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7119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docx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docx

防疫站实践报告3篇

  卫生防疫站管理是一门科学,卫生防疫站管理是随着卫生防疫站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卫生防疫站和预防医学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防疫站实践报告,仅供参考。

  防疫站实践报告篇一:

  一、实习目的

  1、通过深入实习岗位进行实习,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科研能力。

  2、掌握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与运用能力,训练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校外科研机构的实际工作情况,尤其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如生物学、化学、医学、药学等学科的研究情况和前沿状况。

  4、从实际出发,检验自己在态度、知识、能力、技能等四项指标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5、了解事业单位的机构组成、运行模式、规章制度、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待遇等。

  二、实习时间

  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三、实习地点

  邯郸市疾病防控中心

  四、实习内容

  急传病防制科岗位实习内容与要求:

  1.了解实验室基本情况,和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实验室工作流程。

  2.了解实验室各类仪器设备及计量用具的原理、操作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并进行熟练地操作。

  3.掌握运用反转录技术、荧光定量pcr进行手足口病毒检测方法并熟练操作。

  4.掌握人体内蠕虫卵检测操作方法,并熟练的运用显微镜检测人体内的蠕虫卵。

  5.学习疟原虫镜检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制作血涂片的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以及用试剂卡进行疟疾病的初步筛选,并熟练的掌握。

  6.学习运用磁珠法提取病毒rna,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并熟练的操作。

  7.掌握病毒核酸提取的原理、方法,并学会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流脑病毒。

  五、实习方式

  1、以小组为单位到各科室实习,根据指导教师的安排及要求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2、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校的安排下随机分配实习的地点。

  3、去实习单位前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

  实习可以让我们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思想与业务距离,为我们毕业后社会角色的转变打下基础。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邯郸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即将从一名学生走上实习工作岗位,面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怀着梦想,充满期待,开始了我的实习历程。

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期内我主要在急性传染病防治科的分子生物实验室、二级生物实验室等实验室内进行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充分感受到了这里的员工工作的认真,热情待人,领导们的海纳百川的胸襟。

我也学到了很多学校里也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多事业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

  实习单位简介:

邯郸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实施政府公共卫生职能的专业技术机构。

位于邯郸市北仓路581号,于20xx年6月由原邯郸市卫生防疫站改制而来。

主要工作职责为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预防性健康体检与健康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中心设有21个建制科室,获省市科技进步奖60多项,参与多项国家、省疾病控制标准、条例、规范制定,专业技术力量雄厚。

中心作为负责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技术管理与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始终将公共卫生技术服务于民、惠泽于民作为己任。

随着疾病控制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心正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迅速迈进,并努力发展为邯郸周边省市的卫生防病中心、技术服务中心。

  在实习的这一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疾病的检测的实验,了解了很多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下面我会举几个例子简单介绍。

  

(一)在这里我首先接触到的是有关疟疾病检测的相关实验,疟疾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寄生于红细胞内引起的,临床表现为先寒颤,后发热,再出汗,在我国常见的疟原虫主要有:

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这种病主要分布于亚洲中南部、非洲大部以及南美洲北部;疟疾主要经媒介昆虫蚊传播,此外还有输血传播。

用于治疗疟疾的药有氯喹、青蒿素等。

  疟疾的诊断:

疟疾的诊断方法主要为薄、厚血膜涂片法。

  但当有人寒颤、发热时,并不都是患了疟疾,所以在诊断疟疾之前都要进行初步筛选。

筛选用的是疟原虫检测试剂卡使用特别方便,可以快速看出结果,检测时,用采血针取少量血样本与试剂卡加样空处,随之滴加4滴裂解液,裂解后样本在毛细管效应下向上层析。

若样本中含有特异性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fldl)和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anldh)将于胶体金标记物panldh单克隆抗体反应形成复合物,在层析作用下前移,被预先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区内的pfldl/panldh单克隆抗体捕获,在检测区内形成2条/3条红色反应线,此时为阳性结果;若样本不含有pfldl/panldh,在检测区内有一条红色反应线,此时为阴性结果。

