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4480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10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docx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汇编

00152组织行为学

一、选择题(常考知识点)

第1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系统分析法.P5

2.组织行为学具有多层次交切的特点,它所研究的四个层次是个体、群体、组织、外部环境.P10

3.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过程起始于心理学。

p12

4.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考虑组织行为学,它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学。

5.在人类学的各分支中与研究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文化人类学。

6.人的行为的特点:

具有适应性;具有多样性;具有动态性;具有可控性;行为交叉性;P4

7.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主要有:

提高知人善用,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领导的有效性,改进领导行为;进行组织的改革,提高绩效;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8。

组织行为学的边缘性主要表现在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

9.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边缘性、两重性、应用性。

10.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多学科性、人本身的两重性和管理的两重性。

11.从微观和宏观、理论与应用这两个方面,可以把组织行为学划分为组织行为、组织理论、组织发展、人力资源管理.P14

12.根据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人的行为是自身能力、自身气质、自身价值观、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外部环境的函数。

13.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来源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

14.心理学最先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的有人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我们要研究班组工人士气的高低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观察和实验的条件就必须排除实验组和对比组这两个班组之间在生产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劳动强度、工资报酬、职业培训等方面对生产率的影响,这说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

2.研究人员直接参与被研究对象的活动,并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参与观察法。

3.把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两类,这种分类是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

4.采用一些标准化的图表、精密测验仪器来测量被研究者的有关智力、能力趋向、兴趣爱好、个性性格、成就需要等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称为心理测验法。

5.成本较低,而且调查覆盖面又比较大的调查法是电话调查法。

6.面谈法是一种研究人员通过被调查者直接交谈,来探索被调查者的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优点之一就是信息的回收率高.高达80%-95%.

7.用数量指标对每种情况中可能有或可能没有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叫抉择分析.

8.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叫相关分析.

第三章个体差异与管理

1.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

2.我们常常觉得同一个人穿上横条纹的衣服就会显得胖一些,穿上竖条纹衣服就会显得瘦一些,这是因为知觉对象与背景对象的不同配合.

3.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常被称为首因效应.

4.有些人往往以自己的想法去猜测别人也是这么想的,而实际上别人不是这样想的,这是一种主观主义的错误知觉,杂组织行为学中,它的术语是投射.

5.常年在工地工作的人,对于工地机器的声音往往不是很敏感,几乎听而不见,这是由于错误知觉的知觉防御.

6.归因论属于社会心理学.

7.根据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的稳定心理特征素质或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这属于归因论所研究的社会推论问题.

8.在1992年以来,企业开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使经营活动适应市场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这种经营管理价值观就是经营价值观.

9.当员工能够主动维持组织的声誉,愿意为组织牺牲个人利益,在组织行为学中称这种状态为组织认同感.

10.个性中最活跃的成份,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个性趋向性特征.

11.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价值观.

12.在个性形成中家庭影响是最初的根源.

13.人的知觉过程一般包括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

第四章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

1.作为扩散性思维与关联性思维的产物是创造性行为的组织管理型.

2.科学发现型的创造性行为,在发展过程中,智力结构中认知因素起更重要的作用.

3.形象的创造与技术的发明和科学发现相比较,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维.

4.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创造性行为.

5.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是正相关.

6.创造性行为的起点是发现问题.

7.在家庭人际关系中,对创造力影响最大的是夫妻关系.

8.在从事创造性活动时,群体成员的结构应该是异质结构.

9.艺术塑造型的创造性行为可以分成:

形象的创造与情感的创造.

10.组织管理型的创造性行为包括:

开辟新市场,建立新体制,提出新战略,运用新方法.

第五章事业生涯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1.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遵循的原则是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2.事业生涯管理的宗旨是职工个人与组织计划与目标的协调统一.

3.招聘与选择的目标在于确定合适的组织成员.

4.事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

5.一个人事业生涯的主观方面有价值观,态度,个性,动机.

6.事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的设计,规划,实施,监控的过程.

7.霍兰德

认为个人的个性特征是职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由六种基本的个性定向决定找人们从事职业的种类,其中有现实操作型,调查研究型,社会型,常规型,管理型.

8.事业生涯的发展阶段,按个人生命周期划分,可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

9.要为所有成员提供平等就业和就职的机会,防止为实现职业生涯设计障碍,就必须要公开招聘,平等竞争,合理考核.

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1.对许多人来说,满足情感需要的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工作中的人际互相作用.

