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5395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docx

精品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

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40题,1-30题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有关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B.转录和翻译过程都存在碱基T与碱基A的配对

C.遗传信息在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没有损失

D.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DNA酶的催化

2.核糖体RNA(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

翻译时rRNA参与催化肽键的连接。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rRNA的合成需要核DNA做模板

B.原核生物中也有合成rRNA的基因

C.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

D.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

3.利福平能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以阻止其发挥作用。

如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能发生碱基A与T配对的过程有①②④,能发生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有②③④⑤

B.利福平抑菌是通过影响图中②⑤过程实现的,红霉素抑菌是通过影响图中③过程实现的

C.人体神经元的细胞核中可发生的过程有①②,细胞质中可发生的过程有①②③

D.细胞生物的遗传信息传到蛋白质的途径②③,病毒的遗传信息传到蛋白质的途径为④②③或③

4.关于图的生理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的过程,不会发生DNA聚合酶的催化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翻译过程中,tRNA决定肽链上氨基酸的位置

D.若图示DNA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则其控制合成的多肽中氨基酸数少于n/6

5.甲、乙、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核基因传递与表达的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过程需要的原料不同

B.乙、丙过程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相同

C.一个细胞周期中,甲、乙过程均可多次发生

D.丙过程涉及到三种RNA

6.下列细胞结构中,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①线粒体②高尔基体③叶绿体④核糖体⑤中心体⑥细胞核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

7.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Ⅰ称为转录,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进行

B.过程Ⅱ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若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则其指导形成的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D.若细胞中出现了杂交分子,则过程Ⅱ的产物将减少

8.如图表示生物界完整的中心法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③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且均可在乳酸菌、酵母菌、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

B.上述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②不同于③的碱基配对方式为T-A

C.在蓝藻细胞中,②③过程可在细胞同一区域同时发生

D.④⑤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

9.如图是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流动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中心法则”是指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B.RNA聚合酶催化过程②,其作用底物为RNA,需要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过程③中,刚合成的分泌蛋白还需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变为成熟蛋白

D.过程③发生在核糖体中,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过程,也不需要酶的参与

10.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在复制过程中若发生差错,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B.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

C.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D.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11.关于R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些病毒的RNA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

B.真核细胞内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rRNA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某些RNA能降低生物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12.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因为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中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

如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一个皮肤角质层细胞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不会导致白化病

B.若一个胚胎干细胞控制酶D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黑尿病

C.白化病和黑尿病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

D.图中代谢过程可说明一个基因影响一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受一个基因控制

13.牵牛花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下图为花青素的合成与颜色变化途径示意图,从图中不可以得出

A.花的颜色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也受环境影响

D.若基因①不表达,则基因②和基因④不表达

14.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图解,正确的是(  )

A.AB.BC.CD.D

15.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B.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

C.生物的性状完全是由基因控制的

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

16.如图为人体中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可以得出()

A.过程①②都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B.基因1、2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

C.M1和M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

D.老年人的黑色素细胞中不含M2

17.已停止分裂的细胞,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可能是(  )

A.DNA→DNA→RNA→蛋白质B.RNA→RNA→蛋白质

C.DNA→RNA→蛋白质D.蛋白质→RNA

18.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导致人类的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

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借助光学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

B.只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

C.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有所增加

D.突变基因的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重复出现

19.视网膜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基因有关。

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细胞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

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RB基因发生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B.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

D.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20.下列叙述中最确切的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B.由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原因,某些家庭兄弟姐妹甚多,但性状不尽相同

C.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D.某基因的一条链上有2个(占碱基总数的0.1%)C变成了G,表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且该基因连续复制4次后,突变基因占50%

21.下图为某植物体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a、b、c的本质区别在于控制的性状不同

B.若基因a缺失,则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

C.若Ⅰ、Ⅱ重复,则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D.若基因c发生了三个碱基对的增添,则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22.某遗传病是一种编码细胞膜上的某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该突变基因相应的mRNA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

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B.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C.该病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D.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

23.据下图分析,下列关于染色体交叉互换与染色体易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是交叉互换,图乙是染色体易位

B.交叉互换和染色体易位均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

C.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交叉互换在显微镜下不可观察,染色体易位可观察

24.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基因型为DD的豌豆,种植在土壤贫瘠的地方而出现矮茎性状,下一代种植在水肥充足的地方,全表现为高茎 

③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

④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25.几种氨基酸可能的密码子如下。

甘氨酸:

GGU、GGC、GGA、GGG;缬氨酸:

GUU、GUC、GUA、GUG;甲硫氨酸:

AUG。

经研究发现,在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的某个位点上发生了一个碱基替换,导致对应位置上的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缬氨酸;接着由于另一个碱基的替换,该位置上的氨基酸又由缬氨酸变为甲硫氨酸,则该基因未突变时的甘氨酸的密码子应该是()

A、GGUB、GGCC、GGAD、GGG

26.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A.用相同材料做该实验,低温诱导的时间长短可以不同

B.与正常有丝分裂相比,视野中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较少

C.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着丝点不能分裂

D.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细胞体积较小

27.下列四个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A.AB.BC.CD.D

28.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④基因型为aaaBBBCcc的植株一定不是单倍体⑤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29.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前期时纺锤体的形成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对染色体(质)染色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的酒精

