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9441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docx

湖南省的政策状况

度报告:

湖南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作者:

史永铭    转贴自:

湖南社会学网    点击数:

1935    更新时间:

2009-5-25    文章录入:

admin]

    ⑷湖南出口产业已形成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产品竞争优势,拓展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也有很大的空间。

湖南主要出口产业由于集配套能力较强,产业链已基本形成,特别是近年来企业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产品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虽然当前国际经济下行,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但湖南特色优势产品的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轻易就被替代。

尤其是湖南除了部分机电类产品一直较有出口竞争优势外,相当一部分出口产品是价格相对低廉的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弹性、收入弹性都比较小,在质量、价格、性能等方面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相当明显。

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全国出口总体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的情况下,湖南前三季度的出口仍保持了34.5%、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2.3个百分点的增速,就说明了这一点。

此外,近年来湖南还着力实施了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除了对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出口市场继续发掘外,对发展中新兴市场的出口也开始加大拓展力度,例如对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速不断加快,对阿联酋、巴西等新兴市场的贸易日趋活跃,但目前向这些国家出口占全省总出口的比重还不高,今后进一步开拓市场的潜力还很大。

    ⑸在当前危机形势下,湖南企业“走出去”反而面临一些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一,金融危机导致的对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造成了人民币兑美元和欧元同步升值,出口普遍减速,但此时发展境外投资却是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寻求可持续增长的一个较好选择。

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市场化方向的一个必然趋势,有条件的企业拓展对外投资办厂,不仅可相应摆脱目前生产经营困境,还可直接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产品,从而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民币升值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能有效绕过目标国的贸易壁垒及其他管制,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其二,一些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因金融动荡导致市场信心不足,在许多行业引发了撤资现象,客观上形成了投资空档,国际市场引资的需求空前增大。

特别是其许多企业因陷入资金困境,接受收购或参股的意愿空前增强,包括一些产业龙头企业、技术先进企业和资源类企业在内,收购的阻力和收购成本都较过去大为降低,这就为湖南企业以中长期战略性产业投资为目标,通过境外参股并购等方式,获取世界行业龙头的“话语权”,获取对并购企业高端技术的学习权,获取高技术企业转向国内的“产业转移权”,以及获取更多的境外资源勘探权和开发权等,提供了几乎是百年不遇的大好机会,必须抓紧抓好。

三、加快湖南企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既是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一个重大战略,也是当前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后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采取有力措施,趋利避害,加快发展进程。

    1、创新政府公共服务,强化驾驭能力,统筹内外经济的协调发展

   ⑴根据湖南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定位、对外经贸及境外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加强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力度,着力完善促进“走出去”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服务相关的职能职责,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商(协)会、贸易投资促进机构的引导和扶持作用,为加快“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服务。

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尽快建立与“走出去”相关的湖南各层级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合作机制,包括组织召开不定期的部门领导联席会议并建立经常性的“走出去”工作协调制度,以加快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减少相关政策之间不协调不匹配现象,简化审批程序,搞好大通关建设,提高“走出去”的管理服务水平和实效。

    ⑵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并适时推动政府的相关服务向海外延伸,形成政府全力配合境外投资企业和外贸事业单位“走出去”后的境外支持服务网络。

要有计划地在湖南拟重点拓展的海外市场和重点区域增设驻外经贸代表机构,并强化现有驻外经贸代表机构对“走出去”的支持服务职能,密切其与我国驻当地使领馆和贸易投资促进机构的联系,加强海外投资、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项目的监管和协调,为湖南对外经济合作提供全方位的境外服务。

    ⑶进一步强化对外经贸运行的分析和宏观调控,密切关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变化,关注全球宏观经济走势,特别是关注次贷危机对美国及周边国家、地区造成的重大影响,及时把握对外经贸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加强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主要外经外贸企业的工作调度和业务指导,特别是加强对重点商品、重点市场、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国际市场重要商品特别是战略资源产品(如石油、铁矿石等)以及湖南进出口量较大的产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变化,充分利用国家在进出口和储备调节以及利率、税率等方面的手段,搞好省内的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