2.根据间断-平衡模型,决定群体发展方向的是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

3.所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

4.我们往往认为大学教授的社会地位优越,举止高雅,这是组织行为学中是角色期待.

5.某一群体的内聚力很高,绩效规范很低,那么他们的生产率则低.

6.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外部条件因素包括:

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正式规范,组织文化,物理工作环境.

7.决定群体绩效和群体成员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群体成员的能力,群体的规模,群体所从事的工作类型,群体领导的行为方式,冲突的水平.

8.群体规范的主要功能有:

群体行为的标准功能,群体行为的导向功能,群体行为的评价功能,群体行为的测量功能.

第七章群体内部互动行为

1.三个和尚没水吃,体现了社会惰化效应。

2.信息事实上是经过信息源编码的物理产品。

3.按照沟通的表现形式来划分,沟通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4.人际关系中最普通的形式是口头沟通.

5.在一般人际沟通中,非言语的沟通传递了多少的沟通信息是30%左右.

6.体现组织有序特征的沟通是下行沟通.

7.组织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正式沟通形式是Y式.

8.保密程度教高的正式沟通形式是轮式.

9.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创造一种进行决策的程序,群体成员只需畅所欲言,不许别人对这些观念加以评论的群体决策技术称为脑力激荡法.

10.允许群体成员正式的聚在一起,又不像互动群体那样限制个体思维的群体决策技术称为命名小组技术.

11.匿名,可靠,迅速的群体决策技术是电子会议.

12.参照性群体的特点:

个人了解群体中的其他人;个人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或渴望成为其中一员;个体感到群体中的成员对自己重要.

13.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有:

智力水平;情绪的稳定性;自信心;人际关系.

14.管理学家莱维特认为组织的正式沟通网络的形式有:

轮式,Y式,链式,圆式,全方位式.

15.小道消息的目标有:

构建或缓解焦虑;使支离破碎的信息能够说得通;把组织成员甚至局外人组织成一个整体;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或权力.

第八章群体的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经济生产关系.

2.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

3.交换论的原则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多的报酬.

4.人们在人际关系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反应趋向,这种趋向就是人际反应特质.

5.心理学家舒兹认为希望在权力上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人具有控制的需求.

6.一个外向,喜欢与人交往,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人,往往是包容动机很强而又表现主动者.

7.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就是合作.

8.人际关系可能会影响到:

工作绩效,员工满意度,员工的身心健康,员工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9.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因素包括:

容貌,智慧,体态,热情,能力.

10.影响人际吸引的交往因素包括有:

邻近,相似,互惠.

11.测量人际关系的三种主要方法是;社会测量法,关系分析法,参照测量法.

 

三.简单题(常考知识点)

第2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1.如何正确理解组织的涵义?

答:

具体地说,对组织的涵义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

(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3)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目标,而它自身则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

(4)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队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2.根据费恰特的观点,文化的主要功能有哪几点?

'

答:

费恰特指出,文化的功能有以下五点:

(1)文化是区别不同社会的标志.

(2)文化使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更系统化.

(3)文化为社会的团结和组织的凝聚力提供了一个

第3章重要的基础.

(4)文化对社会结构提供材料和蓝图.

(5)社会和组织的文化,能够塑造社会和组织的个性与性格.

3.简述组织行为学两重性的主要表现?

答:

组织行为学既有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一般规律性这种自然属性,又具有特殊规律性这种社会属性。

这种两重性主要由多学科性、人本身的两重性和管理的两重性决定的。

(1)是多学科性决定的。

(2)是由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本身的两重性所决定的。

(3)是由管理的两重性所决定。

4.简述组织行为学应用性的主要表现?

答:

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理论性科学不同,它属于应用性科学。

它在应用理论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探索和揭示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在掌握这些规律性后还要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具体技术和措施,它的直接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5.人的行为特点有哪些?

答1)具有适应性

(2)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简述参与观察法的优缺点?

答:

采用参与观察法的好处是研究人员以组织成员的身份去观察,使被观察者避免伪装或做作,从而使观察到的资料较为可靠有效,存在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由于亲自投入现场作观察者,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者的客观性,而非参与观察法就较为客观.二是在观察别人时,会使别人感到很不自然,如若要使被观察者不知道是观察他们的行为,就得创造一种观察条件,这是不太容易做好的.

2.调查法分几种?

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

调查法主要是了解被调查者对于某一事物的想法,感情和满意度.一般有三种具体的调查方法:

面谈法,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面谈法优点是信息的回收率高达80%-95%之间,而且由于面对面地谈话,调查才可以作解释,因而所得的反应也较丰富,确切.但是,因为面对面谈话往往会给人增加心理负荷,使人容易产生防御心理.所以要求研究者应具备一定的谈话技巧.

