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6620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指标

指数(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2

 食品

109.4

 烟酒及用品

100.7

 衣

101.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3.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0.2

 交通和通信

96.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7.3

 居住

104.5

原材料、燃料与动力购进价格涨幅趋缓,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4.1%,涨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上升,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上涨1.2%,涨幅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房地产价格基本平稳。

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3.4%。

其中,商品房销售价格水平上涨3.1%。

在商品房销售价格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水平上涨3.4%。

年末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水平比上年末上涨9.3%。

全年房屋租赁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5.1%。

全年土地交易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7.8%。

二、农业

农业稳定发展。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其中,种植业产值127.45亿元,增长2.9%;

畜牧业产值54.27亿元,下降2.9%;

渔业产值55.39亿元,下降0.9%。

农业结构继续调整。

郊区奶牛良种率达到100%,生猪良种率超过95%,水稻、蔬菜良种覆盖率均超过9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6.96万公顷,粮食产量达到109.2万吨。

主要农副产品生产保持稳定(见表2)。

表2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109.20

-1.9

蔬菜

406.20

-3.0

生猪出栏

万头

251.52

-0.5

 

 

牛奶

22.04

-0.2

鲜蛋

6.17

-8.7

水产品

37.02

-4.5

农产品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至年末,已认证各类安全优质农产品453个。

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01个,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75个,绿色食品51个,有机食品26个。

有机农业加快发展,全年有机肥推广使用面积5.33万公顷,绿肥种植面积1.8万公顷。

农业设施化、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

至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97.68万千瓦。

至年末,全市建成6.8万公顷设施粮田、1万公顷设施菜田。

农业组织化加快发展。

至年末,全市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202个;

全市有1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5家,比上年增加10家,带动农户43.5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705家,带动农户13.5万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见图3)。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51.05亿元,增长12.6%。

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加值1456.77亿元,增长8.2%;

重工业增加值3794.28亿元,增长14.4%。

全年工业总产值2310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938.63亿元,增长16.1%。

图3工业增加值与增长

区县工业快速发展。

全市区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76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2.7%。

先进制造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全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37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5%(见图4)。

图4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

全年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06.63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6%。

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见表3)。

表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集成电路

亿块

89.11

5.8

升降移动机械

50318.00

22.9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部

4478.78

67.7

钢材

2144.16

11.3

汽车

万辆

82.11

25.8

#轿车

81.15

25.9

家用洗衣机

万台

289.68

11.4

房间空气调节器

395.21

12.1

民用钢质船舶

万总吨

303.24

2.7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737.80

2.1

乳制品

40.93

10.1

卷烟

亿支

855.47

3.2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26.7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增幅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实现税金总额838.97亿元,增长25%。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20.58亿元,增长12.6%;

实现税金594.28亿元,增长25.4%,占全市工业税金总额的比重为70.8%。

全市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9.9%。

盈利工业企业盈利额149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亏损工业企业亏损额171.12亿元,下降21.7%。

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3.06,比上年提高16.3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7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

全市建筑企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2425.21亿元,比上年增长6.1%;

施工面积15102.71万平方米,下降4.8%;

竣工面积5116.96万平方米,下降21.4%。

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22.81万元,比上年提高9.5%。

四、批发和零售业

商业发展加快,市场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04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消费品市场销售旺盛。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增幅创1998年以来新高(见图5)。

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1524.23亿元,增长14.8%;

穿的商品零售额476.65亿元,增长12%;

用的商品零售额1796.05亿元,增长14.7%。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27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56.48亿元,增长23.1%。

分类别看,家居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6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

通讯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12.73亿元,增长22.5%;

轿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30.01亿元,增长9.9%。

主要耐用消费品销售稳步增长。

全年汽车零售量11.04万辆,比上年增长15.6%。

其中,轿车10.2万辆,增长15.9%;

移动电话251.1万部,增长9%;

摄像机7.08万台,增长8%;

脱排油烟机43.25万台,增长10.4%。

图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

各类连锁商业稳步发展。

至年末,全市连锁商业网点达到11348家。

其中,连锁超市门店2787家,便利店4135家。

全年连锁商业销售额1361.75亿元,比上年增长9.4%。

商品市场交易活跃。

全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0400.79亿元,比上年增长31.6%。

其中,批发销售额17122.54亿元,增长36.3%。

至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980个,全年成交额38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年内完成230家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建设。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平稳发展。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24.58亿元,比上年增长8.5%。

