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5743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某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性质:

新建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法定代表人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工程咨询资格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

XXXX

上级主管单位:

XXXX

电话:

XXXXXX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2.国家发改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5.《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

6.《公安消防支队机构基本规范》

7.某市公安消防支队提供的有关资料

8.《某市城市总体规划》

9.《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10.《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1.某市气象局、地震局提供的近年的有关基础资料

12.某市地形图及工程地质资料

13.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材料

1.4研究的主要结论

1.4.1建设地址

位于某新区毗邻经济开发区处。

1.4.2建设内容及规模

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100平方米。

训练基地由五部分组成:

一是某消防站;二是战勤保障消防站;三是室内体能训练馆;四是综合训练楼;五是心理行为训练场等训练设施。

1.4.3总投资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2325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其他费用100万元,预备费75万元。

1.4.4建设工期

2014年9月—2015年10月。

1.5报告研究内容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额定以及建设单位对本项目的设想,着重对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的考察;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进行论证;项目周围环境及周围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分析;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及进度进行安排;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某市公安消防大队自建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为依据建设中队,自觉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落实到服从大局、安心服役、刻苦训练、报效祖国的行动上。

紧紧围绕保卫驻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消防、服务社会,以“高扬为民服务大旗,打造某诚信消防”为工作理念,以“党和人民满意”为工作标准,以“建钢班子、带铁队伍,创一流大、中队”为工作目标,用政治立警、勤俭建警、依法治警、科教兴警、改革强警的科学手段,突出班子建设,全面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唱响了一曲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

建队以来,全队官兵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充分发扬冲锋在前、敢打硬仗、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智慧和勇敢、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装备、人民需要和自身的努力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强化消防监督管理、积极参与处置社会各种抢险救援任务,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某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但目前,该队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仍很薄弱,远远不能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和灭火救援的需要。

为此,消防支队项目的建设提到了主要议事日程。

某市公安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后,除能够扑救本辖区内的一般火灾之外,还能够承担化学灾害事故、高层、地下、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灾的扑救和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处置,以及对泥石流、地震、交通事故等自然灾害和各种事故进行抢险救援。

特别是由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煤化工等易燃易爆生产企业不断增多,火灾危险性不断增大,为切实提高扑救特殊火灾及抢险救援能力,全面加强全市灭火及社会抢险救援体制建设,急需建设某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是创造社会安全环境的需要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某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都将安全工作摆到了全市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位置,强调各级党政领导既要抓发展,又要抓安全。

同时,消防工作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

2.2.2符合某市的消防规划

消防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近年来我国化学危险物品泄漏、建筑物垮塌、火灾爆炸等特种灾害事故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搞好消防工作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消防部队的抢险救援战斗力建设十分重视,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项计划时,已把消防硬件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其中,某市委、市政府也把消防部队基本建设纳入了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

项目的实施将提高某市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的科技化和现代化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全市整体抗御火灾事故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某市的消防工作发展规划。

2.2.3是适应某市消防部队建设的需要

为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有效整合防火、灭火力量,增强公安消防部队防火防灾、抢险救援的综合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本着“精简、合理、高效”的原则,某市政府决定建设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某市的消防现状条件,从整体上提高消防部队的战斗力和后勤保障能力,有利于维护当前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的大好局面,有利于推动全市消防工作的快速发展,从而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2.2.4是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与各个行业和人们的生活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些重特大火灾,一把火就造成几十人甚至数百人的伤亡,造成上百万、上千万甚至几亿元的经济损失,这不仅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不幸,而且还使大量的社会财富化为灰烬。

不仅如此,而且事故的善后处理往往也牵扯了政府很多精力,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些火灾事故还成为国内外舆论的焦点,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教训是十分沉痛和深刻的。

因此,做好消防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2.3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还具有紧迫性,是一项保障民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程,所以本工程是可行的,建议尽快实施某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项目。