    2、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着力培育新的对外经贸增长点

    ⑴充分发挥外贸主渠道的引导开拓作用。

主渠道应放在重点扩大或巩固的传统市场,做好春秋两季“广交会”、第四届中部博览会、国际茶叶博览会、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点展会的组织工作;积极扩大4月和10月“香港环球资源系列国际商品交易会”参展规模,在抓好商务部门统一组织的展销会同时,及时掌握企业自行参展情况,更广泛地了解哪些展览受到企业的欢迎,哪些商品在哪些市场适销对路,为推动企业境外参展工作提供依据。

注重发挥省市商务系统协会(商会)的专业优势,扩大中介机构参与境内外展会组织的力度。

积极发挥中介机构在组织境外参展方面的专业优势,变中介组织单纯的“接团”模式为“展团生产”模式,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从策划展览、组织企业、选取展会、实施参展等一整套流程进行指导。

    ⑵在加强对传统出口市场(美加、欧洲、日本、韩国、港澳等)进行深度开发的同时,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已开始促使全球经济合作方式发生改变,减少了对美国企业市场的依赖,加强了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位次,今后要特别看到南美、中东、非洲、南亚等新兴市场的潜力,调整国际化战略,分散贸易风险,积极引导出口企业争夺美欧之外的新兴市场。

要积极开发非洲(如南非、埃及、尼日利亚等国家)、南美(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等国家)以及独联体和东欧国家市场。

这些地区市场尽管目前结汇、付款等贸易条件不够完善,风险较大,但贸易壁垒相对较少,配额设限不多,目前也几乎没有“绿色壁垒”。

此外,随着这些地区、国家经济的发展,未来这些地区将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是湖南外贸出口企业培育出口增长点的重要地区,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加大开发力度。

在贸易方式上,要努力找到贸易的最终端,尽可能直接同国外的批发商或连锁超市联系,减少中间环节,增加效益,提高贸易竞争力。

    3、壮大企业队伍,打造自主品牌,创建“走出去”的境外基地

    ⑴大力实施跨国公司扶持工程。

企业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跨国经营事业的中坚力量。

今后要根据本省特色优势产业及其国际化程度,尽快制定打造本土跨国公司发展的规划和支持办法,以全面提升湖南生产要素跨境流动水平,加强海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推动湖南的“走出去”由生产制造向研发和市场营销环节延伸、由制造业出口向境外服务业拓展的转变为目标,择优选择行业龙头和优势企业予以重点扶持,特别是要在鼓励和支持企业的兼并重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合并纳税,以及参与重大国际并购项目给予特别支持、分担跨国经营中的探索性成本等方面,为其“走出去”提供个性化政策和服务。

要注意培植“走出去”梯队群体,努力探索跨国经营企业的资源分享途径和方式,增强“走出去”先进企业和重点培育的本土跨国经营企业“航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更多企业和外经事业单位实施全球化战略。

 

    ⑵大力实施国际品牌培育工程。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在国际贸易、投资、研发、技术交流以及国际生产要素重组与产业转移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而国际知名品牌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湖南要加快从内陆农业大省向对外经贸大省转变,由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转变,全面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必须在加快培育自己跨国公司的同时积极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完善相应的战略和政策,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过程中提高跨国经营企业的实力、能力,孕育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加强对外经贸的名牌基地建设。

与此同时,要认真研究“走出去”的成效分析评估标准,及时开展对外投资联合年检及品牌绩效评价工作,树立跨国经营“湘军”的先进典型群体。

    ⑶积极探索创建境外经贸合作园区。

设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园区是推动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发展模式和新举措,国内先进省市已有一些成功案例。

湖南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整合资源,积极扶植,大力鼓励企业和机构在境外建设或参与建设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带动和辐射能力较强、影响较大的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各类经济贸易合作区域。

政府有关部门应着手牵头,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坚持以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行业协会等为主体,在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或对外劳务合作较有基础的海外区域,选点创建境外经贸合作试验区,为湖南跨国经营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搭建海外发展平台。

