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618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隋的统一》模板文档格式.docx

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及课堂参与均纳入评价过程平时的总成绩。

教法:

1、在查阅有关本课知识时指导学生从哪方面入手,材料的出处及启发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价值等等。

指导学生慢慢地学会自学,对他们的自学要给予肯定、赏识,给学生制造成功感的氛围。

在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学习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他们会学。

2、本节课用读、议、练、讲、看、的方式完成知识体系。

用这种学习方式,很可能出现学生在学习与讨论中时间上不能自控的情况,教师要很好地驾驭课堂,注意到重难点时间上的搭配,起到教师的组织、示范、指导作用。

四、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隋朝的建立、隋的统一,以及大运河的开凿。

2、了解隋文帝、隋炀帝,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识读“隋疆域图”和“隋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五、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参差不齐,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不同层次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补充问题、总结问题的情况,如态度、能力、效果等,对较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在参与中不够理想的学生也应在肯定其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指明其应注意的地方和努力方向,并做出相应评价。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和效果进行相应的记录,并载入教学与学生评价过程平日考核表中。

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使学生懂得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民族团结的可贵,知道人无完人,任何一位历史人物总是功过集于一身,隋文帝、隋炀帝也如此;

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了解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她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第2页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1] 

[2] 

[3] 

下一页

教学目标

  禹传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我国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的时间、国家机构。

夏朝粮食等的生产。

夏桀的暴政。

商汤灭夏。

盘庚迁殷。

商朝统治区。

商朝的繁荣: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

商朝奴隶主贵族的奢侈。

奴隶的悲惨生活:

“人牲”和“人殉”。

  通过的“商汤灭夏”的讲解,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结合教科书上的图画,进行形象直观教学,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通过对商朝奴隶制文明的介绍,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性,同时,还认识到奴隶社会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经济繁荣,它比原始杜会前进了一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社会发展的观点。

通过“司母戊鼎”等手工业精品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并对学生进行保护国家文物观念的教育。

教学建议

知识分析

  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阶级社会取代了奴隶社会。

夏朝出现了国家机构。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指导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才稳定下来。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得到了发展。

重点分析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也是第一个阶级社会。

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

因为商朝无论在农业,畜牧业还是在手工业方面都超过了前代.特别是商代的青铜器,从其铸造的精工、形状的繁多和花纹的精巧,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为全世界所有青铜器时代的文化所少见。

地位分析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他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开始了阶级社会。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的讲解,是学生理解阶级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而让学生能够把朝代的更迭放入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考虑。

教法建议

  重点突破:

  首先指导学生识别图示代表都城的图标,其次根据图示在地图上找到都城所在地。

夏的都城为阳城;

商的都城为毫。

  难点突破:

  首先介绍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发展、繁荣和衰亡4个时期,使学生对我国奴隶社会历史阶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抓住我国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说明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夏亡商兴的原因.主观即个人品德、对政事的态度;

客观即人心向背,夏桀与商汤有何不同。

从而教会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历史事件。

  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紧扣教材讲清国家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

讲述商朝经济生产时,突出青铜器的制造及其巨大成就,教师可适当补充些材料,讲清奴隶是怎样制造青铜器的,及青铜器工艺之高超、产品之多,使学生感受奴隶们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

重点讲述司母戊鼎,教师需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充激情的描述,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并对学生进行保护文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商朝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教学难点: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课型设计:

新授课

教法设计: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分析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⑴我国原始社会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它经过哪两个阶段?

(检查学生能否从宏观上掌握原始社会的发展线索,训练他们的概括能力)⑵我国原始社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

瓦解的主要原因和表现是什么?

(要求学生从产品的剩余,交换的发展和私有财产出现为分析瓦解的原因,从贫富的分化、阶级的产生分析瓦解的表现)教师在总结学生答案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新课。

导入新课:

原始社会瓦解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

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那么奴隶社会的国家得到情况如何,我们一起来学习“夏商王朝的统治”。

  第三课夏商王朝的统治

  一、国是的奴隶制国受――夏

  1、禹传启,“家天下”

  建议教师先复习提问:

什么是禅让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在氏族公社后期随着阶级的出现,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阶级社会出现了。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也被“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所替代。

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2、夏朝的建立

  建议教师先给学生讲以下史实:

在尧和舜在位时,都是在选定接班人后,就开始让他做很多工作,一是锻炼他的能力,二是培养他在群众中的威信,所以尧死后舜能顺利接班、舜死后禹能顺利接班。

但禹在位时,已经产生了阶级,部落联盟的首领已经拥有很多特权,在继承人问题上产生了私心。

禹虽然碍于禅让制不得不指定伯益作为自己的接班人,但却不让伯益得到锻炼,不让伯益接管权力,从而使伯益在群众中没能树立起威信。

禹却让自己的儿子启做很多事情,接管了很多权力,树立了威信。

这就使启在禹死后能够利用武力消灭伯益和其他的反对派。

让学生意识到:

