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67045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8.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节--关节运动学(肩关节).ppt

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一、肩王永亮右江民族医学院专业体育教研室,第三节关节运动学,关节运动学,1、概念运动是发生在关节面内的关节面间的运动。

2、关节面内的基本运动,滚动,旋转,滑动,凸面凹面运动,凸凹原则,一种基本运动,某骨的一点在与其构成的关节的另一骨上做围绕自身纵轴环旋运动,骨运动学1、概念描述的运动是骨骼以关节为轴心,在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三个平面上的运动。

2、运动形式根据关节两个构成部分的角度考虑,远端固定,近端固定,近-远运动,远-近运动,肩关节是把臂连接到胸的一组结构,其功能是使肱骨定位并在空间运动,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同时也是相对一个不稳定的关节,在人类的生活、生产劳动和体育运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肩关节,肩关节与肩关节复合体,广义肩关节,肩肱关节,肩锁关节,肩胛胸廓关节,胸锁关节,肩关节复合体,胸骨,肩胛骨,肱骨,锁骨,肩关节复合体的运动是由肩部肌群的协作共同完成的,肩部肌群的共同运动增加了肩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

1.胸骨包括柄、体和剑突3部分。

在胸骨柄有一对椭圆形的锁骨关节面。

在胸骨柄的边缘末端有肋骨面,它连接双侧的第一肋。

在胸骨柄的顶部,即双侧锁骨关节面之间有颈静脉切迹。

一、骨骼与韧带,2.锁骨的形状呈内侧凸外侧凹的曲线形,并与冠状面形成向后20的倾斜角。

当上肢处于解剖位时,锁骨的长轴稍微高于水平面(内低外高)。

锁骨的肋骨面面对第一肋,其外侧稍后方有一肋骨结节,上有肋锁韧带附着;锁骨末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外侧锁骨的下方有个锥形结节。

一、骨骼与韧带,3.肩胛骨为三角形,三个角:

上、下、外角。

在上肢运动过程中触摸肩胛下角可以了解肩胛骨的运动状况。

肩胛骨也有三个缘,当双侧手臂放在身旁时,内侧缘(脊柱缘)平行于脊柱,而外侧缘从肩胛下角斜向肩胛外侧角。

肩胛骨上缘从肩胛上角的外侧延伸到喙突。

一、骨骼与韧带,4.肱骨头近似一个半球形,面朝内上后方,与肩胛盂形成盂肱关节。

肱骨头轴与肱骨干长轴形成135的夹角,与冠状面成30后倾角,这个后倾使肱骨头在肩胛骨平面与肩胛盂形成关节。

一、骨骼与韧带,5.胸锁关节周围的韧带有:

前、后胸锁韧带锁骨间韧带肋锁韧带。

它们与关节盘、关节囊、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等软组织一起参与稳定胸锁关节。

一、骨骼与韧带,一、骨骼与韧带,6.肩锁关节周围被关节囊所包绕,此关节囊被上、下囊韧带增强,并通过三角肌和斜方肌的附着而增强肩锁关节的稳定性。

此外,斜方韧带和锥状韧带、喙锁韧带也对肩锁关节的稳定性起到增强作用。

7.盂肱关节周围的韧带肩袖肌群(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和关节囊韧带混合成纤维囊,提供了盂肱关节的稳定性,肱二头肌长头也对盂肱关节起稳定作用。

一、骨骼与韧带,一、骨骼与韧带,盂肱关节囊韧带由胶原纤维组成,分为上、中、下三束。

盂肱关节囊被喙肱韧带加强。

这条韧带从喙突外缘延伸到肱骨大结节的前面。

喙肱韧带和关节囊以及冈上肌肌腱形成束,从而限制了肩关节的外旋、前屈和后伸。

这条韧带同时也限制了肱骨头向下方移位。

喙肩韧带附着在肩峰的前面和喙突外缘之间,形成喙肩弓的顶;喙肩弓是由喙突、肩峰和喙肩韧带组成。

健康成年人,喙肩弓和肱骨头之间大约只有1cm间隙,这个重要的肩峰下间隙中包含有冈上肌肌腱、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和上关节囊一部分,一、骨骼与韧带,一、骨骼与韧带,肩关节的韧带与支持结构的功能