    4、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打造顺畅的“走出去”融资渠道

    ⑴尽快改革完善对外投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实现对外投资便利化创造条件。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境外投资法制建设,对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走出去”一视同仁,简化审批、规范程序、强化服务,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完善工作机制并充分发挥作用。

各级政府要各司其职,积极为企业对外投资创造良好条件,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扩大的需要,及时调整优化境外投资规划,抓紧制定出台湖南关于境外投资产业的指导政策。

    ⑵加大促进“走出去”的财政支持力度。

在继续贯彻落实《湖南省对外经济合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整合现有资金资源,逐年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尽快设立针对“走出去”的风险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相关风险规避和应急保障。

特别是对于我省资金密集型的“走出去”项目,如大型资源开发项目、大型并购项目和大型承包工程项目等,应给予优惠贷款或贴息资助。

其具体实施的意见和办法应尽快由财政会同外经贸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

    ⑶有计划有重点地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在避免双重纳税的前提下,要区别投资国家和地区,以及投资的行业,分别采取税收抵免、税收饶让、延期纳税、减税、免税和出口返税等不同的优惠政策。

对关系全省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项目,重要的区域性合作项目,重大的产业转移承接项目,特别是资源开发型和科技开发型的海外投资项目,要进一步给予特殊的政策优惠。

    ⑷积极建立金融机构服务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对“走出去”提供融资便利。

要利用好现有的非赢利性融资渠道,加强调研、服务和监管,正确引导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加强金融等政策扶持。

积极发展外汇市场,加快市场产品开发,方便跨国企业规避汇率、利率等风险。

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用汇和汇出的便利化程度。

搭建以财政资金为导向、政策性金融为杠杆、商业性金融为主渠道、资本市场为必要补充的金融支持平台。

加强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合作,鼓励境外投资企业参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海外投资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防范征收、战争、汇兑限制以及政府违约等政治风险。

    5、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促进“走出去”的保障体系

    ⑴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和服务系统。

开发“走出去”综合管理系统,尽快整合“走出去”相关的各项业务管理系统,建设统一的“走出去”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相关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与便利化,逐步实行网上申报和批准证书的网上发放等。

建立多方位的“走出去”专项数据资料库,如国别投资环境信息库、境外合作项目库、国际承包工程招投标资料库、国际知名展览名录库、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数据库、风险防范数据库等,实现外经贸管理部门与外汇、财政、税务、海关、开户行和驻外使领馆及投资主体间的数据交换,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公共基础信息服务。

    ⑵大力培育发展中介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相关中介机构的发展,为湖南对外经贸活动提供人才信息、法律咨询、翻译、报关、专利申报、展会、培训等综合服务。

要建立湖南自己的权威资信评级机构。

大力发展相关中介机构,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投资促进机构、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为“走出去”提供人员培训、项目可行性研究、风险评估及防范等专门服务。

特别是要积极培育和引进会计、法律等中介机构和专业咨询机构,为“走出去”提供专业服务。

要通过加快培育湖南走出去的龙头企业,为后来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建立信息、咨询、政策等服务促进体系。

要加强与湖南“走出去”主要地域的投资贸易促进机构、商会组织及各类中介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互相提供企业、产品动态信息。

    ⑶搭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境外服务体系,尽快搭建好企业、中介组织、贸易投资促进机构、驻外办事机构相互配合的,多方面收集世界各地重要经贸信息、帮助获取发展机会、提供涉外经贸活动协助的服务平台。

对于未获得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资金支持的大型企业给予其他方式相关资助和信息服务,帮助其拓展海外市场。

积极构建政府双边或多边对话与保障机制,通过参与我国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签订经济合作、投资保护、海关互助合作、避免双重征税、司法协助、领事条约、便利双方人员往来、社会保险、检验检疫等政府间双边协定,扩大和利用双边、多边、区域国际合作机制,加速商签各类多边或双边政府协定,为本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营造良好的国外环境。

