

本题的易错点是消化总是从口腔和胃开始,混淆了食物的消化和具体某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的区别。

18.D点拨:

从量的角度看人体对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需求量远远大于对维生素的需要量。

本题的易错点是学生容易把营养素的重要性和需求量混淆,从重要性角度看,七种营养素都很重要。

[一题多变题]

19.A点拨:

稀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变式一:

C点拨:

白菜主要是提供维生素和纤维素,肉类主要提供蛋白质,玉米和马铃薯主要提供糖类,也有少量蛋白质。

20.

(1)AA参加了反应并且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2)专一性A只能和D反应而不能和B、C反应

(3)甘油脂肪酸

点拨:

酶的本质是催化剂,所以酶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

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

如:

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而不能催化糖类和脂肪。

21.

(1)BDCA

(2)碘液碘液遇淀粉变蓝色

(3)淀粉(4)37℃该温度是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最适温度(5)对比只能保证一个变量,其他条件必须一致(6)假设唾液淀粉酶能够促使淀粉分解唾液能使淀粉分解

点拨:

设立对照组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只允许有一个条件不一样,这就是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22.

(1)将各试管中的材料充分搅拌

(2)不变蓝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了

(3)变蓝1号试管温度过高,2号试管温度过低,唾液淀粉酶都不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4)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下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23.B点拨:

该题的关键是审题,注意“避免对胃产生刺激”的意思。

由于胃不能分解淀粉,所以淀粉制成的胶囊可以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

24.B点拨:

酶的活性越强,分解同等量底物所需用的时间就越短。

25.

(1)脂肪小肠

(2)淀粉口腔

(3)小肠大肠

点拨:

大肠只能吸收部分水和维生素。

26.

(1)1口腔7唾液腺麦芽糖

(2)5小肠皱襞

(3)8肝脏脂肪

(4)食管盲肠

(5)5小肠

点拨:

小肠的全长约为5~6米,小肠腔面有许多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而形成的环形的皱襞,以及皱襞表面的绒毛。

由于皱襞和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增大了30倍。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绒毛壁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细胞顶端(即面向肠腔的一端)有明显的纵纹。

近年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看到上皮细胞顶端的纵纹是细胞膜突起,这叫做微绒毛。

每个柱状上皮细胞可以有1700条左右的微绒毛。

微绒毛的存在,又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比上面所估计的数值增大20倍以上。

总之,由于环形皱襞、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表面积比原来的表面积增大了600倍左右。

27.C点拨:

食盐是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麦芽糖要被分解成葡萄糖才能都被吸收。

28.CD点拨:

口腔中的唾液中含淀粉酶少量,所以不能分解淀粉,并且分解的产物是麦芽糖,而不是葡萄糖,胃液中的蛋白酶也是少量,所以不能全部分解蛋白质,所以说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

29.C点拨:

胆汁的功能是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在肠腔内,这样便增加了胰、肠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使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但其中没有脂肪酶。

30.D点拨:

该题主要考察读图能力。

从该图的第一段和第二、三、四段比较得出具有催化能力的可能是第1-196号氨基酸,第二段和第六段比较可以得出结论。

31.

(1)B

(2)D(3)C

点拨:

这是个证明酶催化高效性实验。

氯化铁溶液是过氧化氢的催化剂,而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它们都有催化作用,但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要高得多,要注意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度,而不是没有催化剂就不会反应。

32.

(1)有机物(或糖、葡萄糖……)空气(或外界)气体交换(或呼吸)氧

(2)只要答出符合有关预防溺水方面的安全意识或行为的均得满分。

例如:

在教练、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游泳;在会游泳的成人陪同下才下水游泳;游泳时要带上救生圈……

33.

(1)小肠血液

(2)柔软硬度

(3)0.616184(4)蛋白质无机盐(钙)

点拨:

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

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作成骨的支架,赋予骨以弹性和韧性。

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

脱钙骨(去掉无机质)仍具原骨形状,但柔软有弹性;煅烧骨(去掉有机)虽形状不变,但脆而易碎。

种成分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幼儿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一半,故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

成年人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比例约为3:

7,最为合适,因而骨具有很大硬度和一定的弹性,较坚韧。

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

34.B点拨:

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没有甜味,麦芽糖有甜味

35.

(1)在5℃-30℃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2)A。

点拨:

要注意用文字表达的时候力求准确、简洁。

所以要加“在5℃-30℃范围内”。

36.

(1)非特异性免疫

(2)向左(3)具有开放性,合理即可。

如:

务实求真的精神;不迷信权威;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等。

点拨:

既然能杀死一些病菌,当然是非特异的,口腔的PH为中性,胃液的PH约为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