(1)肩关节囊附着在肩胛骨的盂窝周围和肱骨的解剖颈上,包绕肩关节,对肩关节稳定起一定作用

(2)盂肱韧带分为上中下三支,在肩关节前部加强关节囊(3)喙肱韧带附着在喙突的外侧跨越肩关节后附着在大结节的内侧主要起到加强肩关节囊上部的作用,一、骨骼与韧带,(4)喙肩韧带:

不直接作用肩关节(狭义),但所形成的喙肩弓对肱骨头具有保护作用;(5)喙锁韧带:

能阻止肩胛骨向后运动和限制肩胛骨的旋转;(6)旋转袖(肩袖):

有冈上肌、刚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组成,具有维持(扣锁)肱骨头在盂窝内旋转的作用。

一、骨骼与韧带,1.胸锁关节胸锁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包括锁骨内侧端、胸骨的锁骨面和第一肋的软骨端。

胸锁关节是上肢的基础关节,它连接骨骼和附件,它是肩胛带关节中唯一的鞍状关节。

二、关节,2.肩锁关节肩锁关节是一个由锁骨外侧端和肩胛骨肩峰组成的关节。

肩胛骨的锁骨面面向内并轻微向上,这样为肩峰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关节位置;肩锁关节属平面关节,关节面有多种形态,不规则。

大多数肩锁关节的关节盘形状各异,有的缺如。

二、关节,肩胛胸壁关节肩胛胸壁关节不是一个真正解剖学概念的关节,是肩胛骨的前面和胸廓的后外侧面间的一个衔接面。

肩胛胸壁间隙被前锯肌分为两个部分,在解剖位,肩胛骨的位置在27肋骨间,肩胛骨的内缘到脊柱距离约6cm。

二、关节,4.盂肱关节盂肱关节是由较大而凸出的肱骨头和小而内凹的肩胛盂组成的。

这个关节的运动和肩胛骨的运动相结合产生了肩关节很大的活动范围。

在解剖位,肩胛盂的关节面是在肩胛骨平面朝向前外方向的。

二、关节,5.滑囊(Bursa)滑囊是关节的一个特殊附属结构,肩关节有八个独立的滑囊。

其中一些滑囊直接是盂肱关节滑膜的延伸,比如肩胛下滑囊和肱二头肌滑囊(鞘),而其他的滑囊是独立的结构。

这些滑囊在肌腱、关节囊、骨、肌肉、韧带或肌肉与肌肉之间起着润滑作用。

二、关节,三、肌肉和神经支配,肩部的神经支配肩关节复合体的主要肌肉受臂丛的运动神经支配:

肩胛背神经、胸长神经、锁骨下神经肌支和肩胛上神经。

斜方肌受第十一对脑神经和从上颈部发出的颈神经的前支所支配。

肩关节和周围组织的感觉神经:

胸锁关节接受从颈丛C3和C4发出的神经根支配。

肩锁关节和盂肱关节接受C5和C6神经根以及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的支配。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横跨肩关节的肌肉:

三角肌冈上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肌肉和神经支配,肩胛胸壁关节周围的肌肉按照运动功能上抬肌和下沉肌、前伸肌和后缩肌、上旋肌和下旋肌。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一)肩胛胸壁关节

(1)肩胛骨上抬的肌肉斜方肌上部肌束、肩胛提肌菱形肌对肌肉上抬有部分作用,

(1)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上部皮下,呈放射状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起点:

上项线、枕外隆突、项韧带、第七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

上中下部分别止于锁骨外侧1/3部分;肩峰肩胛冈作用:

提升肩胛带,防止肩胛带负重下降。

(2)菱形肌位于斜方肌中部深层,上部胸椎两侧结构:

肌束从内上向外下斜行,上部小菱形肌和下部大菱形肌。

起点:

第6-7颈椎和1-4胸椎棘突止点:

肩胛骨内侧缘作用:

1)近:

上提、下回旋后缩。

2)远:

脊柱胸段伸直,(3)肩胛提肌位于斜方肌深面,为带状长肌起点:

1-4颈椎横突止点:

肩胛骨上角作用:

近固定,肩胛骨上提下回旋;远固定,头向同侧屈并轻度旋转;两侧同时收缩颈伸,2、肩胛骨下沉的作用肌斜方肌下部肌束、背阔肌、胸小肌、锁骨下肌。

斜方肌下部肌束和胸小肌对肩胛骨起直接下沉作用如果上臂下沉时,肢体远端活动受限,相对固定,起下沉作用的肌肉将胸廓抬高,稳定肩胛骨和上臂。

(1)胸小肌位于胸大肌深层,起于:

3-5肋骨前止于:

肩胛骨喙突作用:

1)远固定:

肩胛骨前伸下降、下回旋。

2)提肋助吸气。

(2)锁骨下肌位于锁骨下面,为一梭形小肌起点:

第一肋止点:

锁骨下面作用:

(近)协助固定胸锁关节。

远固定提肋助吸气,(3)前锯肌(下部)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肌纤维发达,肌束斜向后内上方上部肌束水平向后。

起点:

以8-9个肌齿起于1-9肋骨的外侧面止点:

上部肩胛骨内侧和下角前作用:

(近)肩胛骨前伸推重物防止肩胛后缩;下部使肩胛下降(远)提肋助吸气,3、肩胛骨前伸的作用肌包括胸小肌和前锯肌。

近固定收缩,两肌肌拉力分力向前,使肩胛骨前伸。

4、肩胛骨后缩的作用肌斜方肌中部肌束、大小菱形肌。

近固定收缩,各肌肉拉力线向内,可使肩胛骨后缩。

5、使肩胛骨上回旋的作用肌包括前锯肌的下部肌束和斜方肌的上下部肌束。

近固定时,肌拉力线斜向外,斜方肌上下部肌束分别向上和向下的肌拉力分力形成力偶,都可使肩胛骨上回旋,6、使肩胛骨下回旋的作用肌包括菱形肌、肩胛提肌和胸小肌。

近固定收缩,前两肌肌拉力线向内下,后者向下,合力矩使肩胛骨下回旋。

(二)运动肩关节作用肌1、肩关节屈的作用肌肌拉力线从肩关节冠状轴前方跨越,包括胸大肌锁骨部、喙肱肌、三角肌前部肌束和肱二头肌。

(1)胸大肌起点:

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第1-6肋软骨止点:

上下部肌纤维扭转180度换位交叉,止于肱骨大结节嵴,近固定收缩,使肩关节屈,内收、旋内和水平屈。

远固定提肋助吸气。

(2)喙肱肌起点:

肩胛骨喙突止点:

肱骨中部内测作用:

近固定,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收。

2、肩关节伸的作用肌肌拉力线从肩关节冠状轴后方跨越。

包括三角肌后部肌束,背阔肌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

(1)背阔肌起点:

以腱膜起自下位六个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中脊、髂脊后部、第10-12肋外面止点:

上下部及纤维扭转180度止于肱骨小结节脊。

功能:

近固定收缩,使肩关节伸、内收和旋内,可助肩胛骨后缩。

远固定收缩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

该肌旋内作用强于胸大肌。

(2)冈下肌位于冈下窝,为三角形多羽肌。

起点:

冈下窝止点:

肱骨大结节嵴中部。

功能:

近固定收缩,使使上臂旋外、内收、伸和水平伸,(3)小圆肌位于冈下肌的下方,为圆柱形小肌起点:

起于肩胛骨外侧缘背侧面止点:

大结节嵴下部功能:

近固定收缩,使上臂旋外,内收,伸和水平伸。

(4)大圆肌位于小圆肌的下方,为一柱形羽状肌起点:

肩胛骨下角背面止点:

肱骨小结节嵴功能:

近固定,使上臂伸内收和旋内。

3、肩关节外展的作用肌肌拉力线从肩关节矢状轴外上方跨越。

包括三角肌中部肌束和冈上肌。

(1)三角肌位于肩部是一个上底下尖的三角形肌肉,从前后外三个方向包裹肩关节。

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后部为半羽肌,中部为多羽肌。

起点:

锁骨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止点:

三角肌粗隆,功能:

近固定收缩,前部肌束可使肩关节屈、旋内和水平屈;中部肌束使肩关节外展;后部肌束使肩关节伸、旋外和水平伸。

(2)冈上肌位于斜方肌上部肌束的深层,居于冈上窝内,为长三角肌起点:

冈上窝内侧2/3处,肌束经肩峰和喙肩韧带下方,跨过肩关节止点:

大结节嵴上部,部分止于肩关节囊功能:

近固定收缩,使上臂外展。

上臂由下垂位外展20以内主要有冈上肌作用故该肌称为外展起动肌,4、肩关节内收的作用肌肌拉力线从肩关节矢状轴的内下方跨越。

包括胸大肌、背阔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位于肩胛下窝,为三角形扁肌,为多羽状肌起点:

肩胛下窝止点:

肌束向外上方经肩关节前部,止于肱骨小结节。

近固定收缩,使上臂内收和旋内。

五、使肩关节旋内的作用肌肌拉力线从肩关节垂直轴前内侧跨越,包括三角肌前部肌束,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和肩胛下肌。

近固定收缩,使上臂在肩关节处旋内。

六、肩关节旋外的作用肌肌拉力线从肩关节垂直轴的后外侧跨越,包括三角肌后部肌束、冈下肌和小圆肌。

近固定收缩,它们使上臂在肩关节处旋外。

肩关节运动类型,四、运动学特征,肩关节运动类型,1.盂肱关节运动盂肱关节的球窝关节结构是控制其静态稳定的机制之一;但关节囊上部的结构包括盂肱韧带等对肱骨头和盂窝之间的稳定性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外展与内收(前后轴)前屈与后伸(内外轴)内旋与外旋(垂直轴),四、运动学特征,

(1)外展和内收运动此运动为肱骨在冠状面绕垂直轴的运动。

包括肱骨头向上滚动和向下滑动。

方向沿着或接近盂窝的垂直轴。

外展和内收相反正常盂肱关节外展大约120(前30度是冈上肌收缩,30以后三角肌中部纤维收缩。

),肩关节全范围外展需要肩胛骨60上旋。

外展运动因为胸廓的阻挡,解剖位内收0,肩关节内收为前屈结合内收,大约30-45。

冈上肌一部附着于盂肱关节的上关节囊,肌肉收缩时,通过关节囊保持盂肱关节动态稳定。

肱骨外展时牵拉下关节囊,下关节囊张力增强并维持肱骨头的稳定。

下关节囊炎症会导致肩关节外展受限。

滚动和滑动是盂肱关节外展全范围过程中的必要运动方式肱骨头的外展运动符合凸凹原则。

肩关节外展过程中,关节头大于关节凹,关节头向上滚动同时向下滑动,从而避免肱骨头和喙肩弓或者肩峰下滑囊挤压或者撞击。

(2)屈曲和后伸运动肩关节屈曲,增加了周围关节囊的张力,屈曲末端,关节囊后部牵拉产生的张力可以导致肱骨轻度向前移位。

肩关节屈曲接近180,盂肱关节可以达到120,结合肩胛胸壁关节上旋。

盂肱关节屈曲伴随肱骨轻度内旋有关。

盂肱关节前90屈曲牵拉到喙肱韧带产生张力是肱骨内旋的力矩。

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后伸可以达到65,被动运动可以达到80,被动运动引起肩胛骨轻度前倾,协助肩关节后伸。