实际上这是禹所导演的“父子相承”的一幕活剧。

  3、夏朝的生产

  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出示一些有关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夏朝除粮食生产外,手工业生产已能制造青铜酒器和兵器,还能制造雕饰美观的玉器和陶器。

  4、夏桀的暴政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夏桀残暴统治的文字(也可以再添加一些)并看《夏桀把人当作坐椅》图,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人民要反抗夏桀。

  二、商汤灭夏和盘庚迁殷

  1、商汤灭夏

  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夏亡商兴的原因。

主观即个人品德、对政事的态度,客观即人心向背,夏桀与商汤有何不同.从而教会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历史事件。

  2、盘庚迁殷

  商朝统治的稳定和发展。

指导学生使用“商统治范围示意图”,首先指导学生识别图示代表都城的标志,其次根据图示在地图上找到都城所在地。

学生在找都城的过程中,会发现商的都城有多处,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之后,教师再提问为什么商朝又成为殷朝。

学生肯定会回答因为盘庚迁殷后,商朝稳定下来,所以商朝又成为殷朝。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问:

迁殷后商朝的情况如何?

学生根据教材会回答:

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世界上的大国。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告诉学生一个道理: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那么稳定后的商朝经济是如何发展的呢?

三、商朝经济的繁荣

部门

发展情况

代表物品

1、农 业

2、畜 牧

3、手工业

  让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和补充材料来填写图表,通过填表使学生了解商朝的繁荣的经济,特别是司母戊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四、残酷的奴隶制度

  1、奴隶主奢侈的生活

  2、奴隶悲惨的生活。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下列内容,使学生了解奴隶社会是奴隶主的天堂,广大奴隶的地狱。

奴隶主生活极端奢侈,生前住在高大的宫殿里,并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准备死后继续享受。

盘庚迁都后270年,商都再未迁移。

长久建都的地方很容易集中大量文物。

商都殷在武王伐讨以后遭到破坏,逐渐成为废墟,故称殷墟。

这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一个都城,对研究商朝后期奴隶制社会的历史有很大的意义。

人们把它称为商朝的“历史博物馆”是很有道理的。

殷墟从1928年开始发掘到现在,出土文物不计其数,成为国家考古发掘的重点地区,中心在河南安阳西北少屯村一带,面积达24平方公里。

内有宫殿区、王室墓地、手工业作坊、平民墓地和奴隶的殉葬坑等遗址。

发掘出的11座王陵,规模巨大,有的占地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1976年挖掘的商王武丁妻子妇好的墓中,就出土了400余件青铜器和玉石器,品种繁多,有许多物品是前所未见的艺术珍品,造型美观、体态生动、文饰精美。

图画上的玉龙和象牙杯,集中反映了商朝的工艺水平,玉龙栩栩如生,象牙杯玲珑剔透。

墓葬情况既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奢侈生活,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

奴隶的辛勤劳动为奴隶主贵族创造了大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他们本身却被剥夺了一切财富和权利,甚至连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奴隶主不但强迫奴隶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各种繁重的劳动,还把他们当作牲畜一样任意屠杀。

商王和奴隶主在祭祀祖先和神灵时,经常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叫作“人祭”。

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作“人殉”妄想让这些奴隶在“阴间世界”侍候他们,守卫他们。

板书设计

夏商王朝的统治

一、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

  1、禹传启,家天下

二、商汤灭夏和盘庚迁殷

  商朝统治的稳定和发展

  1、农业

  2、畜牧

  3、手工业

四、残酷的奴隶制度

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从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到1368年元朝灭亡,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1。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五代十国”学习这一目要掌握五代十国的地理范围和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这一目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五代十国的更迭。

通过回忆唐末农民战争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知道朱温降唐后当了唐的大将。

907年他废掉唐朝皇帝,建立后梁,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要掌握五代的朝代顺序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十国是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五代实质上是夺取了中央权力的藩镇所建立的政权,十国则是割据各个地方的藩镇势力的继续。

在黄河流域的五代是相继建立的,南方各地和北方山西的十国,则是先后并存的。

②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军阀之间不断混战,导致人民困苦。

③后周世宗的改革。

要求掌握其改革措施。

四个方面,即:

a.安顿流亡农民;

b.减免苛捐杂税;

c。

惩治贪官污吏;

d.整顿军队。

通过改革,后周强大起来,这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

“陈桥兵变”这一目要求学生自己会总结“陈桥兵变”发生的时间、地点、领导兵变的人物和兵变的结果,培养解释历史名词的能力。

“杯酒释兵权”这一目主要讲述北宋初年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

需要了解四个问题:

①北宋初年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可以利用《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知道北宋先后灭掉各割据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的过程。

另外,还可以利用课本后面的《辽、北宋、西夏形势》地图,知道北宋的统治区只占有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并非我国全境。

那时我国的北方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和大理等,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所以说北宋没有完成统,全国的任务。

②削夺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这是本目的重点,课本上对“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作了生动的介绍,看课本上赵普对宋太宗的建议(为竖排)、《杯酒释兵权》图画和有关的小字,加深理解。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意为:

夺去这些大将的权柄,控制他们的财政,收回他们的兵权。

通过理解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策略有更深的印象。

③北宋政府派文臣担任地方官,并派官员管理地方财政。

④皇帝直接控制禁军。

北宋时把正规军称为禁军,阅读教材对“禁军”的注释。

“王安石变法”这一目学习时要掌握三个问题:

①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也就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可以从财政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辽和西夏的严重威胁等三个方面分析。

分析财政危机时,可以联系上面一目的内容,思考北宋初年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后产生了什么后果?

得出这样的结论:

出现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使得北宋开支巨大,人不敷出。

课本上有关妇匕宋官僚》的图画和妇匕宋时期禁军人数的激增》图表以及有关小字部分,形象地说明了北宋政治的腐败和财政危机的严重。

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求理解和掌握;

②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关于变法的内容可以按照课本上《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表要求把表格中“名称”一项,如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内容必须理解和记忆。

表格中的“内容”和“目的和作用”两项,必须理解,不必记忆。

③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失败。

要充分肯定变法的积极作用。

王安石变法的中心环节是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政府的收入以达到富国的目的。

各项措施实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一些弊端,但基本上都能收到它所预期的效果,使大地主的兼并和高利贷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使自耕农从事生产的条件得到了一些保证。

但贫苦农民从新法中得到的好处则很有限。

虽然如此,变法增加了政府的收人,富国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并且多少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北宋的统治。

王安石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

变法失败的原因课本上提到的两点,即:

a.新法推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情况;

b.更主要的原因是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

所以宋神宗死后,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新法就全部被废除了。

课本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的图画都说明了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

上述内容中,评价后周世宗和王安石在历史上的贡献,可考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陈桥兵变和王安石变法可出名词解释、简答题,考查归纳、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

这时,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于10世纪在北部建立的辽、党项族,于11世纪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等好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契丹的兴起”这一目要了解四个问题:

①契丹族的起源。

课本上的小字讲到了有关契丹起源的传说,说契丹族的祖先是一个骑白马的少年与一位乘青牛的少女,这说明契丹在其原始社会时期,是由一个包括“白马”、“青牛”两个氏族的小部落逐渐发展起来的。

②北魏时,契丹族同中原往来密切。

③隋唐时期,契丹逐渐强大起来。

④唐末以来契丹族的生活情况。

最后一个问题是本目的重点,要注意结合课本上的图画和小字进行了解,对契丹建国前夕和建国初期的生活情况有一个比较生动、具体的印象。

“阿保机建国”这一目要了解五个问题。

①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

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迭刺部的酋长。

迭剌部接近中原地区,耕作条件较好,与汉族接触也比较多,经济发展快,逐渐成为契丹八部中最强大的一部。

907年,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成为契丹族的最高首领。

②阿保机提倡农业,接受中原封建文化。

③916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

④契丹从石敬瑭手中取得幽云十六州。

⑤契丹改国号为辽。

历史上契丹的国号曾几次更改,947年改为辽,983年又称契丹,1066年又改为辽。

“澶渊之盟”学习时,可以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知道东京和澶州的位置,以及澶州城对北宋政权的重要性。

关于澶渊之盟要认识到是在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平衡情况下互相妥协的产物。

对于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得以安然脱险,还获得了战场上本来得不到的东西——“岁币”。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

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生产得到发展,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贸易。

澶渊之盟后,辽宋和好,每年双方互派使节拜年庆寿。

宋对辽致书自称南朝,以辽为北朝。

1010年,辽发生饥荒,北宋从雄州卖给辽两万石粮食。

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也传到了辽。

而辽为了消除燕云地区汉族人民的反抗情绪,取消了一些民族歧视法令。

辽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学生理解这样一个道理:

辽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战争,也有和平。

尤其是有频繁的经济交流,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各族之间关系的主流。

“西夏的建立”学习时,回忆东汉和西晋时讲到的羌族。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唐朝中期以来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看《辽、北宋、西夏形势》图,明确西夏统治区域和都城兴庆的地理位置。

