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0524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docx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课题

8、蒲公英

课时数

3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

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出示图片,认识蒲公英

 

二、自主先学,初读指导

介绍蒲公英,认识拟人化

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仔细看看插图。

说说题目左边的图上,那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读第一自然段。

谁能从课文下面的图上指出蒲公英、花托、绒球和小降落伞?

(1)教学生字词:

花托(tu6)、绒(记ng)球、降U才ng)落伞

A借助拼音各自认读生字;

B借助实物、插图或简笔画理解:

花托:

花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花梗顶端长花的部分。

绒球:

(借助课文插图来理解)

降落伞:

本来是指凭借空气阻力使人或物体从空中缓慢下降着陆的伞状装置。

课文里指蒲公英种子。

(2)介绍蒲公英:

多年生草木植物。

冬末春初时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果实成熟时样子像一个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飘散。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正音。

2、教者范读课文,提出"听"的要求:

(1)标自然段序号,画生字词。

(2)思考:

蒲公英本来是一种植物,课文作者把它当做什么来写的?

(作者把蒲公英当做人来写)

初读指导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认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嘱咐、记住。

(3)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表面、黑锄锄。

(4)教者讲:

沙漠:

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缺乏流水,气候干燥,植物稀少的地区。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三、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四、作业布置

湖泊:

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

迷惑:

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

(1)自学生字词:

瞧百万富翁

(2)认读生字词。

(3)理解词义:

瞧:

看。

百万富翁:

拥有百万家财的有钱的人。

波光粼粼:

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银光闪闪的样子。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锹锹,形容水清澈。

3、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说说各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A蒲公英的花瓣落了,绒球变成了许多小降落伞,在空中飘荡;

B太阳公公对小降落伞指导;

C小降落伞的选择;

才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

(2)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可分为“开端……发展……结局”三部分,想一想该怎么分。

(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各是一部分,第二、三自然段为一个部分)

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

托绒降嘱咐记表惑富

2、在小组认真观察字形的基础上,提出书写时的注意点。

(1)笔画与笔顺。

绒:

"戎"的笔顺为:

横、横、撇、斜钩、撇、点。

降:

右边下方是三笔,横、竖折、竖。

惑:

"或",写横之后接着写"口"和提,再写斜钩、撇、点。

(2)间架结构。

有三分之二的字是左右结构,写时应注意左窄右宽。

"嘱、咐"二字的"口",写时偏小偏上,与撇画要靠得较近,看上去才显得紧凑。

3、用钢笔描红。

1、复习生字词,做到读音准确,书写正确,弄懂词义。

2、朗读课文,体会太阳公公和蒲公英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

课题

8、蒲公英

课时数

3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

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

重、难点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听写词语,复习检查

 

二、小组讨论,走进课文

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记住嘱咐降落伞表面绒球

(侧重检查"记"的右边是"己","降"的右边下方是三笔"横、竖折、竖",以及"绒"和"球"的写法、"嘱咐"二字"口"的安排)

2、朗读课文,说出课文段落的划分。

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全段,说说大意:

花瓣落,绒球长,风吹过,"伞"儿飘。

(2)想一想:

"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

(3)指导读好长句子:

"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在有"/"处稍作停顿)

2、学习第二段。

(1)以小小组为单位,一人读太阳公公的话,三人读小降落伞的话。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2)教者行间巡视,适当指导,留意能准确把握"人物"思想感情朗读得好的小小组。

(3)指定透选的小小组作示范性分角色读:

全班同学读叙述性话语,老师读太阳公公说的话,一人读"一颗种子"的话,一人读"另一颗种子"的话,还有两人参加读"小降落伞大声答"的话。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三、作业布置

(4)读后评议,侧重点是:

A对提示语中的"嘱咐"、"大声"、"得意"理解程度;

B能读出太阳公公的长者风度,见多识广,谆谆告诫,"一颗种子"的自以为是,《另一颗种子"的得意。

(5)"嘱咐"是什么意思?

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

(板书:

金光闪闪银花朵朵黑锄锄)

(体会:

A作者用词的变化:

先用"别",后用"不要"。

B"只有……才……"的用法:

连起来用,表示必须的条件)

(6)齐读小降落伞大声答的话,问:

它们都这样做了吗?

A"一颗种子"怎么做的?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

"还可以怎么说?

(这黑黑的泥巴没有什么意思)

(体会作者用词的变化:

先用"一定",后用“准会”)读"一颗种子"说的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自以为是)

(板书:

金光闪闪富翁)

B"另一颗种子"又是怎么样的呢?

