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7594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5.docx

中考模拟化学试题15

2020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高梁酿造食醋B.焚烧垃圾发电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石墨制成人造金刚石

2.2019年10月15日,广西玉林一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8人受伤。

安全事故无小事。

下列图标与燃烧、爆炸无关的是()

A.

B.

C.

D.

3.专家提示在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84消毒液可以使病毒灭活。

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

若用高浓度84消毒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释84消毒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用量筒量取适量浓的84消毒液后直接加水稀释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量筒和胶头滴管

D.量取浓消毒液时仰视读数,会使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4.“观音素麻花“是四川遂宁特产,因其“香酥、嘎嘣脆”深受八方游客喜爱!

主要采用优质面粉和小磨香油(含油酸,化学式为C18H34O2)等制成。

下列关于油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酸中含有氧分子

B.油酸中碳、氢、氧质量比是18:

34:

2

C.每个油酸分子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油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CO2②Fe3+③KMnO4④

A.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②中数字的含义: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D.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6.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生石灰、熟石灰、苛性钠均是碱

B.氯化钠、小苏打、纯碱均是盐

C.磁铁矿、二氧化锰、二氧化碳均是氧化物

D.钙、铁、锌、硒均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8.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属于有机化合物

B.X的化学式为SO3

C.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D.X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

9.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生成物中有2种单质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C.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10.钪(K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

下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11.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C.t2℃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以得到100g溶液

D.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使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X

Y

Z

M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

3

28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值

30

3

8

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Y、M的质量比为5:

4

D.待测值为13

13.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方法。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实验方案

A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CaO(CaCO3)

在高温下煅烧

C

O2(H2O)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KCl(MnO2)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14.下表是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B

用酚酞鉴别纯碱和烧碱溶液

用品尝的方法区分糖水和石灰水

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洗涤剂能洗涤油污是因为它有乳化功能

C

D

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用小苏打做糕点膨松剂

用硫酸铜做游泳池消毒剂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

 

A.AB.BC.CD.D

15.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

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16.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1)下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面料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2)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

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吃完美味可口的自助餐,小明同学拿着还没开盖的可乐,然后打开瓶盖后,汽水喷涌而出,请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

(4)下列食品中富含的营养素能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选错一个没分)。

A鸡蛋B矿泉水C蔬菜D牛肉干E米面

(5)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将题中微观示意图补画完全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17.2017年冬天,某小伙子为了取暖在卫生间里贴满了“暖宝宝”(该产品的部分说明书为:

“暖身更暖心,升温快。

发热成分:

高纯度铁粉、水、盐……;发热时间:

10小时;平均温度:

52℃),他把门窗关闭以防暖气泄漏。

几分钟后,他失去意识而倒地,幸而被门外的朋友及时救起。

请回答:

(1)铁在卫生间内氧化发热,主要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盐是催化剂,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_______________不变。

(2)该小伙子失去意识并不是温度过高和身体本身的原因,而是因为____________造成身体严重缺氧的缘故。

(3)铁块在氧气中不易燃烧而铁粉在氧气中易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当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根据下图有关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后,往a装置加入水至_________________并且一会儿液柱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氧气后,若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____,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5)实验室里,常用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备硫化氢气体(H2S)。

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填字母)。

只能用装置D收集硫化氢,利用了硫化氢的哪些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

②硫化氢也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则检验硫化氢中含氢元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9.某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加热试管前要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需要改进的是需要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红色固体只有Cu

猜想二:

红色固体只有Cu2O

猜想三:

红色固体可能含有_____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1.44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红色固体含有Cu2O

(思考与分析)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

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

将试管中所得红色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量,通过__________来确定猜想二或三正确。

五、流程题

20.某矿石主要成分是MgO,含少量的Fe2O3、CuO和SiO2杂质。

用该矿石制备Mg(OH)2的工艺流程简图如图:

已知氢氧化铜、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镁均是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的操作是__________,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__。

(2)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3+、Cu2+、Mg2+和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对应离子

Fe3+

Cu2+

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4.2

9.1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6.7

11.1

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固体C中所含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该步骤②中所涉及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制取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1.将部分变质的烧碱配成溶液中后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稀盐酸至50g前,没有气体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3)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4)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D

6.B

7.C

8.D

9.C

10.D

11.B

12.D

13.D

14.D

15.C

16.羊毛燃烧闻气味

ADE

17.Fe2O3(或Fe2O3.xH2O)质量高纯度的铁粉氧化过程消耗了卫生间大量的氧气增大了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是增大了氧气的浓度(或增加了氧气量)

18.长颈漏斗长颈漏斗形成一段液柱(或长颈漏斗液面高于瓶内液面)AD

量筒cA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一会烧杯壁有水珠证明含氢元素

19.排净试管内空气(防止不纯一氧化碳加热爆炸)尾气处理装置(需要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Cu2O和Cu稀硫酸固体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与硫酸反应,溶液变蓝色,有红色固体剩余(或猜想三也有相同的现象)(合理即可)计算对比

20.过滤玻璃棒H+6.7≤pH<9.1Cu(OH)2和Fe(OH)3

21.稀盐酸先中和烧碱溶液2.2NaCl7.3%(详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