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0855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73 大小:8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3页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3页
亲,该文档总共1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1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docx

40万吨矿砂船作业标准书汇总

400000DWT矿砂船

总组及搭载作业标准书

编制:

曹书华标检:

X红根审核:

彭德批准:

周洋

标准名称

511舱口围搭载作业标准书

标准号

Q/RS-4ER.104-2010

发布日期

2010-11-2

编制部门

工程技术科

工位技能

主技术

拉划线、装配、电焊

被代替标准号

实施日期

2010-11-3

编制

杨海建

辅助技术

起重

作业场地

船坞

可选技术

使用工具和设备

钢丝绳、油泵、电焊机、卸扣、50T油泵千斤顶、

激光经纬仪和水平仪、线锤、卷尺、砂轮机、引弧板

标检

X红根

投入人员

起重工4人;拉划线4人;

装配8人;电焊8人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相关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带、手套、口罩、

安全帽、防护眼镜、放光眼镜、绑腿

审核

彭德

考核指标

(1)总组标准周期:

总组14天;P阶段舾装6天;

(2)搭载标准周期:

15天。

批准

周洋

作业顺序

作业内容与方法

安全、环保、健康要求

质量要求

作业前

1、准备好起重、装配及拉划线的常规工具。

2、认真查阅有关施工图纸,熟练掌握施工工艺、质量及安全注意要点。

1、正确穿戴和使用劳防用品。

2、检查确认钢丝绳、卸克等工具正常无损及是否与被吊分段吨位相匹配。

作业中

作业中

作业中

10A总段使由101,110组成的总段。

总组顺序为:

101—110。

三、搭载作业

1、吊点设置

三钩同时吊,上跑车下挂吊排;吊点位置(参照511吊码图)。

2、卸克配置

规格:

高强度合金钢,许用力为55吨;数量:

24只

钩上300吨吊排,12只55吨卸克。

(一般情况下不需更换)

3、钢丝配备

钩下连接钢丝直径72毫米,长10米,12根;

钩上:

300吨吊排。

(一般情况下不需更换)

4、步骤:

1)检查吊点的焊接位置,质量,位置是否与图纸一致。

2)选配好适当的钢丝绳和卸扣。

3)将卸扣与吊马锁好,开始吊装,如有必要可进行试吊。

4)将511总段吊到位,使总段底板中心线对准坞内船体中心线。

5)使511中心线对准舱口开口中心线。

6)使10A总段肋骨检验线对准坞内相应的肋骨检验线。

7)调整10A总段内底板四角水平,误差≤8。

同时要确保机舱主机基座面板的四角水平,误差≤2。

8)将总段固定,进行装配与焊接作业。

装焊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主机基座面板的四角水平,误差≤2,用搁排将总段与相邻分段固定。

附:

装配作业标准

1)半边差(接缝处不平)为0-2mm,力争做平。

2)CO2焊对接缝间隙8-4+4局部允许8-4+6

3)CO2焊“骑马”要牢靠,间距一般为400mm。

“骑马”安装在结构面,拆除时不得用重锤击落。

4)点焊焊脚要细、长且牢固,长度≥50mm。

焊条严禁用错,焊条应烘焙后放在加热的保温桶内。

5)纵桁、纵骨必须做顺。

6)焊缝清洁,三级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1、确保总段是否与胎架及工装件割除,

2、整理好地面上的工装件,防止绊倒。

3、放置墩木时防止被碰伤和压伤

4、安装牢靠的临时扶梯。

1、胎架位置的测量要准确。

2、对测量仪器要注意保护。

3、注意焊缝的焊前清洁。

4、重视单面焊打底层的成型质量,减少焊缝的修正率。

5、吊装前,必须有吊马确认单方可吊装作业。

6、翻身前应检查吊点位置的焊接质量,并经试吊,确认安全可行,方可指挥起吊翻身。

7、吊运物上的零星物件必须清除,特别是船体分段内的边角余料等事前都要检

查清除,防止吊运中坠落伤人。

吊运物件,应尽量在吊行道上通行。

吊物上不准站人。

吊物不准在人头上越过。

8、起吊物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对讲机指挥时语言要简练清晰,信号要明确,不得远距离指挥吊物运行。

