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0671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

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

2014下期高三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沏茶(qī)剖析(pōu)节骨眼(jié)处之泰然(chǔ)

B.鸭肫(zhūn)浸渍(zé)甲壳虫(ké)色厉内荏(rěn)

C.碑帖(tiè)拎起(līn)花骨朵(gǔ)叱咤风云(chà)

D.累年(lěi)框架(kuàng)露马脚(lòu)蓦然回首(mò)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国公务船连续几天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执法,并且首次在执行渔业管辖权时,将附近一艘中国渔船上的3名渔民带上渔政船。

日本方面急了,外务省要求中国驻日使馆对有关行为作出说明。

B.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

“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熔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C.由于这是进入汛期以来最大一次降雨过程,城乡部分路段积水,市交警支队领导亲临直播间坐阵指挥,通过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即时调整警力,疏导交通。

D.李双江曾经在医院看望被儿子李天一殴打的夫妇时,深深地掬躬说:

“一定会给个说法,不会放纵自己孩子犯的错。

”时隔一年,又爆出李天一轮奸事件,不知这回李双江又将给出怎样的“说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出土的青花瓷器,虽然有不少已经破损,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这些文物却敝帚自珍,用先进工艺加以修复,使它们重现光彩。

B.孙甜甜虽在首轮比赛中发球出色,打出了4个Ace球,一发成功率还高达77%,但最终未能战胜对手罗伊特,铩羽而归。

C.专家指出,民办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优秀的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办学路子来。

D.温州市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不仅墙内开花墙外香,而且还香飘万里。

在今年8月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中,温籍选手陈慧佳超水平发挥,夺取金牌并打破了世界纪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只靠强压,而不深入群众倾听民意,不给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领导干部,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必须彻底改变。

B.由于能见度下降、气温降低、湿度上升,使日全食对交通运输、生产作业、通信安全、社会治安等带来一定影响,也可能在部分人群中产生迷信猜测和心理恐慌。

C.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阅读对人类的益处时,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D.因不符合券商上市的新规定,目前,这家证券公司的上市申报材料已经被退回,其多年来上市的夙愿正变得遥遥无期。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讲词的欣赏,不能不提到“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

他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

他认为,词有境界为佳,否则为不佳。

究其实际,仍然是中华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传神”的要求。

“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所创,但专用它来讲词学的,自以他为代表。

这乍看像“炼字”之说,细析时,“闹”字写春花怒放时的景色。

后来他又以“意境”一词与之互用。

A.

B.

C.

D.

6.近日,在某市公交公司举行的媒体座谈会上,客运部负责人提出,春节前后,将率先在×路等公交线路上推行“无饮食车厢”。

公交公司客运部说,试点开展“无饮食车厢”,主要有三个考虑:

消除公交车里的异味,保持车厢环境卫生,保证乘客乘车安全。

如果乘客上车时,手里拿着食物,司机看到会劝导,另外,会考虑在车厢里贴上标语,引导乘客不在车厢进食。

请结合公交公司客运部的考虑,为他们设计一则标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不超过20字)(4分)

标语:

□□□□□□□□□□□□□□□□□□□□

7.请你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

(4分)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8.仔细阅读下面材料,续写一个画龙点睛式的结尾,100字以内。

(4分)

一天,阿拉巴马州红石军工厂正在举行阅兵仪式。

检阅官是位一向以严厉著称的上校。

阅兵仪式进行得很顺利,上校像鹰眼一般锐利的目光扫视着队列。

突然,他发现了什么,径直走到一个士兵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厉声命令道:

“把口袋上的扣子扣好!

这个士兵非常慌张,结结巴巴地问道:

“现在吗?

长官?

“当然,马上!

”军官的回答毋庸置疑。

于是,士兵小心翼翼地伸出手,上前一步,把上校衬衫口袋的扣子扣上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9分)

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抒发自我、参与公共讨论的平台。

近几年来,视频共享网站、个人博客及微博、社交网站、XX百科和维基百科等新型网络服务日益发展。

它们的出现改变了网民以前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网民开始主动参与互联网内容的创造。

这一趋势被称为“Web2.0”,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参与式互联网”。

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年度人物就是“网民”。

《时代》总编施滕格尔的理由是:

Web2.0的迅猛发展使得网民自创内容和参与程度爆炸式地增长,他们的影响力日益增加;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

以前评选年度人物的标准是影响千百万人,现在的年度人物就是千百万人本身。

“参与式互联网”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已经影响、改变了社会其他领域。

有论者甚至认为Web2.0成全了真正的“网络民主”。

在互联网和博客出现以前,所谓新闻传播是大型媒体、新闻企业以及专业记者的特权,一般民众无缘享用。

博客等Web2.0技术的出现使得原先处于新闻被动者地位的观众能够参与新闻制作和传播过程之中,真正实现了广大民众的新闻传播自由。

特别是Blog和RSS改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或“一对一”的状况,变成现在的“多对多”。

