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2485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

宁夏银川九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银川九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

韩鹏审卷人:

蔡丽娟、赵卫红

(注:

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一律写在装订线以外规定的地方,卷面不得出现任何标记)

一、课内基础考查题(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A.酒馔(zhuàn)讥诮(qiào)窈(yáo)窕江渚(zhǔ)

B.怔(zhèng)住仓廒(áo)扁(piān)舟迤(yí)逦

C.彤(tóng)云凝睇(dì)草甸(diàn)憎(zēng)恨

D.辖(xiá)制踯(zhí)躅诃(kē)子玷(diàn)辱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该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字音中容易出错的有字形相近的形声字,这些字读音可能相同也可能相近,当然也可能完全不同,如,掇,啜,缀;菅和管。

因此做题时要格外留心,看清字形。

还要注意多音字,不同的词语中读音不同。

如本题中,A.窈yǎo;B.迤yǐ逦;逶迤yíD.诃hē子。

点睛:

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

由于生活中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往往也就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归纳出误读的常见类型对我们复习备考是很有帮助的,同时针对每一种误读类型,我们都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掌握好字音这个考点。

字音的误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把多音字的甲音误读成乙音。

(2)形声字类推偏旁引起误读。

(3)习惯误读字,如“玫瑰”中的“瑰”,“气氛”中的“氛”。

(4)生僻字。

生僻字,因其不常见而容易被忽略,易误读。

提醒学生平时要做有心人,注意积累。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遥襟甫(刚、顿时)畅,逸兴遄飞。

B.犹望一稔(庄稼成熟),当敛裳宵逝。

C.他日趋庭,叨(惭愧地承受)陪鲤对。

D.景(影子)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课文中重点实词的辨析和识记。

本题D.“景”,日光。

“景翳翳以将入”全句意思是:

“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

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B.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C.失其所与,不知D.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的辨析和识记。

A.“销”通“消”,B.“衡”通“横”,C.“知”通“智”。

课内文言通假现象,平时复习要学会整理。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俨骖于上路B.屈贾谊于长沙

C.悦亲戚之情话D.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中的词类活用。

C项,“悦”,名词的意动,“以……为悦”;其他几项是使动用法。

A.俨”,使动用法,“使……整齐”,即驾驭;B.“屈”,使动用法,“使……受委屈”;D.“起”,使动用法,“使……飞起”。

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问征夫以前路D.善万物之得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D.古今同义,指一切事物。

A.“猖狂”,古义:

狂放,不拘礼法,今义:

肆无忌惮;B.“逢迎”,古义:

迎接,今义:

奉承、拍马屁;C.“以前”,古义:

“以”是介词,相当于“用”、“拿”,“前”,前方,今义:

从前,之前。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感吾生之行休B.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C.尽是他乡之客D.声断衡阳之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

A.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CD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7.对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分析正确的一是()

①农人告余以春及②处涸辙以犹欢

③风飘飘而吹衣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A.①②两句中的“以”字相同,③④两句中的“而”不同

B.①②两句中的“以”字相同,③④两句中的“而”相同

C.①②两句中的“以”字不同,③④两句中的“而”不同

D.①②两句中的“以”字不同,③④两句中的“而”相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以”和“而”的意义和用法。

①中“以”,介词,可以译为“把”;②中“以”,连词,相当于“而”,可译成“但是”,表转折。

③“而”,连词,表修饰;④“而”,连词,表承接。

点睛:

备考文言虚词掌握虚词推断“五法”

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用“焉”作例子来说明。

例: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

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

“伏焉”即“伏在那里”。

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

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如“其”:

其李广将军之谓乎。

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

“秦王恐其破璧”,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代荆轲。

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例如“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陶潜《归去来兮辞》)”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

语法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

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句,“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代入检验法: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

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为承接,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为转折,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说明判断不准。

8.默写填空题

①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0多年后,英国诗人雪莱有同样的感慨: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

②《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悟已往之不谏,

(2).知来者之可追。

(3).②潦水尽而寒潭清,(4).烟光凝而暮山紫。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理解与识记。

一方面要注意根据题干已知语境对应的解释注意搜索指定文章的相关语句,比如第②句容易写错,要抓住“色彩变幻”、“秋日景物的特征”、“写尽九月之景”三点同时具备去思考答案;另一方面注意关键字的书写,比如“潦”,“暮”。

点睛:

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

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二、课外阅读提升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

