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9115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

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第2单元 细胞代谢

专题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考点十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高考试题

1.(2013年福建理综,T2,6分,★★☆)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结果

NaCl

茉莉酸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

“+”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点睛:

本题考查了质壁分离实验的原理和现象,意在考查考生判断实验变量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解析: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方式是渗透作用,A项正确;质壁分离是细胞失水(液泡中水分子渗出)的结果,其液泡体积变小,B项正确;根据实验目的及表中信息可知,①②组对比自变量是茉莉酸,而①③组对比自变量是NaCl,C项错误;由①②组对照可知,在无茉莉酸时有部分细胞质壁分离,而存在茉莉酸时无质壁分离发生,说明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D项正确。

答案:

C

2.(2012年上海单科,T22,2分,★☆☆)相对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关注培养基的渗透压,这是因为动物细胞(  )

A.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压更敏感

B.渗透压远高于细菌或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C.没有成熟大液泡,渗透压调节能力差

D.生长缓慢,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渗透压要求不同

点睛:

本题考查不同细胞结构的比较,涉及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等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难度不大。

解析: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培养液渗透压较低,动物细胞会吸水涨破,而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含有细胞壁,则不会出现涨破的情况,所以动物细胞培养基要特别关注渗透压。

答案:

A

3.(2011年新课标全国理综,T1,6分,★☆☆)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分关键是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解析:

A项错,红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不溶于水;B项错,人的红细胞没有液泡;C项正确,由于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进行渗透吸水,红细胞大量吸水破裂;D项错,低温时膜流动性减小。

答案:

C

4.(2011年新课标全国理综,T4,6分,★★☆)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渗透作用,试题较难,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分关键是正确判断甲组和乙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

解析:

甲组细胞与乙组细胞的不同在于所处的环境不同,甲组在完全营养液中,可从中摄取细胞需要的矿质营养;乙组处于蒸馏水中,将从中吸收水分,故一段时间后甲组的细胞液浓度要大于乙组。

这样两组外表皮细胞与0.3g/mL的蔗糖溶液之间的浓度差不同,失水量也不同。

甲组细胞液浓度与0.3g/mL蔗糖溶液间的浓度差小于乙组与蔗糖溶液间的浓度差,所以水分渗出应较乙组少。

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被动运输中的自由扩散。

答案:

C

5.(2009年海南单科,T5,2分,★★☆)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

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

点睛:

本题考查渗透系统,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

解析:

鱼鳔是一种半透膜,鱼鳔内的蔗糖溶液浓度高于外边,所以会从烧杯中吸水使其体积增大,使烧杯内液体浓度升高,当鱼鳔内外渗透压相等时,水进出达到平衡,烧杯内液体和鱼鳔内液体浓度相同。

答案:

B

6.(2013年江苏单科,T27,8分,★★☆)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    。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 。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

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

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

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

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

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    (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    ,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渗透装置及原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实验操作及原理应用的能力。

解析:

(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蔗糖分子无法透过半透膜,只有水分子可进出半透膜。

所以当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的时候,漏斗内的蔗糖浓度仍然大于漏斗外的蔗糖浓度,即S1>S2。

(2)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中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区别在于原生质层有活性,可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无生物活性。

(3)①KNO3是小分子物质,可穿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无法穿过半透膜所以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是X。

②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时,需滴加蒸馏水。

③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由于外界浓度高于内部浓度,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由于KNO3是小分子物质,可重新进入细胞,导致质壁分离复原。

(4)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在KNO3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在蔗糖溶液中只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答案:

(1)S1>S2

(2)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3)①X ②标号 蒸馏水 ③质壁分离

(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7.(2010年浙江理综,T29Ⅱ,12分,★★☆)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

材料与用具:

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

(要求:

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2)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

点睛:

本题以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发生渗透作用为材料,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所以需要将1.5%的NaCl溶液稀释成若干组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再进行实验。

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作为分组的依据,然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兔红细胞的形态,与没放入NaCl溶液的兔红细胞进行形态方面的对比。

根据动物细胞的吸水、失水原理可知实验结果无非有三种:

形态正常、皱缩和膨胀甚至破裂,其原因可以从吸水速率和失水速率的高低进行分析比较。

答案:

(1)①配制质量分数由低到1.5%的NaCl溶液,分别等量加入各支试管中。

②向上述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兔红细胞稀释液,放置一定时间。

③取兔红细胞稀释液和上述试管中的红细胞稀释液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红细胞形态的变化。

(2)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兔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NaCl溶液的浓度

红细胞形态的变化

原因分析

低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

体积变大甚至破裂

红细胞吸水

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

形态未变

进出红细胞的水

分子数相等

高于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

皱缩,体积变小

红细胞失水

模拟试题

1.(2013湖南衡阳模拟)如图P1、P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且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

A室内溶液浓度为2mol/L,B室内溶液浓度为1.5mol/L,C室内溶液浓度为1.5mol/L,实验开始后,P1、P2分别如何移动(  )

A.P1向右、P2不动B.P1向左、P2向左

C.P1向右、P2向右D.P1向左、P2不动

解析:

从题中可知A侧液体的浓度大于B侧,水分子的进出不平衡,进入A侧的水分多于B侧,则P1右移;起初B侧和C侧的浓度是相同的,由于B侧进入A侧的水分多于A侧进入B侧的水分,使B侧的浓度升高,从而造成B侧的浓度大于C侧,所以P2向右移动。

答案:

C

2.(2011山东临沂模拟)将同一植物的细胞分别放在0.3mol/L的蔗糖溶液、0.5mol/L的甘油溶液和清水中,测得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b、c依次代表(  )

A.蔗糖溶液、甘油溶液、清水

B.甘油溶液、蔗糖溶液、清水

C.清水、蔗糖溶液、甘油溶液

D.清水、甘油溶液、蔗糖溶液

解析:

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会不断地从外界吸水,细胞体积不断增大,但由于有细胞壁的保护,细胞体积不可能无限增大,故a曲线代表清水;植物细胞放在0.3mol/L的蔗糖溶液中会出现质壁分离,故c曲线代表蔗糖溶液;细胞放在0.5mol/L的甘油溶液中,先出现质壁分离,再出现质壁分离复原,故b曲线代表甘油溶液。

答案:

D

3.(2013安徽安庆模拟)如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

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

10min后观察的结果是:

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绿色和蓝色染料。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Z的浓度最高

B.溶液Y的浓度最低

C.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

D.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不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中

解析:

溶液X液面上升,说明溶液X的浓度较高且只有绿色染料,表明Z中的溶剂进入了X,溶质没有进入X;溶液Y液面下降,说明溶液Y的浓度较低,且Y中含有红色和蓝色染料,表明Z中的蓝色染料进入了Y,比较三种溶液,溶液Y的浓度最低。

答案:

B

4.(2013甘肃武威二模)取一段长5cm的葱茎,将其纵切到4cm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皮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下图甲所示,将它作为对照。

再取另外四段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min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图乙。

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为(  )

A.a>b>c>dB.a>c>d>b

C.b>d>c>aD.b>a>c>d

解析:

茎内部的细胞壁薄,伸缩性大,外层的细胞壁厚,伸缩性小。

细胞吸水时,壁薄的内部细胞比外层细胞吸水多膨胀程度大,向外弯曲;细胞失水时,内部细胞失水收缩比外层细胞程度大,向内弯曲。

答案:

B

5.(2012山西忻州模拟)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B.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

解析:

实验中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构成相互对照;该实验不能将装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否则细胞会失去活性;高浓度蔗糖溶液下的洋葱细胞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滴加清水后不能复原。

答案:

A

6.(2013河北灵寿模拟)下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

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图乙是图甲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的平衡状态)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 ; 

② 。

 

(2)比较图甲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

①    (填“大于”、“小于”、“等于”)②。

 

(3)图丙中⑦为    ,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相当于图甲中的    。

 

(4)图甲和图丙中都有半透膜,两者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    性,细胞膜的这一特性与其膜上    有关。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

    。

若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

 

(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

 

解析:

(1)渗透作用发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由图乙可知图甲渗透装置内部溶液浓度高于外部溶液,所以①小于②。

