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1789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docx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策略

临淄二中焦可可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加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怎样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能力;怎样利用集体讲座、心理训练、心理咨询、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把个案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素质,是现在高中教师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

当代高中生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要想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能力结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和心理上的急剧发展给他们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随着高考体制的改革,高考考生资格的放宽,竞争日趋激烈。

高中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加之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意识不强。

如果这一阶段缺乏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必须要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注意把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日程上,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磨练顽强的意志,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工作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和成长规律以及认知规律,在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素质。

一、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生理发展的特点

特点

身高经过初中阶段的快速增长到高中阶段的缓慢增长期,一般男生16岁,女生15岁开始身高每年增长不到1厘米,到18岁基本稳定。

体重与身高一样经过一段快速增长后,16岁开始,体重每年增长1公斤左右,男生到20岁左右体重基本稳定,而女生到18岁就基本稳定。

在体重的成分中,男女有一定的差别,男生的肌肉增长较快,肌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加大。

而女生相对脂肪较多。

结构和机能已能达到成人水平,兴奋与抑制过程基本平衡,第二信号系统起这重要调节作用。

这一阶段正处于青春期中、后期,因此,也会由于神经过程的稳定性缘故,而表现为掌握动作的协调性下降,尤其是女生表现更为明显。

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随着青春期发育的进行,动作的协调性有又会逐渐的得到提高。

呼吸系统:

高中以后,呼吸肌增强,频率减慢,深度加大,肺活量也增大。

一般男生肺活量在3600ml左右,女生在2500ml左右。

心血管系统:

随着年龄增长,心跳逐渐减慢高中学生心跳次数与成人已较接近,一般心率在每分钟78次左右。

进入成年期以后,心率一般在70次左右。

通常女性比男性平均每分钟高2次左右。

高中生除力量素质发展显著外,其它素质大部分处于缓慢增长阶段,18岁以后趋与稳定,基本达到成人水平。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特点

青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尚走向成熟的时期。

作为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处于与儿童的外界获得十七向对应的内部获得时期。

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了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窦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

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通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早就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

例如,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又较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混同起来。

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和老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高中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事能力的发展,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

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也有了自己的主张。

他们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现成的结论,对成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实事求是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

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并常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

青年时期是连接过去与将来的中间环节,是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过渡阶段。

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广阔的未来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离,他们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发展与未来是高中生最向往也是最广阔的领域。

这种面对未来的前瞻性使得高中生特别富于理想,它引发高中生批哦且地追求自我实现。

由于生理上的迅速走向成熟,加上心理上的迅速发展,使得高中生经历充沛、血气方刚、反映敏捷、上进心强、不安现状、富于进取,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他们乐于开拓、敢于创新、积极向上。

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闭锁性特点。

他们非常希望有单独的空间,有个人的抽屉,并喜欢把抽屉锁起来,好像有什么秘密似的。

他们不大爱对长辈说话了,喜欢自己写日记。

这种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得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渴望被人李杰的强烈愿望。

他们热衷于寻找理解自己的人,对知心朋友坦率地说出内心的秘密。

与小学生和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心里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影响,他们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很想像大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做出褒贬的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

喜欢“假如我是校长”这类角色扮演活动,对自治、自理、自立、自行结社、创办协会及刊物等的要求,充分表明他们思考问题已远远超出了学校的范围,做集体、国家主人的思想日益强烈,尤其是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

(三)思想品德状况

具有较强的国家观念和改革开放意识,但对社会主义认识还存在不少困惑,对国际环境的真实状况理解不够全面。

当前的高中生大多具有很强的国家意识、爱国热情和开放意识,在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及国家统一等方面表现出很高的认同度。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有必要举行,在观看一些国际重大比赛时,只要有中国代表队参加,他们都能自发地为中国队加油,并十分关心比赛的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社会进步和重大改革举措。

在重点学校,提出入党申请和参加党课的人数逐步上升。

但当前的高中生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还存在不少困惑。

当前不少的高中生比较认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环境、文化模式以及深层次的意识观念,政治敏感性不够强。

