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17015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人笔

  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解题,了解作者: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

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

描绘方法:

A、衬托,如:

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

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

  B、比喻,如:

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

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自读交流:

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

(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

  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

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

  比喻。

  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

  (五)拓展训练小练笔:

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

  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教学准备:

搜集天山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到金华的双龙洞走了一转,今节课,我们将来到西部,新疆的天山。

  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度语。

用波浪线划出今节课的学习内容。

  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在文中找出有关地点变换的句子,用“——”划出来。

  3、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二、新授

  

(一)、第1自然段总写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读了后,你觉得天山怎么样?

  3、指名读。

  师: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师:

雪峰、雪水和溪流有什么特点呢?

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把这些景物描写出来的?

你们觉得哪些比喻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用“————”划出比喻句。

  师出示比喻句。

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指句读,齐读。

的确,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景物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除了比喻,这一段话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欣赏?

  (三)、这篇课文其余各段中都有很多写得生动的地方值得我们探究。

现在小组合作探究。

等一下与大家交流。

  (出示学习方法,

  1、作者在第

  3、4自然段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3、划出好词好句。

  1、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你觉得这里的天山又怎样?

作者怎样把景物写具体的?

(比喻)

  2、作者在第4自然段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3、天山的水给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树是那么的密,花是那样的绵延,要是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七月天山的特点,你会用哪个字呢?

(美)所以作者不由得发出赞叹?

  1、这句话是什么句?

怎样改成陈述句?

这句话强调节了什么。

  (四)、概括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

  三、总结写作方法:

这单元里我们跟随作者们来到了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白银一般的----洞庭湖,风景旧曾谙的---江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有着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声异的石钟乳和石笋的-----双龙洞,有着奇异风光的——天山,我们发现,我们的祖国可真是----美”有空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畅游大自然,并学课文的作者把看到的景物写来。

要注意:

⑴讲究写景的顺序。

  ⑵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

  (3)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四、作业:

  1、填空。

  2、请把你喜欢的优美语句找出来,并抄写在摘抄部上。

  板书:

进入天山:

雪峰、雪水、溪流七月的天山再往里走:

密林走进天山深处:

野花教学反思: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

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

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

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围绕“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情达意的”进行自主研读和交流。

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词汇的丰富,风景的优美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讲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欣赏句子“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要求学生合理运用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