电话调查法优点是花钱费时不多,能调查教多的人;缺点是不像面谈法那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详细询问和解释问题,使被调查者对问题不发生误解.

问卷调查法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查,而且花钱费时不多,这种调查又可分两种:

一种是书信邮寄问卷调查法;一种是直接现场问卷调查法.前者的缺点是回收率较低,而后者直接现场问卷调查法,回收率高,但花的人力和时间又会较多.

3.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法一般包括哪几种?

答1)集中趋势分析;

(2)离中趋势分析;

(3)抉择分析

(4)相关分析

(5)因素分析

 

四、论述题(常考知识点)

第4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论述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答:

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主要是由组织行为学的实质和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决定的。

加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于改进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对于培养和选拔各类管理人才;对于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作风、掌握领导艺术;对于改善领导与群众以及各种人际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增强群体凝聚力和整个组织的活力;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加快社会生产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用,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3)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变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试论述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所应具备的特征.

答;研究方法是揭示研究对象的手段.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方法.它是正确地全面揭示研究对象的重要手段.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如下六个主要特征:

(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科学的研究方法,必须公开说明研究的全过程,所使用的程序,所测的变量和所采用的测量方法.要使其他研究人员只要按照这样的程序去做,就能得到同样的结论.

(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如实地客观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和特点,研究者要尽量避免受自己的个性和主观偏见的影响.只有所收集和占有的资料是如实地客观

存在,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才可能得到正确而全面的结论.

(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制性.

(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6)为未来的预见性.

2.论述组织行为学的四个步骤研究过程.

答:

四个步骤的研究过程包括:

(1)观察和实验.

(2)分析和评价

(3)预测和推断

(4)检查和验证

一、选择题(常考知识点)

第5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系统分析法.P5

2.组织行为学具有多层次交切的特点,它所研究的四个层次是个体、群体、组织、外部环境.P10

3.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过程起始于心理学。

p12

4.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考虑组织行为学,它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学。

5.在人类学的各分支中与研究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文化人类学。

6.人的行为的特点:

具有适应性;具有多样性;具有动态性;具有可控性;行为交叉性;P4

7.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主要有:

提高知人善用,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领导的有效性,改进领导行为;进行组织的改革,提高绩效;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8。

组织行为学的边缘性主要表现在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

9.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边缘性、两重性、应用性。

10.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多学科性、人本身的两重性和管理的两重性。

11.从微观和宏观、理论与应用这两个方面,可以把组织行为学划分为组织行为、组织理论、组织发展、人力资源管理.P14

12.根据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人的行为是自身能力、自身气质、自身价值观、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外部环境的函数。

13.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来源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

14.心理学最先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的有人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我们要研究班组工人士气的高低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观察和实验的条件就必须排除实验组和对比组这两个班组之间在生产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劳动强度、工资报酬、职业培训等方面对生产率的影响,这说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

2.研究人员直接参与被研究对象的活动,并在共同活动中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参与观察法。

3.把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两类,这种分类是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

4.采用一些标准化的图表、精密测验仪器来测量被研究者的有关智力、能力趋向、兴趣爱好、个性性格、成就需要等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称为心理测验法。

5.成本较低,而且调查覆盖面又比较大的调查法是电话调查法。

6.面谈法是一种研究人员通过被调查者直接交谈,来探索被调查者的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优点之一就是信息的回收率高.高达80%-95%.

7.用数量指标对每种情况中可能有或可能没有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叫抉择分析.

8.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叫相关分析.

第三章个体差异与管理

1.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

2.我们常常觉得同一个人穿上横条纹的衣服就会显得胖一些,穿上竖条纹衣服就会显得瘦一些,这是因为知觉对象与背景对象的不同配合.

3.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常被称为首因效应.

4.有些人往往以自己的想法去猜测别人也是这么想的,而实际上别人不是这样想的,这是一种主观主义的错误知觉,杂组织行为学中,它的术语是投射.

5.常年在工地工作的人,对于工地机器的声音往往不是很敏感,几乎听而不见,这是由于错误知觉的知觉防御.

6.归因论属于社会心理学.

7.根据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的稳定心理特征素质或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这属于归因论所研究的社会推论问题.

8.在1992年以来,企业开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使经营活动适应市场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这种经营管理价值观就是经营价值观.

9.当员工能够主动维持组织的声誉,愿意为组织牺牲个人利益,在组织行为学中称这种状态为组织认同感.