(3)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4)载体蛋白的存在使得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5)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植物细胞可以吸收Na+、Cl-使细胞液浓度升高,所以将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

(6)盐碱地中的植物因外界土壤溶液浓度大,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常出现萎蔫现象。

答案:

(1)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小于 (3)原生质层 ③

(4)选择透过 载体蛋白

(5)质壁分离 先质壁分离后复原

(6)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细胞不能正常吸水

考点十一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考试题

1.(201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Ⅰ,T3,6分,★☆☆)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主动运输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及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析:

关于主动运输方式需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载体,二是能量。

由于细胞膜上不同离子的载体数目不同,细胞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就不同,A错误;低温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导致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下降,B错误;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且只有活细胞的细胞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能发生在活细胞中,C正确;叶肉细胞是活细胞,它需要的矿质元素离子也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的,D错误。

答案:

C

2.(2013年北京理综,T2,6分,★★☆)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

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细胞内的一些生命活动。

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胞中各项生命活动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

解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进入突触间隙,A项正确;基因表达过程中,真核细胞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B项正确;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C项正确;O2进入线粒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而不是主动运输,D项错误。

答案:

D

3.(2013年浙江理综,T2,6分,★★☆)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如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

细胞内浓度(mmol·L-1)

细胞外浓度(mmol·L-1)

K+

140.0

3.0

Na+

18.0

145.0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及获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

解析:

分析表格数据得知:

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故不属于主动转运,A项错误;K+排出神经细胞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不是主动转运,B项错误;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不属于主动转运,C项错误;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时,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转运,D项正确。

答案:

D

4.(2012年浙江理综,T1,6分,★☆☆)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  )

A.CO2B.O2

C.K+D.N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侧重物质运输的方向和方式的关系的判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解析:

氧气进入肝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二氧化碳出肝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钾离子进入肝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转运;钠离子进入肝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不属于主动转运。

答案:

C

5.(2012年安徽理综,T2,6分,★★☆)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和神经调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新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

神经元上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Na+的内流造成的,由于顺浓度梯度运输,此过程没有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而恢复静息电位时,Na+排出,由于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为主动运输。

答案:

A

6.(2011年北京理综,T3,6分,★☆☆)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

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

点睛:

本题以物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实例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正确区分不同物质的运输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

内质网膜可以“出芽”形式形成具膜的囊泡,最终转移到细胞膜而成为其一部分,故选D;叶绿体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仅供暗反应利用;氢离子以主动运输方式完成跨膜运输;溶酶体内的酶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运入。

答案:

D

7.(2011年海南单科,T6,2分,★☆☆)关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减少

B.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的合成

C.血浆中的氧和Na+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D.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点睛:

本题考查红细胞的特点,涉及有关物质的合成、运输和基因的表达和人类遗传病,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解析:

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缺铁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机体患缺铁性贫血,A正确。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故无血红蛋白mRNA合成,B正确。

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故C错误。

血红蛋白基因突变使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正确。

答案:

C

8.(2010年山东理综,T3,4分,★★☆)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点睛:

本题结合坐标曲线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考查学生利用图示获取信息和综合应用能力。

解析:

分析坐标曲线可知,a是自由扩散,b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不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曲线达到饱和点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抑制细胞呼吸只对主动运输产生影响。

答案:

C

9.(2010年天津理综,T4,6分,★☆☆)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点睛:

本题以实例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解析: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供能。

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内仍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耗能,所以仍吸收葡萄糖。

质壁分离时,细胞失水使细胞液浓度变大,渗透压升高。

抗体以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膜要与细胞膜融合才能将抗体释放到胞外。

答案:

B

10.(2009年宁夏理综,T3,6分,★☆☆)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点睛:

本题利用物质运输的实例考查物质运输方式的分析与判断,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解析:

植物细胞积累K+是主动运输的过程;细胞吸收离子需要载体,具有选择性;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大而防止质壁分离;液泡膜也是一层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

D

11.(2013年江苏单科,T29,8分,★☆☆)如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    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    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         具有疏水性和         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    。

 

(4)若该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