“夏宋间的战与和”这一目要了解三个问题:

①夏、宋之间的战争使双方损失都很大,因此,1044年双方达成和议。

②议和后北宋给西夏的“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负担。

③议和后,双方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部分知识中,契丹、党项族的兴起与建国,开国皇帝可出选择、填空题,考查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

澶渊之盟可出列举题、评价题,考查识记、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金与南宋的对峙》

当辽和北宋的统治日趋腐朽的时候,生机勃勃的女真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

女真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曾经不可一世的辽朝,转瞬间又灭了北宋。

“女真的兴起和金的建立”学习这一目,要结合《金灭辽、灭北宋形势》教学挂图,回忆唐朝时期黑水株羯的情况,在8~9世纪时,黑水株羯一直隶属于粟末株褐建立的渤海国。

10世纪上半期,黑水棘揭发展为女真族。

辽灭渤海后,女真附属于辽。

辽为了削弱女真人的力量,把其中汉化较深的一部分迁到辽阳(今辽宁辽阳)以南等地。

没有南迁的女真人,后来建立金朝。

这一目应该弄清三个问题:

①女真族的生活。

看课本上《女真猎人》图画,以加深理解女真族擅长射猎的风俗,女真人勤劳勇敢,擅长骑马射箭,上山下岭,奔走如飞。

《大金国志》中记载,他们“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

”②女真的统一。

要注意是阿骨打的祖先而不是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

10世纪中期时,生女真人包括几十个部落,处于原始社会。

完颜部是其中较大的一个部落,它的生产发展最为迅速。

11世纪中期,完颜部已经定居在按出虎水(即阿什河,在今黑龙江阿城东)。

当乌古遒为部落首领时,完颜部强大起来,邻近的部落纷纷归附。

辽任命乌古遒为“生女真部族节度使”。

完颜部的首领从这时起,取得了作为部落联盟世袭首领的权力。

③阿骨打称帝建金。

1113年,完颜阿骨打做了女真部落联盟的酋长。

他发动女真人民“力农积谷,练兵牧马”,进行反抗辽朝奴役的斗争准备。

那时候,女真受辽的控制。

女真每年要以北珠、貂皮、名马、猎鹰等贡献给辽。

辽的地方官也以各种名目勒索女真人民。

辽与女真贸易,经常压低价格,甚至强行夺取,引起女真族的怨恨。

阿骨打顺应女真人民反抗辽奴役的要求,于1114年正式举兵抗辽。

他在军前誓师,历数辽的罪状,鼓励女真族同心协力抗辽。

当时女真只有军队2500人,却打败了辽军。

两个月后,又以刚满万人的队伍打败辽的10万军队。

抗辽的第二年初,阿骨打在汉族知识分子杨朴的谋划下,于按出虎水附近的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称皇帝,国号为“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为什么以“金”为号,课本上引的是《金史·

太祖纪》上的记载:

“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

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

”另外还有一种解释,即因为按出虎水是完颜部的发祥地,女真人称金为“按出虎”,所以阿骨打建国号为“金”。

“辽和北宋的灭亡”这一目学习时,需清楚以下几方面:

①辽金战争的性质。

辽国统治者对女真一贯地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使女真人民对辽统治者恨之入骨。

进行反辽战争符合全体女真人民的愿望。

虽然当时辽兵力达数十万,

女真兵力只有几千人,但辽这时的统治已十分腐败,而女真人是为民族自卫而战,士气高昂,很快就取得了抗辽的胜利。

但后来,金军屡败辽军,辽统治者已不再能对金进行奴役和掠夺或军事上的威胁,金军仍继续进攻,目的在于掠夺土地、人口和财物,战争的性质已经转入非正义的了。

辽所以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正如课本上说的,即辽统治后期政治腐败,皇帝沉溺于打猎和酒色中,不理朝政。

②北宋的灭亡。

女真贵族的势力通过对辽战争迅速扩大,他们掠夺财富和扩大统治范围的贪欲也空前地扩大了,而宋王朝的腐败懦弱更给金人的进攻以可乘之机。

在宋金联合攻辽的战争里,北宋统治的腐朽,边防兵力的空虚,在金人面前暴露无遗。

金灭辽后,为了掠夺中原地区的土地和财富,女真贵族凭恃强大的兵力开始连连进攻北宋,严重地破坏了中原人民的生活和生产。

北宋为什么会灭亡呢?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到以宋钦宗为首的投降派害怕广大军民动员起来,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对金妥协退让。

排挤主战派、遣散义军,终于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学习这一目应了解以下内容:

①南宋的建立。

通过看《金、南宋对峙形势》地图,明白宋朝分别称为北宋和南宋的原因。

②南宋初年金军南下和南宋主战派的抗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