读有关课文回答。

(板书:

波光嫩锹欢乐)

3、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这一段只有一句话,写了蒲公英种子的三种结果。

哪三种呢?

学生回答后,教者板书:

干死淹死茁壮成长

(2)思考:

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只是“思考”,暂不讨论)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继续思考:

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课题

8、蒲公英

课时数

3

第3课时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

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

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复习旧知,朗读课文

 

二、小组讨论,不同结果

 

 

1、写出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别()准会()泥巴()

赞美()环绕()

2、朗读课文。

 

讨论题:

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1、准备题:

(1)小降落伞有哪儿种不同的结果?

(答案略)

(2)它们的结果为什么会不同?

(落在沙漠里的种子它被金光闪闪的地方所迷惑,一心想成为百万富翁,沙漠里没有水,所以它死去了。

落在湖泊里的种子它被波光粼粼的湖面所迷惑,一心想快乐,湖泊里有的只是水,所以它也死去了。

落在泥土星的种子不注重表面现象,实事求是,所以它们能茁壮成长)

2、书面准备回答:

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1)自由发言。

(2)教者小结:

A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B要听取前辈正确的指导。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三、指导复述

 

四、交流展示,作业指导

 

五、作业布置

1、要记住内容,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前后顺序。

(1)第一段的顺序是:

花瓣落,绒球长,风吹过,“伞”儿飘。

(2)第二、三段总体顺序是"嘱咐去向结果"。

每一部分大体又是按“沙漠湖泊泥土”叙述的。

因此,在脑海里应有下面的记忆框架:

嘱咐:

沙漠湖泊泥土

金光闪闪波光锹锹黑锄锄

去向:

一颗另一颗

(百万富翁)(带来欢乐)

结果:

干死淹死茁壮成长

2、各自练习复述。

3、指名当众复述。

作业指导

1、出示作业题:

读一读,再抄写,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可爱记住降落伞竞相开放

亲切嘱咐金灿灿茁壮成长

(1)抄写,侧重指导写:

降落竞壮切

降:

右边部分上面是"父",下面是坤"。

落:

特别强调"落"是形声字,上下结构,上面是"斗",下面是"洛"。

竞:

"竞赛、竞相开放"的"竞",下面是"兄"。

壮:

笔顺是:

点、提、竖、横、竖、横。

右边是"壮士"的"士",下面一横短。

切:

左边是"七"字的变形,第二笔是竖提。

(2)造句指导。

A出示句子:

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

"……"

B请大家读一读这个句子,说说这一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这个词的使用可用于晚辈对长辈,不能说:

“我嘱咐妈妈……”让学生明白这个词的使用范围。

C让学生练习口头造句。

2、学生完成作业。

作业

1、比较下面各组宇,组成词廿

竞()拖()

竟()托()

2、复述故事。

课题

9、三袋麦子

课时数

3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

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自主先学,初读指导

谈话导人,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

(板书课题,领读课题。

2、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初读指导

1、各自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宇形、弄懂词语的意思。

(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能说出故事的大体内容。

2,检查初读效果:

(1)小黑板或投影出示生字词:

A谁能准确地领大家拼读这些生字词?

指名领读。

擦去拼音再读。

随机抽查生字词读音。

B你们是怎么记住生字字形、弄懂词语意思的?

有什么好办法,小小组内相互交流。

C组织集体交流,教者适当总结带有规律性的办法。

鼓励学生要有创见。

比如:

记字形,可以用熟字换部件的办法。

记"麦",把"表"(或"素"、"青")的下面部分去掉,换上"夂"(折文儿)。

还可以用部件法,记"食",上面"人",下面"良"。

(“良”

字的一"捺"改为“点”)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三、作业布置

又比如:

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用查字典的办法。

"太棒了"的"棒"是"好"的意思;“憨厚”的意思是"老实厚道"。

(2)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A各自练习说。

B指名当众讲述。

(故事大意:

新年快到了,土地爷爷分别给小猪、小牛、小猴一袋麦子。

小猪把麦子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舍不得很快吃掉,小猴把一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一年后,土地爷爷又来时,发现小猪早已把一袋麦子吃光,小牛只剩下半袋麦子,小猴家的麦囤里堆得满满的)

(3)谁能根据所说的"故事大意",把整个故事分为三部分?

