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671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六年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美术教案.docx

《六年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美术教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美术教案.docx

六年美术教案

3.戏曲人物   (人美版六上)

作者:

佚名资料来源:

原创点击数:

42更新时间:

2009-8-2617:

09:

26

3.戏曲人物   

 

   课  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授课人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应会:

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隐性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重点       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       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这是什么戏曲?

B.有哪些人物形象?

C.给你什么感受?

D.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

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

表演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

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

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

学生分析。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

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复习导入       

1.京剧知识

A.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

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学生回忆。

 

 

旦行:

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

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生行:

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

       丑行:

文丑、武丑。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A.抓住人物的服饰、动作特点来画。

B.表现出一定的神态。

2.作业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b色彩的运用要恰当。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      

 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关系戏剧,多看京剧节目。

               

板书设计

       戏曲人物

生行:

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旦行:

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

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丑行:

文丑、武丑。

教后反思:

4. 图形的魔术组合  (人美版六年上)

作者:

佚名资料来源:

原创点击数:

35更新时间:

2009-8-2617:

07:

24

4.图形的魔术组合    

  课  时       1课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授课人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隐性目标       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       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点       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彩色笔、尺子等;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学生实践课后拓展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 《我和我的村庄》

教后反思

5.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人美版六年上)

作者:

佚名资料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31更新时间:

2009-8-2617:

03:

58

 5.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课  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       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难点       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  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 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

线描画        (板书)      

 学生欣赏。

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

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

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

             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

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

线条 粗细 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

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     

 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 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

(1)构思

(2)起稿

(3)线描

(4)调整

       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

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学生回忆。

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展示其他内容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间互提意见。

       

板书设计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多样

线条 粗细 疏密

黑白对比

教后反思:

6.自制小相框 (人美版六年上)

作者:

佚名资料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27更新时间:

2009-8-2617:

02:

05

 6.自制小相框   

   课  时       1课时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授课人       杜 莎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隐性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2.情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重点       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难点       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

(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

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揭示课题。

       学生欣赏、感受。

分析研究。

       

三、自主研究      

 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四、实践操作      

 作业:

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

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学生制作。

       

五、汇报展示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

  

    展示评价。

       

六、课后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

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学生思考。

       

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7.色彩的调和    (人美版六年上)

作者:

佚名资料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30更新时间:

2009-8-2617:

00:

16

7.色彩的调和    

 

  课  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授课人       杜 莎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欣赏,感受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       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

难点       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欣赏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你更喜欢哪一幅?

为什么?

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

       学生欣赏、感受。

 

初步体会色彩的和谐感。

       

三、自主研究      

 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

有哪些方法呢?

自学书第十四页。

2.书中介绍了哪些色彩调和的方法?

3.《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

(教师引导分析:

先找出颜色,再到色环上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种关系研究色彩调和的方法。

)       学生打开书第十四页,自学后汇报。

读定义。

学生回答:

混入同一种黄色;混入同一种灰色。

观察分析后回答。

       

四、实践操作    

  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色彩调和的方法。

看书第十五页,我们一起来研究。

这里有四张画,用的也是书中提示的四种方法,请你归归类,说出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分组研究,讨论。

(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学生欣赏、分析,并归类:

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们组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以小组为单位,为草稿的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五、汇报展示     

 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

给人什么感觉?

       分组介绍。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调色方法       书中介绍了哪些的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调和色彩的方法?

       

学生回忆,并回答。

(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

给人什么感觉?

       分组介绍,并进行互评。

       

板书设计

       色彩的调和

对比色互相调和       

邻近色         同类色         加入白色

混入同一种黄色

混入同一种灰色  提高明度        主色与装饰色

教后反思:

名资料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20更新时间:

2009-8-2616:

57:

37

8.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课  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情感目标       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重点       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难点       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

       提问:

什么是色彩的调和?

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课题: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  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

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

介绍邻近色:

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

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欣赏感悟。

(1)播放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

提问:

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学生观察回答。

 

欣赏感受。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小结:

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

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

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实践操作      

1.小组讨论:

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注意画面内容与颜色间的关系。

      

学生发言。

学生设计作品。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

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

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3.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缺点。

       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邻近色

9. 箱板上的新发现    (人美版六年上)

作者:

佚名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