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75742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docx

人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4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教学设计精品doc

第1课用计算机辅助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用处。

2、学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重点:

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用处。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电脑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演示,来达到这个目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电脑以及用电脑进行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准备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2、电脑在学习或教学中的应用一般称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以下一些特点:

便于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通过计算机的演示,抽象事物可以形象化,宏观事物可以微观化,微观事物可以宏观化,使传统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比较容易理解。

突出个别化,实现因材施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软件的交互性也越来越强,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难度,从而实现内容、进度和难度上的个别化,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个别教学,每个学生在电脑中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内容,能够得到足够多的来自电脑的肯定,能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加上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制作上色彩明亮、画面精制、情节生动、创意独特、交互性强又富有动感,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可以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介绍,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

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巨大作

第2课计算机硬件常识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回忆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那些有关计算机方面的内容?

(信息及发展史、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用途、计算机发展趋势等)

那么,今天我们看看微型计算机(微机)工作时都需要那些部件?

(主机:

主板、CPU、内存条、声卡、显卡、

外存:

光驱、软驱、硬盘

I/O设备:

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CD--ROM等)

图片示意(幻灯片)

微机组成

(重点讲解方框内容)

主机:

主板、CPU、内存条等

外存:

光驱、软驱、硬盘、磁带(也属I/O)

硬件其它设备:

声卡、显卡、TV卡、电源接口连线等

(可见)输入:

键盘、鼠标、扫描仪、MIC

微机系统I/O设备:

光笔等

(接受、输出信息)输出: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系统软件:

Dos、WinXX、Linux、Unix等

软件

(抽象)应用软件:

office、人事、金融、财务等管理

有关概念:

1.重要概念

CPU:

完成运算、控制功能(8088~P3/16B~32B/4MHz~700MHz;)

内存:

像大脑,暂时存储数据RAM/ROM百Kb=>128Mb;(内存条)

外存:

像印刷品,长期保存数据1.44Mb->20Gb;(存贮介质+驱动器)

存储单位:

1字节(Byte或b)的容量可存储1个西文字符(半个汉字)

1Kb=1024b1Mb=1024Kb(百万)1Gb=1024Mb(10亿)

例:

软盘可存储多少呢?

1.44M≈140万西文字符≈70万汉字

那么1G容量的硬盘可存储多少汉字呢?

(约5亿汉字)

又如:

1.44M的软盘可存下几本本书的内容?

(3本多,一本约20万汉字)

硬件:

微机中可见可摸的器件。

(像人的身体各部位)

软件:

用来维护管理、开发应用微机功能编写的程序。

(大脑发出指挥人言行的命令)

外存使用常识

例:

驱动器(录音机)+盘片(磁带)

软盘:

勿折.尘.划.水.触;写保护;灯亮勿换盘.(写存/读取)

硬盘:

灯亮勿震/关机

光盘:

闲时取出勿空转

3.区分外存

用盘符A:

B:

C:

D:

E:

F:

…….命名

A:

B:

仅给软驱(仅1个软驱时B:

保留)-----1.44Mb

C:

起分给硬磁盘-----1Gb=>20Gb

光驱从末硬盘符的下个字符命名.-----650Mb

例:

1个软驱(A:

)、2个硬盘(C:

D:

)、1个光驱(E:

小结

复习:

PC基本组件及功能(硬件、软件、I/O存储器类型及容量(内存、外存、字节、Kb、Mb、Gb)外存咋区分(A、B、C、D、E、F......)