起吊过长过大等大型吨位物件时,必须先试吊,离地不高于0.5米,经检查确诊稳妥,并用绳索牵结物件保持平稳,方可指挥起吊运行。

9、吊点的焊接质量,保证安全可靠。

10、吊运过程中保持平稳,匀速检查。

标准名称

10B作业标准书

标准号

Q/RS-4ER.104-2010

发布日期

2010-11-2

编制部门

工程技术科

工位技能

主技术

拉划线、装配、电焊

被代替标准号

实施日期

2010-11-3

编制

杨海建

辅助技术

起重

作业场地

船坞

可选技术

使用工具和设备

钢丝绳、油泵、电焊机、卸扣、50T油泵千斤顶、

激光经纬仪和水平仪、线锤、卷尺、砂轮机、引弧板

标检

X红根

投入人员

起重工4人;拉划线4人;

装配10人;电焊10人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相关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带、手套、口罩、

安全帽、防护眼镜、放光眼镜、绑腿

审核

彭德

考核指标

(1)总组标准周期:

总组16天;P阶段舾装6天;

(2)搭载标准周期:

15天。

批准

周洋

作业顺序

作业内容与方法

安全、环保、健康要求

质量要求

作业前

1、准备好起重、装配及拉划线的常规工具。

2、认真查阅有关施工图纸,熟练掌握施工工艺、质量及安全注意要点。

1、正确穿戴和使用劳防用品。

2、检查确认钢丝绳、卸克等工具正常无损及是否与被吊分段吨位相匹配。

作业中

作业中

作业中

10B总段由102,103两只分段组成。

总组顺序为:

103—102。

一、坞墩布置

1、熟悉坞墩布置图

2、根据坞墩布置图所示数据,在平台上划出船体中心线,按照位置划出FR40-100,FR50-100肋骨检验线及FR26+150,FR45+500,FR53+1850分段接缝线。

3、FR40-100和FR50-100两肋骨检验线之间的距离为9000±1。

二、总段总组工艺:

1、在103分段外板上划上FR50-100肋骨检验线。

2、在103分段外板上安装支撑座。

3、10B总段总组以103分段为定位基准分段。

4、将分段吊到位,使分段FR50-100肋骨检验线对准平台上的FR50-100肋骨检验线,误差为±2,并在支撑座下安放带稳向架的管子支撑。

5、使103分段中心线对准平台上的船体中心线,误差为±2。

6、分段落墩后,调整平台面板水平,误差为≤2;调整四角水平,误差:

≤5。

7、复查分段中心线,FR50-100肋骨检验线无误后,将103分段固定在总组平台上。

8、定位结束后,将分段固定,同时抄紧墩木。

9、在102分段吊装之前,将FR40-100肋骨检验线划在102分段外板上。

10、在103分段FR45+500大接缝外板下边缘处装焊20×300×800的搁排,并用槽钢支撑于船底。

搁排伸出大接缝200mm。

11、102分段吊到位,使分段轻轻搁在103分段底部的搁排上。

12、调整102分段的位置,使102分段的舱壁中心线对准103分段的中心线,误差≤5。

13、使102分段的平台中心线对准平台上的船体中心线,误差≤5。

14、调整102分段平台的四角水平,误差±4。

15、切割102分段大接头的余量,切割后按照上述要求对分段二次定位。

16、二次定位后,须满足肋骨检验线偏差±10,大接缝出误差±4。

17、定位结束后,将103分段底部的搁排与102分段焊接,同时根据《临时支撑布置图》在102分段上安放合适的稳向架支柱,并抄紧坞墩。

18、将102分段左右舷上口>1000mm长度的外板及机舱内底至少三道纵桁装配焊接结,结束后,吊车方可脱钩和进行装配作业。

19、焊接作业须用双数焊工对称施焊。

先进行外板大接头的对接焊,再进行内底纵桁构架的对接焊,最后内底板的焊接。

20、焊接时应对轴孔与中心线的距离进行严密监控,一旦发现偏移,应马上调整焊接顺序,确保上述数据处于最佳X围。

三、搭载作业

1、吊点设置:

三钩同时吊,上跑车下挂吊排;吊点位置(参照10B吊码图)。

2、卸克配置

规格:

高强度合金钢,许用力为55吨;数量:

24只

钩上300吨吊排,12只55吨卸克。

(一般情况下不需更换)

3、钢丝配备

钩下连接钢丝直径72毫米,长10米,12根;

钩上:

300吨吊排。

(一般情况下不需更换)

4、步骤:

1)检查吊点的焊接质量,选配好适当的钢丝绳。

2)配好相应的卸扣。

3)上下小车同时起升分段到一定高度。

4)10B总段为机舱与尾部总段的首吊总段。

5)将10B总段吊到位,使总段底板中心线对准坞内船体中心线。

6)使10B总段内底板中心线对准货舱区内底板中心线。

7)使10B总段肋骨检验线对准坞内相应的肋骨检验线。

8)调整10B总段内底板四角水平,误差≤8。

保证甲板的四角水平,误差≤5。

9)总段定位结束后,将坞墩抄紧,用搁排将总段与相邻分段固定。

附:

装配作业标准

1)板边差(接缝处不平)为0-2mm,力争做平。

2)CO2焊对接缝间隙8-4+4局部允许8-4+6

3)CO2焊“骑马”要牢靠,间距一般为400mm。

“骑马”安装在结构面,拆除时不得用重锤击落。

4)点焊焊脚要细、长且牢固,长度≥50mm。

焊条严禁用错,焊条应烘焙后放在加热的保温桶内。

5)纵桁、纵骨必须做顺。

6)焊缝清洁,三级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1、对测量仪器要注意保护。

2、注意焊缝的焊前清洁。

3、重视单面焊打底层的成型质量,减少焊缝的修正率。

4、吊装前,必须有吊马确认单方可吊装作业。

5、翻身前应检查吊点位置的焊接质量,并经试吊,确认安全可行,方可指挥起吊翻身。

6、吊运物上的零星物件必须清除,特别是船体分段内的边角余料等事前都要检查清除,防止吊运中坠落伤人。

吊运物件,应尽量在吊行道上通行。

吊物上不准站人。

吊物不准在人头上越过。

7、起吊物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对讲机指挥时语言要简练清晰,信号要明确,不得远距离指挥吊物运行。

起吊过长过大等大型吨位物件时,必须先试吊,离地不高于0.5米,经检查确诊稳妥,并用绳索牵结物件保持平稳,方可指挥起吊运行。

8、吊点的焊接质量,保证安全可靠。

9、吊运过程中保持平稳,匀速检查。

标准名称

10C作业标准书

标准号

Q/RS-4ER.104-2010

发布日期

2010-11-2

编制部门

工程技术科

工位技能

主技术

拉划线、装配、电焊

被代替标准号

实施日期

2010-11-3

编制

杨海建

辅助技术

起重

作业场地

船坞

可选技术

使用工具和设备

钢丝绳、油泵、电焊机、卸扣、50T油泵千斤顶、

激光经纬仪和水平仪、线锤、卷尺、砂轮机、引弧板

标检

X红根

投入人员

起重工4人;拉划线4人;

装配10人;电焊10人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相关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带、手套、口罩、

安全帽、防护眼镜、放光眼镜、绑腿

审核

彭德

考核指标

(1)总组标准周期:

总组16天;P阶段舾装6天;

(2)搭载标准周期:

18天。

批准

周洋

作业顺序

作业内容与方法

安全、环保、健康要求

质量要求

作业前

1、准备好起重、装配及拉划线的常规工具。

2、认真查阅有关施工图纸,熟练掌握施工工艺、质量及安全注意要点。

1、正确穿戴和使用劳防用品。

2、检查确认钢丝绳、卸克等工具正常无损及是否与被吊分段吨位相匹配。

作业中

作业中

作业中

10C总段由142,152,143,153四只分段组成。

总组顺序为:

152×142—153×143。

一、先行152×142,153×143正态总组

1、152/142,153/143分别在总组平台上先行总组成152×142,153×143两只先行总段,现针对152×142编制先行总段的总组工艺,153×143先行总段的总组作业参照此执行。