客货运输稳步增长。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78087.58万吨,比上年增长7.6%。

旅客发送总量10370.79万人次,增长7.8%(见表4)。

表4货物运输量与旅客发送量

绝对值

货物运输量

78087.58

7.6

铁路

1122.44

-7.4

水运

41041.00

9.9

公路

35634.00

5.4

民用航空

290.14

14.8

旅客发送量

万人次

10370.79

7.8

4795.48

水运

94.60

39.5

2872.00

2608.71

13.0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年上海货物周转量15948.5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1%。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6亿吨,增长4.5%,连续三年居全球首位。

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615.2万国际标准箱,增长20.4%,跃居全球第二位。

其中,洋山深水港区达到610.8万国际标准箱,水水中转比例超过35%。

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44.08万架次,比上年增长7.6%;

进出港旅客达到5156.64万人次,增长12.1%。

其中,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3370.13万人次,增长10.7%;

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1786.51万人次,增长11.3%。

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市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

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年内6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4号线修复段和1号线北北延伸段等“三线两段”投入试运营。

至年末,全市轨道交通线路达到9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262.83公里(含磁悬浮线路29公里),形成环线换乘格局。

年内新辟和调整公交线路237条。

至年末,全市公交线路达到991条,公交运营车辆1.7万辆,运营出租车4.86万辆。

全年市内公共交通客运量45.1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

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8.14亿人次,增长24.1%;

公共汽电车客运量26.52亿人次,下降3.2%。

年内轨道交通和内环线以内409条公交线路全部实施换乘优惠,日均受惠人次达到90万。

各类民用车辆拥有量持续增长。

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民用车辆253.6万辆,比上年增长7%。

其中,汽车拥有量119.7万辆,增长11.8%。

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61.29万辆,增长20.3%。

邮电业务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70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7.7%。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7.48亿元,增长8.9%;

电信业务总量661.48亿元,增长29.3%。

全年新增电话交换机64万门,总容量达到1445万门。

至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046万户。

其中,住宅电话687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177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67万户。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

全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858.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旅游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提升。

至年末,全市已有星级宾馆320家。

其中,五星级宾馆32家。

旅行社875家。

其中,国际旅行社54家,国内旅行社821家。

A级旅游景点20家。

其中,5A级景点2家,4A级景点17家。

红色旅游基地22个。

其中,全国红色旅游基地4个。

工业旅游示范点15个,农业旅游示范点16个。

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3个,旅游集散中心5个。

旅游人数持续增长。

全年接待国际旅游入境人数665.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9%(见图6)。

其中,入境外国人536.76万人次,增长10.6%;

港、澳、台同胞128.83万人次,增长7.1%。

在国际旅游入境人数中,过夜旅游人数52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021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4%。

其中,外省市来沪旅游者7766.49万人次,增长6%。

旅游收入大幅增长。

全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7.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6%;

国内旅游收入1611.32亿元,增长13.5%。

图6国际旅游入境人数与增长

六、金融和保险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入推进。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195.72亿元,比上年增长33.4%。

金融机构加快集聚。

全年新增各类金融机构100家。

其中,银行业机构27家,保险业机构39家,证券业机构4家。

至年末,全市有各类金融机构604家。

其中,银行业机构109家,保险业机构261家,证券业机构94家。

至年末,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达到131家。

其中,年内新增25家。

在沪经营的外资银行及财务公司84家。

其中,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45家。

外资银行及财务公司资产总计7567.11亿元。

其中,人民币资产总计3884.61亿元。

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

至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315.53亿元,贷款余额21709.95亿元(见表5)。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0070.03亿元,现金支出30721.55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651.52亿元。

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继续提高。

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2.18%,比年初下降0.33个百分点。

表5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

绝对值(亿元)

比年初增减额(亿元)

各项存款余额

30315.53

3951.84

#企业存款

15827.70

2659.87

居民储蓄存款

9326.45

-127.68

各项贷款余额

21709.95

3112.01

#短期贷款

8024.67

1533.36

中长期贷款

12168.07

1688.44

#中资个人消费贷款

3071.20

430.73

#个人住房贷款

2859.92

376.19

汽车消费贷款

27.07

-0.97

金融市场功能不断增强。

至年末,证券市场上市证券数1125只。

其中,股票904只,比上年增加18只。

全年通过资本市场筹资6668.95亿元,比上年增长2.8倍。

其中,发行新股筹资4379.92亿元,增长2.7倍;

