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语文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黑龙江省大庆中学届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文化自信不仅在于自己的决心有多大,声音有多高,历史有多久,还在于人家是否信服,有没有“他信”。
在当今时代,面对大发展大变革的世界格局,面对各种思想文化更加频繁的交流、交融、交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②近些年来,西方学术界逐渐认识到,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包括生态危机在内的全球性危机的罪魁祸首。
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的利益为认识、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自然的价值在于其对人类的有用性,而没有给予自然足够的人文关怀。
生态思想家帕斯莫尔认为,基督教鼓励人们把自己当作自然的绝对主人,对人来说所有的存在物都是为他安排的。
这正是当今西方文化的死穴。
人类文明今天已走到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当务之急。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
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一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
什么
是“独特思维方法”?
就是以“中”为度、以“和”为贵。
《中庸》有云:
“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和”二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③在如何摆正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中华文化积累了丰富的中道智慧,是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一剂良方。
中华文化一方面注重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与作用,强调“惟人,万物之灵”;另一方面注重天地本身的价值,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必须遵从自然规律。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成为数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根源正在于“顶天立地”、中正通达,正在于我们将“与天地参”而不是将征服自然、改造天地、满
足欲望作为人类的使命,正在于我们摆正了人在天地之间的位置。
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
当今中国倡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以“和”为贵的最好例子。
俄罗斯《导报》这样评价:
“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更像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
”何为“道”?
英国思想家罗素曾说:
“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他所说的“生活方式”,其实质正是中国人所说的“道”,生生不已、和而不同的“道”。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大合唱,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
(摘编自叶小文《“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代,只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更好地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B.人类中心主义利用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强调利益至上,却从不关怀自然。
C.弊端重重的人类中心主义亟须克服自身认识的偏见,而中华民族的中道智慧是一个可取的办法。
D.中华文化认为应遵从自然规律和人们的欲望,这和西方文化在对人与天地的关系的认识是不同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对比论证了中西方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做法,然后指出只有“中和”思想,才能挽救人类文明。
B.文章第三段既承接上文阐释了中华民族的“中道智慧”的内涵,又引出下文写运用“中道智慧”的现实意义。
C.文章第四段先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再用“一带一路”建设的例子来证明其“和”对中国及世界的作用。
D.文章着重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弊端和中华文化中的“中道智慧”,指出后者可为克服前者的弊端提供有益的借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文明现在面临发生质变的可能,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B.中华文明数千年来未曾中断,主要是因为坚守中正通达的思想和中庸之道,摆正了人在天地间的位置。
C.“一带一路”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设想的可行做法,将推动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D.罗素所说的“生活方式”特指中国人所说的“道”,如果得到全世界采纳,人类社会将更加欢乐、祥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樱花时节
郝俊
樱花确实有些特别,看一次就难忘。
樱花的花瓣较小,颜色多为粉红或白色。
我见过的樱花,更多似乎是介于两种颜色之间,嫩红中含着素白的花色是那般淡雅,犹如在水中涤荡之后,有了一种一洗尘埃之后的脱俗,又像是原本色泽浓艳的花瓣在水中浸渍,褪去了几分娇红,多了几分苍白。
我觉得樱花的美正好印证了“独木不成林”这句话,看樱花就要看繁花锦簇、片片丛林的热闹。
其他花则不然,俏皮的红杏只需一枝就可充当报春的使者——“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一株莲花就是一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凌波仙子,一枝月下的红梅即可绽放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逸风姿。