10.个性中最活跃的成份,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个性趋向性特征.

11.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价值观.

12.在个性形成中家庭影响是最初的根源.

13.人的知觉过程一般包括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

第四章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

1.作为扩散性思维与关联性思维的产物是创造性行为的组织管理型.

2.科学发现型的创造性行为,在发展过程中,智力结构中认知因素起更重要的作用.

3.形象的创造与技术的发明和科学发现相比较,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维.

4.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创造性行为.

5.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是正相关.

6.创造性行为的起点是发现问题.

7.在家庭人际关系中,对创造力影响最大的是夫妻关系.

8.在从事创造性活动时,群体成员的结构应该是异质结构.

9.艺术塑造型的创造性行为可以分成:

形象的创造与情感的创造.

10.组织管理型的创造性行为包括:

开辟新市场,建立新体制,提出新战略,运用新方法.

第五章事业生涯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1.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遵循的原则是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2.事业生涯管理的宗旨是职工个人与组织计划与目标的协调统一.

3.招聘与选择的目标在于确定合适的组织成员.

4.事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

5.一个人事业生涯的主观方面有价值观,态度,个性,动机.

6.事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的设计,规划,实施,监控的过程.

7.霍兰德

认为个人的个性特征是职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由六种基本的个性定向决定找人们从事职业的种类,其中有现实操作型,调查研究型,社会型,常规型,管理型.

8.事业生涯的发展阶段,按个人生命周期划分,可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

9.要为所有成员提供平等就业和就职的机会,防止为实现职业生涯设计障碍,就必须要公开招聘,平等竞争,合理考核.

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1.对许多人来说,满足情感需要的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工作中的人际互相作用.

2.根据间断-平衡模型,决定群体发展方向的是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

3.所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

4.我们往往认为大学教授的社会地位优越,举止高雅,这是组织行为学中是角色期待.

5.某一群体的内聚力很高,绩效规范很低,那么他们的生产率则低.

6.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外部条件因素包括:

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正式规范,组织文化,物理工作环境.

7.决定群体绩效和群体成员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群体成员的能力,群体的规模,群体所从事的工作类型,群体领导的行为方式,冲突的水平.

8.群体规范的主要功能有:

群体行为的标准功能,群体行为的导向功能,群体行为的评价功能,群体行为的测量功能.

第七章群体内部互动行为

1.三个和尚没水吃,体现了社会惰化效应。

2.信息事实上是经过信息源编码的物理产品。

3.按照沟通的表现形式来划分,沟通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4.人际关系中最普通的形式是口头沟通.

5.在一般人际沟通中,非言语的沟通传递了多少的沟通信息是30%左右.

6.体现组织有序特征的沟通是下行沟通.

7.组织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正式沟通形式是Y式.

8.保密程度教高的正式沟通形式是轮式.

9.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创造一种进行决策的程序,群体成员只需畅所欲言,不许别人对这些观念加以评论的群体决策技术称为脑力激荡法.

10.允许群体成员正式的聚在一起,又不像互动群体那样限制个体思维的群体决策技术称为命名小组技术.

11.匿名,可靠,迅速的群体决策技术是电子会议.

12.参照性群体的特点:

个人了解群体中的其他人;个人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或渴望成为其中一员;个体感到群体中的成员对自己重要.

13.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有:

智力水平;情绪的稳定性;自信心;人际关系.

14.管理学家莱维特认为组织的正式沟通网络的形式有:

轮式,Y式,链式,圆式,全方位式.

15.小道消息的目标有:

构建或缓解焦虑;使支离破碎的信息能够说得通;把组织成员甚至局外人组织成一个整体;表明信息发送者的地位或权力.

第八章群体的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经济生产关系.

2.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

3.交换论的原则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多的报酬.

4.人们在人际关系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反应趋向,这种趋向就是人际反应特质.

5.心理学家舒兹认为希望在权力上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人具有控制的需求.

6.一个外向,喜欢与人交往,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人,往往是包容动机很强而又表现主动者.

7.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就是合作.

8.人际关系可能会影响到:

工作绩效,员工满意度,员工的身心健康,员工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9.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因素包括:

容貌,智慧,体态,热情,能力.

10.影响人际吸引的交往因素包括有:

邻近,相似,互惠.

11.测量人际关系的三种主要方法是;社会测量法,关系分析法,参照测量法.

 

三.简单题(常考知识点)

第6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1.如何正确理解组织的涵义?

答:

具体地说,对组织的涵义的理解应把握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