作业:

书上p.9习题(做在书上)预习:

p9--11第三课微机中信息的表示

第3课计算机软件常识

重点难点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计算机语言种类及各自特点

难点:

1、系统组成结构

2、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之间的区别

3、计算机的几种语言

高级语言

低级语言

编译及翻译的概念

软件的概念

一、信息的概念

人类自有文明史以来,就经常离不开与信息打交道。

信息的通俗含义是有用的消息和音信。

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信息,例如听广播,看电视,读书报,与他人交谈等等。

近几年来,“信息”成了一个人们喜欢谈论,使用频率很高的时髦词汇。

地质工作者说“信息就是资源”,企业家说“信息就是资本”,经商者说“信息就是金钱”,而学者认为“信息就是知识”。

不同的人群对“信息”赋予了各自不同的注释。

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主要包括:

操作系统,服务支撑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系统等。

应用软件随着计算机事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涉及的范围囊括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它们大体上分为两大类:

公用软件与专用软件。

专用软件主要是用于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如:

单位财务管理,公安户籍管理,实验数据采集,机器设备监控……等。

三、计算机语言

历史上人类进化之初,为便于交流思想情感,便产生了语言。

这样的语言叫自然语言。

人与计算机之间要交流信息,要进行“对话”,也要使用语言。

我们把这种专为计算机设计的语言叫计算机语言。

我们把能被计算机直接接受的语言我们称它为机器语言。

与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数学、逻辑语言较贴近的计算机语言,叫做高级语言。

机器语言能被计算机直接接受,但人们使用它时就倍感不便。

人们就在这中间安排一个“翻译”,较完满地解决了人、机之间的语言矛盾。

在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之间担任“翻译”任务的,有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两种。

它们执行“翻译”任务的方式不同。

编译程序是将要运行的高级语言程序全部“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而解释程序是“翻译”一条,执行一条,不产生机器语言程序。

现在影响较大、较流行的高级语言有C、PASCAL、FORTRAN、BASIC、JAVA等。

四、总结和练习:

本节内容不管是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还是涉及计算机的语言都是比较抽象的理论,同时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比较枯燥,所以这节课的难度较大。

在上课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的组成我采用画结构图的方式,使其层次关系很直观;

对计算机语言部分我采用对比的方法,使各自的特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事实证明:

教学效果还算满意。

第4课文字编辑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文字编辑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定位插入点的三种方法

2.学会插入,删除,改写文本

教具准备:

笔记本计算机,显示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前几次上机程中,我们学会了输入英文,中文,下面我们看这句话“记算机是我们的朋友”,这句话有什么错误?

既然有错误,我们就要把它改正过来,怎么改?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文字编辑的基本的方法。

二.新授

在编辑之前,我们要把光标移到想要编辑的部分,这就是插入点的移动和定位。

(板书)在Word文本编辑区,闪烁的竖直线段是插入点,插入点的移动和定位(板)有以下一些方法:

鼠标法

在文本区,鼠标指针变为I形,一般情况下,鼠标指针是什么形状?

鼠标指针还有什么形状?

在这里是I形。

如果文本内容较长,可先将目标位置移到本窗口,用鼠标单击滚动箭头按钮或拖动滑块。

如果我们在行末编辑文字,想在前面插入一个字符,用鼠标就不方便了。

键盘法

3.浏览和定位

如果对一篇50页的文档定位,用以下方法就比较费事,为此Word提供了10种浏览方式,在浏览的同时,可以使插入点快速定位,这10种方式是:

下面我们看一下如何用页的方式浏览第2页。

将插入点定位在第2页第2行第2列。

以上这些都是定位插入点的方法,有几种?

哪几种?

下面看两道题。

这些定位插入点的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用,插入点定位好之后,下面就要对文字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等编辑工作。

(板)

插入文本

插入文本就是在指定的位置插入任何文本内容,文本不同于文字,它不仅指大小写英文字母,汉字,还包括数字,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等。

设置悬念

编辑文本时,有改写和非改写(插入)状态两种,切换为双击“改写”框,黑字为改写状态,灰字为插入状态。

这两种状态是有区别的,我们会在下面讲到。

例如,将“你我,都来学习Word中文处理软件。

”改为“你我他,都来学习Word中文处理软件。

另外,在插入状态下,……

例,将上例中的文字在“你我他,”后分行。

删除文本

上面的插入文本一定要在什么状态(插入)下,而删除文本就没有这个限制了。

编辑时,无论处于插入还是改写状态,都可以进行删除操作。

删除键有两种,一个是Backspace,Backspace有时在键盘上也用←表示,另一个是Delete,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删前,一个删后。

例:

“你我”这两个字,想要删除“你”字,用哪个?