以博客为代表的新闻形式被称为“公民媒体”,它对被政治势力、商业资本以及职业群体所左右的主流传播业是一种补充,甚至是一种挑战,这必将给社会带来更丰富的信息和积极的引导。

但Web2.0的草根新闻和网民表达中也存在着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现象。

大量博客内容空洞、流水账似的写作方式,难免让人在Web2.0的浪潮过后感到一些空虚。

这一点相信在国内论坛和博客上逛过的人们都有同感:

口水很多,亮点很少。

美国的文化保守派人士对现在的互联网“文化”发起了攻击,其代表人物安德鲁·金认为,目前的网络民主化带来的是互联网上大量的垃圾,使得各种半吊子和二把刀的言论观点充斥在博客、个人空间之中。

“Web2.0实际上传递的是对我们所处世界的肤浅观察而非深度分析,是刺耳的意见而非深思熟虑的判断。

”是“无知与唯我论汇合,低品位与暴民统治汇合”。

另一位持相同论点者拉尼尔认为:

“这种集体主义几乎就是集体是全知的这一思想的复兴,这与代议民主或精英政治大相径庭。

这个思想已经招致了可怕的结果……今天它正被突出的技术行家和未来主义者——在许多情况下我认识并喜欢他们——重新引入,这使得我们面临的危险有增无减。

”他认为真正的思想只存在于少数几个头脑之中,维基百科即使倾全体网民之力,也无法与真正的思想家相比。

“……大众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智慧甚至没有基本的礼貌,我宁可只注意专业性的价值和受过足够训练的人们的智慧。

9.下面关于“参与式互联网”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与式互联网”出现的内在动力是网民表达自我的愿望,客观条件是网络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B.“参与式互联网”不但使网民的影响力空前巨大,而且可能正在引导“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到来。

C.“参与式互联网”的伟大意义在于使新闻接受者改变了被动状态,真正实现了广大民众新闻传播自由。

D.“参与式互联网”肯定也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只是它们可能被大量的垃圾信息和浅薄言论“淹没”了。

10.下面各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公民媒体”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不仅在于它拥有极为宽广的信息来源渠道,也在于它“交互”的传播方式。

B.“口水很多,亮点很少”指国内论坛和博客上广大网民情绪性的话语很多,而真正有意义的建设性的意见很少。

C.美国文化保守派人士认为,博客、个人空间只有传递深度分析、深思熟虑的判断,才有可能造就真正的“网络民主”。

D.作者引用安德鲁、拉尼尔等人的意见,借以表明自己对网民表达中“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现象”的不满和担忧。

11.拉尼尔所谓的“我们面临的危险”指什么?

他为什么认为它是“危险”的?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20分)

背水的日子

(1)怀念背水的日子。

(2)一路咕咚、咕咚背回来的水多甜啊!

(3)水井为一林老树掩映,水井岩上常年绿树葱茏。

初夏时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飘香。

秋天黄昏,那一树一树的黄连树叶,宛如天边的晚霞,红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宁静。

冬天下雪时,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积雪仿佛百合又开花。

(4)背水,要清晨去。

那时,井边好热闹,木水桶一溜儿排放在哨台上,背水的人们在井边嬉闹着。

只有舀水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晃悠悠。

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

(5)父亲总是去得最早。

背回一桶一桶的水倒进水缸,家里便有了一天的清凉。

(6)待井边慢慢地静了下来,寨子里升起了袅袅炊烟。

孩子们陆陆续续从家里出来,背着各色小花布书包,唱着歌上学去了,学堂里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

(7)这时,寨子里开始闹起来了。

放牛的将牛群赶到水井岩边,用木瓢将井里的水沿着井沿边的一个暗槽泼出去,井水从这水槽里流到岩边路下一个大水塘里,牛群便滋滋地喝着这甜甜的井水。

(8)磨豆腐不用这井水。

离寨子更远的一个山崖下有一股细细的泉水,得到那里去背水。

沿着细细的山路盘旋而去,那有一个小小的山洞,水就从洞里星星点点地浸出来。

把木桶接到下面,一会儿,桶就满了,背回去用来泡黄豆,磨出来的豆花特别甜、特别香。

(9)很多年都过去了,井水总也舀不完。

(10)记不清是从哪一年,我们那里开始修盘山公路,整天都能听到隆隆的土炮声,那是在炸山开路。

人们都盼望着那长长的、宽宽的路从自己门前经过,终于一条大路绕着我们这个山寨又蜿蜒着向更高的山寨盘去了。

通车典礼那天,各寨的人都跑去山顶上的那个寨子。

好闹热啊,大人们唱着歌,围着火堆、咂酒跳起欢快的锅庄。

那天放了好多部电影,大家坐在晒场上,看到大半夜。

天上的星星特别多,我们一大帮孩子,就在那寨子疯跑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早晨,站在山顶看下去,一条大路像一条银蛇,盘旋在山腰。

