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讲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8922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创意产业讲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意产业讲稿.docx

《创意产业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意产业讲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意产业讲稿.docx

创意产业讲稿

创意产业——崛起和发展

2007-04-0616:

05:

13 南方论坛 

--------------------------------------------------------------------------------

下面是演讲实录:

  主持人:

同志们、朋友们,下午好!

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广州讲坛的学术报告会,今天下午我们是非常高兴请到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党委书记贺寿昌教授给我们做报告。

贺教授曾经任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现在兼任联合国创意产业高级顾问,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基地上海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上海世博会主题演艺顾问,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第一副会长等职务,多年来参与了东亚运动会开幕式等上海市多项文艺和重大活动总策划及设计工作,获得文化部颁发的舞台美术设计一等奖、舞台科技二等奖。

主持设计了“南京路霓虹灯一期工程”、“上海城市规划馆”、“2000年世博会汉诺威上海馆”、“香港回归上海市政府赠送礼品——浦江迎归”。

主持完成了《推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思考》等研究项目,著有《创意学概论》、《城市信息化背景下的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之路》、《关于创意产业的理论思考》等著作和论文。

今天贺教授给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创意产业崛起与发展”。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贺教授给我们做报告。

  贺寿昌:

同志们,非常高兴来到广州,受宣传部的邀请,给同志们汇报一下这几年来在研究创意学科、推动创意产业方面的一些体会吧。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吧。

刚才介绍是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好像跟创意产业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创意是产业嘛。

刚才汤部长已经介绍过了,我曾经担任过上海文化局的副局长,有幸接触了上海信息化工作。

在这之前,我本人又是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我本人的专业是搞舞台美术设计的。

博士的背景,读的是工程和管理学。

所以,文化、经济、科技这些…,反正是三不像吧,但是有一点好,就是在这中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

  2004年,联合国也在推动创意产业的思考,聘我为联合国创意产业的专家。

这张图是联合国各类组织高官,在2004年9月份,联合国的总部召开了一次关于确定联合国创意产业战略的研讨会,在这个会议上,应该说吹响了全球在联合国的发展中国家层面上,推动创意产业的进军号。

  今天,我想给大家汇报的是七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创意产业崛起的时代背景;第二,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认识的创意产业基本理论;第三,创意产业价值链分析;第四,创意产业案例剖析;第五,有关创意城市的概念;第六,创意阶层;第七,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状况扫描,因为这方面的内容太多了,我们就举一些例子。

  下面我讲一下关于背景的问题。

创意产业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说这几年拍着脑袋就出来的一个新产业,也不是一个新名词。

我们说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就有了这个雏形。

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军事工业背后就是一个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就是军转民,应运而生,就是德国包豪斯设计主义。

包豪斯他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设计家,就是在德国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一个创意的雏形现象,他比较强调工业设计。

现在你到柏林看,还有包豪斯博物馆、包豪斯设计中心。

他强调的是艺术技术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我们也看五十年代,美国以好莱坞电影和迪斯尼乐园为标志的文化娱乐产业风靡世界,美国没有说这是创意产业,它叫什么呢?

它叫知识产权产业。

我们一般是这样来界定,后工业时代,也就是说知识经济时代,它应运而生的是什么呢?

是信息革命。

信息革命,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内容为王,内容产业,我们有时候说内容产业,但是内容产业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原创、原创力,那么创意产业就出来了。

那么为什么它不叫创意产业,叫知识产权产业呢?

就是当人均GDP,像美国到二万美金以后,实际上就跨越了这个阶段,它就直接叫知识产权产业。

  日本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借着70年大坂世博会为契机发动了颜色革命。

这件事,实际上在经济界、产业界不太重视,因为你就是涂颜色嘛,日本整个的色彩是灰色系列,到现在为止它每年都要出两百多种不同的灰色色谱,到现在灰色色谱几千种,有中灰、冷灰、暖灰,我们到日本看它的服装、街道、电器,仔细看一个一个系列的。