若单看一枝樱花便觉得太柔弱,太单薄,甚至让人难以觉出其生命迹象。
带着一份怜恤,从地上随手拾起一片花瓣置于掌心,手中的花瓣就像是被折断的蝴蝶的翅膀,在微风中的颤动恰如断翅后隐隐作痛时的挣扎。
倘若花树密集,规模盛大,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我记得第一次看樱花看的就是一片花海,近千株樱花竞相绽放,花朵密密匝匝,远看层层叠叠,亭亭如盖。
白的如雪堆枝条,粉的似落霞满天。
这般情景,才让人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目不暇接。
眼前的樱花灿烂繁华,加之地势起伏,远看,花潮汹涌。
是的,当一种美极其繁复,同时又蕴含连绵的韵律时,几乎是汹涌而来,会令人有点眩晕,可能是在记忆中一时找不到相同或相似的审美经验,所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樱花,不知道从哪里看起,越是想尽收眼底,越是难以穷尽,这样的美来得如此急切,让人振奋,也让人感觉有些压迫,这种不适应会在短时间内激发心灵,使内心的感受能力迅速扩展。
这种体验,让我想到在夜间看萤火虫,如果看到零星几只萤火虫,总觉得它们像一盏盏微弱的灯,飘忽不定,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黑夜吞噬,出于同情和怜悯,看一眼就想替它们把光再拨亮些。
试想,如果我们看到的不是几只,而是数万只萤火虫在眼前闪烁,这时我们一定不会觉得它们渺小。
我们会醉心于它们漫天飞舞时的流光溢彩,会觉得这些小精灵正在尽兴地释放自己的光芒,那么欢快,那么耀眼,那么势不可挡。
当我们感觉它们化作繁星点点之时,我们的内心早已阔大辽远,灿若星河。
看樱花也是如此。
一朵樱花甚是娇小,但如果我们置身于一眼望不到边的花海,内心就不只是顿生怜爱了。
知道樱花的花期短暂,越看越觉得这些樱花像无数羸弱的生命经过盟约共誓,一起开放,一起凋落。
花开,蔚为壮观,有一种试图将一时的绚烂推向极致的意味;花落,悲壮不已,看万花飘零,满地残红,便觉得有一种芳华骤逝的伤悼。
或许,当美的事物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会蓄积某种强大的势能,导致内心深处引发的情感突然加剧,久难平复。
今年看樱花,没有选择白天,友人相邀到近郊的一所植物园,晚上踏月赏樱,感觉甚好。
月夜赏花不仅是看花,准确地说是“会花”——与花约会。
既是约会,自然不同于白天犹如“花展”一般的喧闹,更不是用贪婪的目光一味地捕获视觉享受。
约会是在静谧之中收获惊喜,通过彼此微妙的交流,有了灵魂的相惜和情感的寄托。
我看着一树树连绵的樱花,愈发觉得这些繁茂的花枝宛如海底的珊瑚,美得奇异,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愿变成一条鱼,畅游花海……
花是草木中生发出来的一抹芳华,其美不在色香之惑。
人们之所以赏花、赞花,终究是为了满足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求。
怜花,惜花,其实是希望如花绽放的韶光久留心间。
欣赏着夜色里的樱花,期盼下一个樱花时节的到来。
(选自2018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以“樱花确实有些特别,看一次就难忘”领起全文,接着描写作者见过的樱花颜色的“特别”之处:
嫩红中含着素白,淡雅脱俗。
B.作者花了较多笔墨回忆自己第一次看樱花时的情景,具体展现“另一番景象”,印证自己关于樱花之美的观点,也为进一步抒写感悟张本。
C.面对数量众多的樱花,作者联想到在夜间看萤火虫,这是因为两者能给人相同的体验:
个体很渺小,令人怜悯;而群体很壮观,令人赞叹。
D.作者今年选择在晚上踏月赏樱,不是为了看花,捕获视觉享受,而是为了与花约会,通过在静谧之中与花交流,产生灵魂的相惜和情感的寄托。
5.文中第二段引用古诗文,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6.作者观赏樱花,从中获得了哪些关于审美的感悟?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
”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
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
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选自 2017年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附图: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
《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
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
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
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
抑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
“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
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
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来自光明网,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不仅介绍了“海归”回国发展的原因,还分析了我国要成为人才强国必须解决的问题。
C.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D.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文化归属感的强大作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B.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
C.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D.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
E.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的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9.请综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
(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3题。
陈次升,字当时,兴化仙游人。
入太学,时学官始得王安石《字说》,招诸生训之,次升作而曰:
“丞相岂秦学邪?