D.该实验的目的是理解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作用机制

30.马的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为64条;驴的体细胞中也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为62条。

马与驴杂交所生的后代“骡”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两个染色体组、64条染色体B.四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

C.两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D.四个染色体组、64条染色体

31.下列细胞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②二倍体植物的花粉③初级精母细胞④极体⑤四倍体西瓜的卵细胞⑥玉米单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芽尖细胞

A.①③⑤B.①②③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

32.某二倍体生物经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组数目增加一倍。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组加倍,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B.染色体组加倍,形成四倍体

C.染色体组加倍后,杂合子变成了纯合子

D.染色体组加倍后,基因型发生了改变

33.下列有关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可以存在同源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C.多倍体生物细胞内含有多个染色体组,通常是不可育的

D.用普通小麦(六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三倍体植株

34.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对应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A.AaBb,AAaBbb,AaaaB.AaaaBBbb,AaaBBb,ABCD

C.AAaaBbbb,AaaBBb,AaBbD.AaaBbb,AAabbb,ABCD

35.下图为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以下描述中能确定其姐妹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的有几项

①该细胞为雄蜂的次级精母细胞

②该细胞为雄蜂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③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基因aabb

④该细胞为人体次级精母细胞,A、a为与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36.关于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位于mRNA上,遗传密码位于DNA上,构成的碱基相同

B.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构成碱基相同

C.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都位于DNA上,构成碱基相同

D.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若含有遗传信息的模板链碱基组成为TCA,则遗传密码的碱基构成为AGU

37.如图为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及原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于染色体复制的时期

B.两次使用普通西瓜的花粉,作用相同

C.三倍体西瓜含有的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不能形成正常配子

D.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能够杂交形成三倍体,三倍体可育

38.一个色盲女子与一个正常男子结婚,生下一个染色体为XXY色觉正常的儿子。

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

若父亲色盲,母亲正常,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

()

A.精子、卵子B.精子、不确定C.卵子、精子D.卵子、不确定

39.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

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早在子二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

B.最早在子二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

C.基因有隐性和显性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D.基因突变较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少

40.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体,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只能叫单倍体

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D.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可能是单倍体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41.(18分)如图为细胞基因表达的过程,据图回答:

(1)能够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至细胞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数字)。

进行a过程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所需的酶有_________。

(2)图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有_________(填标号,要写全);图中⑤所运载的氨基酸是_________。

(密码子:

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

(3)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填数字)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

(4)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b过程中,少量mRNA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合成一条含100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需要转运RNA的个数、信使RNA上的碱基个数和双链DNA上的碱基对数至少依次是(____)

A.1000个,3000个和3000对B.1000个,3000个和6000对

C.300个,300个和3000对D.1000个,3000个和1000对

 

42.(14分)中心法则反映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图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能发生碱基A—U(或U—A)配对的过程有_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的过程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2)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核中一个DNA分子可发生图中①过程____________次,此过程中,模板链和子链中(A+T)/(G+C)的比值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③过程必需的物质有____________;若某DNA经过图中②③过程产生的蛋白质中部分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亮氨酸—谷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根据此序列及密码子表能否推测出此DNA中相关的碱基对序列?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肠道病毒EV71是不能进行逆转录过程的RNA病毒,则其在宿主细胞中增殖过程中会发生图中的___过程(填数字序号)。

43.(18分)有人调查了2792种植物和2315种动物的染色体数目,按偶数和奇数从大到小地排列起来,结果是:

①95.8%的植物和93.4%的动物的染色体数目2N=6,8,10,12,14……等偶数,只有4.2%的植物和6.6%的动物的染色体数目是7,9,11……等奇数;②不论染色体数目是奇数或是偶数,拥有某一染色体数值的生物都不只一种,如2N=24的植物有227种,动物有50种;2N=27的植物有10种,动物有9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有少数物种的染色体数目是奇数的?

列举两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小麦有14条染色体,另一种植物节麦也有14条染色体,它们杂交后的Fl不能形成正常配子,原因_________。

(3)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技术路线。

据图回答:

可用______________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

(4)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取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_____区的细胞。

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

下表分别为幼苗I中的甲株和幼苗II中的乙株的统计结果。

可以利用表中数值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

(5)依表结果,绘出形成乙株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______。

高二生物(理)期中考参考答案

1.D2.C3.A4.C5.6.C7.D8.D9.C10.C11.B12.D13.14.15.C16.C

17.C18.D19.D20.D21.C22.C23.B24.D25.D26.A27.A28.B29.C30.C31.A

32.C33.A34.B35.D36.D37.C38.B39.B40.D

41.②细胞核DNA聚合酶①②③⑤苯丙氨酸③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一个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多肽链的合成A

42.②③④⑤②⑤一相等mRNA、氨基酸、tRNA、酶、ATP

不能,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根据氨基酸序列不能确定mRNA中碱基序列,进而推测基因组相应碱基对序列③⑤

43.

(1)个别染色体增减    未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成

(2)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不能联会

(3)秋水仙素(或低温)(4)分生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充分x1x2+x3+x4+x5

(3)秋水仙素诱导导致幼苗在有丝分裂前期不出现纺锤体,因此后期染色体加倍后细胞不会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进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诱导之前染色体数目的两倍。

再进行下一次细胞分裂时,按照加倍后的染色体数目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

因此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