因为我自己是搞美术的,可以看出来颜色非常高级、非常高雅,这就带动了产业了,因为视觉第一看过去的是颜色。

  真正由政府直接倡导,并且将创意产业列入政府发展规划的,应该是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布莱尔政府。

说到创意产业,它都是在政府直接控制下建立一个综合协调办公室,协调各个部门成立创意产业的规划、协调,是这样的一个政府机构。

我们从学术的角度来说,雄彼德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经济学家,他指出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是资本和劳动力,是创新,创新属于一种创造性的破坏,乃是一种持续性的过程,这种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已明显在加速,伴随着这种扩大的创新,也反映在资本和老科技往新科技的转移上。

  因为今天是一个学术报告会,我讲一下自己的概念。

创新和创造有什么不一样呢?

创新和创意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们说创造是雄彼得讲的是非破坏性的,而创新是对生产力破坏性的革命,比如说农业革命,它有田耕,有了田耕以后在田里无论如何再创造,就是用锄头、用犁这种生产工具,但是一旦创新,把田耕去掉,拖拉机就出现了,这就是一场革命。

大家看,计算机是不是一场革命?

电力是不是一场革命?

蒸汽机是不是一种革命?

这些实际上推动了生产力不断的发展。

  布卢姆也指出,新的创意会延伸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的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凯夫斯说“创意产业提供我们宽泛的和文化艺术或者娱乐价值相联系的产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当中经济活动会全面影响当代文化商品的供求关系和产品的价格”。

等一下,我们讲的时候会讲到这方面的一些观点。

  二十一世纪,我们通常说的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他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是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当中的行业部门”。

而知识产权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

这样的定义,为创意产业确定了一种生产和活动的认可方式,这个认可方式是什么呢?

就是在知识产权四大类的框架下进行的,他是依赖于知识产权国家强有力的保护体制。

实际上我们讲世界上真正第一部知识产权法是什么啊?

是十八世纪就有了,但是我们发展中国家,往往对这个问题不太重视,对于我们的专利、版权、商标、设计,保护的力度很差。

  你看,现在在知识产权局登记的,可能90%多都是国外公司的专利、版权,因为它是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技术一进入,首先第一条我在你本国注册知识产权,一旦注册,那他将来都得到保护。

我们分析了整个历史的沿革和经济学家的一些论述,我们自己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创意产业是指在知识产权的保护基础上,以个人创造性的活动为起源,以文化为核心。

  这两句话很重要,个人创造性的活动为起源,文化为核心,有一个条件,就结合先进的技术,并且能够成为生产力,就是能够创造财富,这样的一种经济形态,叫创意经济形态。

它要受到经济产权保护,以个人创造性的劳动为起源,以文化为核心的,结合先进技术,而且能够成为生产力、能够创造财富的,好像这种形态,我们国家目前从形态的角度来说,还没有出现,恰恰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反过头来说,发展的空间非常大。

  发达国家是这样,发展中国家能不能够搞创意产业呢?

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创意产业一定是在发达国家,还有一种观点,发展中国家也能搞创意产业,那么这就牵涉到我们中国能不能搞创意产业的问题呢?

或者说中国只能有几个城市搞创意产业,而绝大多数地区是不能搞创意产业的,这个争论就有一点类似我当初在97、98年搞信息化,争论是一样的,能不能搞信息化,而现在看样子大家都接受了,能够搞,我发展中国家也能够搞。

  联合国很多组织就致力于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创意经济,以谋求创意经济来促进联合国的千年目标:

缩小贫富差别。

他们制造了三个三角形的战略,在拉丁美洲建立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心,在非洲建立创意产业文化资源的展示中心。

为什么要在非洲建立这个中心呢?

