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28979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 ttmbworddoc.docx

中考复习专项训练单句复句知识ttmbworddoc

2010中考复习专项训练:

单句、复句知识

中考聚焦

一、(2009年深圳)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③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⑤②④①③B.①⑤②④③C.⑤④③①②D.①④②③⑤

【答案】B

二、(2008年深圳)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

A.在“大运会”的筹备会上,各相关部门交换了广泛意见。

B.郎铮艰难地举起右手,向解放军叔叔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C.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D.沿线的拆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是深圳地铁3号线如期开通的条件之一。

【答案】B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

①所以,丙烷被幸运地选作火炬的燃料。

②再说丙烷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

③为什么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选择了丙烷呢?

④丙烷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在零下40摄氏度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形成燃烧。

⑤因为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A.③⑤②④①B.③④①⑤②C.③⑤④②①D.③④②⑤①

【答案】C

13.请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看法。

【答案】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要求能扣住论点、联系实际、表述清楚)

16.仿照第(8)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2分)

【答案】答此题时,学生要做到结构相似,且与文中的两句有相同的表达效果即可给满分。

示例:

镌刻着流逝的日子。

三、(2007年深圳)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深圳的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B通过老师三年的教育,使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C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答案】C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2分)

⑴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

⑵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

⑶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⑷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

A④③①②B②④①③C①②④③

【答案】B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2分)

A节日的红树林,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简直是世外桃源。

B民间艺人王叔远技艺精湛,他雕刻的人物山水都惟妙惟肖。

C“爸爸,今天是‘父亲节’,这是我送给您的礼物,祝您节日快乐!

【答案】A

14.请用文章第

(2)段中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3分)

【答案】得分要点:

关联词使用恰当;意思通畅即可(不得用文中句子改写)。

18.品读第(7)段中的画线句“每个人都喜欢萤火虫,它娴静、舒缓,点缀着夏夜的童心与浪漫”。

说说它好在哪里。

(4分)

【答案】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将萤火虫和夏夜都赋予了人的情趣。

(2分)表现出作者的童心与浪漫。

(1分)

四、(2006)年深圳

11.用第⑷段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不得用原文的句子改写)(3分)

“……不仅……而且……因而……”

【答案】答案略

15.文中第⑺段画线句写得有情趣,请你展开想象再续写一个拟人句,要求与前面的句子保持连贯,情味和谐。

(2分)

很快的,我的窗台上也有了一盆太阳花,茂密的叶子托着玲珑的花蕾,隔着玻璃窗,冲着我甜甜地笑,。

【答案】按要求续写,运用拟人手法贴切1分,情味和谐1分

示例:

望着我调皮地眨着眼睛。

16.文章第⑵自然段语言很美,请选择一处加以品味。

(3分)

【答案】此题答案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得2分,语言表述1分

示例:

“在朝霞甩下的水袖里”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霞光的柔和绚丽的美;“晃眼”、“灿烂”贴切地写出了太阳花开放时明艳的色彩;“温柔”地“旋开”用拟人的手法生动逼真地描绘了太阳花初绽时的情态;“微微颤动”观察细腻,若人怜爱。

17.将第⑺段“我的窗台就会如同清晨一样灿烂,而我将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彩霞,每天,每夜。

”改为“我的窗台就会如同清晨一样灿烂,而我将每天每夜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彩霞。

”好不好?

为什么?

(2分)

【答案】把“每天”“每夜”后置,并用逗号隔开,强调了“我”拥有太阳花时那种占有的自得和满足感。

18.第⑽段画线句是个病句,请修改后将改句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唯一的一个花蕾垂着凋零的脑袋,显然是不会不再开放了。

【答案】唯一的一个花蕾垂着凋零的脑袋,显然是不会再开放了。

五、(2005年深圳)

11.阅读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并用文中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3分)

“不仅……而且……才……”

【答案】答案略

15.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你修改后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病句:

在观看一树的小鸟时,使我多少有些惭愧。

改为:

【答案】.去掉“在……时”或者去掉“使”都可以

16.阅读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发挥你的想像,在后面再仿写一个结构相似的句子。

(2分)

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与

【答案】要求仿写的句子结构相似,修辞手法相同,字数相近。

参考例句:

①与雨点一起弹琴②与晨曦一起漫步17.这里的问句并非有疑而问,突出描写了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对小鸟的喜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意思相近即可)