第三章建设条件与项目选址

3.1项目区自然与社会环境

3.1.1区位概况

某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南部,倭肯河中上游。

位于东经130°~131°44′,北纬45°16′~46°37′之间,东与密山、宝清县接壤,西与依兰县相连,南与林口县、鸡东县交界,北与桦南县为邻。

行政区划面积6221平方公里(含农垦森工系统)。

3.1.2自然概况

某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较长。

根据某市气象局提供的资料,当地全面气象资料如下:

1)气温

年平均温度:

3.5℃

极端最高温度:

38.3℃

极端最低温度:

-39.3℃

2)气压

年平均气压:

1004.0hpa

年平均最高气压:

1007.0hpa

年平均最低气压:

1001.0hpa

3)年雷暴天数:

33天

4)最大冻土深度:

200cm

5)最大积雪厚度:

22cm

6)降水

年最大降雨量:

1065.8mm

年降雨天数:

94天

最大降水强度:

134.2mm

7)风向、风速

年最大风速:

24m/s

年平均风速:

3.3m/s

全年主导风向:

SW

夏季主导风向:

SW

8)年平均相对湿度:

67%

9)年日照2700小时

10)无霜期128天

11)地震烈度六度

3.1.3社会经济

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1亿元,增长38.7%,增速全省第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3亿元,增长43.5%。

全口径财政收入47.5亿元,增长23.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3亿元,增长39%。

3.2项目选址

3.2.1选址条件

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要求,本建设项目的选址原则,要符合下列条件:

1、应以接到报警后五分钟内消防队可以达到责任区边缘为原则,项目应设在责任区内适中的位置和便于消防车辆能迅速出动的临街地段;

2、项目主体建筑距离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等容纳人员较多的公共建筑的主要疏散出口不应小于50m;

3、项目责任区内有生产、贮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单位的消防站的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处,其边界距上述单位一般不应小于200m;

4、项目的车库门应朝向城市道路,至城镇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为10—15m为宜。

3.2.2建设地址

本项目的建设地点,符合上述各项原则、条件的需要。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根据市规划部门的规划,最终确定项目地址为:

某市某新区毗邻经济开发区处。

第四章项目总规划方案

4.1原则与指导思想

1、满足该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规划设计条件和规划思想,处处精心设计,认真考虑。

2、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人的工作环境。

3、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建好各项配套设施。

4、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积极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

5、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保、绿化、消防、防灾减灾以及节能等方面的规范和规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要求。

6、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土地利用率,做到科学实用。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规划相协调,合理布局。

建筑设计体现人性化的设计思想,并注意美观,符合紧固安全、方便管理、功能齐全、造价合理、体现文明的基本要求。

4.2建设规模

城市消防站担负着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应急救援训练基地担负着扑救与处置特种火灾、灾害事故和应急救援训练的特殊任务,它和标准型普通消防站,都是城市消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要求,结合某新区未来发展的实际,并经市规划部门的同意,该应急救援训练基地的建设用地为3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100平方米,其中:

某消防站的建筑面积为5900平方米;战勤保障消防站的建筑面积为2700平方米;室内体能训练馆的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综合训练楼的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

第五章工程方案设计

5.1总平面布置原则

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平面布局做到各部分之间的有机结合、统筹兼备、互相协调。

为充分利用地形地势,从“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角度出发,结合某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能满足建筑主体的使用功能,确定总平面布局为:

项目总用地面积35000平方米。

建筑总体呈矩型,东北临创业大道,东南接龙碧街。

场地设防护围墙,主要出口开向创业大道,两个次要出口分别位于场地西北和东南。

场区内建设5900平方米某消防站一座,2700平方米战勤保障消防站一座,1000平方米体能训练馆一座,1500平方米综合训练楼一座。

附属场地设施包括:

观礼台;器械训练场地;火幕墙训练、油罐火灾及气体储罐火灾、水域救助事故训练、公共交通事故训练场地;烟热训练、危险化学品泄漏、建筑倒塌、地下建筑事故、电气火灾、消防通讯、医疗急救、计算机模拟等事故处理训练场地等。