我们说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没有本土文化,但是它能够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它用它国的文化资源进行产业运作,最后销售给它国,它有这个本事。

而我们发展中国家呢,有的是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是没有能力把它变为产业,所以它这个展示中心,特别是放在非洲,就是说如果有好的创意产业的案例,让发展中国家去看一看,怎么从文化资源最后变成文化消费。

联合国要在亚洲建立市场中心,其中它们希望上海率先来举办全球创意产业博览会。

这是我们开会开了接近三年了,形成的一些战略布局。

  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我觉得都可以不讲,大家都很清楚,现在我们国家遇到什么问题,产业结构问题、产业升级问题、能源的问题、资源的问题、贸易关系单一化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瓶颈,经济上的瓶颈。

但是创意产业呢,它的核心要素就是内容独特的创造和技术革命的运用相结合,经过个性化的定制和规模化的经济形态,最后形成核心价值,这样的一种核心价值,它具有可持续发展,它能够拉动其他产业,二产,甚至是一产,它的产业链很长,附加值很高。

当然,我们也讲,它具有高风险的价值、具有不可量化性、不可界定性,让风险投资来投资,可能到一定的时候它才会进入。

  创意经济为高效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了先进的路径,解析其对中国发展的机遇,尤为有战略意义。

所以我们讲,如果说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工业化起步晚了两百年,我们信息化起步晚了五十年,而我们创意产业的起步,仅仅晚了十年,这个十年怎么算的啊?

是从澳大利亚政府1994年提出,如果真正是全面铺开,大家讲的英国政府,那就是97年,也就是晚了八年的时间。

所以难得的机遇,是我们难得的机遇。

  下面,我想讲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创意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

基本理论问题,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界定,有界定为11个行业,有界定为9个行业、7个行业,我们现在还是比较赞赏霍金斯的划分,13行业,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就是文化艺术类,第二类是时尚消费类,第三类是和工业有关系的,就和重工业、轻工业、日用工业有关系的设计类。

大家看到的这张图(图),是2001年到2006年,在刚才讲的这几类行业当中的世界的增长,可以看到它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部分,对于产业升级和改变产业增长方式,增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讲两个空间。

第一个空间,科学技术,具体的讲,也就是我们信息革命提供了创意产业兴起的技术空间。

就从我们广州来讲,现在我看几乎相当于广州这样的城市都做到了,三网融合,固网、移动、电视,在电视上现在可以看到IPTV,手机可以连着电话,电话也可以连着电视,它这个技术剩下的是什么啊,是行业的体制问题、制度问题,技术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像卫星通讯、数字广播、有线电视,包括公众场合的,我们广州现在出租汽车上也可以看移动电视了,这些都已经达到了。

达到之后,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终端品,电视、电脑、手机、MP3、VCD、DVD,还会有很多,这些都是终端品。

我们把银幕和人体接触,就是FACETOFACE的都看作是终端品,是在三网合一的情况下看到的东西,看到的就是多媒体的东西,听、视觉、文字,而这些东西就和文化密切相关。

我们看信息化的空间其实是很大的,在这个基础上,就出现了很多软件,最大的软件是什么啊?

就WIDDOWS,它是一个操作平台,然后在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软件,应用软件,这个就太多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再讲了。

  那么有了应用软件之后,就有了很多数字化的服务,比如说数字电视、网络游戏、网络学习、网络图书馆、电子政府等等。

突然间,我们就感觉过去的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之后,给我们内容产业,就是我们宣传部系统,都是搞内容产业的,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增加了很大的空间,但是我们准备是不足的,我们的人才准备不足、理论准备不足、应用准备不足、体制机制准备不足,各方面的运行都准备不足,你准备不足别人准备的很充分,就是说你的路修的很宽,走的车都是洋货。

人类文明的东西要不要?

还是要的,公共性的软件还是要的,但是问题是什么啊?

你就怕他来开发你的文化资源,用他的价值观,最后销售给你,怕这样的东西。

  我们讲技术标准肯定是全球化的,不可能说化学、物理等等这些技术标准各国搞一套,不可能的。

但是,文化怎么样繁荣?

文化就是百花齐放才能繁荣,我们要保住自己的文化价值,甚至于我们要对外输出文化,靠什么?

就是靠开发我们自己的东西。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很大的问题,这就是原创,我们有没有原创的能力。

技术空间我们已经达到了,但是我们有没有内容的原创能力,形成创意的内容产品。

现在难在什么地方?

难在把文化变成产品,难就难在这个上面。

  第二个空间是什么呢?

