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2086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docx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

工业废水污染物及其排放标准

工业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水质恶化、改变水体功能、污染饮用水源、危及人体健康

工业废水的分类

污染物性质:

有机废水、无机废水、重金属水、放射性废水、热污染废水

污染物种类:

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酚废水、含丙烯晴废水、含铬废水

产生废水工业部门:

冶金工业废水、化学工业废水、纺织工业废水、煤炭工业废水、石油工业废水

产生废水的行业:

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印染工业废水、焦化工业废水、啤酒工业废水、制革工业废水

废水来源与受污染程度:

生活污水、冷却水、洗涤废水、工艺废水、地表径流(初期雨水)

工业废水的主要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易降解、可降解、难降解

无机污染物:

N/P、重金属、氟化物、氰化物

悬浮物:

有机、无机

病原体

油类

热污染

放射性

工业废水的特点:

1种类繁多,治理技术远比城市污水复杂

2.组分复杂——难用单一处理技术解决——费用高

3.污染物浓度高——处理工艺复杂

4.可能排放有害有毒污染物——影响处理技术选择

5.废水排放量大

6.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大,使处理工艺复杂化

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原则:

三大政策: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谁污染,谁治理

强化环境管理,政策和法规

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策略:

1.积极推广与实施清洁生产,实行污染预防、工业污染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工业持续发展

2.提倡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的合并处理

3.调整乡镇企业的布局与产品结构,综合防治乡镇企业水污染

4.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和执法能力建设

 

环境标准的分类:

质量标准、排放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2009)

GB强制性国家标准;GB/T推荐性国家标准;GB/Z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CJ城镇建设行业标准;HG化工行业标准;HJ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Y海洋行业标准;JB机械行业标准;JC建材行业标准;JG建筑工业行业标准;NY农业行业标准;QB轻工行业标准;SL水利行业标准;WS卫生行业标准;DB+*强制性地方标准DB+*/T推荐性地方标准

第一类污染物:

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符合一定要求。

如:

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放射性物质等。

第二类污染物:

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质,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时对其最高允许的排放浓度符合一定要求。

如:

pH、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氮等。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由“浓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

(2)有利于推进清洁生产

污染物排放申请登记

(1)用法律手段调整排污者的权利与义务

(2)促进排污企业提高环境意识,加强内部管理

(3)是政府部门掌握污染源动态,强化监督管理与科学决策的基本手段

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1)促进总量控制而建立的制度

(2)强调保护要求与技术上的已有经验

(3)超过许可量时,按规定缴纳超标的污染费,具有经济杠杆的作用

废水再用的主要形式

几个重要的概念*

(1)直接再用:

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再生水直接回用于需水部门

(2)间接再用:

排入地表水或地下水后,取水再用

有控制再用:

地下水回灌与再用

无控制再用:

污水排放至地表水体后的再利用

再生水回用于各类场合的基本要求

1.工业回用

(1)适用环节:

工业冷却水;锅炉补给水;生产工艺用水

(2)工业冷却水:

直流型冷却水系统

回流型冷却水系统

浓度循环周期(CycleofConcentration;COC)

工业应用典型COC

化石能源5-8

钢铁厂3-5

石油精炼厂6-10

采暖通风与空调3-5

化工厂8-10

造纸厂5-8

2.农业回用

(1)水量:

季节性特征强

蒸发蒸腾;降雨量;下渗量

(2)水质:

盐度(最重要的指标)

指标:

电导率(EC)或总溶解性固体(TDS)

钠离子(与土壤结构密切相关)

指标:

钠离子吸收率(SAR)当钠离子:

钙离子大于3:

1时,土壤分散,结构坍塌

余氯:

1mg/L基本无影响;高于5mg/L都会产生严重的伤害

3.地下水回灌

(1)主要目的

为防止海水入侵提供屏障

控制、防止地面沉降

为回用提供深度处理

增加可饮用和非饮用的地下蓄水层

为后续的回收和回用储备再生水源

(2)技术优势

水量存贮:

地下蓄水层存储和回采系统(ASR)

水质保持与净化

地下输运

(3)补给方式

地表撒布

渗流区注水

直接注水

(4)水质要求——与水文地质条件和再利用的用途直接相关

预处理:

脱氮、有效去除有毒有机物和重金属

堵塞问题:

SS、总细菌数

腐蚀问题:

溶解氧、硫化氢

4.城市水环境和娱乐回用

(1)主要场合

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

河湖补给

娱乐和景观人工水体

(2)水质要求

直接接触:

严格控制有毒物质和病原微生物

非直接接触:

消毒(大肠杆菌数低于100个/ml)

5.城市杂用

(1)主要场合

共同场所与设施的灌溉

一般冲洗用水

建筑工地用水

城市消防设施

(2)双管道系统

城市开发程度(老、新城区)

水量的平衡

间歇或连续供应

注:

当不涉及消防时,可采用间歇供应

6.补充饮用水

(1)水质要求

新关注:

微量有机物

(2)补给方式

补给地表水间接饮用

补给地下水间接饮用

再生水直接作为饮用水

(3)城市再用的一组概念*

限制再用:

用于消防、灌溉与冲洗;须双管道系统

无限制再用:

深度处理的再生水直接用于生活(饮用水)

再生水回用基本要求

水质应符合各类使用规定的指标

回用生产目的时,对产品质量无不良影响

对环境质量、自然生态无不良影响

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废水再用的卫生标准和推荐再生技术

废水再生技术处理水平依据再用目的确定作为饮用水要求最高;

卫生标准-病原体、残存化学品;

除灌溉不直接食用农作物,均要二级处理及进一步处理;

除灌溉不直接食用农作物,其它均需消毒。

废水再生可行性

再生技术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风险评价(工业;健康)风险:

指不良后果或不希望事件发生的

可能,是一种统计学的概念

费用-效果分析

再生水健康风险评价的概念*

健康风险评价:

对可能使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发生概率进行描述与定量分析过程

再生水健康风险评价:

对人群通过各种途径暴露于再生水中化学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所导致的潜在健康风险发生的概率、性质及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的系统过程

再生水健康风险评价的作用

 

再生水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

Part3废水再用的风险评价

1.风险识别:

确定风险源、风险因子和风险的主

要承担者

再生水风险因子包括:

化学污染物;病原微生物

2.暴露评价:

调查暴露过程、暴露人群的特征,确定环境介质中有害因子的强度、暴露事件和频率,确定暴露剂量

再生水暴露途径:

经口摄入;呼吸吸入;皮肤渗入

再生水暴露剂量:

直接测定;模型估算

3.剂量反应关系:

对风险因子暴露剂量及其导致暴露人群发生不良效应之间的定量估算

再生水所采用的剂量反应关系:

某种物质的暴露剂量与群体中出现某种反应的个体数量所占的比例,如死亡率、肿瘤发生率

4.风险表征:

估算人群在不同接触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某种健康危害效应的发生概率

再生水的风险:

USEPA提出10-4作为可以接受的年最大风险值,即1年10000人中有1人的健康出现问题,作为可接受的最大风险

依据工业废水水质特性:

单独处理,达标后排放

-有毒有害污染物;电镀厂重金属废水

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

-与生活污水水质相近;食品加工废水

厂内预处理后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

-高SS、高有机物废水;酿造、屠宰废水

I.单独处理,达标排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II.合并处理

III.预处理后,再合并处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合并处理优点:

1.发挥模效益—基建投资,费用降低,占地面积降低等;

2.大型污水处理厂技术力量、管理水平、技术改造及维修力量强;

3.水质,水量均匀化;

4.有毒有害物稀释后易降解无害化;

5.混合废水营养组分齐全,易处理。

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水质要求

一、基本原则:

不损坏城市污水管道及附属构筑物

不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可保障养护管理人员的安全

二、具体要求:

不含易燃,易爆污染物,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不含会引起管道堵塞的固体物质、粘稠物质;

不含腐蚀性物质,pH值不得低于5.0;

污水温度不宜超过40℃;

不含危害生物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的化学物质。

 

三、纳管标准:

CJ343-2010

1.下水道末端采用再生处理时,排入城镇下水道的污水水质应符合A等级的规定

2.下水道末端采用二级处理时,排入城镇下水道的污水水质应符合B等级的规定

3.下水道末端采用一级处理时,排入城镇下水道的污水水质应符合C等级的规定

CJ3082-1999与CJ343-2010比较

1.标准名称与编号: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308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343)

2.等级划分:

是否在下水道末端建有污水处理厂;按照污水处理系统的类型进行3个等级的划分

3.指标数量:

35项;46项(增加了11项)

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污水管道预处理

工业废水预处理:

如何确定需在厂内进行预处理的工业污染源、污染物以及污染负荷削减量?

根据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的水质要求

各主要污染物与主要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

的大小顺序

工程投资与环境要求

技术经济比较

进入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允许浓度

基本原则:

保证生物处理构筑物内的微生物不受有毒有

害化学物质的毒害、抑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