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2542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13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6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6页
亲,该文档总共1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docx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模块三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一、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一)、体育课程的沿革历程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是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着各个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转变而不断改革和发展的。

每次新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和颁发,都反映着那个时期教育改革的新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体育课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

第一,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第二,“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第三,学校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体育教学实践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四,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规范的体育课程管理体系,教材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反映了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发展的基本经验。

这些都为我国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体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也出现了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第一,体育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在体育教学目标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不够鲜明;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教材的构建,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和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思想,尤其是学生的兴趣”的思想不够鲜明;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教材体系的构建,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和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思想,尤其是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等体现不够。

第二,体育课程教材的构建成为了编写教材的提纲,教学内容规定的偏多过细,过分强调运动知识、技能的系统化,致使有些教材在规定的课时内不能教完,更使教材的选择受到限制。

第三,教学目标没有很好地落实体现。

由于身体锻炼和运动技术的内容偏多,有关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致使情感、意志、思想品德、社会适应等目标得不到全面贯彻。

第四,学生成绩考核与评价比较强调定量指标的达成和结果的评定.对过程评价和学生个人的纵向发展重视不够。

总之,这些都不利于学生锻炼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此外,随着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给人们带来了体力活动的减少和心理压力的增大,对人的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体育教育便是人们普遍关注并认同的一条重要途径,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所以,遵照党和国家的要求,用改革的思想和新的教育观、价值观改革现行体育课程势在必行。

(三)、体育课程性质与课程的价值

1、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明确指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从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位来看,虽然该课程取名为体育与健康,但并不是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合并的一门课程。

它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

它重视的是如何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而且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将课程的教学与人的培养紧密地联系起来。

2、课程价值

课程标准在论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时强调: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课程标准进一步阐述了课程具体方面的价值,指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水平。

以往,人们常常认为,体育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方面。

而课程的标准除重视这些方面外,还十分重视本课程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

例如:

在论及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价值时,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

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自信心……。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学大纲悄然隐退取而代之得是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制上都是全新的,蕴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

那么,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有哪些区别?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呢?

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大纲是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明显差异的规范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们的差异具体地表现在内容、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标准与现行体育教学大纲的主要不同之处:

1、指导思想不同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

2、目标体系不同

课程标准包括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这使得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体育教学大纲则只有比较笼统的、操作性不强的课程目标,且教材内容、评价内容与目标要求不一致。

例如:

水平四运动技能的水平目标,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举例:

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

完成一两套武术套路或对练

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机器械体操动作

完成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

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

基本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

3、学习领域不同

课程标准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五个学习领域实际上由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身体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

虽然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成五个学习领域,但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领域都不能脱离其它领域独立实现课程目标:

体育教学大纲则是根据运动项目划分学习领域,如球类。

田径、体操、武术等,这实际上是一种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每个学习领域可以脱离其它领域而独立存在。

4、学段不同

课程标准是按照水平来划分学段,即水平一水平二和水平三分别对应于1-2年级、3-4年级和5-6年级,水平四对于初中,水平五对应于高中,水平六为发展性水平。

技水平划分学段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发展和各地、各校情况的差异性:

体育教学大纲则是一个年级划分为一个学段。

5内容标准不同

课程标准主要是构建本门课程学习的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

夺完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一个大体范围,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人的选择余地,此外,课程标准对学生情意和健康方面的要求具体化;教学大纲主要规定了各个年级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但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等只作了总的原则规定,教师的工作只能是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生学习并掌握规定的知识、技能与技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6、教学时数规定不同

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学习内容的时数,提倡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教师可以随时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时数和进度进行调整。

如果学生较快掌握学习目标的内容,教学时数可适当减少,反之可适当增加。

这就避免了那种只按教学时数和进度要求,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的机械做法:

体育教学大纲则明确规定了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要求。

7、评价方法不同

课程标准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论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

在评价的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体育教学大纲主要重视对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及体能状况进行评价,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脱节,并最终导致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的背离。

通过上述比较研究,可以看出课程标准是基于国内外成功的体育课程实践而制定出来的,它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一一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他们在校生活以及将来的生活脱节等等。

当然,要保证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关键还在于体育教师的观念更新和实践教学的状况。