考点精析

一、试题概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可见文章对于语言的考查比较的高了。

因此在了解必要的文体知识、语法知识的基础上,一定要认真读书,注重积累。

语言的考查的形式基本是表达运用,或辨析运用正确与否、或排序,或修改病句,或用关联词语写句子,或运用修辞句式等仿写句子,或赏析美句,比较分析等。

在了解的基础上,一定要认真读书,只靠做题是不行的。

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很重要,一定要注意指导。

如对于品析美句这一类句子题型,可一指导学生此种题目可有四小类:

动词﹢内容﹢情感、修辞﹢内容﹢情感、

描写﹢内容﹢情感、表达﹢内容﹢情感,引导学生碰到此类题目就按这个思路思考,授之于鱼真的不如授之于渔。

二、复习思路

了解基本的题型,了解基本的文体知识,一定要认真读好教本,认真去琢磨,去思考。

做题必要,结合考查的题型去做,但为了做题而做题效果不大。

三、试题类型

1.选择题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2009年深圳)

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③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⑤②④①③B.①⑤②④③C.⑤④③①②D.①④②③⑤

2.主观题:

或辨析运用正确与否、或排序,或修改病句,或用关联词语写句子,或运用修辞句式等仿写句子,或赏析美句,比较分析等。

14.请用文章第

(2)段中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3分)(2007年深圳)

18.品读第(7)段中的画线句“每个人都喜欢萤火虫,它娴静、舒缓,点缀着夏夜的童心与浪漫”。

说说它好在哪里。

(4分)(2006年深圳)

15.文中第⑺段画线句写得有情趣,请你展开想象再续写一个拟人句,要求与前面的句子保持连贯,情味和谐。

(2分)(2006年深圳)

很快的,我的窗台上也有了一盆太阳花,茂密的叶子托着玲珑的花蕾,隔着玻璃窗,冲着我甜甜地笑,。

16.文章第⑵自然段语言很美,请选择一处加以品味。

(3分)(2006年深圳)

四、2010年深圳中考单句复句知识预测

对于句子的考查,排序或选出有或没有语病的句子一定会有的;品析句子也会有的;仿写题将会在说明文阅读段中出现。

资料汇编

一、单句

一)、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使用单位。

句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口头表达上有一个较长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

二)、句子的分类:

按照结构,句子分为单句和复句。

1、单句:

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的句子是单句。

2、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构成的句子是复句。

三)、单句的分类:

(一)、根据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2、非主谓句是由单个词或非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二)、按照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1、陈述句:

述说一件事情,末尾的语调是平的,句末用句号,在意义上是告诉别人一件事情。

1)、肯定陈述:

我有三本书。

我他是共青团员。

2)、强调陈述:

你这样回答是很好的。

3)、否定陈述:

你的说法不对。

/他不是新井中学的学生。

/他终于没来。

2、疑问句:

提出一个问题,末尾的语气是上扬的,句末加句号,在意义上是询问别人一件事情。

1)、特指问:

用“谁、什么、怎么、哪”等代词表示疑问,要求针对这些疑问代语来回答,句尾可以用“呢”。

如那是谁的房间?

他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2)、是非问:

要求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以只用语调表示,也可以在句尾用“吗、啊”等。

如:

你已经答应他了?

你身体好吗?

3)、选择问:

提出并列的几个问题,要求选择其中的一个作出肯定的回答。

如你去呢,还是我去呢?

4)、反复问:

用肯定或否定相叠的方式来提问,要求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如:

能不能再快一点?

5)、反问句:

既是一种语气,又是一种修辞方法。

其特点是无疑而问,答案隐含在问句之中。

如: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3、祈使句:

表示要求或禁止的语气,末惊动的语调是下降的,可以带表示祈使的语气词,句末用句号或感叹号,在意义上表示要求别人一件事。

如:

请把书递给我。

快走吧。

禁止吸烟!

4、感叹句:

表示自己的某种强烈的感情,末尾的语调是下降的,可以带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句末用感叹号。

如:

好球!

太精彩了!

北京的秋天多好啊!