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

“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

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

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

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

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

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

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

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

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

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

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

在时间上也是如此。

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

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

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

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

所以,投身自然才能获得更多自由。

而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节选于《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

9.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B.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C.《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鴳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

D.“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10.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但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内涵相差很大。

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

C.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

D.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

B.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

C.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体。

D.世间万事万物皆受时空和相关条件的限制,因而都是不自由的。

所以那些自以为逍遥或貌似逍遥的事物其实也并未实现真正的自由。

【答案】9.A10.D11.A

【解析】

9.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紧抓题干要求“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

A张冠李戴,不是庄子把《逍遥游》放在第一篇,原文第一段可找到答案,是编者这样安排的。

点睛:

论述类文本阅读经常是以客观题选择题的题型出现的,答题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基本的答题要领:

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

那么我们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主要思路、了解文章叙述的基本要素、弄清文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

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

10.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是“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项,范围扩大,题干中为“而是继承于《诗经》,但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内涵相差很大”,原文为“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

B项,偷换概念,文章第二段说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其“逍遥哲学”的基础。

C项,因果倒置,原文中第三段“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

11.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要仔细对照,正确判断。

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A项,程度言重了,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我们是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的,而全文都在表达“世间万事万物没有绝对自由”这个观点。

(二)文言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

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

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其罪。

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

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

勋日:

“不可。

谋事杀良,此非忠也;乘人之危,此非仁也。

”乃谏鹄,鹄从之。

正和得免而诣勋求谢。

勋不见,曰:

“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屯阿阳以拒贼锋。

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

“必尸我于此。

”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

“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

”勋仰骂曰:

“死反虏,汝何知?

促来杀我!

”众相视而惊。

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

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

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至活者千余人。

拜京兆尹。

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

贵戚皆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

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困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

或曰:

“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先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

”勋曰:

“选贤所以报国也。

非贤不举,死亦何悔!

”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

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

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谋事杀良,此非忠也

A.园日涉以成趣B.眄庭柯以怡颜

C.心惮远役D.善万物之得时

13.下列句式特点与文中加点例句不同的一句是()

例句:

死反虏,汝何知?

A.乐夫天命复奚疑B.复驾言兮焉求

C.宇文新州之懿范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B.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C.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D.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和“薨”“卒”“不禄”等常用来委婉地表达“人死”的意思,但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死曰卒,大夫死曰不禄。

B.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后来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

C.表是我国封建时代臣子写给君主表达忠诚和愿望的一种公文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且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D.皇太子也称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的嫡长子,通常也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勋为人耿直。

他任汉阳长史时,凉州刺史征询他想借机杀死苏正和,他虽与正和有仇,但没有乘人之危,并拒绝免于被杀的正和的面谢。

B.盖勋誓死不屈。

在羌族叛乱围攻护羌校尉夏育时,他率兵救助,身受三处刀伤,仍然坚守不动,誓死不降。

叛军服其忠义勇猛,并礼赞他。

C.盖勋秉公执法。

长安令杨党倚仗权势、胡作非为、贪赃枉法,他不听贵戚说情,将其犯罪事实全部上报,奉诏将案件追查到底,威震首都。

D.盖勋刚直不阿。

他为国选材,唯贤是举,坚守标准,不畏皇权,不顾三怨成府,誓死拒绝了宠臣蹇硕想让尚药监高望之子成为孝廉的要求。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2)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

【答案】12.C13.C14.B15.A16.B

17.①百姓相互为食,盖勋调拨粮食救济百姓,先拿出自家的粮食来做表率,救活饥民一千多人。

②公卿以下的百官,对董卓没有不卑躬屈膝的,只有盖勋行长揖礼,与之抗礼。

【解析】

1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句中“良”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译为“好人”,C中“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译为“远地”,B中“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悦”,D中“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可译为“喜好、羡慕”。

所以选C。

1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

例句中“死反虏,汝何知?

