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6385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6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docx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基本概况

东钱湖镇四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海兴汽车配件厂南东侧边坡、宏兴电器厂南侧边坡、章隘村出租厂房北西侧边坡、旧宅村出租厂房北东侧边坡等四处。

招标范围和工程内容依据施工图和工程量清单主要为:

四处边坡治理、边坡绿化等工程。

建设单位:

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人民政府

工程规模:

工程造价1840885元

总治理面积约6030平方米

承包方式:

包工包料

质量要求:

按国家验收标准一次性验收合格

安全要求:

合格

工期要求:

90日历天

质量目标:

按国家验收标准一次性验收合格

安全目标:

合格

工期目标:

90日历天

编制依据:

1、东钱湖镇四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施工)施工招标文件

2、东钱湖镇四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施工)施工图设计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2002)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5、《岩土锚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

6、《宁波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定》(试行)(2006)

第二节现场自然条件

一、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四处场地场区内裸露的基岩主体为侏罗纪地层,岩性为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玻屑晶屑熔结凝灰岩和少量花岗岩。

具体如下:

①含碎石亚砂层组(el-dlQ):

主要为第四系残破积含碎石亚砂土,局部为含粘性土碎石,褐黄色,可塑状,分布在自然斜坡的表部、基岩面之上,厚度一般在0.2~0.6m。

②弱风化~未风化流纹质凝灰岩层组:

裸露与边坡上、中、下部和底部,岩石呈浅紫红色,块状构造,岩石结构及组份较清晰,岩石发育少量裂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属较硬岩石类。

二、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揭露地层岩性,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力特征等,将场地地下水分为松散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分述如下:

1、松散层孔隙水

该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土层中,富水介质为含碎石粉质粘土层,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水量一般较小,径流条件较差,当降雨量较大时,直接汇成地表径流排泄。

该层地下水水量及水位主要由降雨量控制,存在明显的季节性。

枯水期无,丰水期水量一般。

2、基岩裂隙水

岩性主要为火山碎屑岩、部分为花岗岩、部分为风化壳类型,在地表水的作用下,局部存在少量的裂隙水沿节理裂隙面渗出。

接受大气降水和上层层间径流补给。

在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太发育区其地下水相对较少,为贫水区。

三、不良地质

本次工程场地原为丘陵斜坡地貌单元,由于切坡修筑建筑物形成陡立边坡,绝大部分未经安全处理,其岩质边坡,在长期的地表水的侵蚀及风化作用下,边坡上部沿裂隙侵蚀风化形成松动岩块,局部裂隙相对较发育,部分结构面倾向坡外,呈现张裂。

在极端气候环境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三节工程特点

一、本工程的特点、难点

1、本次工程施工场作业面受限,施工管理和组织工作量较大。

2、施工场地处于厂房公路附近,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需注意的是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3、本工程施工项目杂,工期短,保证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现场施工管理和协调很重要。

3、边坡面作业应作为施工安全管理重点。

4、边坡锚杆施工为隐蔽工程,要认真做好工序验收,保证本工程质量标准为符合国家质量验收标准一次性验收合格工程。

二、承包人完成本工程的优势

本公司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一级资质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施工资质。

本公司通过近五十年的施工,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在质量、工期、技术、效益等方面形成了科学、标准的管理体系。

我公司将以大量公路边坡锚杆、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经验为依托,我们安排具有丰富施工经验施工人员,尽心竭力、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完成本工程。

第二章施工总体安排

第一节工程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及劳动力安排

施工管理机构的合理组织是整体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将对保证工期和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是一个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为确保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到预定目标,将采取如下组织部署。

实践证明,称职的项目经理和精干的施工队伍是工程成败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选用一个管理能力强、文化层次高、专业知识扎实、施工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班子,是确保本工程上述各项目标全面实现的关键。

选用具有专业精、管理水平强、并具有进取心和责任性的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充实组成项目管理班子。

公司对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和目标管理制,公司要求参加本工程的所有人员必须服从项目经理统一安排,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并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各司其职,职、权、利明确,从根本上确保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目标达到要求。

一、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为全面完成工程各项施工任务,针对工程特点及规模,工程的管理方式采用“项目法”施工模式组织施工。

施工现场成立项目部,项目部由管理层、操作层具有高素质的多层次技术管理人员组成。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技术负责技术工作,项目部设计划财务部、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材料设备部、综合后勤部五个职能部门。

