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1719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2讲 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 岳麓版选修2.docx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2讲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岳麓版选修2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2讲英美民主与专制的搏斗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教案岳麓版选修2

[考纲] 1.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

(1)《大抗议书》。

(2)内战。

2.《独立宣言》。

[课标] 1.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认识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展的实质。

2.了解《大抗议书》的基本内容,理解国会通过该文献前后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

3.简述国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护国政体”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4.概述《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理解“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5.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6.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中关于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规定,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

7.说出《独立宣言》中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化进程要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订法律的准备阶段。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自13世纪《大宪章》颁布以后,英国逐渐确立起一种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

甚至到16世纪都铎王朝统治时期,历代国王登基时都要宣誓尊重法律。

(2)资产阶级与按资本主义方式来经营牧场和农场的新贵族成长起来。

(3)詹姆斯一世宣扬“君权神授”,经常与议会发生冲突。

税收问题上出现的分歧是国王与议会冲突的集中体现。

詹姆斯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先接受《权利请愿书》后反悔解散议会,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反抗国王专制统治的斗争。

2.《大抗议书》

(1)背景:

查理一世为解决财政困难,被迫重新召开议会。

议会于1641年通过《大抗议书》。

(2)内容:

①历数国王在内政和外交上的弊端。

②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

(3)影响:

议会反对派与国王决裂。

3.内战

(1)爆发:

1642年8月,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2)共和国的建立:

①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新贵族克伦威尔脱颖而出,经反复较量,击败王军,1648年底内战结束。

②1649年,议会处死查理一世,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3)克伦威尔的“护国政体”:

①建立:

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

②结束:

1660年5月,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4.复辟王朝的覆灭

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的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

(1)背景:

在1688年光荣革命中,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共同继承英国王位。

继位条件是必须接受《权利法案》。

(2)《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

《权利法案》用法律的形式对议会主权至上原则的认定,英国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

①18世纪早期起,英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由内阁中财政大臣主持,主持会议的大臣逐渐获得了“首相”的称号。

一般认为,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②在18、19世纪形成的一些惯例中,英国逐渐确立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2)完善:

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即应辞职;内阁在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下来。

3.议会改革:

选举权的扩大

(1)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但是,土地贵族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

(2)1832年,英国议会终于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

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给予一些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

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

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二次选举改革法案,使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1884年,由保守党领袖格莱斯顿提出而进行第三次议会改革,使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

英国基本上实现了男性户主的选举权,代议制民主在英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4.两党制的演变

(1)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英国议会出现了辉格党和托利党。

(2)光荣革命后,辉格党和托利党先后垄断英国政治舞台,均长达半个多世纪。

(3)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后,辉格党和托利党分别获得新的名称:

自由党、保守党。

(4)20世纪初,工党兴起,自由党逐渐分化。

如今,活跃在英国政治舞台上的两大主要党派是工党和保守党。

三、美国独立战争

1.历史背景

(1)北美殖民地的自由传统:

①自1607年起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在北美的大西洋沿岸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殖民地居民享有比英国人更广泛的参与政治的机会和权利,在社会中培养了自治的意识和能力。

②欧洲的启蒙思想传播到殖民地。

(2)“无代表不得征税”:

七年战争造成英国庞大的财政赤字,于是决定向殖民地征税。

殖民地人民高呼“无代表不得征税”的口号,采取各种方式抗议英国,如“波士顿倾茶事件”。

2.《独立宣言》的发表

(1)发表: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杰斐逊等人草拟的《独立宣言》。

(2)主要内容:

美洲13个联合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成为独立自由的合众国。

3.美国正式独立

1783年9月。

美国与英国签订了《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四、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

1.从邦联到联邦

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后,成为13个各自为政的邦。

1781年《邦联条例》生效,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

2.《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1787年)

(1)制定:

1787年,来自13个邦的邦联代表成立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1787年宪法。

(2)内容:

按照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由立法机构、总统和联邦法院三个部分构成。

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既是行政首脑,又是最高军事长官。

总统由全国选举产生。

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的法官由总统提名,国会批准,任职终身。

三部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牵制。

(3)评价:

美国宪法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它所建立的分权制衡体制被历史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防止专制的体制。

(4)发展完善:

基本人权的保障为增补人权内容,1790年国会通过了麦迪逊主持起草的10条宪法修正案,称为《权利法案》,但该法案没有修正宪法的另外一个重大缺陷,即对奴隶制的确认。

五、美国民主宪政的扩展

1.早期民主改革

(1)1800年,杰斐逊当选美国第三任总统。

(2)杰斐逊呼吁消除党派成见,而且提出保护少数人权利的主张。

(3)废除了限制民众言论自由的法令。

(4)促使国会废除了进口奴隶的贸易。

(5)取消了东部一些州对选民实行财产资格的限制。

2.西进运动与民主建州

(1)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和移民跟进开发的运动,史称“西进运动”。

(2)西部新扩张领土以民主方式建立新州,并以平等的身份加入联邦。

3.美国内战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南北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种植园奴隶制与资本主义的自由劳动制度的矛盾。