”是宾语前置句,“何知”即“知何”;A中“奚疑”,即“疑奚”;B中“焉求”即“求焉”;D中“胡为”与“何之”,即“为胡”、“之何”;而C“宇文新州之懿范”是定语后置。

14.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知识。

文言文断句找动词是其中一个方法,句子表达过程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找主谓,找动宾,找主谓宾,从而断开句子。

此题主要用这个方法,找出每一个小短句: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点睛:

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15.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知识的理解与识记,《礼记·曲礼》说:

“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此题“士”与“大夫”弄错位了。

表示人死亡的词语还有:

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

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大行、登遐等。

父母之死称:

见背、孤露、弃养等。

佛道徒之死称:

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

“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一般人的死称:

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16.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原文“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礼赞他”无中生有,“三处刀伤"中“三处”应理解为多处,这是关键实词的理解不到位。

17.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文言现象要译到位,其中第一句,“廪”动词,“赈济”,古今异义要译到位:

“出家粮”译为“拿出自家的粮食,救活饥民”“率众”译为“为众人做表率”,“存活”译为“救活”。

第二句,“莫不卑下于卓”,状语后置要注意,“长揖”,“争礼”分别译为“行长揖礼”,“与之抗礼”。

参考译文:

盖勋字元固,敦煌郡广至县人。

开始被推举为孝廉,任汉阳长史。

当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贪污横暴,无所顾忌,从事苏正和查办他的罪恶。

凉州刺史梁鹄害怕贵戚,想杀了苏正和以免掉自己的罪责,向盖勋征求意见。

盖勋平日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可因此报复他。

盖勋说:

“不行。

谋划杀害好人,不忠;乘别人在危难的时候,打击他,不仁。

”于是劝谏梁鹄说:

“系食鹰鸢原来是想得到鸷,现在得鸷而烹杀它,那还有什么可用呢!

”梁鹄采纳了他的话。

苏正和高兴自己免于被杀,跑到盖勋那里感谢他。

盖勋不接见,说:

“我是为梁使君献谋,不是为苏正和。

当时,叛羌在畜官包围了护羌校尉夏育,盖勋与州郡联合出兵援救夏育,到了狐盘,被羌兵打败。

盖勋收集败兵百多人为鱼丽之阵。

羌人精锐的骑兵两面夹攻,士卒死的很多。

盖勋三处受伤,坚守不动,指着旁边的木牌说:

“一定要将我的尸首放在这里。

”句就种羌滇吾,平日受了盖勋的恩情,于是用兵器拦着众人说:

“盖长史是个贤人,你们杀他便是辜负上天。

”盖勋抬起头来骂说:

“死反虏,你知道什么?

快来杀我!

”众兵你看我,我看你,惊呆了。

滇吾跳下马来,要盖勋上马,盖勋不肯上,被贼兵捉了。

羌戎佩服盖勋大义凛然。

勇冠三军,不敢加害他,送回汉阳。

后来刺史杨雍上表荐盖勋兼任汉阳太守。

当时闹饥荒,人互相掠夺食物,盖勋调拨粮食救济百姓,救活饥民一千多人。

盖勋被任命为京兆尹。

当时,长安令杨党,父亲是中常侍,仗着父亲的权势,贪污、胡作非为,盖勋查实杨党贪赃千多万。

贵戚都为他说情,盖勋不听,将全部事实上奏了皇上,并且牵涉到杨党的父亲,诏令严办,盖勋威震京师。

当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被皇太子宠爱,太子通过蹇硕嘱托盖勋,要盖勋推举高望的儿子高进为孝廉,盖勋不答应。

有人说:

“皇太子是国家的副主,高望是皇太子所宠爱的人,蹇硕又是帝的宠臣,你却违背他们的意愿,俗话说‘三怨成府’,这就是所谓的“三怨成府”啊。

”盖勋说“:

选举贤能的人为孝廉是报效国家,不是贤能的人,就是不举,死了也不后悔!

”盖勋虽在地方上作官,但有军国密事,灵帝常常下手诏问他。

屡加赏赐,很受皇帝亲近信任。

灵帝逝世,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百官,对董卓没有不卑躬屈膝的,只有盖勋行长揖而已,与之抗礼,在场的人都因此吓得脸色变白了。

当时,河南尹朱俊为董卓报告军情。

董卓斥责朱俊说:

“我百战百胜,一心主事。

你不要胡说,将要玷污我的刀了。

”盖勋说“:

从前武丁那样精明的皇帝,还求别人谏诤,何况像你这样的人,而想堵塞别人的口吗?

”董卓说“:

我这是开玩笑的。

”盖勋说:

“没有听说怒骂可以说是开玩笑。

”董卓于是向朱俊表示歉意。

盖勋虽然正直刚强,不屈服于董卓,但实际上被董卓厌恶,在朝不得志,脊背发毒疮而死。

年五十一岁。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亭怨①

吴城小龙女

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