总体健康向上,但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多元化,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当前高中生的思想素质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社会变革引起的各种观念的更新与冲撞,加上其自身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往往使他们看待问题易带片面性、表面性,部分学生还不能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分析、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

同时,从个人兴趣爱好来看,多数学生喜欢看休闲娱乐、影视、体育类媒体节目或书刊,而对文学、科普等深层文化内容的书刊或媒体节目,却很少关注。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当前高中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当缺乏。

认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但对现实社会道德生活状况又充满困惑,认识水平与行为表现不协调,存在知行脱节现象。

当前的高中生能够认同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对“希望工程”、“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对尊老爱幼、救灾捐助、义务劳动、拾金不昧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有较高的认同率,对社会上走后门、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及言行不一、损人利己等不良行为极为反感。

但是,当前的高中生对道德观问题,在认知与实践、观念与行为、意愿与能力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承担责任、关心他人、自我管理、诚信等方面明显存在道德缺失的情况。

    

有一定的民主和法制意识,是非界线较清晰,但在守法、护法、用法等方面表现出的法律意识明显不平衡。

当前的高中生有一定的民主和法律意识。

大部分学生对别人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打击违法犯罪表示理解支持,但当自身合法权益需要保护时,则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二、高中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及教育重点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发展

阶段

适应阶段

过渡阶段

升学、提高阶段

主要

特点

新鲜感、不适从感

松弛感

紧张感

 

心理

状况

分析

因考取高中而产生不同的想法。

考上理想高中的兴奋,考得不理想的沮丧。

不论是兴奋还是沮丧,都会对新环境产生诸多的不适应,如焦虑、抑郁、压抑、情绪波动等。

由于初、高中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不衔接,会限制学生的一些合理要求,使一些学生失去应有的进取心,造成内在动力状态失衡,出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要求与实际可能的矛盾;社会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家长期望与自身愿望的矛盾。

因此,这是高中阶段问题最多的时期,也是班主任工作最关键的时期。

已基本掌握了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的规律,也交了一些朋友,思维方法逐步成熟,处于多梦的青春期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逐渐达到成人标准。

这个阶段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的兴奋和抑制已趋向平衡,性器官即将完成成熟。

随着生理的变化,对异性产生了爱慕心理。

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开始注意到人怎样看我,有较强的自尊心、情感丰富、内涵深刻。

能否顺利度过青春期,高二年级是关键。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面临人生重大选择,受到高考和择业的困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心理的高度紧张状态。

学生们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和烦恼,这时的考试得失心理极强,考坏的失落、沮丧,领先的也深感不如意。

他们的眼光往往只盯在学科分数上,而忽视对如何有效调整学习过程的研究,因此常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考试焦虑是最重要的问题。

注意创造和谐适度的学习氛围,调整期待水平,不给学生造成更大压力,加强考前指导,努力提高考试技能,做好考前的知识、生理、心理、物质等准备。

教育

重点

学习、交往、生活适应

人际交往(异性交往)

考生升学与就业指导

三、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分类

序号

内容

1

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高中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50%”。

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3

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1

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

如果缺乏关爱、理解、沟通,学生则会失望。

2

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高中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高中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孩子孤僻、专横性格。

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高中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1

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高中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

情绪激荡、表露而又内敛。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高中生情绪的激荡。

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敛。

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

早恋。

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高中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情况下,使得高中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1

高中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

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高中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

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

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

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四、促进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策略

(一)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相应的教育部门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更应该立足于现实,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还应成立相应的督察小组,随时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情况,让学校在执行政策的时候无空隙可钻。

更重要的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收到成效,让学生、家长、教师都能看到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益处,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

“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是师资。

未来教育的成败主要看教师的质量。

”为此就要首先抓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调节情绪的方法、应对考试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适应社会的人。