实际上就是讲消费空间。

我们技术的空间是存在的,消费空间也存在,最近我们搞了一个调研,在一千名学生当中分为两类,15-30岁,这里面有两类人,一类是小白领,知识阶层,一类是大学生。

我们通过样品抽查,没有从宣传部的职能范围当中来看,我们是从创意产业涉及的五个领域,吃、穿、用、听、看,这五个字就把整个人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消费的情况、精神消费的情况都概括了。

我们得到了在学生样本当中,听是占了1%,用占了19%,看7%,穿26%,吃是47%,是这样的一个消费结构。

那么这样的一个消费结构里,也包括了主流媒体、主流阵地,看我们的报纸、看我们的电视,当然也包括了网络。

  那么在白领这一块,我们看吃的比例占了51%,听没有变,用17%,穿多了,30%,但是绝对量大了,大学生他的消费,可能这个是我们调查的关系,我讲这个数字,有一些人不太同意,那儿有那么多啊,一个大学生一个月要消费1600多块钱,后来说是在戏剧学院,说是戏剧学院的学生家庭条件好一些。

白领是三千多。

不管怎么说,我们说相对数,不讲绝对数,这个空间,给我们总数是多少呢?

上海总数是233亿,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什么问题呢?

233亿是谁在消费?

消费谁的产品,是这个问题。

我们发现你是学生的时候,他对于品牌50%、50%,国外品牌占50%的25%,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不太讲究品牌的问题,强调国外品牌和国内品牌很少。

但是反过来到了白领的时候就有变化了,75%讲品牌、75%讲国外品牌,你说我们失去了多少国外市场。

  但是这一块谁在管理啊?

宣传部管不管啊?

管不着的。

经委管不管?

经委招商引资,引进品牌是好事啊。

但是这里面有没有核心价值观呢?

我们开会学习一茬又一茬,文化市场管理一次又一次,多少成本?

我们的媒体控制到了年底,要大家定党报,指令性的。

好像我们的管理手段有问题,人家不要开会啊,等一下我还要讲这个问题,他长驱直入,你自己掏钱啊,一个月小孩不到肯德基吃汉堡包不舒服啊,天热了不买可口可乐不舒服啊。

反过来我们看创意产业有没有必要?

很有必要。

为什么?

既能形成产业,又能够保住文化,又能够将文化变成产品,多好的东西啊,多好的一个产业啊,又不消耗能源,又不占什么资源。

就从上海来讲,我们说30年代我们已经有了生活方式,那就是西装、旗袍等等,到了六十年代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绿军蓝装等等,面临二十一世纪如何占领时尚生活的空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文化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

不是说我是党委书记,就把这个问题拿的那么高,我们几年研究下来,越研究越看到这个问题,确实潜力很大。

  第三个方面是创意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关系。

创意产业如果它有技术支撑,反过头来这个创意产业它能够推动信息产业。

有一些软件开发、有一些网络技术,你没有应用它是发展不了的,它是研发不了的,这就是一种拉动关系。

创意产业注重文化以后,它就发展了内容产业,这个大家应该比较清楚。

创意产业要靠资本运作,虚拟经济,把虚拟的变成物化的,这种转换它可以促进知识经济。

这张图(图)大家可以看到创意产业有三个支撑,文化、技术、资本,就是这三个组成,你可以看到创意产业的主管部门也不是文化部门、也不是经济部门、也不是产业部门,它是一个横向的、跨度非常大的这样一种产业,就是我们不能用传统的体制观念、传统的统计观念、传统的行业划分来看待创意产业。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关系是怎样的?

科技创新它提供了更加高的使用价值,而文化创意能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观念价值。

所以,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是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两大引擎,是经济增长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一把茶壶如果成本是20块钱,好,我们自动化流程生产,前期的电子商务、虚拟的采购、客户端,也是零库存,再去搞ERP,你所有的技术全部用上去,最后什么样的结果呢?