   6、建立预警机制,高度重视“走出去”的风险防范与应急保障

    ⑴健全“走出去”的海外风险防范制度。

要实现“走出去”的又好又快发展目标,必须注意引导境外企业及相关机构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把风险防范管理作为日常性工作,及时形成相应的分析、防范、控制、应对工作体系。

加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形势、民族宗教矛盾、社会治安状况、恐怖主义活动等信息的收集、评估和发布工作,指导相关企业以经营属地化、本土化为原则来应对敏感重点国家和高危地区的项目,适当减少派出人员,避免陷入当地利益冲突。

   ⑵建立完善的“走出去”应急保障机制。

进一步拓展湖南的应急保障问题研究,并注意将“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人员(群体)在境外遭遇突发事件”、“办展参展人员(群体)在境外遭遇突发事件”和“境外企业中方人员(群体)遭遇突发事件”等相关事项纳入湖南境外人员和机构安全保护工作总体应急预案,有关部门及派出单位也应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建立快速响应的紧急应对救助机制,以保障我方人员安全,减轻不利影响。

    ⑶构建“走出去”的知识产权应急和预警机制。

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权利信息、法律规则信息、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等方面信息的分析利用,防范“走出去”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为此,应尽快建立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关于知识产权法制变动情况应对、突发事件处理、涉外维权援助等机制。

积极引导和鼓励湖南相关企业针对重点目标市场和重点投资地区加强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的部署,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并争取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提高湖南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作者: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

朱有志、李友志主编《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8)(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当前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客观要求。

“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走出去”的方式和内容,则不仅包括通常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那些货物、技术、服务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而且还包括资本的输出,即对外直接投资,到境外开办工商企业,将生产能力直接向国外布局和延伸。

今后湖南要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争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获取经济资源,争取技术来源,扩大市场份额,全面实现产品输出、服务输出、技术输出、生产输出和资本输出等并举发展,特别是通过境外投资办厂,或企业参股国外先进企业的方式与其形成紧密合作关系,促使整个产业链从低端走向中高端,进入全球市场和产业体系的“主流阶层”,提升湖南产业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就必须认真分析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准确把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快“走出去”步伐。

一、湖南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特点

   湖南企业的“走出去”,也大致经历了由货物出口到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再到境外直接投资等三方面并举,这样一个逐步走向较高层次的发展历程。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步伐很快,纵比成效显著,但横比相对滞后。

   1、对外出口持续快速增长,但在中部省区相对落后

   湖南企业对外产品出口的历史比较悠久。

改革开放后,对外出口贸易更是持续快速增长。

截至2007年底,全省进出口企业达4148家,其中出口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15家;对外贸易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176个,其中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

在出口总量上,湖南自1991年首次突破了10万亿美元大关之后,增速逐年加快,又于2004年和2006年分别跃上了30亿美元和50亿美元台阶。

2007年,湖南出口额进一步突破60亿美元大关,达65.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01%,对全省GDP增长的拉动效应不断增强。

横向比较来看,湖南历年出口贸易的发展速度基本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07年的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1个百分点。

但是,湖南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很大,即使与中部其他5省相比,湖南2007年的出口总量也少于安徽、河南、湖北和山西而排名第5位;出口的增速亦低于山西、江西、湖北和安徽而排名5位。

    2008年1-9月,湖南的出口依然继续保持增长,出口额达64.2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4.5%,高出全国平均增速12.3个百分点。

其特点,一是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猛,出口额达19.4亿美元,同比增长58.4%,占全省同期出口额的30.2%,比全国平均增速高34.4个百分点。

二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出口均快速增长,其中一般贸易出口达58.2亿美元,同比增长34.1%,比全国平均增速高7.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达5.8亿美元,同比增长43.5%,比全国平均增速高27.9个百分点。

三是与多数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体状况良好,其中对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出口1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对美国出口7.6亿美元,同比增长52.2%;对韩国出口6.5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对东盟出口6亿美元,同比增长59.8%。