实践提示我们,比较是认识,分析、研究一切问题的十分重要方法和手段。

经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也可以看出现行体育教学大纲的局限和制约性,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落实,又由于大纲的固定和约束性,对教师实施与学生发展不利,所以,《优育课程标准》的问世既可力图改变现状,又可与先进的国际教育密切接轨,趋利避害,博采众长。

三、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四个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第一个理念充分显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第二个理念说明了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从某种意义上讲,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更重要。

第三个理念强调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才能提高。

第四个理念重视课程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这样可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学生如果不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经常体验体育学习的失败,他就不会喜欢体育课,也就不会主动参与运动。

(二)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应是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在以下五个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

①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②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③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④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⑤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课程目标可见,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但要在体能、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方面有所获益,而且更要使自己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实际上,课程标准更强调课程如何实现培养人的这样一个目标。

四、领域目标与水平目标

(一)划分学习领域的依据

学习领域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学习范畴。

1、三维健康观

何谓健康,从古到今,人们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以往,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的影响,往往将健康单纯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完全突破了原先的思维模式,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和全面的定义:

“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从而使对健康的评价不仅基于医学生物学的范畴,扩大到心理和社会学的领域。

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健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观是三维的“身、心、社”,依据三维健康观划分学习领域,能够提高课程目标指向的明确性,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的同时,形成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锻炼习惯,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健康。

2、体育的特征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作为基本手段的,它具有三个特征:

①它具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必然会形成巩固的条件反射。

②由于选用了身体练习,人的有机体必然亲身参加实践。

③因为从事一定的身体练习,人的有机体会承担相应的运动负荷。

由此可见,只有亲身参加体育锻炼,才能达到目的。

(二)、划分学习领域的益处

1、有益于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①五个学习领域由两条主线组成

运动五个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两条主线:

一条是身体活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

这五个领域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为主干,以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为两翼而构建的课程标准系统,五个领域构成两种情况:

一部分具有明确的、实质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的支撑,如:

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另外一部分要渗透在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等实际教学内容与活动之中来教学。

如: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就是如此。

②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每个领域都不能脱离其他领域独立实现课程目标。

③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达成的。

2、有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

①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是根据运动项目划分学习领域,

如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这实际上是一种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每个学习领域可以脱离其它领域而独立存在。

尽管体育教学大纲提出了发展身体、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等目标,但却无实体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法去促使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

②现在以体育的功能来确定学习领域。

A.运动技能学习仍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主要形式,但掌握运动技能不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唯一内容和目的。

B.改善学生参与体育的态度和程度!

学生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也是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

C.学生的运动行为表现包括运动兴趣、爱好、习惯及其对自身健康和社会健康方面的责任感和能力,也是课程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学习领域的划分是否会给人误导

1、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领域都不能脱离其他领域独立实现课程目标。

2、不能理解成某个学习领域的目标都有相应单独的运动手段或某个运动方法来完成,各个领域之间要互相渗透在实际教学内容与活动中进行教学。

3、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在每一堂体育实践课中,应该注意综合考虑各个学习领域的目标。

注:

要把五个领域的目标溶合在每节课中。

4、不能理解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学习领域的目标是通过知识教育来实现的。

注:

通过技能学习的过程,即可以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又可以很好地促进身体的发展、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四)为什么要划分学习水平

课程标准将中小学学生的划分为六个学习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学习水平设置了相应的水平目标。

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小学l一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考虑到学校和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课程标准在各个领域设立水平六,作为高中学段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发展性学习目标,换言之,水平六是为了满足体育学生优异的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

其他学段的学生也可以将高一级水平目标作为本阶段学习的发展性学习目标。

学习水平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划分的。

7—8岁与ll—12岁的儿童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差异很大,部分ll—l2岁的发生已进入生长发育高峰,9—10岁的儿童则处于两者的衔接期,l3一l5岁的男女生都已进入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大部分l6—18岁的男女生的生长发育接近或基本完成,其身心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

五级学习水平的划分既有利于学生在各个阶段学习的内容有机衔接,也有利于学校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开展教学。

划分学习水平是有益处的。

首先,各地、各校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地安排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例如,课程标准设置了水平一学生应达到的目标,但并未规定学生是在一年级还是二年级达到这一目标。

因此,各个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宜的教学时间、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课程学习的评定内容,从而努力使每一个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其次,学习水平的划分有利于调动学校和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课程标准鼓励条件较好的学校和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在达到某一水平目标的前提下,将高一级的水平目标作为本学习阶段学生的发展性目标,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是按照各个年级分别设置教学目标,规定教学内容和时数比例、制订评定标准的,这给体育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方便。