最后是二十块的茶壶变成十块钱,技术含量再高五块钱,但是茶壶它是一个消费品,不可能说我买很多的茶壶,一把茶壶、两把茶壶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是这样一把茶壶(图),这把茶壶它除了生活消费,还有一些精神消费的东西在里面,你看着这把茶壶,就可以想起天热弄堂口老奶奶剥蚕豆,你围着老奶奶,老奶奶给你讲故事。

诸如此类,举一反三,它就有了收藏价值,在什么场合我用哪一把茶壶。

好,如果我们再请名家刻个字,它就变成品牌了,这个茶壶是某某大师、某某名家给我刻的,我有这个茶壶。

这个茶壶就从二十块钱变成了50倍,这个50倍的增长在什么地方,增长在科技上还是文化上?

我们说是文化上。

  有人同意这个观点,也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现在讲创意产业就说13个行业,但是一个行业它是包括,比如说出版,写书到印刷、到销售,哪一个环节是创意?

哪一个环节是出版业的?

现在我们统计口径搞不清楚,为什么呢?

有人要出书才有纸张,有了纸张才有装备,才有印刷的机器、造纸的机器,你怎么去算呢?

那我们的观点是什么呢?

可能狭隘的来讲,创意产品,创意产业肯定是有产品的,可它是指什么啊?

是指由三样东西组成的。

第一样就是策划大纲,我想拍一部电视片,这个策划大纲完了以后就变成了脚本。

第二个,这个电视片找谁怎么把它拍出来,一个工程计划,这个工程计划也是创意。

第三,有了这个东西,销售给谁、资金哪里来、怎么推广、投入多少、返回多少,形成整个的商业运作。

这三样东西都是群体性的工作,不同的知识结构,但是这三样东西整合起来,三本书我就可以卖钱。

脚本加上怎么制作,加上怎么商务推销,这三本书就可以卖钱了,卖给谁呢?

四种人。

第一个,卖给投资者,他有回收嘛,就可以风险投资了。

第二个,卖给制作人,他可以组织团队来拍摄。

第三个,卖给设计者。

第四个,卖给发行公司。

现在我们的电影就是这么运作的,北京很多北漂,平时是散着的,哗一下子就拉起来,风险投资、制作团队、出版公司、发行公司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想重点讲一下创意产业的价值链问题。

发展创意产业的核心是要构筑创意的产业链,并尽量拓展延伸使其形成规模,才能够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目前创意产业发展,缺什么呢?

缺完整的产业链。

那么我们必须打造出若干个符合市场规律的完整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并且围绕这个产业链,培养一批富有竞争力的创意产业集群。

搞经济的人是经济规律,文化规律不一定知道,搞文化的人是文化规律,经济规律不一定知道,这个中间还有什么啊?

还有制作规律,因为创意产业个性化,它还有制作规律。

从投融资来说,投二产,他都知道怎么投,但是创意是投人,你不投人你今天看这个作品,不知道怎么回事,它这个产业链当中符号的转换太多,构想转成文字、文字要转成形象、形象要合成技术。

  我们看这个产业链有多长,我们认为它是以文化为核心。

第二个圈(图)就是宣传部门所能够管辖的。

第三个圈(图)更加涉及到时尚和商业领域,而这个圈的空间非常大,但是恰恰是没有行业主管,交叉性非常大。

这个圈实际上就牵涉到二产,比如说汽车工业,一辆汽车它造型怎么样,这牵涉到设计,车里面有音响,就牵涉到第二个圈了。

所以它的链是非常长的。

现代传统的一、二、三产的体制,一个圈一个圈的,我在这个圈我就不到另一个圈去,恰恰横向的产业链被切断,而增值的部分就是在横向的产业链部分产生的,这非常可惜。

所以我们的制度障碍也造成了经济转型的问题,造成了我们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也是造成了我们软实力不能很快增长。

  现在你要当一个区长,第一个想的就是土地,就是想造房子啊,等一下子我还要讲,完了以后搞园区,园区是什么啊?

园区的本质是房地产,它的经营模式是房地产模式,你只有把园区的要素真正放进去,那么产业模式出来了,真正新一代的产业模式出来了,如果仅仅是招商引资,一堆优惠政策,降低价钱,那一个企业进来了,这个是房地产。

  所以现在有一个观点,现代服务经济的发展,核心的竞争力,就是服务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广东也好、广州也好,或者是上海也好,北京也好,其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产业的竞争上,服务经济产业链的规律,一个行业跨度越宽,文化和经济交融越深,产业链拉的越长,竞争力越强。

那我们眼睛要盯什么东西?