内旋和外旋运动肱骨在水平面上沿垂直轴的旋转,通过肱骨头和关节盂的横径。

外旋时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向后滚动并向前滑动。

肩关节出在不同位置,内外旋的角度不同,(4)肩胛骨平面和冠状面上的外展在肩胛平面全范围外展不需要肩关节外旋就能完成,并且避免了大结节撞击喙肩弓,(5)肩肱节律上臂的外展和前屈有肩肱关节和肩胸关节共同完成,最初30外展和60前屈事由肩肱关节单独完成。

外展和前屈继续时,肩胸关节开始参与并与肩肱关节活动成1:

2的比例活动,这种肩关节运动伴随肩胛骨旋转的节律性变化称之为肩肱节律。

肩胛骨上旋离不开胸锁和肩锁关节的联合运动。

肩胛骨上旋60通过锁骨在胸锁关节上抬25和肩胛骨在肩锁关节上旋35来完成。

锁骨后旋20-35,伴后缩15;肩胛骨后倾20和外旋10;维持肩峰空间。

盂肱节律盂肱关节的外展或屈曲伴随肩胛骨的上旋,就是盂肱节律。

范围:

1.25:

1to2.9:

1。

平均:

2:

1(肩关节外展活动3,包括盂肱关节2,肩胸关节1),四、运动学特征,上抬与下沉(前后轴)凸面对凹面,滑动与滚动运动方向相反。

前伸与后缩(垂直轴)凹面对凸面,滑动与滚动运动方向相同。

后旋(肩关节外展)与前旋(回原位)(水平轴:

接近水平轴),四、运动学特征,三个运动轴和三个运动平面,2.胸锁关节运动,

(1)上抬和下沉锁骨的上抬和下沉和肩胛骨的运动相关,围绕前后轴,几乎平行于冠状面的平面运动。

上抬0-45;下沉0-10运动时锁骨头的凸面在凹面内向上滚动并向下滑动,

(2)前伸和后缩锁骨的前伸和后缩发生在几乎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上,锁骨旋转的垂直轴和胸骨平行,锁骨在水平方向至少有15-30前伸或者后缩范围。

和肩胛骨的前伸和后缩有关,(3)锁骨的轴向旋转锁骨的轴向旋转在在胸锁关节处有3个自由度,锁骨旋转的运动学包括锁骨头在关节盘外侧的自转。

锁骨全部后旋转,这是胸锁关节的锁定状态。

3.肩锁关节运动肩锁关节是平面关节,有稳定的结构,可进行微小活动,肩胛骨以肩锁关节的运动轴旋转运动。

上旋与下旋:

前后轴内旋与外旋:

垂直轴前倾与后倾:

水平轴(与锁骨轴平行),四、运动学特征,4.肩胸关节运动是胸锁关节与肩锁关节运动的联合运动上抬与下沉:

SC上抬,AC下旋前伸与后缩:

SC前伸,AC内旋上旋与下旋:

SC上抬,AC上旋,四、运动学特征,

(1)上抬和下沉运动肩胛胸壁关节的肩胛骨上抬是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旋转中的一个运动结果。

(2)前伸和后缩运动肩胛骨的前伸和后缩通过胸锁和肩锁关节在水平面运动的总和而产生。

肩锁关节通过水平面的移动扩大和调整肩胛胸壁前伸运动的距离和方向。

增加了上肢前伸去摸物的移动距离。

(3)上旋和下旋的运动肩胛骨完全的上旋是胸锁关节的锁骨上抬和肩锁关节的肩胛骨上旋运动的总和,肩胛骨总共可以上旋60。

1.掌握肩关节的运动类型、范围及运动特征、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功能及主要肌肉的神经支配。

2.熟悉肩关节的组成及功能解剖。

3.了解肩关节的韧带和盂肱节律。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