下设土石方施工队、边坡锚杆施工队、SNS防护系统施工队、砌筑施工队和绿化施工队共五个施工队。

 

施工管理网络如下图:

施工管理网络图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

程师

工程技术部

质量安全部

材料设备部

综合后勤部

计划财务部

SNS

土石方施工队

砌筑

工程施工队

边坡锚杆施工队

绿化工程施工队

 

施工管理主要工作内容

(一)、目标管理

为达到本工程的质量优、工期短、安全无事故、经济效益良好的总目标,在实施目标管理活动中,采用目标管理循环,即:

制定目标(P)实施目标(D)检查、评价目标(C)处理目标(A)再定新目标(p)的PDCA循环周而复始,推动目标不断前进。

(二)、计划管理

1、工程总进度计划及阶段作业计划(包括月、旬、周的细计划)。

2、机械化是个能够作业计划(主要编制机械施工作业工序和主要机械需用量、时间)。

3、劳动力计划(编制和准备主要工序用人需用人数及进退场时间)。

4、材料供应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和工程量编制需用各材料用量及进退场时间)。

5、技术组织措施计划(推行新技术采用新材料,改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提高工程质量,防止发生工伤事故,改善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提高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行预防质量通病等内容)。

6、降低成本计划(调查和编制各施工工序降低成本措施计划)。

7、财务计划(合理、有效地用好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原则,根据工序进度以及拨款情况,编制用款计划)。

(三)、技术管理

1、技术责任制:

对各级各项技术人员建立明确的职责范围,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事,责任明确。

2、施工技术管理:

为把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科学的组织起来,保证各项技术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开展,必须建立以下主要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图学习,自审、会审制;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制度;技术交底、复核制。

3、技术标准及技术管理措施:

本工程施工时,对于所有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按照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标准。

技术管理措施,为实现本工程既定目标,必须加强技术管理,措施如下:

首先将各阶段的分部施工组织计划或方案及时报甲方、监理审批,施工时按签证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实施。

(1)建立工程报建制度:

对每个分部工程要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要按现行国家标准、规范施工和接受上级领导、技术监督部门、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质量检查,施工后要请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施工组织设计经公司总工审批。

(2)强化技术管理责任制,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分明,责任到人。

精选施工管理班子并实行岗位责任制。

(3)建立施工图纸会审核制度:

工程开工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核实各部位平面、深度和标高尺寸。

(4)对分部、分项工程、工序进行技术交底,尤其是重点、难点分项工程、工序实行技术交底,做到交底明确,操作有序,具有记录,事先有控制,中途有检查,事后有验收手续的跟踪管理。

(5)技术复核制:

对曲线、标高和结构施工中等技术性问题先自查,确认无误后,由上一级业务技术部门和质监部门及时复查,无误后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6)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技术,做到施工时有针对性地应用,完工后认真总结经验成果。

(7)实行分部分项质量评定:

由项目经理经常性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班组长进行质量评定,总结创优,不断提高。

(8)加强技术资料管理:

由专职人员负责,必须遵照有关规定,做到资料及时、齐全、正确和规范化。

(四)、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根本。

在确保工程质量,实现质量优良目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以工程质量预控法的管理手段,抓好工程质量关,先抓工作质量、人的素质质量,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五)、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下主要的规程、必须标准化管理。

1、技术标准。

在本工程施工中,正确理解和执行技术标准和规程及建立正确生产技术规程是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

建筑工程的标准,是对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标准和验评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工程质量的依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技术规定和验收标准,不得降低标准,严格管理好施工常用的技术规程。

施工工艺规程:

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规定了施工工艺的要求,施工顺序,质量要求等规程,严格执行规程。

施工操作规程:

它主要规定了工人在施工的操作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遵循“建筑安装施工操作规程”执行标准。

安全技术规程:

为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机具正常运行,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2、编制制定施工工艺卡,各工种、工序交接卡。

施工工艺卡:

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工艺卡。

施工工艺编制主要内容,根据设计要求遵照技术规程,验评标准基础上合理安排,施工准备,工艺操作规程,质量验评标准,安全注意事项,劳动工时组织,原材料机具消耗,作业条件,成品保护及其它经济分析,用图文或表格格式编制在卡面上。

