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69880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题B卷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基础测评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 

1.1938年9月,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四个国家是 ()

A.德国、美国、英国、苏联

B.德国、意大利、苏联、美国

C.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 

D.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英国 

2.慕尼黑协定规定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苏台德区属于下列哪个国家()

A.奥地利B.波兰C.匈牙利D.捷克斯洛伐克

3.慕尼黑阴谋的最严重危害是()

A.对法西斯侵略妥协退缩      B.德国割占苏台德等战略要地

C.增强了法西斯力量       D.加速了大战的全面爆发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德国突然袭击苏联          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德国攻占巴黎          D.日本偷袭珍珠港 

5.法国被德国占领的时间是 ()

A.1939年  B.1940年  C.1941年  D.1942年 

6.二战全面爆发后,德国法西斯的扩张第一次遇到较大的挫折是在 () 

A.莫斯科战役中       B.进攻英国的过程中

C.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D.进攻比利时中

7.下列各项与丘吉尔政府无关的是 () 

A.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B.不列颠之战

C.敦刻尔克大撤退                 D.“奇怪战争”

 

8.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讲到:

“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

这里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 

A.绥靖政策B.对德作战  C.中立自保D.冷战政策 

9.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 

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以下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日本偷袭珍珠港②英法对德国宣战③莫斯科保卫战④法国投降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②①③④

1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标志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意大利参加德国一方作战        

C.敦刻尔克大撤退   D.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宣战

1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开罗宣言》的发表

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D.美国对日宣战 

1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根本原因是 ()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C.美国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

D.苏联参战加强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

1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意义是 ()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结成了战时联盟

B.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有利于人力、物力的集中

D.促进了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瓦解

 

15.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 ()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

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 

16.下列战役中,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百团大战      D.豫湘桂战役

17.下列历史事件不属于国际反法西斯国家为协同作战而进行的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雅尔塔会议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8.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②偷袭珍珠港③诺曼底登陆④德国投降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19.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战役是 () 

A.诺曼底登陆       B.阿拉曼战役 

C.莫斯科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20.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是 () 

A.意大利投降      B.法国投降 

C.德国签署投降书    D.日本签署投降书 

21.关于法西斯德国最终失败原因表述不准确的是() 

A.战争末期法西斯统治失去人心B.被占领国人民的反抗 

C.德国科技水平不够发达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强大

22.看右图:

美国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

原子弹对人类的威胁极大,美国在二战中投下原子弹的目的是()

A.报复日本人

B.在日本做原子弹爆炸试验 

C.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D.显示美国人的威力

 

23.直接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重要事件是()

①中国人民发起全面反攻②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③美国在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④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国家投降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 

A.德国签署投降书       B.苏军攻克德国国会大厦     

C.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D.日本签署投降书 

2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 () 

A.民族解放的战争       B.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C.民族自卫反击战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1938年秋,英国首相张伯伦从德国返回后对群众说: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但是,希特勒却不买账…… 

材料二:

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讲到:

“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

”对英国人民说: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英国首相张伯伦认为他给英国带回了什么?

他的根据是什么?

(5分)

 

(2)“希特勒却不买账”是什么意思?

英国对德国的行为采取的是什么政策?

(5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所采取的政策,结果如何?

这个结果导致了英国的政策出现什么变化?

(10分)

 

(4)举例证明丘吉尔所说的“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摘自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回答:

 

(1)“每一(签字国)”一共有多少个?

列举四个主要国家。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后标志着什么组织的建立?

(5分)

 

(2)这四个国家分别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说明了什么问题?

(4分)

 

(3)《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后,法西斯力量与反法西斯力量对比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4分)

 

(4)《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5分)

 

(5)结合这一段材料,思考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

这与这个组织的建立有什么关系?

(7分)

 

 

第三单元综合测评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前排从左至右)

1.仔细观察右图,联系学过的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法政府首脑与德意政府首脑站在一起,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英法与德意政府和睦相处,德国不会进攻英法两国 

B.英法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换取德国的欢心 

C.英法与德意是盟友关系 

D.英法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鼓励德国把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2.英国首相张伯伦在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回到伦敦后,对英国人民说: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但是,德国法西斯对“时代的和平”却不买账,其最主要表现在() 

A.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B.发动对苏联的进攻 

C.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D.意大利乘机向英法宣战

3.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

“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英国的考虑是() 

A.波兰被侵略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B.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重要 

C.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的均势 

D.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 

4.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0年对英国人民说: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这表明了英国对德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是() 

A.丘吉尔是一位强硬的政治家B.英国遭到德军的猛烈轰炸

 

C.英国实行了绥靖政策D.英国得到美国人的支持 

5.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有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

”下列哪个国家的事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西班牙 

6.二战中,法国在军事上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

A.凭借马奇诺防线采取消极防御方针

B.对德国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C.敦刻尔克撤退过早转移了大批兵力

D.卖国将领主动向德军投降

7.二战开始后,德国未先进攻苏联而是先进攻英法的主要原因是()

A.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约束B.苏德矛盾尚未完全激化

C.苏联对德国推行和好政策D.苏联强大而英法比较软弱 

8.1941年斯大林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他说: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这显示了苏联人民的反抗法西斯的坚强决心,那么苏联抗击

的侵略者是() 

A.意大利   B.日本

C.德国 D.英国 

9.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直接后果是 () 

A.美国对日本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日本加入到法西斯阵营中 

D.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遭到重创 

10.“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人称之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第一次是指()

