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0102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

泉州市泉港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泉港区2010年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毕业学校姓名考生号

友情提示:

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14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各小题的选项(A、B、C、D)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C.菠萝榨汁  D.透水砖渗水

2.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

其中钢属于

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天然材料D.复合材料

3.下列事实不能体现微粒性质的是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2O:

表示2个氧原子B.NaCl:

表示食盐

C.2Fe3+:

表示2个亚铁离子D.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5.生活中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汽油溶解衣服上的油渍B.面包的发酵粉中常含有碳酸氢钠

C.水的净化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及蒸馏等D.可用廉价的工业盐代替食盐

6.若是人体内的CO2不能顺利排出体外,会造成人体血液的酸性

A.增强B.减弱C.不变D.先增强后减弱

7.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8.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在绿色荧光蛋白研究和应用方面的突出贡献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甘氨酸(C2H5NO2)是组成绿色荧光蛋白的一种成分,下列有关甘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有机物B.由四种元素组成

C.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D.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

5

9.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

 

10.化学课上,同学们根据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将Cu、Fe、Al、Ag和Hg等五种金属中的“Fe、X”划分为比较活泼金属,则X可能是

A.CuB.AlC.AgD.Hg

11.在加油站墙壁看到“严禁吸烟”的标语。

某同学由此对吸烟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作出如下猜测,其中合理的是

A.提供可燃物B.提供氧气C.提高汽油的着火点D.使汽油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12.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上,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B    C     D

13.下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微观模拟示意图。

下列从图中获得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物质乙属于单质B.一个甲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

C.物质丙属于化合物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子数之比为3﹕2﹕2

14.如右图实验,放置1—2周时间后,装置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铁丝没有变化B.试管中的液面没有变化

C.铁丝逐渐消失  D.试管中的液面上升

15.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b小

B.15℃时,a的溶解度大于b

C.30℃时,a的溶解度为45g

D.升高温度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有3小题,共32分)

16.(12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表中查出磷(P)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填元素符号);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选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科学家已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5)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氧分子;3个钠离子。

17.(8分)地震发生成因很复杂。

据部分研究表明,孕震过程中较活跃的物质有CO2和氢等。

Ⅰ.在孕震过程中,地壳的碳酸盐受热发生如下的反应:

①CaCO3CaO+CO2↑②MgCa(CO3)2CaO++2CO2↑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②中空格物质为。

(2)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类型均属于反应。

(3)孕震中,产生CO2的外界条件是。

Ⅱ.氢在目前地震预测中被公认为是一种灵敏元素。

一般认为,地壳中的水蒸气与氧化

亚铁作用会产生氢气和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12分)小明同学在查阅课外资料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将铁和铜的元素符号填在下图的方框内。

 

(2)“曾青”是指硫酸铜。

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小明同学为从硫酸铜溶液中制得金属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过滤。

对于上述方案的描述的严密性,你是否赞同?

为了使过滤所得的固体只有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2小题,共30分)

19.(15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带序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2)用A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填标号)。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b.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c.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3)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填标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4)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时,发现该装置中的反应十分剧烈,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填标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b.改用体积小的锥形瓶c.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

(5)下列物质可用于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填标号)。

a.燃着的木条b.紫色石蕊试液c.无色酚酞试液d.澄清石灰水

20.(15分)小东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一瓶NaOH溶液(如下图)可能变质了,于是

小东开始了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①右图所示试剂瓶口为什么有一层白色固体?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②为了检验试剂瓶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选填“能”

或“不能”)用酚酞试液,理由是。

(2)探究NaOH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②或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1样品已变质。

有关化学方程式:

②样品已变质。

(3)为了证明变质的溶液中仍然存在NaOH,探究如下:

探究目的

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或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除尽溶液中的CO32-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

____________

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证明溶液中仍然存在NaOH

②取实验①所得溶液中滴加

____________

溶液呈碱性、仍存在NaOH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氢氧化钠溶液应

保存。

四、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共8分)

21.(4分)人体血液中如果缺盐,将引起肌肉痉挛、头痛、恶心、全身懒散等症状。

此时应及时补充食盐水。

问g食盐和g水,才可配得500g10%的食盐溶液。

22.(4分)“嫦娥一号”的发射是我国探月计划的第一步。

用于发射的火箭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它装有大量的液氢和液氧原料。

若现有20t的液氢燃料,则至少需要液氧多少吨?

(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2H2O)

………………………………………………………………………………………………………………

草稿纸

 

2010年泉港区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有3小题,共32分)

16.(12分)

(1)磷(P)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属于金属元素的有(填元素符号);

(3)最本质的区别是(选填序号):

(4)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5)2个氧分子;3个钠离子。

17.(8分)

Ⅰ.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②中空格物质为。

(2)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类型均属于反应。

(3)孕震中,产生CO2的外界条件是。

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12分)

(1)

 

(2)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观察到的现象是。

(3)对于上述方案的描述的严密性,你是否赞同?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2小题,共30分)

19.(15分)

(1)仪器的名称:

①;②。

(2)用A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填标号)。

(3)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填标号),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4)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填标号)。

(5)可用于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填标号)。

20.(15分)

(1)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②(选填“能”或“不能”)用酚酞试液,

理由是。

(2)

①有关化学方程式:

(3)

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

四、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共8分)

21.(4分)

g食盐和g水,才可配得500g10%的食盐溶液。

22.(4分)

解:

 

 

2010年泉港区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为了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阅卷评分,制定本评分标准。

2、考生答题如出现其它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3、化学专用名词、元素符号有错误的,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

4、试题中未明确要求写化学式或名称的,正确写出一者即可给分。

5、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的不给分,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扣一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D

C

D

A

D

C

A

B

D

B

D

D

C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有3小题,共32分)

16.(12分)

(1)30.97

(2)Na(3)A(4)116(5)2O23Na+(每空2分)

17.(8分)

Ⅰ.

(1)MgO或氧化镁 

(2)分解(3)温度高Ⅱ.H2O+2FeO=Fe2O3+H2(每空2分)

18.(12分)

(1)FeCu

(2)Fe+CuSO4=FeSO4+Cu铁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固体

(3)不赞同采用粗铁丝、绕成螺旋状即铁要过量等(每空2分)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2小题,共30分)

19.(15分)

(1)①试管②锥形瓶(每空1分,共2分)

(2)bc(每空1分,共2分)

(3)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F(1分)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2分)

(4)2H2O2

2H2O+O2↑(2分)

a(1分)

(5)abd(每空1分,共3分)

20.(15分)

(1)2NaOH+CO2==Na2CO3+H2O(2分)

不能(1分)

若NaOH溶液已变质,其所含Na2CO3也呈碱性(2分)

 

(2)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产生气泡

②产生白色沉淀

①Na2CO3+2HCl=CaCl2+H2O+CO2↑

(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各1分,共4分)

(3)

探究目的

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或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白色沉淀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酚酞试液(或硫酸铜溶液等)

溶液变红色(或蓝色沉淀等)

(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各1分,共5分)

(4)密封(1分)

四、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共8分)

21.(4分)

50450(每空2分,共4分)

22.(4分)

解:

设至少需要液氧质量为X.

2H2+O22H2O

432(1分)

20tX(1分)

4:

20t=32:

X(1分)

X=(20t×32)÷4

=160t(1分)

答:

至少需要液氧质量为160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