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5417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docx

四川省武胜县高级第一次联考试题

四川省武胜县高2019级第一次联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地位置上

2.大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脱氧核糖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B.人体剧烈运用时肌肉细胞呼吸作用吸收的

与产生的

之比是小于1

C.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

D.切割DNA的酶属于蛋白质,酶和细胞膜上载体的不同之处是具有催化能力

2.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为攻克癌症,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个体的癌细胞与非癌细胞遗传物质相同

B.细胞癌变使人体自身的细胞成为抗原,能使其裂解死亡的免疫细胞是效应B细胞

C.用单克隆抗体制成“生物导弹”来治疗癌症,其中抗癌药物能杀死癌细胞

D.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线粒体和核糖体的活动增强,但糖被含量少

3.科学家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某些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下面关于这种方法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用35S标记氨基酸弄清了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的过程

B.用18O标记H2O证明了H2O中氧在光合作用中的传递过程

C.用14C标记的CO2最终证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

D.用含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去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单位:

mg/h)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5.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b阶段均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分别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

6、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

据此判断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

B.物质燃烧可看成“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C.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状况下氮气化学性质很活泼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O2和SO2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B.1molSiO2中共价键的数目为2×NA

C.20gH2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NA

D.7.8g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8、近年来,科学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AlH3)n。

已知,最简单的氢铝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l2H6,它的熔点为150℃,燃烧热极高。

Al2H6球棍模型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Al2H6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B.Al2H6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C.Al2H6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氧化铝和水

   D.氢铝化合物可能成为未来的储氢材料和火箭燃料

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Ⅰ-、NH4+、Cu2+、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Ⅰ-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④可能含I-

A.①③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0.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且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OH—、NO3—、Ba2+、Cl—B.H+、Ba2+、Mg2+、NO3—

C.H+、Cu2+、Al3+、SO42_D.Na+、K+、MnO4—、Cl—

11、对于Zn(s)+H2SO4(aq)=ZnSO4(aq)+H2(g)ΔH<0的化学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B.ΔH的值与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有关

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

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锌溶解时, 正极放出气体一定为11.2L

12.(NH4)2SO4在强热时发生分解:

4(NH4)2SO4=N2↑+6NH3↑十3SO2↑十SO3十7H2O当反应中有1摩电子转移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l/2摩+6价的S被还原  B.有3/4摩SO2生成

C.有2/3摩(NH4)2SO4分解  D.有1/3摩一3价的N被氧化

13.X、Y、Z是三种易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他们所含的离子是NH4+、Mg2+、Na+、NO3-、SO32-、OH-。

取相同质量的这三种物质,配成相同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为X>Y>Z。

则可溶性化合物Y的化学式为

A.NaOHB.Mg(NO3)2C.NaNO3D.(NH4)2SO3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面关于运动和力的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15.从手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与水平天花板碰撞后又落回到手中,设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小球与天花板碰撞时间极短。

若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失,则下列能够描述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手中整个过程运动规律的图象正确的是()

16.据英国《每日邮报》2019年11月11日报道,北京时间11月7日凌晨5点30分,一颗名为“2019VA”的小行星在距离地表1.4万公里的高空和地球“擦肩而过”,而天文学家仅仅提前了15个小时才发现这名“天外来客”。

这颗小行星直径7米,距离地面最近的时候只有1.4万公里。

如果该小行星在这个最近的距离上被地球俘获成卫星,在距地心2万公里处绕地球运转,运转轨道半径约是地球和月球距离的

,它的周期最接近()

A.9小时B.7小时C.5小时D.3小时

17.如图所示,小球A、B质量分别为m、2m固定在轻杆的中点及右端点,当杆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绕另一端点O点匀速转动时,杆的OA段和AB段对两球的拉力之比为()

A.5∶4B.5∶6

C.7∶8D.9∶11

18.在一个封闭装置中,用弹簧称一物体的重力,如果读数与物体重力相比有下列偏差,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读数偏大,则装置一定是在向上做加速运动

B.若读数为零,则装置一定是在向下做加速度为g的加速运动

C.若读数偏小,则装置可能是在向下做加速运动

D.若读数为零,可能是在向下做匀速运动

19.如图所示,分别用两个恒力F1和F2,先后两次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缓慢地沿着同一个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推到顶端。

第一次力F1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第二次力F2的方向沿水平向右,两次所用的时间相同。