但是这一做法未充分考虑各地、各校的差异,要求所有学校“齐步走"是不切合实际的,加上对各年级的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这种统一性使各地、各校失去调节和灵活的余地,从而给学校的体育教学造成了不便。

此外,学生的身心发展并不是与每个年级一一对应的,很难区分相应年龄的学生在身心发展特征方面有什么差异,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具有鲜明的阶段性。

再者,由于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按照年级来设置学习目标、规定学习内容,则会造一些学生“吃不了",另一些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五)为什么不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

有人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没有学习内容,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的确,课程标准主要以确立了课程的目标管理体系为主,但也提出达到目标的内容或活动建议,只不过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例如:

对应“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的水平目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建议是“做出体操的简单性组合动作”,体操项目中的组合活动很多,至于究竟教、学哪些组合动作,课程标准并不具体的规定。

这就给学校有了充分选择的余地,学校完全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等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例如条件好的学校可以让学生相对多学一些组合的动作,条件差的学校则可以让学生少学一些组合动作。

以往的教学大纲则对教学内容作了很细的规定,例如,对于“低单杠”的教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如屈腿悬垂摆动、单杠膝悬垂及其它悬垂前后翻。

如此具体的规定没有考虑到我国有许多山区和农村的学校还没有单杠,也没有考虑到这些地区的许多任教体育课的教师自己可能从来还没有做过这些动作,更没有考虑学生是否喜欢这些动作。

五、如何将五大领域目标滲透于教学中

(一)运动参与学习领域

1、设置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意义

(1)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积极参与比学习技能更重要;

※积极参与的同时应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2)有助于学生主体地的体现。

①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参与活动

②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规律教学,创新最:

蓬。

空一投篮,可以先不教动作,学生自己练习,教师点拨;

③强调学生的参与并不等于“放羊式"教学。

(3)具有载体作用

五个领域都是通过运动参与促进的。

2、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说明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水平一:

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

水平二:

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

水平三:

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说明:

从初中开始,小学的认识水平不够,所以从水平四开始。

3、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实施建议

(1)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根据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来选择教学内容。

相同年龄对喜欢运动项目有相同性,不存在50人选50个项目。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只是针对少数“精英"要考虑所有学生的需要,不为几个学生考虑。

※成功的教学应使“差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差生——身体上的差生

差生并不是不喜爱体育,也想运动,但受自信的影响不喜欢体育运动。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会科学锻炼。

※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

走向社会,不管什么项目,知道怎样去锻炼。

※要求学生在体育实践中运用科学锻炼的理论。

(3)改变评价重点,促进学生学习和进步

①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和习惯的养成;

②用绝对“公平"的量化指标对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意义不大;

③评价重点应放在同一学生前后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方面;(个人与自己的比较)

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的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运动参与的目标提示我们,课程非常重视体育教学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采的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不但如此,还要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二)运动技能学习领域

1、设置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意义

(1)该领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干学习领域;

(2)该领域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

(3)该领域可使学生具有参与运动的能力。

2、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内容说明

(1)获得运动的基础知识

①获得运动的基础知识;

②体育观赏知识类水平目标——能看懂比赛,促进参与体活;

③运动价值知识类水平目标——了解这项运动的意义价值、参与

④拓展体育知识类水平目标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①水平一:

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

②水平二:

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

③水平三:

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①水平二:

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

②水平三:

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

(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从运动技能领域目标来看,可以发现课程重视学生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有所专长,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方法,并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活动技能。

对于运动技能的教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和初中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

3、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实施建议

(1)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应突出身体身体练习的课程性质;

(2)应尽量多地给学生运动技能的练习时间;

(3)同一水平的运动技能学习目标,可灵活安排在不同年级来实现;

(4)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获取运动知识和技能,又要考虑如何运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的学习;

(5)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6)在确定技能学习领域各水平手段的具体教材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接受能力;

(7)鼓励学生课外进行练习。

(三)身体健康学习领域

1、身体健康学习领域的内容说明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能。

①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运动练习发展学生的各种体能;

②建议在不同水平侧重发展某些体能。

(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水平一:

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和自己身体的变化

水平二:

描述身体特征

水平三:

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

(4)懂得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