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开展以下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1、必须确立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的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也不是领导要求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情,更不是临时做一番的事情,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须长期坚持有计划开展的教育工作,应该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持久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这项工作的内趋力的强弱。

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高低,需求也不一样,有的学校还停留在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来搞教育,因此他们对待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也不一样。

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反复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开展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尤其是提高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只有成为学校自身需求的时候,工作才会有自觉性。

2、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努力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既然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已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中学教育的具体决策者和组织者,中学校长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日常管理之中。

现阶段,作为校长应做的工作有: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定专职教师,定专用教室;成立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室;校长挂帅,社会与学校有关人员共同参与,形成集教科研咨询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室,指导、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待遇。

创设心理环境,保证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也是中学校长所应该担负的责任。

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是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学校的标志。

为中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社区心理环境。

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主环境建设。

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

包括教学大楼、实验室、运动场等等在内的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

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和曲径通幽的小道,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技艺,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校有校风,班有班风,教有教风,学有学风,培养良好的“四风”,既能反映学校的特色,也是稳定的心理环境因素。

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可见,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家长们认识到: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

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3、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从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领域;从学校教育的任务来看,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当今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任务。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际组织者和执行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显然也是教师的责任之一。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未能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在一些地方,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几乎是一片空白。

因此,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引导。

(1)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要注意引导教师开展讨论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请有关专家给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让教师知道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完整的人格、充沛的活力、进取的精神、愉快的情绪、适当的行为、虚心的态度及现实的良好适应。

明确不同学段的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又有所不同。

让教师们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真正懂得一个好教师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与理解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

(2)组织教师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

指导教师讲究科学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正确引导:

心病必须心药医。

学生在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有经验问题、方法问题、心理问题,要依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问题,较多的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粗暴急躁,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剌打击,要朋友式地谈心,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优点与缺点、现实与未来,能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选择适应自己特长的成才之路,在学会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中,使人格得到完善。

善于等待:

心理问题解决需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水到渠成,不令而行,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要善于等待,坚持不懈。

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教师教育能力,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对症下药:

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依靠心理医生和专家会诊,个别指导,对症下药,不能一概而论。

(3)引导教师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引导教师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还应努力做到:

表扬、批评适度,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对学生的期望不能太高,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别人。

总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

(三)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指导策略。

班主任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打造出魅力人格。

“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高尚的人格可以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

1、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在孩子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权威。

古人说:

“亲其师,则信其道”。

因此,班主任要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坦诚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善于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能从学生的内心感受出发,处理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纳学生的言行,给学生热情的正面支持;创造机会,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以真诚的爱赢得学生的接纳和认同,让学生对其产生无条件地依赖感和信任感,使自己的言行在班级管理中产生天然的权威性和深厚的影响力。

2、开展积极健康的班级活动。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

在活动中让学生加强沟通交流,消除思想障碍,提高自我认识,促进健康成长。

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辩论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

没有班级活动,仅靠说教管理的班级,必如一潭死水,缺少生机与活力,没有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其发展可想而知。

3、做好个别心理辅导,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

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谈心,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

可设立“悄悄话”信箱,鼓励学生与自己进行心灵对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建立班级学生心理档案,发现有问题的学生,要重点关心,跟踪教育。

也可介绍给心理教师,取得家长的支持,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舒解学生的心理烦忧。

4、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提高团体辅导的技能和技巧。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也可看作是班级团体辅导,是对学生实施心理干预的一种有效方式,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比较了解,在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考虑到班主任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因此各班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不贪多,而重质,要求每学期每班不少于三至五节。

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每位班主任只准备好一节课,但要在一个年级实施教学。

一学期只准备一节课,对班主任来说,并没有增加过重的负担,同时也保证了课的质量。

学校可举行心理活动课评比,以提高大家的授课水平,提高心理课的教育实效性。

班主任要根据各年级的实际情况,选取课题,使授课内容更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5、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许多学生的问题,往往来自家庭,来自家长教育方法的缺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班主任要采取各种渠道,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让家长成为自己工作的得力助手。

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