过年的时候,更闹热了。

队里买了一辆手扶式拖拉机,村里的舞狮队舞得更勤了。

白天,在晒场上搭几张桌子,那狮子居然跳到桌上去翻滚。

然后,由拖拉机开路,笑头和尚牵着狮子在后面随着锣鼓队有节奏地舞摆,孙猴子一会儿跳到车上去抢了敲鼓人的帽子,一会儿跑到后面来抱起一个孩子,长长的队伍沿着盘山公路舞着、闹着、唱着、笑着。

(11)日子,好像就这么热热闹闹地过着,有甜甜的井水润着,有长长的盘山公路绕着,唱不完的山歌,喝不够的咂酒。

(12)当水井岩上的百合越来越多,黄连叶越来越红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井里的水不够了。

有一天早晨,听父亲在对母亲说:

怪了,今天早晨谁比我去得早呢?

我去背水的时候,井里的水怎么少了呢?

(13)慢慢的,放牛的把牛赶到山梁深处那条小溪里去饮水了。

井边那个大水塘也慢慢的干了,长了一片野草起来,倒也茂盛。

早晨起来排队背水的人越来越多,轮到最后的,桶也装不满了,只得到那个小小的山洞去接水,可那里的水很少,再走一个来回,一个早上背回两桶水,太阳就出来了。

(14)父亲说,也许是修公路的时候,放石炮惊了水路,水浸往其它地方去了。

有一阵子,村里吃水很紧张,早晨,一家人合用一盆水洗脸,姑娘们也不敢三天两头都洗头了,小伙子脸上好象也没那么光彩了。

(15)后来,乡政府从山梁深处引出一股水,在村后修了一个大水塔,为每户村民安上了自来水,日子好像又滋润起来了。

(16)从水笼头里放出来的水总有一股铁味,没了井水的甘甜。

但是,不用起那么早去排队舀水、背水了。

水井边那林老树终日静悄悄的,只有不时跑过的拖拉机吵吵闹闹,井里慢慢地生出一些蝌蚪和小水虫。

(17)日子也变得静悄悄的了,往日那个大晒场冷清了,舞狮的好象也累了,过年的时候,只能听到一些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了。

(18)学堂里,依然常响起琅琅的读书声。

12.文章第

(1)段十分简洁,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4分)

13.第(3)段描写水井四周的秀美景色,第(4)段描写背水的生动画面。

这两段文字在描写上各有什么特色?

(6分)

14.文章以“背水的日子”为题,第(10)段却以较长的篇幅写“闹热”的场景,请对内容上的这种安排作简要分析。

(4分)

15.作者对背水的日子深深地眷念,请探究文章的深刻意蕴。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20分)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①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会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会曰: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②,而后视之。

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犹不改。

宣子(赵盾)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

“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

“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曰:

“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

对曰:

“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

“不然。

”对曰: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宣子曰:

“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

“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选自《左传·宣公二年》,略有删改)

【注】①胹:

煮。

②溜:

通“霤”,屋檐下接水的沟槽。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克:

能够。

B.公患之,使锄麑贼之贼:

偷窃。

C.宣子田于首山田:

通“畋”,打猎。

D.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书法:

记载的原则。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B.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D.其我之谓矣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述晋灵公实行暴政的史实,他非但不接受赵盾、士会的讽谏,竟然多次实施计划欲除掉向他进谏的人。

如此多行不义,最终招致被臣下弑杀的下场。

B.赵盾忠君爱国,恪尽职守,深受人们敬重,在生死关头,锄麑、提弥明和灵辄都挺身而出保护他,为此锄麑、提弥明自杀,灵辄出逃。

C.本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紧张曲折,悬念迭出,环环相接,此起彼伏,跌宕多姿,引人入胜,动人心魄,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

D.本文通过晋灵公、赵盾和灵辄等鲜活的典型人物,从正反两方面,形象地表现了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4分)

(2)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4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

(8分)

别舍弟宗一(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此诗为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所作。

2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4分)

22.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请加以简析。

(4分)

(三)古诗文默写。

(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

(《论语》)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3),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旁宫赋》)

(4)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5)此情无计可消除,,。

(《李清照《一剪梅》)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面具

儿童的世界里,没有你,便缺少乐趣;成人的世界里,有了你,就有了悲剧。

没有你,世界不会完美;有了你,世界便不再完美。

读了《面具》这首诗,你有怎样的感想?