再次发行(增发、配股和配售)筹资2236.43亿元,增长3.2倍;

发行可转换债券52.6亿元,增长82.8%。

全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各类有价证券成交金额3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倍。

其中,股票成交金额30.54万亿元,增长4.3倍。

期货市场成交金额23.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4%。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金额71.2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2.5%(见图7)。

黄金市场成交金额3324.65亿元,比上年增长62.5%。

钻石市场成交金额10.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4%。

金融创新显著增强。

年内推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和锌期货等衍生产品,公司债发行试点正式启动,黄金期货获准推出,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获准组建。

图7证券、期货、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额

保险业平稳发展。

全年保费收入48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9.43亿元,增长20%;

人身险保费收入363.22亿元,增长19.3%。

在全年保费收入中,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60.91亿元,比上年增长9.7%;

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21.73亿元,增长61.9%。

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39.82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其中,财产险53.03亿元,增长18.6%;

人身险86.79亿元,增长88.1%。

七、对外经济

上海口岸功能进一步增强。

全年上海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5209.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5%。

其中,进口总额1924.29亿美元,增长18.6%;

出口总额3284.8亿美元,增长23.2%。

外贸进出口协调快速增长。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829.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4%(见图8)。

其中,进口总额1390.45亿美元,增长22.1%;

出口总额1439.28亿美元,增长26.7%。

私营企业出口增速保持领先。

全年私营企业完成出口162.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出口978.15亿美元,增长28.8%;

国有企业出口285.98亿美元,增长15%;

集体企业出口12.39亿美元,增长3.1%。

图8外贸进出口总额与增长

外贸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年一般贸易完成出口539.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5%;

加工贸易出口796.75亿美元,增长24.9%。

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80.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2%,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0.4%;

机电产品出口985.54亿美元,增长30.7%,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8.5%。

出口市场日益多元化(见表6)。

表6外贸出口市场结构

类别

绝对值(亿美元)

外贸出口商品总额

1439.28

26.7

#亚洲

579.10

23.4

#日本

170.53

12.4

中国香港

125.08

22.6

欧洲

375.10

34.9

北美洲

372.79

22.1

#美国

346.11

22.4

拉丁美洲

50.55

43.6

大洋洲

38.10

34.2

利用外资增长平稳。

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206项,比上年增长3.6%;

吸收外资合同金额148.69亿美元,增长2%;

实际到位金额79.2亿美元,增长11.4%。

全年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53.15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67.1%。

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增资91.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达到61.4%。

全年批准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60项;

合同金额110.09亿美元,增长4.5%。

至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30个。

总部经济加快集聚。

年内新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分别达到30家、15家和34家。

至年末,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184家,投资性公司165家,外资研发中心244家。

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至年末,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实到资本金(营运资金,下同)60.72亿美元,当年新增9.05亿美元。

其中,银行及财务公司实到资本金40.71亿美元,当年新增10.04亿美元;

保险机构实到资本金6.7亿美元,当年新增0.27亿美元;

证券机构实到资本金13.31亿美元,当年减少1.26亿美元。

“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全年新批对外投资项目78项,投资总额6.49亿美元。

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6185项;

合同金额73.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6%;

实际完成营业额50.24亿美元,增长6.9%;

派出劳务人员1.86万人次,增长18.3%。

至年末,上海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77个。

世博会筹办全面展开。

至年末,已有18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正式确认参展,参展数量已创历届世博会之最,其中35个国家确认自建国家馆。

国内参展工作正式启动。

世博各项运营前期准备工作加快推进,至年末,已与10家企业签订全球合作伙伴协议。

八、浦东改革开放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展顺利,浦东新区继续在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新区全年实现增加值275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见表7)。

陆家嘴功能区域金融机构加速集聚。

至年末,已有490余家中外资金融机构进驻。

一批重大金融创新项目取得突破,年内新成立成长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基础设施物业增值基金。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全年物流企业营业收入207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外高桥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3076.7万吨,比上年增长15.3%;

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56.8万国际标准箱,增长13.4%。

金桥出口加工区主导产业引领作用凸现,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9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张江高科技园区加快构筑自主创新体系,全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4%;

生物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34亿元,增长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