(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第二~四自然段是第二部分,第五~九自然段是第三部分。

概括地说是:

礼物——处理一一结果)

3、速读课文,把对话部分画下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对话,尝试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学生自由练习速读和朗读。

作业

1、比较下面各组字,组成词。

分()防()品()止()麦()

份()访()晶()正()表()

2、用钢笔描红。

师生共同讨论写"迫、食、防、仍"的注意点:

"迫"宇先写"白",“食”的最后一笔是"点","防"的第一笔是横折折钩,"仍"的最后一笔是“/”。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对话,尝试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课题

9、三袋麦子

课时数

3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

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检查复习

 

二、精读训练,走进课文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宇。

(1)这是一(分份)宣传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材料,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宣传。

(2)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可以起到(防访)止疾病的作用。

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

麦种()确良种()地

干()活晒干()

1,速读课文,说说所画的对话部分。

(1)再次自由练习读对话,想一想该怎样读,为什么。

(2)指名当众朗读,说出自己所读内容的感受。

(3)师生评议。

(小猪的话要读出高兴、馋的样子;小牛的话要读出满足感;小猴的话要充满神秘、自豪感)

2、认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它们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

(小猪只看到麦子的颜色"黄灿灿",想到了"吃"。

小牛看到麦子"饱满的颗粒",想"保存起来慢慢吃"。

小猴觉得这是"上等的麦种",想到了"种@)

(2)三个小动物分别是怎样处理一袋麦子的?

(小猪把麦子迅速做成食品很,决"吃光";小牛把麦子好好地"保存"起来,"慢慢吃",一年过去了,才吃了一半;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了丰收)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三、作业布置

(3)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

(土地爷爷在对这三个小动物的态度上,一个比一个满意:

对小猪,他"哈哈大笑",笑小猪的"憨厚可爱";对小牛,看到小牛过日子节俭,他点点头表示肯定;对小猴,他看到小猴的聪明、能干,"兴奋"地夸奖)

3,轻声读课文,想一想:

(1)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各不相同,你赞成谁的?

为什么?

(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多种意见,有的认为小猪把一袋麦子全吃光,会享受,说明他"憨厚可爱";有的认为小牛很会过日子,勤劳节俭;有的认为小猴聪明能干,能从长远考虑。

只要说得有一定道理,都予以肯定)

(2)你最赞成谁的做法?

(能统一到小猴"聪明能干"则更好,如果不能统一,可以让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4、指导练习讲故事。

(1)回忆基本层次:

礼物一一处理一一结果。

(2)扩充各部分内容:

(礼物:

谁送礼物?

送给谁?

送的什么?

(处理:

小动物得到礼物之后,具体有什么表现,比如小猪看到麦子之后,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耍抓住"开心、最爱吃、迫不及胖等词语;小牛想的和做的,要抓住"保存、慢慢吃、搬"等词语;小猴想的和做的,抓住"上等、全种下了地"等)

(结果:

小猪做成的食品早已吃光,只好"舔了舔舌头",小牛抑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小猴“麦囤里堆得满满的”)

(3)继续默读课文,熟记内容。

(4)同桌试讲,相互听讲,提出补充意见。

(5)指名当众讲故事,讲后师生共同评议。

作业

1、课后习题3,读一读,再抄写。

提醒学生要注意笔顺的字有:

防、及、访、止;注意笔画形状的字有:

食,最后一笔是点;"拜"的第一笔是平撇,第三笔是提。

"审的右边上面部分是"土",第三笔的"横"长于第一笔"横"。

2、讲讲这个故事。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故事内容。

课题

9、三袋麦子

课时数

3

第3课时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

重、难点

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检查复习,听写词语

 

二、交流展示,表演故事

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麦子保存防止迫不及待食品拜访抚摸各种各样

(侧重检查有关字的书写笔顺和笔画形状)

2、指名讲故事。

表演故事内容

1、准备。

(1)再次熟悉课文内容,想一想小动物的话语、动作、表情。

除了文章里己经写了的,还可以自己想象、设计。

教者或由学生举例:

A"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

土地爷爷会说些什么,小动物们又各是怎样回答的?

B小牛搬麦子的动作和当时的话语。

C小猴看到麦子是"上等"的,他会怎么说,播种的动作是怎样的等等。

(2)以小小组为单位,定好角色,各人进一步体会有关角色的话语、动作、表情。

2、表演。

先在四人小小组内分角色演练,然后选一组同学,戴上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头饰,挂上土地爷爷的胡子上台表演。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三、作业布置,检测反馈

3、评议。

师生共同点评。

要求从表情、动作、台词、配合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

为了激发积极性,可以事先提出评选"最佳小组"和"最佳演员"。

作业

1、查字典,了解成语"追不及待"中"迫"、"及"、"待"的意思,再讲讲整个词语的意思。

2、请你写一段话,说说如果土地爷爷也给了你一袋麦子,你会怎样做。

课题

10、哪吒闹海

课时数

3

第1课时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板书课题,质疑问难

 

二、自主先学,初读指导

板书课题,引导质疑问难

1、板书课题:

哪吒闹海。

领读课题后,间:

同学们看到这一课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哪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闹海"是什么意思?

