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7972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docx

自考03707毛邓三简答题论述题总结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显著特点?

(1)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所凝结的丰硕成果,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这些理论成果在内容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

(3)这些理论成果在形式上,体现了中国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

(1)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

(1)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建立了新中国;

(2)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积极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论述)

(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党不断地把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

(2)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它不仅开辟了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而且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为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永远是中国前进的旗帜。

(3)它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宗旨、

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6、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论述)

(1)提高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是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2)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论述)

(1)是我们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

(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①主要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②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9、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重大意义)?

(1)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

10、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

(怎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2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1)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3)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2、简述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一:

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隔日的主观随意性。

第二:

要全面地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第三:

要发展地看问题,决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

第四:

要把现象当做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乃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是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

(2)是中国共产制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

(3)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探索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4)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进一步进行马克思理论创新?

①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基础。

②理论创新必须同实际紧密结合,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巨日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求实”,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5、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①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

②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③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④必须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1、近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势力日益勾结,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明显优势,民族资本始终没有成为主要形式。

(3)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部平衡,中国人民经济上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世界上所少见。

2、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第一:

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没有合法斗争的可能性;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压迫。

第二:

面对中国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和庞大的反革命武装,中国革命只能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三:

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帝国主义之间和国内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经验是什么?

第一:

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第二: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第三:

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又一条宝贵经验。

第四: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是促进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第五:

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4、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1)是迅速发展国营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客观要求。

(2)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

(3)是土地改革后,发展农村经济政治的必然趋势。

(4)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

5、中国共产党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政策主要包括哪些?

第一:

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

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

第三:

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

第四:

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

第4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1、陈云提出了哪“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第一:

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

第二:

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范围内进行自由生产是补充;

第三:

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2、为什么长期以来,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第一:

多年来,在我们的社会主义观念中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的严重倾向。

第二:

我们曾经把苏联模式圣神化,照抄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观念。

第三:

正是由于我们长期把苏联模式当做唯一的或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从而把这个模式的种种弊端当做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附加在社会主义上。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的显著特点有哪些?

(1)在本质和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2)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3)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最终目标。

(4)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4、之所以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因为: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4)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5、简述发展才是硬道理?

P81-83

(1)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2)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来发展。

(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发展。

(4)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6、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或者为什么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党的执政地位和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决定了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3)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7、简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党的一切活动中体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必须大力支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4)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水平。

8、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3)现代科学使用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第5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许多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填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2、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什么意义?

第一:

有助于我们客服急躁情绪。

第二:

就要求我们埋头苦干。

第三:

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P98-99

(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三: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第四:

自立更生,艰苦创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不动摇?

(1)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2)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6、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7、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第一: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

第二: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

是要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第三:

坚持最高纲领不是也不能离开现实空谈远大理想。

只有通过扎扎实实地做好现实的每一项工作,坚持长期不懈的奋斗,才能逐

步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

实现最低纲领不是也不能只顾眼前忘记远大理想。

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

 

第6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贡献或者含义)?

(1)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涵。

(2)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3)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

(4)分析了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5)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2、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贡献)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3、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

(2)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的根本性变革。

(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4、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硬道理,是改革和稳定的目的。

(2)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3)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的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4)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5、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邓小平提出我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必要性)是什么?

第一:

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第二:

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第三: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第四:

坚持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7、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1)我国是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权,决不允许别国干涉。

(2)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依靠别人,必须立足于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

(3)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迫使我们奋发努力,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把人民团结起来,就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

(4)取得外援要付出代价,放弃自力更生,就会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

8、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统一的关系是什么?

第一: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第二: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

第三:

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第四:

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简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

(我国兴办经济特区取得的成绩和发挥的作用?

(1)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建立起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很好地发挥了四个“窗口”的作用。

(3)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等。

(4)经济特区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和探索,推动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10、简述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一:

由较小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开放;

第二:

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

第三:

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11、简述当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第一:

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第三:

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

第四:

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五: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简述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一:

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节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

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要做到的“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1)“两个坚持”,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2)“三个转变”是指:

①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支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过去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第一:

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第二: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三:

坚持城乡协调以展。

第四: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4、简述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性。

第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第二: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第三: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5、简述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要性(原因)?

第一:

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的客观需要。

第二:

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三:

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第四:

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第五:

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

6、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要性在于什么?

①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需要。

7、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要性在于什么?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③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8、简述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的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

第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二:

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相互补充、相互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

第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四:

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

9、如何做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第一: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第二:

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

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确定基本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简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然性。

(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第一:

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第二: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三:

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第四: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3、简述非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

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和服务,丰富了市场,满足了人民多样化的需求,并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二: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

它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有制的改革。

第四:

特别是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在引进外资与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第一: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

第二:

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各自既有优势和长处,也有不足和缺陷,要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第三:

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5、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一:

在所有制结构上,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