下面我们看书上的例子,删除“你我他,都来学习Word中文处理软件。

”中的“中文处理”。

那么利用Backspace可以删除这四个字吗,可以的,只要将插入点定位在“处理”后面就行了。

大家想一下,刚才分行时是将插入点移到要分行的位置,按一下回车键,出现一个回车符,插入点后面的内容就另起一行。

那么现在按Delete键,删除了什么?

如果出现了误删除,如多删了字,删错了字等,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来“撤消”,

1.鼠标法2.菜单法3.键盘法

3.改写文本

如果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可以用改写文本,

例:

将“你我他,都来学习Word中文处理软件。

”中的“中文”改为“汉字”。

以上这些是文字编辑的方法,有哪些方法?

在编辑时要注意编辑状态,插入文字要在什么状态下,改写文字要在什么状态下?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字编辑的一些基本方法,在编辑之前,首先要定位插入点,方法有三种,然后就可以对文字进行插入,删除,改写等编辑工作,在编辑是要注意当前的编辑状态是什么状态。

四.作业

第5课防治计算机病毒

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A、学会根据计算机的运行情况及计算机表现出来的症状判断计算机是否带毒。

B、能运用多种杀毒和查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和查毒。

1、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文明、安全地使用计算机。

2、热爱祖国,关心、支持我国软件业的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难点:

1、如何去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2、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合法使用软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病毒是一个医学名称,生物病毒比细菌还小,能侵入人、动物、植物体中,引起一些疾病。

计算机有一类有害的程序,也能使计算机引起“疾病”,我们称它为计算机病毒。

(在解释病毒概念时重点突出“有害”和“程序”字眼)

计算机病毒在未被人们认识之前,通常是在屏幕上出现不正常的显示画面,硬盘中的数据丢失或在目录中更变文件的长度。

给人们的印象是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似乎是“病了”。

实际上它是计算机中的程序造成的。

举例:

小球病毒、CIH病毒、YAI病毒等。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的病毒多种多样,表现出的症状也各不相同。

但无论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它们都有如下共同特点:

(1)具有破坏性。

病毒不但能影响屏幕的正常显示,减漫运行速度,占用磁盘存储

空间,它还能破坏磁盘中的数据和程序,甚至能破坏计算机的硬件。

如CIH病毒能破坏计算机的主板。

(2)具有隐蔽性。

病毒大多隐藏在正常程序中,很难发现。

(3)具有潜伏性。

病毒侵入计算机后,它能长期潜伏,待一定的条件满足后才起作

用。

例如:

黑色星期五病毒,它发作的条件是:

每月的13号且这一天正好是星期五。

(4)具有传染性。

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己复制进去,从而达到扩散的目的。

这是计算机病毒与其他有害程序的主要区别。

三、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病毒是以外部存储器为载体,通过软件、硬盘、网络等进行传染。

使用带病毒的软盘、硬盘后,计算机病毒会进入内存,并控制计算机,这时病毒就会复制到硬盘和软盘中,使这些硬盘、软盘被感染。

网络上一台计算机带有病毒,当它与网络上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联系时,其他计算机就有可能被感染。

四、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处理

(1)安装防病毒卡

由于大量病毒的被发现,以及其巨大的破坏作用,已引起计算机安全部门和有关生产厂商的注意,研制和生产了许多预防病毒的硬卡。

防病毒卡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目前已经被发现的病毒对计算机的感染,一旦发现将会发出警报,提请用户注意,有时还能杀去被发现的病毒。

(2)用杀病毒软件清除病毒

用户一旦发现计算机中有病毒以后,可以用我国公安部研制的杀病毒软件进行消对于一些新发现的病毒,需及时地向当地公安系统的计算机安全部门报告,以求得解决。

用防病毒卡和杀毒软件消除病毒。

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根本的办法是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必须谨慎小心,保证计算机的正常工作,尽可能不复制和运行来路不明的软件。

(3)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制定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五、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为文明使用计算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计算机用户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标准的道德规范。