作为操作检查监督依据。

具体应编制出a.材料要求(包括规程、用量);b.操作工具;c.劳动力组织;d.施工顺序;e.施工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f.工时计划;g.成品保护措施;h.验收标准等。

各工种、工序交接卡:

本卡编制内容根据工程质量“三检”制度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以责任落实到各工种班组和班长身上为具体控制手段。

3、场内管理

对本工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本公司保证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制度化、文明施工标准化。

施工道路路面硬化,用塘渣垫铺整平压实。

材料堆放机具布置及材料入库领材料制度管理标准化。

安全(防火)措施标准。

施工机具机电设备管理建立制度标准化。

进入现场的半成品及设备储存、保管标准。

施工现场确保“落手清、日日清”标准。

安全技术资料和工程技术资料编制、记录、签证等管理标准。

(六)、材料管理

材料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确保工期的关键之一,材料管理也应制定管理制度,其主要管理工作有:

1、根据工程进度计划提前编制季、月、旬等需用各种材料计划报表。

2、组织材料供应方案,组织材料和采购、订购、运货、验收入库保管工作。

3、建立材料领发料制度

4、材料的成本核算管理

5、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设备的质量验收制度

6、材料的检验和测试制度。

(七)、安全生产管理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与措施,牢记“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牢记“隐患胜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正确理解和处理工程进度和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经济效益和工程进度,做好安全教育,使安全生产牢牢铭记在每位员工的心中。

二、劳动力安排

1、劳动力投入计划

在该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各工序、各工种需同时进行施工,工期时间短,工程施工强度大,组织项目部配派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计划进场一个边坡锚杆施工队、一个土石方施工队、一个SNS防护系统施工队、一个砌筑施工队和一个绿化施工队配备相应人员。

根据施工机械配备数量、工期进度计划安排、施工队伍布置、施工工程量、工作面情况确定各工种施工人员数量,然后进行汇总。

其中;项目经理部人员包括负责人、各部门管理人员、测量人员等共计6人,机械施工人员、持特种作业人员、普工、共计17人,工程施工现场高峰期施工人员预计有23人。

劳动力投入计划如附表: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序号

工种

各施工队投入劳动力情况(单位:

人)

项目部

土方队

锚杆队

SNS队

砌筑队

绿化队

合计

1

管理人员

6

1

1

1

9

2

技术工

2

2

1

1

6

7

砼工

2

2

4

8

架子工

2

2

4

合计

6

2

5

4

4

2

23

第二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和进场计划

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布置配备情况

1、项目部施工仪器设备

依据本工程施工规模和场地分布情况,项目部不配置试验设备,配合比试验、砼试块试验、钢筋试验、水泥试验、砂石试验和岩块试验等均送鄞州区相关检测公司检测。

2、土石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

土石方施工队施工工程内容包括边坡坡面清理土石方开挖外运、挡墙基槽开挖。

配置PC220反铲挖掘机1台,土石方外运东风5吨车2辆,需配置1M3空压机1台,Y18型凿岩机2台配合人工清坡。

3、砌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

砌筑施工队施工工程内容包括浆砌块石挡墙施工施工。

现场配置设备为搅拌机2台。

4、边坡SNS防护系统工程施工机械设备

边坡SNS防护系统工程内容包括边坡锚杆施工、钢绳网挂设。

锚杆成孔设备锚杆钻机2台套,灌浆泵1台,需配置空压机1台。

5、绿化工程施工设备

临时租用吊车1台。

第三节主要施工物资准备及进场计划

本工程物资材料主要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为施工周转性材料,第二部份为施工性消耗材料。

由于工程施工时间短、施工工程杂,所以材料供应要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

一、施工周转材料

主要为用于搭设锚杆加工、钢绳网、格栅网棚临时设施的脚手架钢管和扣件及蓬雨布,库房活动房和办公生活区活动彩板房等,施工人员宿舍不足部分租用民房。

该部份材料可从集团公司的租凭公司中租用,数量可满足施工需要。

主要周转材料进场计划如下表:

主要周转材料进场计划表

序号

物资项目

单位

数量

使用部位

进场时间

备注

1

集装箱房

1

临时办公用房

开工前进场

2

脚手架钢管

T

20

边坡锚杆、挂网施工

开工后进场

二、施工性消耗材料

本工程施工性消耗材料主要为锚杆、钢绳网、水泥、砂、石子、块石、商品混凝土等材料。

三、物资材料供应注意事项

1、主要材料必须按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供货。

2、材料应进行检验和验收,保证质量。

同时供货要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期分批进入施工场地,做到不积压,不脱料。

3、商品混凝土外购时厂家必须有生产许可合格证。

4、所有采购进场水泥、钢绳网、锚杆具有厂家品牌、合格证等外,必须送检合格后才能准许使用。

第四节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现场布置主要确定项目部临时办公区、锚杆等材料堆场及加工区、施工设备的布置和水、电及道路布置。

具体见平面布置图。

一、交通规划

场地内由边坡到道路已有连接临时道路,且都能满足大型设备进场和材料运输要求,边坡施工区主要施工区段施工道路已基本满足施工需要并在施工中进行维护修筑即可。

二、现场用地划分

为使现场规划功能合理,有利于施工管理和文明施工,计划将现场总的分为三块,边坡施工区、材料加工临设库区和办公生活区。

第一块边坡施工区,呈边坡。

进行流水交叉作业,施工顺序先进行边坡清理石方开挖,再进行锚杆、挂网和挡土墙、绿化施工,按施工进度情况采用交叉作业,锚杆注浆和挡土墙施工设备部分可安置于坡底平整后的场地内。

第二块办公生活区,呈规则形状。

在保留现有进场道路时,先进行平整场地,平整场地后布置活动房用于现场办公。

工人临时宿舍设置为附近农户家里租住。

第三块材料加工、临设库区,位于边坡中间离边坡20~30M外空地呈长方形规则形状。

布置库房、锚杆等临时设施。

施工时在施工便道施工区域二端作临时围护,立警示牌。

三、临时用房搭设

锚杆、钢丝网加工棚用脚手架钢管和蓬布或石棉瓦搭设面积120M2,库房30M2。

项目部采用集装箱改装用房,为活动式,便于移动。

四、施工水电布置

施工用电暂定从业主指定位置接入,设总配电箱,然后用绝缘电缆沿场内临时主干道路边铺设进入各施工区分配电箱,绝缘电缆过临时主干道路处套钢管埋地铺设或高挂铺设。

施工用水暂定从业主指定位置水管口接入,安水表、总闸后用钢水管接至各施工区,办公生活区。

第五节施工准备工作

一、临时用电

本工程电源由业主按需提供,引入的电源进入总配电箱,总配电箱下设生产和生活干线,生产用电分接配电箱,分别接至搅拌机、空压机、锚杆钻机的专用配电箱处,生活用电接至临时办公用房等处。

临时供电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总配电箱位置可根据甲方接入线调整,输电线路用电缆,过临时便道穿钢管埋地或架空敷设。

本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采用TN-S系统,设置专用的保护零线,要求使用五芯电缆配电系统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同时规定开关箱(末级)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30mA或15mA,0.1S)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保”,每台设备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由于施工现场临时办公室为集装箱房较低,所以照明用电计划采用安全电压供电。

由于本工程电力计算时按全部机械综合考虑,实际施工时根据不同施工期间机械错开使用,按由以上计算可知现场施工用电配备160KVA左右的电源即可满足现场施工用电量需要。

二、施工用水

本工程现场施工用水主要是砂浆搅拌,锚孔清洗与其它成品和场地清洗的要求,水源由业主指定位置引至施工现场。

三、道路、临时用房

本工程现场道路、临时用房必须于施工前五天内准备完毕,便于工程顺利开展。

四、材料的采购

对本工程所需的锚杆、钢绳、砂石、水泥等施工材料,按照我公司ISO9001程序文件对合格供应商的要求,符合条件的供应商进行供料,并由监理公司一并确认品质,甲方确认后,再根据施工需要编制材料计划,并把计划递交给监理公司审核,核验后方可采购,所有材料进场必须有合格证书和相应的质保书,并且所有的相关资料须经监理认可。

为理顺材料申请、验收、保管、使用等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所需材料的质量,特制定材料管理规定如下:

(一)、材料的采购

(1)项目材料员须根据已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分批材料采购计划,并注明名称、规格、数量及大致进厂日期,有特殊质量要的材料必须予以注明,上报项目经理部,再由项目部上报给监理、甲方审核,经确认后方可按计划采购。