②导火线:

奴隶制问题最终成为两党竞选总统的焦点问题。

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总统成为内战的导火线。

(2)过程

①1861年初,南部11个蓄奴州宣布脱离联邦,成立邦联。

首先向联邦军队进攻,美国内战爆发。

②林肯号召人民“为联邦统一而战”。

③1862年5月颁布了《宅地法》,9月颁布了《解放宣言》。

④1865年4月9日,南方军司令罗伯特·李将军向北方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投降,内战结束。

(3)影响: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联邦制经受住了建国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证明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里实行共和制是可行的,是有长久生命力的。

4.发展

(1)由法律保障的公民权:

内战结束后,国会先后通过3个宪法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和保障黑人公民权。

(2)我有一个梦:

①背景:

黑人受歧视。

②黑人民权运动:

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公共汽车罢乘事件”揭开黑人民权运动的序幕,1963年达到高潮。

马丁·路德·金领导了震惊世界的进军华盛顿运动。

(3)民权法案:

美国国会和总统相继颁布了全面的民权法令。

最高法院也宣布种族隔离违宪。

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各种平等权利,黑人民权运动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

   《大抗议书》

主题1 《大抗议书》的实质

史料 《大抗议书》是英国国会与专制主义斗争的最重要的文件,形成于1641年。

其主要内容有:

列举了查理一世在无议会统治时期的暴政;提出一些重大的政策要求:

实现工商业活动的自由,高级政府官员和大臣只能“从国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们中间

任命,进行议会改革,要求建立对议会负责的政府。

该抗议书共204条,由皮姆起草,

经过激烈的讨论,议会终于以微弱的多数通过。

《大抗议书》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纲领。

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

主题2 历史进步性

《大抗议书》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并明确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经济要求,它标志着议会和国王的彻底决裂。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

主题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史料一 在英国,资产阶级政府愿意负担王室的费用,条件是王室成员要经常露面,以其在民众中独特的象征地位和精神感染力,维持和改善现存的社会秩序,但又不准超越政治权限。

所以,有人称国王参加公益活动,起着“国家与社会凝聚力和兴奋剂”的作用。

本史料表明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不理政”;英国女王在礼仪上、形式上是至高无上的,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史料二 英国上院历史悠久,是贵族和保守势力的天下。

上院议员不是由选举产生的,世袭贵族从呱呱坠地就注定从父辈那里继承上院世袭贵族的席位。

多年来,他们参政议政,交朋会友,享受政府提供的美味佳肴。

对此,民众早有意见,把上院看作“封建社会的尾巴”。

工党上台后,对上院进行改革,但是,改革受到重重阻力,很难彻底进行下去。

本史料表明英国君主立宪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主题2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首相职权

史料 18世纪初期,英国辉格党长期执政,它的领导人沃波尔在内阁中总揽一切,被其政敌讽刺为“首相”,当时他并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

1742年他下台时,他的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起解职。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和代议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本史料表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是在18世纪前期形成。

英国首相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数职。

主要表现在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

主题3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①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②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③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④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⑤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⑥实行分权原则。

(2)作用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②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③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④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欧洲乃至世界有深远影响)。

   《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与洛克天赋人

权的异同

1.相同点:

都是根据自然法的原则提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2.不同点:

(1)内容不同:

①洛克根据英国革命的要求概括成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②《独立宣言》概括为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2)对象不同:

①洛克的天赋人权主张适应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法治的民主制度的要求;②《独立宣言》则适应了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

3.《独立宣言》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

主题1 1787年宪法的制定

史料 1787年宪法序言明确指出“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史料阐明了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的目的和宗旨。

主题2 美国政体的分权原则

史料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史料中美国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主要是通过实行三权分立。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权利请愿书》本已在议会全体会议上批准,但由于一项非法宣言而遭毁坏,该宣言使请愿书对其本身、对议会权力、对臣民自由以及对发布此请愿书的目的都起了破坏作用;现在这请愿书已经毫无用处,而只能说明:

在法律和自由已经严肃而明确的宣示之后,那些大臣们依然飞扬跋扈,竟敢破坏王国的法律和压制王国的自由。

材料二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议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材料三 上下两院恭请国王陛下录用议会所信任的枢密大臣、大使及其他大臣,在国内外主管国王陛下的事务,否则我们既不能给陛下提供维持生活的费用,又不能对海外的新教徒按其事求,提供援助。

——《大抗议书》(1641年12月)

注:

《大抗议书》历数查理一世无议会统治时期的暴行,提出进行改革的要求

请回答: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权利请愿书》为什么已经毫无用处?

(2)材料中,议会是怎样抗议国王的?

(3)《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是17世纪英国政治史上的重要文献,这两部文献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恩格斯说:

“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

经过多次动荡之后,新的重心又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

”1688年革命正是确立了“新的重心”,正是一个“新的出发点”。

从此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循着正常的轨道发展起来。

请回答:

(1)恩格斯所说的“不可避免的反动”指的是哪些事件?

(2)为什么说1688年革命是一个新的出发点?