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自选模块(10分)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

此俱出父母之怀衽①,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

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②乎?

(《韩非子》)

【注】①怀衽:

怀抱。

②泽:

恩惠。

(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

(4分)

孔子:

韩非子:

(2)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

(6分)

 

2014下期阶段性考试

语文答题卷

1

2

3

4

5

9

10

16

17

18

6.(4分)

7.(4分)

8.(4分)

11.(3分)

12.(4分)

13.(6分)

14.(4分)

15.(6分)

19.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20.

(1)

(2)

21.

22.

23.

(1),

(2),

(3),

(4),

(5),

自选模块

(1).(4分)

孔子:

韩非子:

(2).(6分)

2014下期阶段性考试

语文答案

1、D

2、A(B、融合C、坐镇指挥D、鞠躬)

3、B(A、敝帚自珍:

把破扫帚当成宝贝珍惜,比喻东西虽然不好,也非常珍惜。

一般用于对待自己的东西。

B、铩羽而归:

指失败或者不得志而归。

C、亦步亦趋:

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别人,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自己没有主见。

只用于贬义。

D、墙内开花墙外香:

比喻成绩在本单位不受重视却在外单位受到重视的不正常现象,也引申为其他事物在出产地不如在外地受欢迎,该句显然没有在本地不受重视的意思。

4、C(A项“……领导干部,是……工作态度”,搭配不当;B项主语残缺,删除“使”;D项重复赘余,“多年来”与“夙愿”语意重复)

5、B

6、参考:

无饮食车厢,有文明气象。

无饮食乘车,免异味骚扰。

家里民以食为天,车上食以禁为先。

7、参考:

在湖水中,倒映群山画在斜阳下,惹得晚霞笑

在长亭旁,洒下离人泪在折柳处,涌起故园情

8、这位上校一眼就看出了年轻士兵没有扣好扣子,却丝毫没有留意到自己制服上的扣子也有问题。

人们总是这样,看待别人的缺点时,像缺了颗牙那样扎眼,对于自己的缺点却总是难以察觉。

9.C(A、B,参看第1段;C,“实现广大民众新闻传播自由”是“参与式互联网”带来的一个积极变化,但远不是“伟大意义在于”;D,参看第3段“良莠不齐”、“亮点很少”)

10.A(A,参看第2段;B,见第3段,这句话主要是指“内容空洞”;C,美国文化保守派人士攻击的是“网络文化”的浮浅和无知,没有论及怎样造就“网络民主”;D,作者是比较客观、中立地描述这种现象,“不满和担忧”无从说起。

11.“我们面临的危险”指的是“集体是全知的这一思想的复兴”。

因为集体的思想浮浅而缺少智慧,但参与式网络正在使集体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强大(或“这种思想正在被技术专家引入”)。

(3分。

答出第一问得1分;第二问中,答出一点意思,得1分)

12、.①开门见山,点明题旨;②总领全文;③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④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4分。

每层意思1分)

13、第③段:

①采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②从视觉、嗅觉多角度描写;③反映了不同季节景物色彩的丰富多变。

(3分。

每层意思1分)

第④段:

①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2分)②把背水的情景描写得惟妙惟肖。

(1分)

14、①“闹热”场景的描写与文章的主旨是一致的;②通过描写“闹热”场景表达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生活改善后的喜悦;③与下文出现缺水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④使文章有波澜,避免平铺直叙。

(4分。

每层意思1分)

15、.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美好的环境;②改善生活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③人对自然哪怕是不经意的伤害也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④生活应该安稳、宁静、和谐、甜美;⑤对未来的日子应充满希望。

(6分。

每层意思2分,答对任意3层即得满分)

16.B(贼:

杀害)

17.C(C取消句子独立性A.如果/你;B.那么/然而;D.大概/怎么)

18.B.(“提弥明自杀,灵辄出逃”与原文不符)

19.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评分标准]3分。

每错断1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

(1)国君能够有好的结果,那就是国家的保障了,哪里只是臣子们有了依靠。

(2)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

[评分标准]

(1)4分。

终、唯、赖、判断句式,每译错1点扣1分,扣完为止。

(2)4分。

子、越竟、讨贼、句式“非……而……?

”,每译错1点扣1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

晋灵公不行为君正道。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

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有一次厨子煮熊掌没有煮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

赵盾和士会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

赵盾准备进谏,土会说:

“您进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