美商鞅之能行仁政,而为李斯解事,非秦学而何?
”坐屏斥。
既而第进士,知安丘县。
转运使吴居厚以聚敛
进,檄尉罔征税于远郊,得农家败絮,捕送县,次升纵遣之。
居厚怒,将被以文法,会御史中丞黄履荐,为监察御史。
哲宗立,使察访江、湖。
先是,蹇周辅父子经画江右盐法,为民害,次升举劾之。
绍圣中,复为御史,转殿中。
论章惇、蔡卞植党为奸,乞收还威福之柄。
禁中火,彗出西方,次升请修德求言,以弭天变。
掖庭鞫厌魅狱,次升言:
“事关中宫,宜付外参治。
今属于阉寺之手,万一有冤滥,贻后世讥。
”济阳郡王宗景请以妾为妻,论其以宗藩废礼,为圣朝累。
宣仁有追废之议,次升密言:
“先太后保佑圣躬,始终无间,愿勿听小人销骨之谤。
”帝曰:
“卿安所闻?
”对曰:
“臣职许风闻,陛下毋诘其所从来可也。
”吕升卿察访广南,次升言:
“陛下无杀流人之意,而遣升卿出使。
升卿资性惨刻,喜求人过,今使逞志释憾,则亦何所不至哉?
”乃止不遣。
次升累章劾章惇,皆留中。
帝尝谓曰:
“章惇文字勿令绝。
”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居数日,复入见,帝申前旨,乃以巩语对。
帝曰:
“然。
顾未有代之者尔。
”讫不克去。
徽宗立,召为侍御史。
极论惇、卞、曾布、蔡京之恶,窜惇于雷,居卞于池,出京于江宁。
迁右谏议大夫。
崇宁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颍昌府,降集贤殿修撰,继又落修撰,除名徙建昌,编管循州,皆以论京、卞故。
政和中,用赦恩复旧职。
卒,年七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
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
B.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
C.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
D.次升退告王巩/巩曰/君胡不云谏臣/耳目也/帝王/心也/心所不知/则耳目为之传达/既知之/何以耳目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古代的大学。
汉武帝元朔五年,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
B.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进入太学学习的学员。
C.文法,指写文章的章法规范等,文中指吴居厚将会写奏章呈报给皇帝指责陈次升的罪过。
D.江宁,即南京,古代南京亦称金陵、秣陵、建业、建康、白下、应天、集庆路、石头城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次升在太学读书,因言获罪。
学官讲解王安石的《字说》时,陈次升议论王安石美言商鞅能推行仁政,还为李斯辩解,因此受到屏退斥责。
B.陈次升为人正直,爱护百姓。
任职安丘县期间,转运使吴居厚通知县尉到远郊欺骗征税,还把百姓抓捕到县里,陈次升把被捕百姓都释放了。
C.陈次升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他弹劾张惇、蔡卞培植同党狼狈为奸,请求收回用威力慑服的权柄;指责济阳郡王作为宗室废除礼仪,牵累圣朝。
D.陈次升尽职言事,屡遭打击。
崇宁初年,他被降为集贤殿修撰,接着又沦落为修撰,之后又被除名流放建昌,是因为蔡京、蔡卞的弹劾。
13.把下面横线处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禁中火,彗出西方,次升请修德求言,以弭天变。
(2)帝申前旨,乃以巩语对。
帝曰:
"然。
顾未有代之者尔。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江南曲四首(其一)
储光羲
绿
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采莲词
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着莲舟不畏风。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储诗首句,用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清澈见底的江水,为下一句描写风浪做渲染。
B.储诗第二句无一“风”字,却可以从翻空的高浪中感受到风的气势,并听到它咆哮的声音。
C.张诗首句写采莲女早起出门时周围的环境,描写了他们一早就赶到沙头,准备乘船出发采莲的情景。
D.诗第二句描写了采莲女归来时半路遭遇暴风雨的情景,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E.歌表现豪情多用豪放的笔墨,而这两首诗却用轻淡语言和从容语调表现主人公的勇敢。
15.首诗中主人公都“不畏风”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不畏风”各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品格?