加入样本和裂解液后15分钟内观察显示结果。

  

(二)若初筛结果为阳性,则需要制作血涂片在油镜下观察疟原虫来确诊疟疾这种病。

镜检技术流程为:

  1、血片的制作

  用一载玻片(做推片)沾少量血液在另一个载玻片中央偏右处,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转2—4圈,涂成直径为0.8~1cm的圆形厚血膜。

再用推片的左下角沾取少量血液涂至载玻片的中线,将推片反转一面,下缘平抵载玻片中线,当血液在载玻片与推片之间向两侧扩展约2cm宽时,使两玻片保持30度角,迅速向前推成2.5cm长的舌状薄血膜。

  2、血片染色

  制成血膜后,用记号笔在载玻片上编号。

待厚血膜干燥后,用甲醇固定薄血膜,厚血膜不固定。

再取新配的吉氏染液,滴在厚、薄血膜上,染色30min,然后水洗晾干。

  3、血片的镜检

  将做好的血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滴一滴香柏油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视野,再在油镜下寻找、观察疟原虫。

在厚血膜查找疟原虫,薄血膜上对疟原虫进行分类。

  (三)手足口、流感病毒的检测

  1、样品的采集

  待检测的样品主要是从定点医院的疑似病患者上采集的。

  2、病毒核酸的提取

  把采集到的样品加入到核糖核酸(rna)抽提试剂盒中并配合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把样品中的rna提取出来。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的原理为:

rna在结合缓冲液和rna祝沉剂存在的环境中与磁珠结合,通过高强磁磁力棒将结合在纳米磁珠上的rna同纳米磁珠一起分离,再用洗涤剂洗去杂质,用洗脱液溶解磁珠结合的rna,使样品中的rna得到提取分离。

  把上述步骤提取出的rna加入pcr管中,并加入配套的病毒通用型和其他型的核酸测定试剂盒,再把pcr管放入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中进行检测。

检测原理为:

试剂盒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结合荧光探针,对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进行荧光pcr检测,所谓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此外我还做过流脑的检测,蠕虫虫卵的检测,快速革兰氏染色等。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许多,也有许多的体会。

主要有以下几点:

  通过在邯郸疾控中心实习,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生物技术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巩固了学过的知识,提高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

  不但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而且要有很好的表现力.中国有句俗语:

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在今天,只是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做事是不够的,你还要学会适时地,恰当地表现自己.让人知道你做了什么,让人知道你的存在是很必要的!

  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在工作中遇到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时,我会及时向哪里的技术人员请教。

  我还明白什么时候应该团结合作,什么时候应该去独立自主的完成一件事,正确处理好团结合作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我还明白实习期间辛苦一点,多做些琐碎的小事,多和同事帮忙,去掌握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细节都掌握了,那么以后就会轻松一点。

  在与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工作学习过程中,使我们接触疾病检测、科研、企业管理等实际工作,了解社会了解生物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应用,拓宽知识面,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并提升了我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后续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创作做铺垫,也为今后的工作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习,给我步向人生另一个阶段上了一节悠长而充实的公开课,使我终生难忘。

  防疫站实践报告篇二:

  学院:

xx

  班级:

xx

  姓名:

xx

  学号:

xx

  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

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时光荏苒,一转眼我已经是个毕业班的学生了,这个暑假,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我通过自主实习完成了在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期两周的实习,通过这次的实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和成长!