一讲服务业、产业结构一讲,要盯什么样的东西?

我觉得应该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到行业跨度宽、文化经济交融深、产业链长的那些行业项目上。

这里面有商委的责任,有经委的责任,更有宣传文化的责任。

  创意产业不仅是以创意为核心,制造、销售等环节都熔铸和浸透着创意,而这些环节当中能够构成产业链形成竞争。

大家看创意重要不重要,原创重要不重要。

用我们文化来塑世界民族之林,来对应全球化,特别是全球经济的标准化。

比如说信息化当中的CA论证(身份论证),技术是人家的,为什么呢?

这是有国际标准的,你拿不掉的。

认证的国情,整个一套管理系统,这个是文化,这个是中国的。

你英国的认证到中国来,要按照我的规矩,你就不是把自己的文化和国际标准对应、抗衡,不被它吃掉。

我们说王选,它的功劳是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对不对?

对的。

他的功劳更在于用中华民族的文字,世界标准化的技术,致力于民族之林。

多少人用电脑,你要在中国用电脑,一定要有汉字,你要在世界上和中国人做生意,一定用电脑、一定用汉字。

  这是创意产业的一个模型,它有开环模型,也有闭环模型,是根据系统动力学来研究的。

钱学森现在他非常强调的开放的系统,就是说用数学模型、计算机仿真来解决我们的社会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学科越交叉就越有生命力。

事实证明,文化信息它的增值效应是几何数的增长,相反,如果我们仅仅靠大自然的恩赐,能量的增值,它是长不了的。

现在我们国家就反映了这个问题,黄河、淮河干了,现在长江也是干了,这些都能够说明问题。

  我们通过文化行业的数据,来套用一系列模型,就得出了创意产业的增值比,大概是在1∶7到1∶8,也就是说一块美金,两三年之内可以赚七块到八块美金。

很多经济学家是不同意我们这样的观点,但是我们是抽样分析,作为一家之言,也不是作为统计标准。

我们看到哈利。

波特,他们最后产值的转换,成本和收益差不多是1∶1.86,和我们这个数字很接近。

这是我引用上海经济学家的一个方法,在操作层面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创意产业增值,他讲了四种模式。

第一是产业链、价值链定位模式。

第二是价值链的延伸模式。

第三是价值链的分解模式。

第四是价值链的整合模式。

  第一种模式,定位模式。

定位在哪里呢?

内容为王,核心部分。

它主要体现在传媒、娱乐、艺术等行当中,内容的原创能力和内容的资源集成配置能力,它成为了一个核心环节。

第二是渠道,就是你这个产品的销售渠道,渠道是产业价值当中的重要环节,通常讲的销售王有没有?

网络越健全,复制性越大,盈利性越大。

第三是媒体推动,在刚才讲的开闭环模型当中,在闭环模型中,除了网络销售之外,还有一个圈是媒体炒作,媒体炒作之后更能够增长,有媒体它就不需要向策划人、中间机构这些中间环节。

第四是需求挖掘,创意产业很大程度上是把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一个明星炒作炒作,FANS就出来了,然后市场就出来了,原来没有的。

这四个方面是定位模式。

  第二种是价值链的延伸。

价值链的延伸是指企业突破原有的产业界限,在产业链上游和下游进行延伸,获得利润。

首先是一个品牌的成熟,本来一件衣服不赋予品牌的时候,它没有成熟效应,一赋予品牌就有成熟效应。

你比如说像迪斯尼,有了这个品牌之后上下游延伸,迪斯尼先是拍片子,第二轮是搞主题公园,第三轮是搞品牌商品销售店,整个成为一个系统。

另外就是掌控终端的模式,刚才讲信息化时我讲到终端,通过终端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服务,比如说我今天做上海航空公司的飞机,天气不好,晚飞了一个多小时,这个时候我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