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20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docx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巡检中学 赵世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能关系。

 

  2.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3.在探究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4.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迁移理解功能关系。

 

  2.通过观察知道动能、势能的存在。

 

  3.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

 

  4.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出影响动能及势能的因素

 

  5.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出各因素对能量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并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2.通过素材出示和教师引导,适当进行思想教育和学科渗透。

 

  【教学重点】

 

  1.观察归纳得出动能及势能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功能关系

 

  【教学用具】

 

  干电池、多媒体课件,斜面,铜圆柱、铁圆柱,木块,橡皮泥,橡皮筋,刻度尺,不同的(粗细)弹簧,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导线,开关,小灯泡。

 

  【教学组织】

 

  将学生分4人一组分为10个小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2分钟)

 

  1.播放小鸟撞飞机新闻报道。

学生观看。

 

  2.师:

小小的小鸟为什么会撞坏巨大的飞机?

要搞清这一问题,我们要学习能量的相关知识。

能量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在八年级电学部分我们已正式接触过了。

下面我们先来复习电学中能量知识。

 

  二、功能关系(5分钟)

 

  师:

出示一节干电池。

并提问:

你怎样判断这节电池是否储存有能量?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生:

接入一个小灯泡,如果亮,就说明它存有能量。

小灯炮发光,说明有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电流正在做功。

 

  师:

如果我们断开开关,电池是否储存有能量呢?

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生:

也有。

如果把电路连通,会看到小灯泡发光,电流会做功,所以它也具有能量。

 

  师:

很好。

从做功的角度来看,我们该如何判断这节电池是否储存有能量呢?

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再给出结论。

完毕

 

  师投影:

1.现在正在做功。

 

  2.现在没有做功,接通电路后,能够做功。

 

  师:

在电学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判断电源是否还存有能量,那么在力学中,我们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储存有能量呢?

 

  师投影如下图片,并提问:

请判断下列各图物体是否具有能量?

 

  1.流动的河水  2. 黄山上耸立的巨石   3. 拉弯的弓

 

  生思考与讨论。

毕。

交流

 

  生1:

流动的河水具有能量。

因为它对竹排有力的作用,竹排又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一段距离,所以流水对竹排做正在做功。

 

  生2:

黄山上耸立的巨石具有能量。

现在它虽然没有做功。

但一旦从山上滚下来,就可以对其它的物体做功,所以它肯定具有能量。

 

  生3:

拉弯的弓具有能量。

它现在虽然没有做功,但放手后,可以把箭射出去,对箭做功,所以它具有能量。

 

  师:

力学里我们又该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量的?

 

  生总结:

也分两种情况:

一、物体正在做功,肯定具有能量。

二,物体现在没有做功,但条件改变时,如杲它能够做功,也具有能量。

 

  师:

大家请看教材中是如何判断的?

 

  生找到并阅读: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师投影:

一、功能关系: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师:

刚才我们得出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量,要分两种情况。

可是教材所给的方法中没提呀。

问题出在哪儿?

 

  生(沉默后):

能够。

 

  师:

能具体点吗?

 

  生:

能够做功,包含了两种情况:

一、现在正在做功。

二、现在没有做功,但具有做功的能力。

 

  师投影:

“能够”的两层含义:

 

  1.一个物体现在正在做功;

 

  2.一个物体现在没有做功,但条件改变时,它具有做功的能力。

 

  三、火眼金晴,初识机械能(8分钟)

 

  师出示图片,要分组讨论下列各物体是否具有能量?

你是如何判断的?

它们具有能量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1-3小组讨论第一列,4-6小组讨论第二列,7-10小组讨论第三列)

 

流动的河水

 

被拉弯的弓

 

矗立不动的巨石

 

飞驰的列车

 

被拉长的橡皮筋

 

站立在山顶的运动员

 

奔跑的运动员

 

被拉长的弹簧

 

静止在书架上的书

 

 

  各小组交流。

 

  流动的河水,飞驰的列车,奔跑的运动员,它们都具有能量,共同特征是运动。

 

  被拉弯的弓、被拉长的橡皮筋、被拉长的弹簧,它们都具有能量,共同特征是发生了弹性形变,

 

  矗立不动的巨石、站立在山顶的运动员、挂在树上静止不动的苹果,它们都具有能量,共同特征是在高处。

 

  师投影: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体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能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师:

请举一个例子,使一个物体同时具有三种形式的能量。

 

  生讨论,交流。

 

  四、自主探究,再识机械能(20分钟)

 

  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弹性势能在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定的器材,完成探究实验。

1-3组完成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4-7组完成影响弹性势能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8-10组完成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因素的探究实验。

 

  生开始实验,师巡回指导。

 

  (附表1)

探究:

影响            能大小的因素

实验设计师

 

实验操作员

 

实验记录员

 

实验监督员

 

提出问题:

       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设计与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

 

 

用到了什么实验方法?

 

  

 

 

  完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总结。

 

  师投影: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大。

 

  物体的柔韧性越强,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五、拓展深化,知识运用(6分钟)

 

  播放“馒头击昏人”的新闻。

 

  师:

馒头能击昏人,说明小小的馒头具有巨大的动能。

那么质量和速度哪个因素对动能的影响更大呢?

同理,质量和高度哪个对重力势能影响大?

物体的柔韧性和弹性形变哪个对弹性势能的影响更大呢?

请同学们运用手中的器材,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并将实验记录填入附表2后张贴。

(1-3组研究动能,4-6组研究重力势能,7-10组研究弹性势能)

 

  附表2

研究课题:

     和      哪个对 工       的影响大?

实验设计师:

实验操作师:

数据记录员:

实验检查员:

实验步骤:

 

1.保持   相同,使         变为原来的2倍,  能变为来的  倍。

 

2.保持   相同,使         变为原来的2倍。

  能变为原来的  倍。

实验结论:

 

    能取决于      和       ,     对    能的影响更大

 

  师引导,总结如下:

 

  动能取决于质量和速度,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

 

  重力势能取决于质量和高度,两者对重力势能的影响一样大。

 

  弹性势能取决于柔韧性和弹性形变,弹性形变对弹性势能的影响更大。

 

  学生讨论下列问题,并交流

 

  1.馒头为什么有击昏人。

 

  2.小鸟为什么有撞坏飞机

 

  3.公路上为什么要对机动车辆限速。

 

  (注*柔韧性只是形象的说法,科学的说法为劲度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