  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xx年8月,是由原市卫生防疫站、市结核病防治所重组而成,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其宗旨是以科研为依托、以人才为根本、以疾控为中心;其使命是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

  中心主要职能及任务:

组织实施全市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媒介生物的监测和预防控制;承担着全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食物污染、职业中毒、饮用水污染、放射事故、生物恐怖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应急处理及预防控制;开展食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类别的卫生监督检验、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质量检验、疾病预防控制检验及有关单位的委托检测检验;负责实施全市免疫预防接种规划及预防用生物制品的使用和管理;负责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评价及预测预报;承担着全市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相关技术的科研、培训、指导、宣传教育及咨询、诊疗服务;为政府部门制定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的政策提供技术依据,参与拟定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相关的卫生法规、标准、方案;承担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其他任务。

  我本次实习的科室是微生物检验科,我们科室的职责主要包括了:

  1.承担全市食物中毒调查分析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2.承担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微生物检验。

  3.承担水及涉水产品的微生物检验。

  4.承担化妆品的微生物检验。

  5.承担公共场所用品及餐具的微生物检验。

  6.承担细菌及真菌毒素的检验。

  7.指导下级各单位卫生微生物检验业务工作。

  8.承担大专院校学生实习、各单位微生物检验人员进修培训。

  9.承担工业微生物污染分析控制。

  在这里,我完成了自己两周的实习工作,这次短暂而充实的实践将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次有机会能够到疾控中心实习,我感到很庆幸。

虽然只有两周的时间,但是在几位老师的帮助下,我对于微生物基础知识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增加了对微生物知识的感性认识,锻炼和提高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老师相处了两周,老师很热心和真诚,尽心尽力的将实验操作的技能和要点传授给我,为人很和善,包容我的错误,让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实习内容

  第一天在老师的带我们去单位了解一下环境和认识一下老师。

到达后李老师负责我们这次实习的全过程,她将实习过程的注意事项和规章制度,并且了解各个实验室里面的大型仪器。

  老师告诫我们到实习单位后一定要跟带领我们的老师的作息时间一致,不可以早退,不能偷懒,一定要把实验室的卫生搞好。

我们即将进入社会,在如何与人相处,处理好人际交往进行锻炼和提升,听到老师的一席话,我受益匪浅,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的实习和学习,不给学校丢脸。

  这次实习,由于老师们正在进行的前期实验都已完成,所以我们在这段时间主要进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菌落总数测定》的培训。

  开始时自己就是跟在实习老师的后面打打下手,帮忙拿溶剂,洗瓶子,称量等。

在实习老师的指导带领下,我对实验室分析的内容慢慢的有了很深的了解,自己在一个多星期的学习下也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实验。

  主要实验是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如下:

  1样品的稀释

  1.1固体和半固体样品:

称取25g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

10的样品匀液。

  1.2液体样品: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

10的样品匀液。

  1.3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

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

100的样品匀液。

  1.4按1.3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1.5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ml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

  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同时,分别吸取1m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1.6及时将15ml~20ml冷却至46℃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2培养

  2.1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h±2h。

水产品30℃±1℃培养72h±3h。

6.2.2如果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弥漫生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基(约4ml),凝固后翻转平板,按6.2.1条件进行培养。

  3菌落计数

  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

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s,cfu)表示。

  3.1选取菌落数在30cfu~30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

低于30cfu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cfu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

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3.2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

  3.3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4菌落总数的计算方法

  4.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ml)样品中菌落总数结果。

  4.2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

(1)计算:

  n=∑c/(n1+0.1n2)d„„„„„„„„„„„„„

(1)

  式中:

  n——样品中菌落数;

  ∑c——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

  n1——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n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4.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300cfu,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4.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小于30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4.5若所有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7.1.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不在30cfu~300cfu之间,其中一部分小于30cfu或大于300cfu时,则以最接近30cfu或300cfu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5菌落总数的报告

  5.1菌落数小于100cfu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5.2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cfu时,第3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取前2位数字,后面用0代替位数;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

7.2.3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菌落蔓延。

  5.3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5.4称重取样以cfu/g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为单位报告。

  三、实习总结

  我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出现错误,我会虚心的向实习老师请教,他们待我都很友善。

这次实习,让我学到的最难能可贵的精神就是严谨。

当实验样品多的时候,老师就会经常拖着不去吃饭,忙着做实验,当有较大误差时,就会重新的来做,不管实验多么的复杂,为的就是精确的实验数据。

老师说因为我们的实验数据是其他科室参照依据,所以一定要把实验的结果力求精确。

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四、实习心得

  以前,在学校总觉得学的还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打先自己的能力远远没有达到工作的要求,实际的工作远比想象中的腰复杂的多细致的多,这时才真正领悟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含义!