在这两个过程中()

A.重力作功相同B.F1所做的功小于F2所做的功

C.F1所做的功大于F2所做的功D.两物体增加的机械能不等

20.负重奔跑是体能训练常用方式之一,如图所示的装置是运动员负重奔跑的跑步机.已知运动员质量为m1,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摩擦、质量)悬挂质量为m2的重物,人用力向后蹬使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m2静止不动,运动员对传送带的摩擦力大小为μm1g

B.若m2匀速上升时,m1越大,传送带对运动员的摩擦力也越大

C.若m2匀加速上升时,m1越大,传送带对运动员的摩擦力也越大

D.若m2匀加速上升时,m1越大,传送带对运动员的摩擦力不变

21.如图所示,abcdef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轨道,cdef为

圆弧轨道,半径为r。

c为最低点与右边平滑连接,bc呈水平且b在出口f的正下方,e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今将质量为m的小球放在高为h处的光滑轨道上a点,且由静止释放,到c处切入轨道内运动,为了保证小球能垂直击中b点,不计空气阻力,h的最小取值是()

A.

B.

C.

D.

物理试题答题卷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供174分)

注意事项:

1.本卷共10题,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本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2.(17分)

(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作平抛运动的轨迹。

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

D.小球运动时必须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铅笔将小球通过各位置连成平滑的曲线

(2)某同学查资料得知:

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

为了检验此结论的正确性,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a)取一根轻质弹簧和一根内径略大的直玻璃管,将玻璃管固定的水平桌面上,将弹簧插入玻璃管并固定一端,如下图甲所示。

(b)将质量为m的小钢球放入玻璃管,轻推小球,使弹簧压缩到某一位置后,测出弹簧的压缩量x。

(c)然后突然撤去外力,小球沿水平方向弹出落在地面上。

记录小球的落地位置。

(d)保持弹簧压缩量不变,重复10次上述操作,从而确定小球的平均落点,测得小钢球的水平射程s。

(e)多次改变弹簧的压缩量x的数值x1、x2、x3……x6,重复以上步骤,测得小钢球的多组水平射程s1、s2、s3……s6。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中,“保持弹簧压缩量不变,重复10次上述操作,从而确定小球的平均落点”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多测几次,提高重视程度。

B.多测几次,减少错误。

C.多测几次,增加注意力。

D.多测几次,减少误差。

②若要测量小钢球的水平射程s,除图中画出的器材以外,还必须选取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A.秒表B.刻度尺C.螺旋测微器D.白纸E.复写纸

③该同学根据实验的测量结果,作出了弹簧形变量x与小钢球水平射程s的s-x图像,如图乙所示,同时测出了开始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h,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用m、s、h、g表达的弹性势能公式E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

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6分)

某同学学习了物理知识以后,采用如下方法确定了他乘坐汽车上所载货物的质量。

已知汽车自身的质量为m0,当汽车空载时,让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额定功率行驶,从速度表上读出汽车达到最大速度为v0。

当汽车载重时,仍让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额定功率行驶,从速度表上再读出汽车达到最大速度为v1。

设汽车行驶时的阻力与总重力成正比。

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求出车上所载货物的质量m1。

 

24.(19分)

如图所示,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0.2m,质量为m=0.1kg的小物块A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A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M处的墙上,另一端恰位于滑道的末端O点。

已知在OM段,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速度滑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d=0.1m时的弹性势能(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3)若物块A能够被弹回到坡道上,则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5.(20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MN上放两相同小物块A、B,左端挡板处有一弹射装置P,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传送带水平部分长度L=8m,沿逆时针方向以恒定速度v=6m/s匀速转动。

物块A、B(大小不计)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物块A、B质量mA=mB=1kg。

开始时A、B静止,A、B间压缩一轻质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在A上,右端不固定,贮有弹性势能Ep=16J。

现解除锁定,弹开A、B。

物体B只在返回水平面MN后才与被弹射装置P弹回的A相碰。

求:

(1)物块B沿传送带向右滑动的最远距离。

(2)物块B在皮带上的运动时间。

(3)若A、B碰后互换速度,则弹射装置P必须给A做多少功才能让AB碰后B能从Q端滑出。

 

化学试题答题卷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26(本题共16分)

(1)图I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mL。

图Ⅱ所示仪器可用于配制        L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若仰视,则所配浓度将      (填“偏高”或“偏低”)