四)、句子成分:

短语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短语带上语气语调就构成句子,构成句子的短语的成分也就是句子的成分。

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主谓句),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是: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五)、句子的主干:

在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干部分,它表述句子的主要意义,补语、定语、状语是句子的枝叶部分,它使得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更具体、形象。

找出句子的主干,就是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语,值得注意的是,在否定句中,作状语的否定副词“不、没有”等不能去掉,否则意义就会完全相反。

六)、特殊句式

与一般句式在结构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表述上或强调突出句子的某一成分,或者某一成分比一般句子多,或者在表述上起到某一方面的专门作用,这类句子就叫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中特殊句式有六种,分别是:

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判断句)、存现句。

[口诀]把被连,兼是现。

1、把字句

把字句是一种用“把”字将宾语提前并与宾语一起构成句子的状语的特殊句式。

这种句式使得语句的表达变得灵活多样,也为诗歌等韵文的押韵提供了方便。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把”字,还可以用“将”等虚词起到这样的作用。

例如:

我把我的作文本忘在家里了。

他把他人生的黄金时期硬是这样虚度过去了。

林觉民把自己的一生凝固成了光照千秋的历史册页。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注意]把字句的本质就是将宾语前置,与介词“把”一起构成句子的状语。

在句式变换中,把字句是一种最基本的变换样式,也是最简单的变换,但是在写作中,它为语言表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尤其是韵文写作当中。

2、被字句

被字句(也称“被动句”)是一种用“被”字变施事者(正常的语序中是主语,相应的宾语就被称为“受事者”)为状语或者用“被”字表示受事者所受的动作、行为的特殊句式。

如: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给吓懵了。

/我被吓懵了。

我被李老师这重重的一掌给打醒了。

/我被打醒了。

我被《疯娘》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了。

/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敌人被打败了。

他被公司开除了。

/他被开除了。

[注意]被字句的本质是表示受事者所受到的动作、行为,突出的是受事者,所以有时候说出施事者,有时候不说出施事者,这要看表达的重点是什么了。

另外,在句式变换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

比如在“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突出句子的某一表达重点”,被字句就是非常必需的。

例如:

(1)改变下列句子的句式,强调我方无辜。

美国军用侦察机在我国南海上空把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撞毁了。

答案:

由王伟驾驶的我国一架军用飞机在我国南海上空被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了。

(2)按要求改写下面画横线的文字。

(1986年全国考题)

像“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她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她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

改写成为被动句:

答案:

直到她们被带工老板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

3、连动句

连动句是一种一个主语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逻辑上紧密连接的谓语的特殊句式,也可以说连动句是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特殊句式。

这种句式中几个谓语之间互不修饰限制,相互独立,但是谓语之间存在着目的、方式、因果、先后等逻辑关系。

例如:

他脱下大衣坐在了炕上。

(先后)

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苔藓烧水喝。

(目的)

凭着他的求生的意志,他还是挣扎着蠕动爬行。

(方式)

由于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

(因果)

[注意]综上所述,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连动句有主要三点:

一是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共同陈述一个主语。

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短语互不作成分,而在意义上有目的、方式、原因、结果、先后等关系,位置不能互换。

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短语中间不能有语音停顿。

4、兼语句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特殊句式。

它有下列特点:

第一,兼语句的谓语是由动宾短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构成。

例如:

母亲叫闰土坐。

“闰土”既作“叫”的宾语,又作“坐”的主语,“闰土”因一身兼二任,所以叫做兼语。

第二,兼语句多有命令的意思,所以句中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

常见的使令动词有:

使、让、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请求、选举、教、劝、号召等。

此外前一个谓语也可以是“有”字。

如:

大家一致选小萍做代表。

我有个弟弟今年考大学。

第三,兼语句中兼语的谓语(第二个动词)是前边动作所要表达的目的或产生的结果。

即兼语前后两个动词在语义上有一定联系。

如:

护士叫他快去请大夫。

(“去请大夫”是“叫他”的目的。

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风格。

(句中兼语的谓语“想起”是前一个动词“使”的结果。

[注意]连动句,可以连续叙述一个人的几个动作;兼语句,则可以连续叙述几个人的几个动作。

连动句可以扩展,连动套接兼语;兼语句也可以扩展,兼语套接连动。

如:

叔叔打电话叫我去。

妈妈禁止小妹骑车乱闯。

我叫他到村外的小河边去钓鱼。

他摆手示意我别声张。

(5)是字句

是字句专指由动词“是”构成的判断句。

在是字句中,“是”的作用是判断主语和宾语的关系。

主语和宾语有两种关系,一是同一关系,二是从属关系。

同一关系就是对等关系,一般的“定义”就是这种关系,即S是P。

如:

正方形是四条边等长、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

从属关系是主语属于宾语,即宾语是一个大类,主语是其中之一。

如:

《读者文摘》是很受读者欢迎的杂志。

另外是字句除了标准的“是”字表示判断之外,尚有“为”“叫”“就是”“叫做”“称为”“称作”等词。

例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我的名字叫人民解放军。

那个消耗了我情感和生命的地方,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

整天学习情绪低落,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学习,做一天学生上一天学的人,被叫做“没有灵魂的”人。

(6)存现句

表示人或事物存在、产生、出现、消失的句子是存现句。

存现句有三个特点:

第一,主语常是处所名词或时间名词。

如:

门口站着两个兵。

台上坐着主席团。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第二,存现句的谓语多是表示存在、产生、出现、消失的动词,即不表示动作,只表示一种状态的持续。

如:

海上生明月。

(表示出现)

到处是欢乐的人群。

(表示存在)

家里来了一个客人。

(表示出现)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表示产生)

眼前浮现着李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容。

(表示出现)

第三,存现句的宾语往往是动作的发出者。

因此有的存现句可以转换为一般主谓句。

如:

门口站着两个兵。

/两个兵在门口站着。

台上坐着主席团。

/主席团在台上坐着。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轮金黄的圆月挂在深蓝的天空中。

[注意]存现句这种特殊的句式,与英语里的“Therebe”句型非常像,表述的是同一类现象。

同学们可以对比学习,别有一番兴趣。

从上面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句式变换中,这也是经常用到的一种;在写作中,根据表达的不同需要,我们可以用一般的主谓句,也可以使用这种特殊的存现句。

二、复句

一)复句的概念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所谓分句是指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二)复句的类型:

1、从句子层次上分可以分成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所谓一重复句就是由两个分句组成的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

所谓多重复句是指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

2、从句子关系上看,可以分成二大类11种。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

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7)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

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

  

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9)让步复句——介乎转折和假设之间的一种复句,正句不顺着偏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的方向,同时,前面分句所陈述的又是一个假设的尚未实现或证实的事实。

它包含着退一步着想的意思。

①即使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你也不能骄傲。

②就算他是你父亲,他也不能对你这么专制。

三)复句中常用的关联词

1、并列复句:

1)单用:

也·又·还·同样·同时……

2)双用:

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既……,又(也)……

有时……,有时……不是……,而是……是……,不是……

2、承接复句关联词语:

1)单用:

就·便·才·于是·然后·接着

2)双用:

首先……,然后……刚……,就……一……,就……

3、递进复句关联词语:

1)单用:

而且·并且·况且·进而

2)双用:

不但(不仅·不光·不只)……,而且(还·又·也·反而)……

4、选择复句

(1)选择未定的关联词语:

1)单用:

或·或者·还是

2)双用:

或者……,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2)选择已定的关联词语:

1)单用:

宁可·不如

2)双用:

宁可……,也……与其……,不如……与其……,毋宁……

5、转折复句

(1)语意较重的转折:

1)单用:

但·但是·可·可是·而·然而·却

2)双用:

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

(2)语意较轻的转折:

只是·就是·不过

6、假设复句

(1)顺说关联词语:

如果(假如·假若·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

(2)逆说关联词语:

即使(就算·纵然·哪怕·就是·再)……,也(还)……

7、条件复句

(1)有条件的关联词语:

只有……,才……    除非……,才……     只要……,就……

(2)无条件的关联词语:

无论……,都……     不管……,都…

8、因果关系

(1)说明因果关联词语:

1)单用:

因而·因此·所以

2)双用:

因为……,所以……由于……,因而……由于……,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2)推论因果关联词语:

既然……,那么……既然……,就……

四)、复句结构层次分析法:

一重复句间的关系,我们很容易可以判断,但我们日常学习中所接触到的大多是多重复句,其中的关系复杂多变,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

活动二、复杂句子“装配图”

参照课本给下面句子划分层次

A、我们纪念他,│②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③是个伟大的文学家,||④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革

因果并列并列

命的急先锋,|||⑤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

递进

B、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转折解说并列

C、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好土,|||便没有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