请结合每首诗的最后两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阅读(本题共1小题,5分)
16.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春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2)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作者大雪中远行求学被冻僵后侍女的做法。
(3)荀子在《劝学》中以“木、金”为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全面放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外媒体无不侧目而视,赞叹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②西方国家曾经用一种温和、习焉不察的方式侵蚀我们的文化,我们也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在当年世界树立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③2017年9月,第十七届北京国际航空展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众多国家展商的航天产品亮相北京,济济一堂。
④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这才让今人仍有机会领略千百年前的文化魅力,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
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是一代代家族传人的惨淡经营,同仁堂才从最初的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铺发展成现在的北京同仁堂集团。
⑥京剧《大宅门》在表演上继承传统,陈陈相因,在创作模式上开创了新编京剧剧目的全新合作模式。
A.③⑤B.④⑤C.③⑥D.④⑥
18.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湾当局不断吹捧的“创新产业政策”,因为它非但没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没能引进可观的外资。
B.前很多企业在加强成本控制以及资金周转速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两方的发展终究会遇到瓶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战略转型。
C.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生食也可煮食,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具有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等功效,被视为滋补圣品。
D.数字化阅读方面,手机阅读增速最快
,成年国民人均纸质
阅读量减少了一倍,手机阅读量则增长了19.6%。
19.面是小敏在微信中给即将过四十岁生日的姨妈写的一则留言,留言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姨妈您好!
①明天是您不惑之年的生日,我特别想去给您过生日,可是我现在工作特别忙,②百忙之中无法前往,我感到非常遗憾。
但是,③我在此顺便给您送上我的祝福,④祝我亲爱的姨妈身体健康,永远年轻,永远快乐!
A.①B.②C.③D.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古代货币政策稳定,①;货币政策动荡,则民生凋敝。
当前,②:
经济增量持续增加,货币流通量达到空前的水平,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
但是关于货币宏观管理,我们还缺乏超长周期的实证运行经验。
所以,我们应该以科学务实的态度,③,并将其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今天予以继承并发扬光大。
21.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率领大军讨伐孤竹国。
这场战争从春季开始,结束时已是冬季,山川草木都变了样,齐军不熟悉地形,返回途中迷失了方向。
齐桓公十分着急,这时,管仲献计说:
“老马是认识道路的,可以让军队里的那几匹老马为我们带路。
”齐桓公依计而行,齐军跟在老马后面,果然找到了出路。
后来队伍进到山中,没有水喝,齐桓公一筹莫展。
这时大臣隰朋说:
“蚂蚁冬天时住在山的南面,夏天时住在山的北面。
不管在哪里,蚂蚁总是在水源上方筑巢。
现在这里有蚂蚁窝,我们找找看,是否能找到水源。
”齐桓公听了十分惊奇,命令士兵挖掘,果然挖出了水。
文段中,管仲借老马寻找道路,从逻辑上讲,用的是三段论推理。
其推理过程如下:
老马是认识路的,这几匹马是老马,所以这几匹马是认识道路的。
文段中,隰朋找水也运用了同样的推理方法,请仿照管仲寻找道路的推理过程,写出隰朋找水的逻辑推理过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能力还没有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自己却已在炫耀诗和远方……在你我身边,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
对此,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
感?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解析】A.“各个时代”错,文中说的是“在当今时代”;B.曲解文意,文中是说“没有给予自然足够的人文关怀”;D.无中生有,应该是“遵从自然规律”,未提及应遵从“人们的欲望”。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