(3)有人认为“光荣革命”是一场妥协,是历史的倒退;有人则认为是一场进步的资产阶级革命。

你认为应如何评价这场革命?

3.阅读下列两幅关于三权分立的示意图:

图一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图解

图二 美国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关系示意图

请回答:

(1)上面两幅示意图所体现的原则有何相同之处?

两者属于什么关系?

(2)两幅图反映的具体政治体制类型有何差别?

(3)两幅图有助于说明什么问题?

(4)试依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关系。

4.阅读下列材料:

1776年7月4日通过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独立。

宣言中说:

我们认为这一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并由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当中设立政府,而政府的合法权利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

无论何种形式的政府,若无视这个目的,则人民就有权改变他或废除它,并建立新的政府。

新政府应当建立在最能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原则之上,并应按照符合这种原则的形式组织他的权利机关。

马克思将《独立宣言》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

问题:

(1)文中“政府的合法权利”指什么?

独立后,美国“政府的合法权利”是如何体现的?

(2)在独立后的一个世纪中,美国政府是否保障了“人人生而平等”?

为什么?

(3)《独立宣言》中所提出的基本原则,对于美国成为现代国家具有怎么样的意义?

答案

课时训练

1.

(1)查理一世急于获得金钱补助,违心同意了请愿书。

但在此后故意曲解其内容,《权利请愿书》遭到毁坏。

(2)宣布国王不经议会同意而征税是非法的,立法规定国王必须受法律制约。

(3)实质: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封建的斗争,反映了其要求政治权利的愿望。

2.

(1)1660年至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的倒行逆施政策。

(2)“光荣革命”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它推翻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3)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析。

“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的妥协,但它更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种妥协是建立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之上的,是适应英国国情的行为,因而其积极的、进步的作用是明显的。

3.

(1)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前者是理论,后者是前者影响的产物,是具体实践。

(2)前者是君主立宪制,后者是共和制。

(3)说明三权分立的思想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4)1787年美国宪法中规定:

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但三者之间呈现出制衡关系:

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也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4.

(1)人民赋予其权力,保障人民的利益。

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组成联邦政府;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2)否;独立战争以后黑人奴隶制仍然存在,他们没有获得权利。

(3)政治上,《独立宣言》的精神成为美国民主共和体制的基本原则;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讲近代中国争取民主的斗争教案岳麓版选修2

[考纲] 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课标] 1.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3.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与艰巨性。

4.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5.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一、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及其斗争

1.近代民主思想发展历程

(1)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一些改良思想家提出了“设议院”“君民共主”的改良主张。

(2)严复提出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主张。

他主张利用教育“开启民智”,逐步实现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

(3)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改革达到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目的。

(4)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辛亥革命前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1)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①内容:

论战的中心围绕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展开;改良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②评价:

改良派:

认识到建设民主政治需要一定的条件;但没有看到专制势力的顽固。

革命派:

要求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③影响:

革命派逐渐占据优势,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2)《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

①背景:

20世纪初,改良派广泛宣传立宪思想,立宪运动应运而生;清政府派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开始宪政改革。

②内容:

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君主不能变更法律;在保障“君上大权”的前提下,臣民有一定的自由。

③评价:

a.进步性:

使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得到极其有限的认可。

b.局限性:

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统归于君主,国民的权利只能得自君主的恩惠。

3.帝制终结与共和制的确立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时间:

1912年3月11日。

(2)内容

(3)性质:

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

5.民主共和遭遇挫折

(2)护国运动:

各派政治力量迅速掀起护国运动,袁世凯迅速倒台。

6.革命尚未成功

(1)整个社会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2)内阁频繁更迭,总统选举有名无实。

(3)普通国民的选举、监督之权没有兑现。

(4)旧的官僚、乡绅操控着地方各级自治机构。

(5)土地税和土地国有制度的政策在法令中没有丝毫体现。

(6)《临时约法》中,对妇女的参政权没有做任何规定。

二、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1.解放区的民主政治

2.国统区的民主斗争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政策

4.建立新中国的准备

(1)1947年,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

(2)1948年4月,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邀请各界代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准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3)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形成统一战线,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

(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

   康梁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主题1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理论。

康有为把本来对立的两种思想结合起来,这不是偶然的,是由当时的时代环境和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决定的。

当时传统的儒家思想在社会上根深蒂固,但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一筹莫展,这就促使着人们去探索新的出路。

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又日益扩大,日本学习西方进行明治维新的成功也为要求改革的人们提供了榜样。

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又身处广东南海这一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不可避免地深受双重影响。

康有为要进行资产阶级改革,本来应该用资本主义思想猛烈地批判封建思想,然而他却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固然有利于减小改革的阻力,但也暴露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主题2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史料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享乐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法,不必管它。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两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史料表明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在于他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的社会矛盾。

孙中山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地问题。

从根本上就是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

其实,孙中山提出的核定地价法具有空想性,在当时不可能实现。

主题3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及其观点的异同

(1)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

①康有为:

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用进化论观点重新把古代儒家的“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说”进行解释;坚持渐进变革,主张只能先实行君主立宪,将来再实行民主。

②梁启超:

提出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