1.一般道德和计算机安全

对公用计算机要严格遵守机房规定,未得老师和机房管理员的许可,不得擅自拆卸计算机的任何零、部件;不得改动机器的CMOS设置,不得改动或删除操作系统的启动文件及所有应用软件的系统文件。

一句话,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心中要有他人和集体。

这也是一个中学生,一个国家公民应遵循的起码社会生活道德。

计算机安全,主要是指计算机系统及其信息资源的安全。

使用计算机首先要注意电器安全,要懂得一些安全用电常识,

在信息安全方面,学生主要是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信息资料做好复制备份。

对公用计算机的硬盘和他人的软盘,严禁使用具有破坏性质的操作命令。

计算机安全知识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计算机犯罪。

1997年我国公布的刑法增添了有关计算机犯罪的专门条文。

2.尊重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权力,是一种无形的财产。

在许多国家里,都是用著作权法来保护计算机软件产品的,我国也不例外。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软件生产从规划、设计、编码、调试、修改,到最后的维护,要耗费许多高智力人才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

平时我们见到的一般软件,少说也要几人年到几十人年。

一个大型软件,花费上千人年。

软件的研制、生产虽很艰辛,可要想无偿占有它却非常容易。

“盗版”的泛滥,最终会毁掉整个软件行业!

中国的软件业更要发展,更要扶持。

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用热爱祖国的赤子心,合法使用软件,以实际行动支持祖国及世界软件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合法使用软件”,要做到两个基本点:

不使用“盗版”软件,不复制扩散XX的“正版”(合法)软件。

第6课信息技术常识

Internet也称因特网,它是由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几万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即国际互联网或网络之中的网络。

目前,全球已有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连入因特网,它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因特网还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最丰富的、开放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本世纪的Internet(也称因特网)已逐渐日益商业化,走向寻常百姓家,步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伟大时代,它将一切人类生活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数字化信息社会也正朝我们走来。

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与世界联系的窗口和纽带。

(一)

《网络为王》的开篇这样讲述了一个如此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当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走出一家餐馆时,一位流浪者拦着他,向他要钱。

对于比尔·盖茨来说,这并不奇怪。

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当时他的资产已超过200亿美元。

但接下来的事却令他吃惊不已:

这位无家可归者主动提供了自己在Internet网上的E-mail地址(当地一家的社会庇护所在网上建立的网址,以帮助无家可归者)。

“简直难以置信”,比尔·盖茨之后说:

“Internet是很大,但我没有想到无家可归者也能找到那里。

Internet究竟已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怎样的神奇多彩?

(二)

话得从头说起。

当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以不到1%的误差率惊人地预测到1952年美国总统大选艾森豪威尔大获全胜时,世人在惊诧之余不禁惊呼:

计算机是何许物也?

这之后,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广泛深入的应用,人们越来越觉得计算机具有巨大潜能,而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又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1969年11月21日中午,当6名科学家聚会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观看这里的一台计算机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斯坦福研究所的另一台计算机联通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不只是连接了两台计算机,而是宣告了计算机网络世界的到来,他们的举动会对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社产生何等深刻的影响?

从此,计算机与网络的结合发展便悄悄在人们身边进行。

事实上,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正飞速把我们这个世界联成一个整体,我们生活的空间突然间一下子变得不再那么遥远,我们生活的地球仿佛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村落。

人们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掌握知识、掌握信息,以至拥有一切。

因此,有人说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就是财富,得信息者得天下。

Internet的极大应用,已使得人类社会产生了一场新的信息革命。

Internet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资源库,它最大的优点是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最大的缺点却是信息资源的丰富,以至于人们无法迅速地查阅网上信息。

Internet所包含的信息既有最新科技成果发展动态、网络购物信息、线上实时广播,也有互动式远距离教学、数字化图书馆、游戏等等内容,应有尽有。

我们可以通过网上搜索引擎站点(分类链接网上各类网址,为网上用户免费提供网址查询服务的站点,如雅虎yahoo、搜索客cseek、蕃薯藤yam.tw、搜狐等)较快地查阅网上信息。