实际的工作能力时书本上没有办法教给我们的,必须要通过实际的工作来积累与强化。

食品科学作为一门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学科,实践是检验学校里的学习成果的最好的试金石,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

  一路的艰辛与微笑,虽有所收获,然所学是开始,新的考验和抉择要奋斗不息,请不要让我们年轻的时光留下太多遗憾!

在这短短的暑假实践我碰过壁,受过累,流过汗,但是我却成长了,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此次实习告诉我: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我们充分的准备,去面对不知的过程,迎接满意的结果。

  防疫站实践报告篇三:

  卫生防疫站对食物中毒预防的报告

  

(一)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食用或饮用)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盛夏易发生食物中毒

  盛夏酷暑,气温高、湿度大,病原微生物极易大量繁殖,加之人体抵抗能力下降,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就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三)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1.蔬菜、肉类等原料采购宜以量定买,一次不应购买过多,做到新鲜、无异味。

不要采购来源不明的食品及原料。

  2.购买定型包装食品(特别是各类熟食、冷饮等)时,不要到无牌无照的路边店购买;宜在食品商场、超市等购买包装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淅不模糊、内容齐全无残缺的最近出厂销售的产品;不要购买包装标识上无厂名、厂址,或无生产日期,或无保质期的产品;餐饮单位大量采购时,还需索取产品生产厂商的卫生许可证、产品检验报告书等资料。

  3.熟制加工各种食品时(包括剩菜剩饭),一定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不得低于70℃。

不要食用和饮用未烧熟煮透(如六分牛排、未煮熟的豆浆等)、有异味及腐败变质的食品;

  4.未加工完的肉类等各种原料、半成品、成品等要分类加盖冷藏保存,冷藏温度的范围应在0℃~10℃之间;家庭剩菜剩饭也需冷藏保存,食用前要烧熟煮透。

  5.餐具、菜刀菜墩等加工用具和盛装食品的容器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可选用煮沸消毒、蒸气消毒、cio2等化学药物消毒等)定期清洁餐用具、容器等保洁设施。

  6.餐饮业凉菜制作必须在凉菜专间内进行。

烧熟后2小时的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热藏)的,其保质期为烧熟后4小时;烧熟后2小时的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10℃以下(冷藏)的,其保质期为烧熟后24小时。

工地食堂、农家乐等尽量不制作凉菜。

  7.农村家庭宴席举办者因无冷藏等卫生设施,不得使用"二梭菜"(剩菜剩饭)。

100人以上就餐的,举办者还需在当地实行备案登记。

  8.冰箱不是保险箱,各类食物不宜长时间存放;冷藏食物要分类加盖、或加膜存放,不得串味,防止交叉污染;要定期清洁冰箱,冰箱内不得有异味。

  9.农村地区村民不得采食野生毒菌。

  (四)发生食物中毒后怎么办?

  进食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心悸、紫绀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及时、就近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治疗。

若条件允许,保留进食的可疑食物、呕吐物、排泄物样本。

医院接收类似病人,若诊断为疑似食物中毒,在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报告的内容包括:

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

食物中毒者有义务向卫生行政部门如实提供食物中毒有关的情况。

  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指一些有毒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农药和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所致。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特征主要有:

  

(一)发病快。

潜伏期较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也有超过一天的。

  

(二)中毒程度严重,病程比细菌性毒素中毒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三)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品无特异性,多为误食或食入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而引起,其偶然性较大。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这类食物中毒的特征主要有:

  

(一)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季节,一般以5--10月份最多。

一方面由于较高的气温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内人体防御能力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因而常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和蛋类等;少数是植物性食品,如余饭,糯米凉糕,面类发酵食品等。

  (三)抵抗力降低的人,如病弱者,老人和儿童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急性胃肠炎症较严重,但此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较低,愈后良好。

  食物中毒的表象与救护

  ①凡是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