(2)材料员根据经审批的材料计划与指定供材方签订材料购销合同

(3)合同中必须着重说明质量验收标准,主要技术参数等各种指标,新型建材或有特殊质量要求的材料,还应付上图纸,说明书等资料。

(4)如在指定供材方之外建立供应单位,须由项目经理提出书面报告交工程公司部审批,待业主评审合格后方可签订合同。

(二)验收

进场材料应做好验收工作,主要包含下面四个方面:

(1)书面验收

项目材料员在验收各种材料时,应先核验各种质保资料,包括质保单或出厂合格证明及生产许可证、准用证等的复印见等。

要求进厂材料和质保资料批号相匹配,并使用期限内,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外观检查

检查内容:

品名、规格、数量、外形尺寸、色泽等。

钢筋还需看是否有锈斑、锈块,是否在规范范围内。

水泥检查是否有结块。

(3)材料复试

主要材料:

钢筋,必须经过复试后方可使用

(4)场地堆放

钢材:

经检验合格后,按场布图要求堆放,现场钢材应挂牌注意该批钢材是未检验、正在检验或检验合格状态,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验不合格通知立即退货。

(1)除以上需复试的材料外,其余材料也应加强验收工作,应先验收合格证或出厂证明,同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验收材料,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于分承包方联系处理。

(2)辅助材料应以验收合格证或出厂证明为主,并需检查外观质量。

(3)项目材料员应及时收集登记各种质保资料,并且应注意各种进场材料的状态情况。

(4)材料员在收集登记各种质保证质完毕后,应及时将各种质保资料交给项目部经理审核,并在物资进场记录单上做好记录,装订成册。

(5)进场物资凭证必须齐全有效,实物必须与送货凭证所列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相符。

(6)计算单位必须符合国家计量法规定,凡能称量的要称量,凡能点数的要点数,凡能尺量的予以尺量,验收检测率应达到验收计量的规定,大批货物可以抽签验收,抽检率不低于20%

(7)对凭证不齐全、质量不符规定的材料,应另行隔离堆放,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在三天内处理完毕。

(三)标识管理

(1)各种材料验收合格后,均有产品标识标明该批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进场日期、进场数量,应制定以标牌、标签等形式明确以上各项内容。

(2)对需要复试的材料,还须标识其状态,以便施工中确认使用。

(3)施工中所使用材料只能采用"检验合格"的材料,其余材料不得使用。

(4)状态标识为标牌形式,规格为30×20CM白底,“待检测”为黑字,“正在检测”为蓝字,“检测合格”为绿字,“检测不合格”为红字表示状态。

(5)除钢材等原材料必须挂上状态标识牌外,现场制作的钢筋笼必须经质检员检验,验收合格的吊上15CM正三角标牌以便提供使用。

(6)材料员应正确使用保管好产品标识及状态标识的标牌,严禁擅自使用,严防散失。

五、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

开工前由主管技术工程师以及集团公司有关职能部门会同项目经理组织施工人员、质量员、技术员、资料员、计划员、统计员和各工种的专业班长熟悉、审查施工图纸、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

资料收集:

及时收集各种技术资料,包括工程地质资料,建筑红线图、建筑许可证、有关方案、工料分析和成本分析等有关资料。

编制主要分部分项的施工技术方案:

按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各主要工序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及技术措施。

组织落实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讨论各项施工方案及施工部署,安排出分段分期的计划目标和措施,做好有关图纸翻样工作。

办理好开工前技术方案报批和开工执行审批等相关手续,落实相关的技术措施和质量责任制,形成公司与工地,工地与班组,班组与个人的各级质量管理网络和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规划单位或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坐标基准点,做好场地标高、导线控制点测量工作,并认真进行桩位的测量定位和复核,做好记录。

认真校正核准测量仪器,减少误差,妥善保管好测量工具仪器,做好开工前的一切技术准备工作。

组织各专业班组进行如何密切配合施工的方案协调设计,防止各专业班组由于互不密切配合而引起不必要的窝工、怠工等情况出现。

根据工程质量计划确定工程质量重点和难点,同时根据控制要求确定质量攻关项目,组织相应的质量TQC组织,确定成员和活动计划,报公司相关部门备案。

六、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

1、针对本工程竣工档案资料,应严格执行有关工程竣工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竣工资料编制采取以下措施

1)、配备专职文件和资料控制员,负责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工作。

2)、建立《工程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奖惩制度》

3)、在进行施工前,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工程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办法的规定。

4)、制定《文件和资料的收发制度》。

5)、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