我们还可以在Internet网上通过这个覆盖全球的国际网“收看”或“收听”广播和电视节目。

今年6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一位40岁妇女产下了一个黑头发、蓝眼睛的男婴,世界上5000多名计算机用户通过因特网观看了这一过程,这是有线频道美国卫生网(AHN)把这次分娩作为一次“教育活动”拍摄下来的。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Internet网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亲友互通音讯,还可以设置自己个人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让千千万万Internet用户都能看到自己的音容笑貌和听到自己的“心声”。

而且,还可以到网上查阅全世界各国大学的图书资料,在网络上通过电子图书馆强有力的资料检索查询能力在较短时间内迅捷地查找到所需资料。

这些经数字化的信息将不再只是书本,它可以图象、音乐、艺术、电子表格,甚至是Web的首页。

我们也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资料传递与查询,或者从计算机屏幕上获得所需信息,或是透过打印机印出。

最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我们将在网络上与其他人共享一切信息资料,享受网上最新科技文化的信息资料服务,与上千上万互不相识的人交朋友,海阔天空地“互诉衷情”,等等。

Internet对于教育也如同其它组成部分一样,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它涉及到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结构乃至整个教育机制,一场亘古未有的巨变正在悄然发生。

网络教学也将对学校教育教学观念产生影响。

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将大大拓宽,传统上学生在校只能通过教师、课本、图书馆借阅、实验室实验等有限几种途径学习,而有了网络学生自己就能利用网络虚拟技术有选择地选听选看大学教授或优秀教师的远距离教学,实现互动式教学和学习。

在互联网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读专业,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甚至可以在网上与教授讨论最前沿的学术问题,而最优秀的专家也随时能参与共同讨论。

这样,教育再也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结果,而是学生在教师或他人的指导下能创造性主动地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去发现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从而让学生都获得与科学家们一起参与课题研究,去挖掘考古,去探索星体奥秘等过程的喜悦。

或许到21世纪出国留学将成为稀罕事,到校上学反而会成为富裕人家孩子的特殊服务。

第7课用计算机播放VCD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电脑。

2、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3、学会媒体播放机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文件:

图像和影像(配套光盘中的“图片”、“电影”文件夹)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媒体播放机。

教学难点:

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文件。

教学过程:

1、多媒体是一个比较抽象又时时刻刻伴随在人们左右的概念,要让学生去理解多媒体这一概念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通过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漂亮的广告画,悦耳的音乐,精彩纷骋的电视节目,情节感人的动画片,梦幻般的游戏世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并不是多么神秘,多么难以理解的东本,它就在我们身边,以激发进一步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电脑主要可以通过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也可以把机房里现有的机器作为实例呈现给学生看,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把各部分配件拆下来供学生观看,学习。

3、介绍多媒体文件时,可以结合图标进行,以便于学生掌握。

每种多媒体文件介绍以后要让学生去找一找自己电脑上的这类多媒体文件,并去打开它们,看看里面有些什么信息。

4、媒体播放机在外形上和家用VCD很相似,因此学生在按钮的使用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这里的重点是想欣赏什么媒体文件,就要选择相应的文件类型,这里教师可以结合前面的讲的多媒体文件,逐步引导学生这样去做,先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类型,再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

5、用超级解霸播放VCD的方法!

6、录制影片中的一段内容的方法

利用超级解霸,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内容录制下来,并保存为一个文件。

教师示范。

练习:

播放VCD的时候,录制一段自己喜欢的内容,并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第8课处理声音信息

计算机不仅可以处理文字、图片,还可以处理声音信息,一台计算机只要有声卡以及相应

的输入设备和输出声音的设备,就可以录制、播放和录制加工声音。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声音的播放和制作方法。

2、学会贺卡的制作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文件:

图像和影像(配套光盘中的“图片”、“电影”文件夹)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录音机。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的使用录影机制作贺卡。

教学过程:

打开菜单,选择娱乐里面的录音机命令,屏幕上出现“录音机”窗口。

单击窗口中的录音按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