(2)实验室用50mL0.50mol/L盐酸、50mL0.55mol/LNaOH溶液和如上图Ⅲ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碎泡沫塑料的作用,

        (填“能”或“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

②经数据处理,t2-t1=3.4℃。

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___。

[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

J/(g•℃)计算]。

③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热为ΔH1,则ΔH1

与ΔH的关系为:

ΔH1____________ΔH(填“<”、“>”或“=”),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本题共16分)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与D同主族;C与E同主族;B、C同周期;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多2;A、B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差等于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F元素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

A、B、C、D、E、F形成的化合物甲、乙、丙、丁、戊、己的组成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化学式

A2C

A2C2

B2A2

D2C2

A2E

DF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化合物丁形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固体己(填“能”或“不能”)导电。

化合物甲的沸点比戊          (填“高”或“低”)

(2)向含有0.2mol乙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使乙完全反应,发生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个。

(3)2.0g丙完全燃烧,生成液态甲和B的气态氧化物,放出99.6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丙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4)用铁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甲、己的混合溶液,电解反应的方程式为:

                                                      

(5)由A、B、C、D几种元素组成的盐与足量的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8(本题共14分)

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

(1)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粗盐中SO42-含量较高,必须添加钡试剂除去SO42-,该钡试剂可以是________(选填a、b、c)。

a.Ba(OH)2b.Ba(NO3)2c.BaCl2

(3)为有效除去Ca2+、Mg2+、SO42-,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__(选填a、b、c)。

a.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钡试剂

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

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

(4)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冷却、过滤除去NaCl。

(5)由图示可知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制碱工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品可循环使用。

(6)已知NaCl在60℃的溶解度为37.1g,现电解60℃精制饱和食盐水1371g经分析,电解后溶液密度为1.37g·cm-3,其中含有20gNaCl,则电解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mo1·L-1。

29(本题共14分)

已知A-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C、E、F为气体,B、D为液体,D的消费量常作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F的浓溶液与X共热通常用于实验室制备单质C,X是一种黑色粉末,B分子中有18个电子。

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试回答:

 

(1)B的电子式为  ;X在反应④中的作用。

(2)假设B为二元弱酸,请写出第二步电离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①、⑤的离子方程式

①                                    ;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图中信息,B、C、E、X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生物试题答题卷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30.(I)(8分)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右图)。

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尿素含量。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作用,为细胞提供。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细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

(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特性。

(Ⅱ)(20分)

图甲表示利用溶液培养法栽培某植物的简图,图乙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放射性32P标记培养液中的KH2PO4,则一段时间后在叶肉细胞中不能检测到放射性的结构或物质有。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用序号表示)

A.核糖核酸B.脂肪C.ATPD.高尔基体E.辅酶IIF.核糖

(2)若该装置不通气,则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叶片发黄(此时培养液中不缺Mg2+)。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正常通气状况下,当植物缺乏Mg2+时,图乙中曲线b点位置应(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3)在曲线a点,该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和。

(4)正常通气状况下,培养较长时间后,图甲装置中含Ca2+量最大的叶是(①②③分别代表三个叶片)。

(填图中序号)

(5)培养一段时间,培养液中硝酸盐相对减少,而钙离子相对增加较多,此现象与细胞膜上的有关。

(6)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

a点(填“上移”、“下移”或“不移”);b点(填“左移”、“右移”或“不动”);d点(填“上移”、“下移”或“不动”)。

31.﹙16分,每空2分﹚1943年,曾获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鲁里亚和德尔布吕克设计实验,研究大肠杆菌的抗噬菌体突变是发生在接触噬菌体之前还是之后。

请阅读下列有关资料并回答问题。

⑴实验的方法步骤如图31所示:

注:

每个培养皿中接入的菌液均为0.2mL

⑵培养皿中培养基的基本配方:

配方

蛋白胨

乳糖

K2HPO4

琼脂

20%伊红

水溶液

0.325%美蓝水溶液

pH

含量

10g

10g

2g

1000mL

25g

20mL

20mL

7.2—7.4

⑶实验分析:

1在培养基中加噬菌体的作用是.。

加伊红一美蓝的目的是:

②由于大肠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因此,在培养基中还加入了一些相应的物质,其中是大肠杆菌生长的碳源,是氮源。

③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这两种生物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