他为什么要闹海?

他是怎么闹海的?

闹海的结果怎样?

讲"闹海"是大闹东海的意思。

2、介绍哪托:

神话中神的名字,《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西游记》中说他是玉帝部下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个儿子,神通广大,曾经参加过讨伐孙悟空。

《封神演义》这本书中写他出生不久,就大闹东海,打死了龙王三太子。

四海龙王奏准玉帝,来捉拿他的父母。

他为了表明大闹东海是自己所为,与父母无关,毅然剖腹、刷肠、剔骨肉,还予双亲。

死后,他的魂魄借莲花为躯体,得以复活,后来帮助姜子牙兴周灭约,屡建战功。

初读指导

1、刚才大家问:

哪吒为什么要闹东海,是怎么闹东海的?

结果怎样?

下面让我们通过读书来弄懂这些问题。

2、自主速读课文,画出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

(1)哪吒为什么耍闹海?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三、交流展示,指名讲故事

 

四、作业布置

学生回答后,教者板书: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兴风作浪

人们不敢下海捕鱼

哪吒治一治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2)哪托是怎么闹海的?

学生回答后,教者板书:

带上法宝(混天绫乾坤圈)

打死夜叉

裹住三太子

(3)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者板书:

再也不敢胡作非为

又过上太平日子

练习讲故事

1、重点阅读"哪吒闹东海"的部分,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1)带上法宝:

带、跳、取、摆。

(2)打死夜叉:

夜叉:

钻、砍、死。

哪吒:

闪、取、扔。

(3)裹住三太子:

三太子:

跳、说、刺、现出原形。

哪吒:

纵身、抖出、裹住。

2、看课文插图,结合回忆内容。

3、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

4、谁愿意上台来讲"哪吒闹海"的故事。

5、指名讲故事。

作业

1、给下面词语里带点的字注上拼音。

三太子()哪()里

日子()哪()吒

2、朗读课文。

3、继续练习讲"哪吒闹海"的故事。

课题

10、哪吒闹海

课时数

3

第2课时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地讲述哪吒闹海的故事,学习哪吒为民着想敢斗邪恶的精神。

教学

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哪吒为民着想敢斗邪恶的精神。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一、指名讲故事,复习提问

 

二、小组讨论,闹海原因

 

复习提问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三太子哪里混天缓日子哪吒

2、指名讲"哪吒闹海"的故事。

 

精读训练

1、上一堂课,我们己经大体知道了哪吒为什么要闹海、怎样闹海和闹海的结果,这堂课我们仔细阅读课文。

2、默读第一自然段。

想一想一共有几句话,说了儿个意思。

(1)第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说了两个意思:

A东海龙王兴风作浪,人们不敢下海捕鱼。

B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2)每个"意思"之间用句号隔开。

(朗读的时候停顿的时间长于逗号)

(3)"哪吒决心治」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是一句较长的话,+间用逗号隔开,朗读时要稍作停顿。

(停顿时间短于句号)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齐读。

要求按逗号、句号处理好停顿。

小结:

哪吒闹海的原因。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教学手记

 

三、作业布置

3、默读第二自然段,"法宝"是什么东西?

哪吒带了哪两种法宝?

(法宝:

神话中说的能制服或杀伤妖魔的宝物。

两件宝物是混天绫和乾坤圈)

(1)理解破折号"——"的解释作用。

(2)这里为什么要交代他带了两件法宝?

不交代行吗?

(不交代不行。

下面的文章跟这两件法宝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3)理解"法宝"的威力:

"一摆,(大海)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

"

指导学生朗读出法宝的威力来

4、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看插图,口述哪吒打死夜叉的经过。

随机板书:

夜叉:

钻砍死

哪吒:

闪扔一下就把……给打死了(用的是乾坤圈)

指导朗读,体会场面的精彩

5、默读第四自然段。

画出写三太子相哪吒的词语。

学生回答,教者随机板书:

三太子:

跳气冲冲说刺现出原形

哪吒:

纵身抖出喷出裹住(用的是混天绫)

小结:

哪吒闹海的经过。

6、齐读第五自然段。

小结:

哪吒闹海的结果。

作业

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叉()又()吹()砍()

仍()扔()即()却()

课题

10、哪吒闹海

课时数

3

第3课时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地讲述哪吒闹海的故事,学习哪吒为民着想敢斗邪恶的精神。

教学

重、难点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