A.来克星顿枪声     B.美国内战

C.珍珠港事件      D.中途岛战役

 

11.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太平洋舰队严重威胁日本 

B.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冲突 

C.英美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政策 

D.美日积怨太多 

12.“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这段文字不能说明 () 

A.为对抗共同的敌人法西斯,英、法、美、苏等国家暂时把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放在次要地位。

 

B.法西斯的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C.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签字国家保证自己能够在二战中赚取更多的利润

13.一战和二战后建立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分别是()

A.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     B.国际联盟和联合国 

C.联合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 

1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1942年的华盛顿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5.下列内容与雅尔塔会议有关的是 () 

A.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B.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C.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D.成立联合国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军事行动是 () 

A.诺曼底登陆B.西西里岛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D.中途岛战役

17.能够说明1943年是二战转折的一年的史实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②美英盟军结束北非战役,意大利投降

③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迫使日军逐步败退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8.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 

A.苏联保证了重要的工业基地B.此后苏军解放全部被占领土 

C.德军完全丧失抵抗能力D.德军从此被迫转为战略防御

1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登陆。

这一行动() 

A.加快了北非战场的胜利进程

B.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C.开辟了反法西斯的欧洲第二战场 

D.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 

20.据中央电视台播报,2004年6月6日西方各国的政府首脑及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了纪念诺曼底登陆的庆典活动,请算一算这次庆典活动是纪念诺曼底登陆多少周年?

 () 

A.40年   B.50年 C.60年  D.70年 

2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以下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日本偷袭珍珠港②莫斯科保卫战③欧洲第二战场开辟④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②①③④ 

22.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C.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

D.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进一步加强 

23.两次挑起世界大战的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日本   D.奥匈帝国

 

24.下列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事件有 (

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②雅尔塔会议召开③巴黎和会的召开

④人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A.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①③④ B.②④C.①②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材料后,回答所提问题(25分) 

材料一:

已故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说:

“《慕尼黑协定》是西方国家的极大耻辱,德国的征服政策,英国的绥靖政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点交叉,就是慕尼黑。

”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到伦敦时宣称:

“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

 

根据材料回答:

(1)《慕尼黑协定》签订于何时?

(5分)

 

(2)《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分)

 

(3)《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对于“德国的征服政策”的实施起了什么作用?

(5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张伯伦所宣称的“我们这一代的和平”能够得到保证吗?

为什么?

(10分)

 

27.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损失最重的一次战争,发动这次战争的是德、日、意法西斯。

这次战争最终以世界人民的胜利和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

 

根据所学知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25分)

(1)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走向联合的?

为了反对法西斯,它们建立了什么组织?

(5分)

 

(2)请举出一件史实说明,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团结合作,共同打败法西斯,取得最后胜利的?

(10分)

 

(3)谈谈世界人民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

(10分)

 

第三单元基础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D

B

B

B

D

B

D

A

D

C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A

A

D

A

C

C

C

D

D

D

 

 

二、非选择题 

26.

(1)和平与安全。

 

根据是:

1938年9月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四国签署的《慕尼黑协定》。

根据协定,张伯伦认为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就可以引诱德国进攻苏联,从而保障自己的安全。

(5分)

 

(2)希特勒的野心不仅仅是苏台德区,不久德国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突袭波兰之后,向西进攻了包括英法在内的西欧和北欧。

 

绥靖政策。

(5分)

 

(3)英国本土遭到德国猛烈的轰炸;这使得英国逐渐认识到德国侵略野心,英国的政策由绥靖政策改为坚决抵抗。

(10分)

 

(4)不列颠之战。

(5分)

 

27.

(1)26个国家;主要有英国、美国、苏联、中国等;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5分)

 

(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说明了在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的情况下,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联合起来,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成为二战中的主要矛盾。

(4分)

 

(3)反法西斯联盟各国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大大超过法西斯国家。

(4分)

 

(4)为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奠定了组织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5分)

 

(5)英、法、美等国在战争初期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致使法西斯国家侵略屡屡得手。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为了打败它们,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建立联盟。

(7分)

 

第三单元综合测评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A

B

B

B

B

C

A

C

B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C

C

D

C

C

A

B

A

C

A

 

 

二、非选择题

 

26.

(1)1938年9月。

(5分)

 

(2)协定内容: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5分)

 

(3)这种绥靖政策纵容了德国的侵略。

(5分)

 

(4)不能。

希特勒不买账。

不久德国就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二战爆发后,猛烈轰炸英国,法国投降。

(10分)

 

27.

(1)1942年。

组织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5分)

 

(2)这种协同作战,战胜法西斯国家的例子,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表现得比较突出:

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进行了英勇抵抗。

第二年,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

就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的前后,美军和英军分别在太平洋的中途岛和北非的阿拉曼击溃了日军和德意军队。

不久,意大利投降。

(10分)

 

另一个例子,突出表现在诺曼底登陆上:

1944年6月6日凌晨,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向德军发动猛烈进攻,突破了德军的顽强抵抗,登上欧洲大陆,开辟了第二战场。

此后,盟军势如破竹,一个个被法西斯占领的欧洲国家得到了解放。

 

(3)原因:

首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德、意、日企图用武力推行法西斯主义,是非正义的,历史证明“多行不义必自毙”,法西斯势力可得逞于一时,但是最终难以逃脱彻底覆灭的命运。

维护世界和平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正义的事业和力量必胜。

(5分)

 

其次,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集团的力量,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联合才能胜利。

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就能保卫和平,制止战争。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