2、152×142先行总段总组以152分段为定位分段。

3、在152分段外板上FR18,FR31处安装临时支撑。

4、分段翻身,正态吊到总组场地,将分段稳妥放好,在临时支撑下按《临时支撑布置图》安放合适的稳向架支柱。

5、调整分段四角水平,误差±8。

然后将分段固定在总组平台上。

6、在总组平台上划出船体中心线及其角尺线。

若角尺线与分段端面不平行,则修正船体中心线和角尺线,中心线误差为±2。

7、分段落墩后,调整平台面板水平,误差为≤2;分段四角水平,误差为≤5。

8、复查分段中心线,FR22-100肋骨检验线无误后,将152分段固定在总组平台上。

9、定位结束后,将分段固定,同时抄紧墩木。

10、在142分段吊装之前,将FR22-100肋骨检验线划在142分段外板上。

11、在142分段靠船舯大接缝处装焊16×200×500的搁排。

12、142分段吊到位,使分段FR22-100肋骨检验线对准152分段上的FR22-100肋骨检验线,误差为≤10。

13、调整142分段四角水平,误差为±4。

14、切割142分段大接头的余量。

余量切割后按照上述要求对分段二次定位。

15、二次定位后,需满足肋骨检验线偏差±10,大接缝处误差±4。

16、定位结束后,将142分段靠船舯的搁排与152分段焊接。

在临时支撑下按《临时支撑布置图》安放合适的稳向架支柱。

17、结束后,吊车方可脱钩和进行装配作业。

18、焊接作业须用双数焊工对称施焊。

先进行外板大接头、甲板的对接焊,再进行舱壁肘板的焊接。

19、153/143分段总组参照152/142分段总组方式进行总组。

20、待两只总段完成后,分别对其舾装、油漆。

21、10C总段总组以152/142总段为定位基准,在152/142分段总组平台上将船体中心线驳到总组平台上。

22、将153/143总段平吊到总组场地,调整分段状态使分段上的船体中心线对准总组平台上的船体中心线,误差≤2。

23、调整153/143总段的位置,使153/143总段得肋骨检验线对准152/142总段的肋骨检验线,误差为≤10。

24、调整153/143总段平台四角水平,误差±4,复查船体中心线。

25、切割153/143总段的余量。

余量切割后,按照上述要求进行二次定位。

26、二次定位后,需满足肋骨检验线偏差±10,大接缝处误差±4。

27、定位结束后,在153/143临时支撑下按《临时支撑布置图》安放合适的稳向架支柱。

28、在153/143外板下口大接缝处装焊16×200×500的搁排,焊接牢靠后,吊车方可脱钩和进行装配作业。

29、焊接作业须用双数焊工对称施焊。

先进行外板大接头的对接焊,再进行舱壁构架、肘板的焊接。

二、搭载作业

1、吊点设置

三钩同时吊,上跑车下挂吊排;吊点位置(参照10C吊码图)。

2、卸克配置

规格:

高强度合金钢,许用力为55吨;数量:

24只

钩上300吨吊排,12只55吨卸克。

(一般情况下不需更换)

3、钢丝配备

钩下连接钢丝直径72毫米,长10米,12根;

钩上:

300吨吊排。

(一般情况下不需更换)

4、步骤:

1)检查吊点的焊接质量,选配好适当的钢丝绳。

2)配好相应的卸扣。

3)上下小车同时起升分段到一定高度。

4)将10C总段吊到位,使总段艏部中心线对准货舱区内底板中心线,艉部中心线对准船体中心线。

5)使10C总段肋骨检验线对准坞内相应的肋骨检验线。

6)调整10C总段甲板四角水平,误差≤8。

7)总段定位结束后,在临时支撑下按《临时支撑布置图》安放合适的稳向架支柱。

附:

装配作业标准

1)板边差(接缝处不平)为0-2mm,力争做平。

2)CO2焊对接缝间隙8-4+4局部允许8-4+6

3)CO2焊“骑马”要牢靠,间距一般为400mm。

“骑马”安装在结构面,拆除时不得用重锤击落。

4)点焊焊脚要细、长且牢固,长度≥50mm。

焊条严禁用错,焊条应烘焙后放在加热的保温桶内。

5)纵桁、纵骨必须做顺。

6)焊缝清洁,三级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1、对测量仪器要注意保护。

2、注意焊缝的焊前清洁。

3、重视单面焊打底层的成型质量,减少焊缝的修正率。

4、吊装前,必须有吊马确认单方可吊装作业。

5、翻身前应检查吊点位置的焊接质量,并经试吊,确认安全可行,方可指挥起吊翻身。

6、吊运物上的零星物件必须清除,特别是船体分段内的边角余料等事前都要检查清除,防止吊运中坠落伤人。

吊运物件,应尽量在吊行道上通行。

吊物上不准站人。

吊物不准在人头上越过。

7、起吊物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对讲机指挥时语言要简练清晰,信号要明确,不得远距离指挥吊物运行。

起吊过长过大等大型吨位物件时,必须先试吊,离地不高于0.5米,经检查确诊稳妥,并用绳索牵结物件保持平稳,方可指挥起吊运行。

8、吊点的焊接质量,保证安全可靠。

9、吊运过程中保持平稳,匀速检查。

标准名称

10D作业标准书

标准号

Q/RS-4ER.104-2010

发布日期

2010-11-2

编制部门

工程技术科

工位技能

主技术

拉划线、装配、电焊

被代替标准号

实施日期

2010-11-3

编制

杨海建

辅助技术

起重

作业场地

船坞

可选技术

使用工具和设备

钢丝绳、油泵、电焊机、卸扣、50T油泵千斤顶、

激光经纬仪和水平仪、线锤、卷尺、砂轮机、引弧板

标检

X红根

投入人员

起重工4人;拉划线4人;

装配10人;电焊10人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相关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带、手套、口罩、

安全帽、防护眼镜、放光眼镜、绑腿

审核

彭德

考核指标

(1)总组标准周期:

总组16天;P阶段舾装6天;

(2)搭载标准周期:

15天。

批准

周洋

作业顺序

作业内容与方法

安全、环保、健康要求

质量要求

作业前

1、准备好起重、装配及拉划线的常规工具。

2、认真查阅有关施工图纸,熟练掌握施工工艺、质量及安全注意要点。

1、正确穿戴和使用劳防用品。

2、检查确认钢丝绳、卸克等工具正常无损及是否与被吊分段吨位相匹配。

作业中

作业中

作业中

10D总段由122、132、123、133、104、105六只分段组成。

总组顺序为:

132×122×104—133×123×105。

一、先行132×122×104,133×12×105正态总组

1、132/122/104,133/123/105分别在总组平台上先行总组成132×122×104,133×123两只先行总段。

2、132×122×104先行总段总组以132分段为定位分段,在分段外板上划出FR40-100,FR50-100肋骨检验线。

3、在132分段外板上FR42,FR50处安装临时支撑。

4、分段翻身,正态吊到总组场地,将分段稳妥放好,在临时支撑下按《临时支撑布置图》安放合适的稳向架支柱。

5、调整分段四角水平,误差±8。

然后将分段固定在总组平台上。

6、在总组平台上划出船体中心线及其角尺线。

若角尺线与分段端面不平行,则修正船体中心线和角尺线,中心线误差为±2。

7、分段落墩后,调整平台面板水平,误差为≤2;分段四角水平,误差为≤5。

8、复查分段中心线,FR40-100肋骨检验线无误后,将132分段固定在总组平台上。

9、定位结束后,将分段固定,同时抄紧墩木。

10、在122分段吊装之前,将FR40-100,FR50-100肋骨检验线划在122分段外板上。

11、122分段吊到位,使分段FR40-100,FR50-100肋骨检验线对准152分段上相应的肋骨检验线,误差为≤10。

12、调整122分段四角水平,误差为±4。

13、切割122分段大接头的余量,余量切割后按照上述要求对分段二次定位。

15、二次定位后,需满足肋骨检验线偏差±10,大接缝处误差±4。

16、定位结束后,在临时支撑下按《临时支撑布置图》安放合适的稳向架支柱。

17、在104分段平台上划出船体中心线及FR50-100肋骨检验线。

18、将104分段翻身平吊到位,调整四角水平误差±4。

19、使104分段船体中心线对准平台上船体中心线,误差≤2。

并将FR50-100肋骨检验线对准平台上相应的肋骨检验线,误差≤10。

20、在与132、122分段接缝处各装焊3根16×200×500的搁排,焊接牢靠后,切割余量。

21、定位结束后,吊车方可脱钩和进行装配作业。

22、焊接作业须用双数焊工对称施焊。

先进行外板大接头、甲板的对接焊,再进行舱壁肘板的焊接。

23、133/123/105分段总组参照132/122/104分段总组方式进行总组。

24、待两只总段完成后,分别对其舾装、油漆。

25、10D总段总组以132/122/104总段为定位基准,在132/122/104分段总组平台上将船体中心线驳到总组平台上。

26、将133/123/105总段平吊到总组场地,调整分段状态使分段上的船体中心线对准总组平台上的船体中心线,误差≤2。

27、调整133/123/105总段的位置,使133/123/105总段得肋骨检验线对准132/122/104总段的肋骨检验线,误差为≤10。

28、调整133/123/105总段平台四角水平,误差±4,复查船体中心线。

29、切割133/123/105总段的余量。

余量切割后,按照上述要求进行二次定位。

30、二次定位后,需满足肋骨检验线偏差±10,大接缝处误差±4。

31、定位结束后,在133/123/105临时支撑下按《临时支撑布置图》安放合适的稳向架支柱。

32、在133/123/105外板下口大接缝处装焊16×200×500的搁排,焊接牢靠后,吊车方可脱钩和进行装配作业。

33、焊接作业须用双数焊工对称施焊。

先进行外板大接头的对接焊,再进行舱壁构架、肘板的焊接。

二、搭载作业

1、吊点设置

三钩同时吊,上跑车下挂吊排;吊点位置(参照10D吊码图)。

2、卸克配置

规格:

高强度合金钢,许用力为55吨;数量:

24只

钩上300吨吊排,12只55吨卸克。

(一般情况下不需更换)

3、钢丝配备

钩下连接钢丝直径72毫米,长10米,12根;

钩上:

300吨吊排。

(一般情况下不需更换)

4、步骤:

1)检查吊点的焊接质量,选配好适当的钢丝绳。

2)配好相应的卸扣。

3)上下小车同时起升分段到一定高度。

4)将10D总段吊到位,使总段艏部中心线对准货舱区内底板中心线,艉部中心线对准坞内船体中心线。

5)使10D总段肋骨检验线对准坞内相应的肋骨检验线。

6)调整10D总段甲板四角水平,误差≤8。

7)总段定位结束后,在临时支撑下按《临时支撑布置图》安放合适的稳向架支柱。

附:

装配作业标准

1)板边差(接缝处不平)为0-2mm,力争做平。

2)CO2焊对接缝间隙8-4+4局部允许8-4+6

3)CO2焊“骑马”要牢靠,间距一般为400mm。

“骑马”安装在结构面,拆除时不得用重锤击落。

4)点焊焊脚要细、长且牢固,长度≥50mm。

焊条严禁用错,焊条应烘焙后放在加热的保温桶内。

5)纵桁、纵骨必须做顺。

6)焊缝清洁,三级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

1、整理好地面上的工装件,防止绊倒。

2、分段翻身落地后,应在第一时间安装人孔盖或防护栏杆及其四周的防护栏杆。

3、安装牢靠的临时扶梯。

1、对测量仪器要注意保护。

2、注意焊缝的焊前清洁。

3、重视单面焊打底层的成型质量,减少焊缝的修正率。

4、吊装前,必须有吊马确认单方可吊装作业。

5、翻身前应检查吊点位置的焊接质量,并经试吊,确认安全可行,方可指挥起吊翻身。

6、吊运物上的零星物件必须清除,特别是船体分段内的边角余料等事前都要检查清除,防止吊运中坠落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