横向比较来看,湖南2008年1-9月出口总量在中部6省中依然仅高于江西而排第5位,但增速却由上年的第5位跌至最末位,竞争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2、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拓展,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对外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等,是继产品出口外湖南企业“走出去”领域的一个拓展。

截至2007年底,湖南拥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已为数众多,拥有外经权的企业也达到46家,其中大型机电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占比高达70%,成为全省外经业务发展的新增长点。

湖南与国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范围已发展到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外工程承包项目主要涉及房屋建筑、电力工业及交通运输建设等行业,并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欧洲和拉丁美等国外市场;对外劳务合作主要涉及制造加工业、饮食服务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

2007年,湖南对外经济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17.41亿美元,实现营业额9.3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20%,其中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24%;实现营业额5.13亿美元,同比增长28%。

对外劳务输出达1.85万人次,年末在外人数3.01万人。

据省商务厅统计:

2008年1-9月,全省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又获得了新进展,新签合同额达23.14亿美元,同比增长85%;完成营业额达7.24亿美元,同比增长21%;外派劳务2.12万人,同比增长45%。

   但横向比较来看,湖南对外经济合作的总体水平还较低。

例如2007年湖南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在全国排名第13位,还不及广东的1/5,在中部省区之中也落后于湖北和安徽居第3位;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则在全国排名第17位,虽然位次比上年提升了2位,但不仅总量上不及广东的1/10,而且在中部省区中也仅略高于山西而排在第5位。

此外,目前湖南对外劳务输出人员的70%仍属于低技术体力型,缺少有国际竞争力的劳动技能,难以进入劳务高收入行业;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总体规模和平均规模均相对较小,上亿美元项目不多,过10亿美元的大项目更是寥寥无几。

   3、对外直接投资突飞猛进,但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

   湖南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始于1999年,于1985年首次在香港开办了第一家境外独资企业,标志着湖南的“走出去”开始步入较高的发展阶段。

截至2007年底,湖南获国家批准的境外投资企业已达135家,合同投资额累计7.35亿美元。

从境外投资的国别看,已由过去的发展中国家逐步扩大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投资企业虽仍主要集中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但在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俄罗斯、南非、肯尼亚等国已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湖南企业涉足,其中分布于欧洲的比例已达到16%。

从投资的方式看,中方独资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两者的比例以合资类型略多。

从行业构成上看,则从最初的贸易、餐饮、服装等传统领域迅速向机械加工、电子设备、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研发和生态农业开发经营等领域拓展,目前以机械制造、新材料、有色金属资源开发等湖南优势产业为主。

   2007年,湖南新批境外企业机构45家,对外直接投资合同额达3.07亿美元,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6位,比上年在全国的位次提前了4位,境外投资额远远领先于中部各省。

2008年1-9月,湖南又新增境外投资企业35家,合同投资额达2.68亿美元。

但横向比较看,仍与先进省市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

例如2007年当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仅占全国的6.46%,并且还不到广东的1/3。

总体来看,湖南对外投资项目的规模普遍偏小,且境外投资企业以贸易公司为主,传统、粗放型投资项目为多,高科技领域的投资比例不大,境外生产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此外,投资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多元化发展特别是跨国并购能力不强,成功参股、并购国外先进企业的案例不多,总体讲对全省对外经贸及其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不强。

二、湖南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今后一段时期,总的来看有利发展的积极因素很多,是湖南企业加快“走出去”的重要机遇期。

但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性蔓延的影响,未来发展面临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也有所增加,企业“走出去”将可能遭遇一些比过去更为严峻的挑战。

   1、湖南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外部环境变化引发或加深了诸多不利影响

   自2007年第四季度起至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其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经济都受到了巨大冲击,市场萎缩,经济下滑,且至今尚未见底。

目前,一些权威性国际机构纷纷调低了对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虽然并没有因此发生改变,但原本就比较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却因近来全球经济发生动荡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对今后湖南企业加快“走出去”的一些不利影响进一步凸显。

    ①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已成定局,外部需求总体萎缩。

国际市场需求状况是影响企业“走出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