利用建筑物周边及空闲位置设置大面积绿地,种植花草及低矮树种,绿地面积约占31.2%。

项目区内道路宽度均为10米,主干路与城市道路连接。

5.2建设内容

5.2.1房屋建设

根据《城市消防建设标准》的要求,某消防支队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的建设内容由该站的各种场地、房屋建设、附属设施等部分构成。

从总平面图的设计上,应根据类别和有利于执勤备战、方便生活、安全使用等原则合理确定,其中业务用房包括消防车库、通信、接待室、体能训练室、训练塔、灭火抢险与个人防护器材及被装营具库、修理间、清洗间、烘干室、呼吸气充气室、蓄电池室、图书阅览室、会议室、干部备勤宿舍、消防员备勤宿舍等。

辅助用房包括餐厅厨房、锅炉房、浴室、晾衣室(场)、贮藏室、盥洗室、厕所、配电房、油料库及其他用房。

消防站的附属设施由消防车辆、灭火器材、抢险救援器材、消防人员防护器材、通讯器材、训练器材及营具等组成。

该站的主要道路和出入口与创业大道相接,各功能区均设有能通行机动车辆的道路,便于车辆行车通畅,该项目总平布局详见附图。

5.2.2公共设施

1、供水:

项目供水由当地自来水公司供给。

2、排水:

污水排入排水管网。

3、供热:

由当地供热公司供热,可以满足项目采暖需求。

4、供电:

由当地供电公司负责供应,可保证项目用电。

5、通讯:

通讯便捷,已形成光纤、微波传输、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等现代化通讯手段相结合的立体通讯网络。

5.3建筑面积及分配

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单体名称

层数

建筑面

积(m2)

耐火等级

结构类型

基础形式

某消防站

7

5900

二级

框架结构

独立基础

战勤保障消防站

3

2700

二级

框架结构

独立基础

体能训练馆

1

1000

二级

框架结构

独立基础

综合训练馆

10

1500

二级

框架结构

独立基础

5.4设计标准

5.4.1场区道路

1、横断面设计

道路分为3级,横断面形式均采用一块板;

场区内主要道路路面宽10m。

2、竖向设计

按建筑规划确定的平面位置进行,道路竖向最小坡度不小于0.3%,最大坡度不大于3%。

3、路面结构设计

由于建设选址地段交通量较大,地下管线多,道路开挖量大等特点,设计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路面结构厚度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计算,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对基层、底基层进行弯拉应力计算,并考虑抗冻要求,确定路面结构组合如下: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3cm密集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乳化沥青粘层

4cm密集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

喷洒乳化沥青

20cm二灰碎石(8:

17:

75)

15cm石灰土(12:

88)

结构总厚度57cm。

5.4.2建筑结构

建筑用房上部结构形式均为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持力层为第4层,泥岩夹粉岩层,承载力特征值280KPa。

5.4.3配套设施

1、给水工程:

本工程主要为生活用水,每日最大用水量约为46m³,小时最大用水量为11.5m³,小时一般用水量为5.75m³。

水质为国家饮用水标准,水压0.3MPa,水温为常温。

2、排水工程:

室外污排水和雨排水采用分流制。

3、采暖、通风及空调:

所有单体均设散热器采暖系统,采暖热媒采用80~60℃低温热水,来自锅炉供热管网,采暖采用单管上供下回式系统。

室内通风为自然通风,行政管理空调采用分体式空调。

4、供电负荷:

项目用电主要为照明用电及部分电器设备用电。

消防水泵、应急照明及其他消防用电设备属二级负荷,采用专线供电,并在末级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保证供电,而场区内其它用电设备均属三级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

本项目年用电量约为50万kWh。

小时最大用电量约为45kWh。

选用63kwh室内变压器一台。

5、照明:

各单体照明配电选用PZ30型照明箱,嵌墙安装底边距地1.5M。

照明配线采用BV-450/750型绝缘导线,穿镀锌铁管保护,沿棚、沿墙暗敷设。

防爆间选用防爆型灯具及设备。

一般房间选用节能型日光灯照度设计在150~200lx。

楼梯间、楼层的转角处、走廊中间均设置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持续放电时间不小于30min。

在走道和疏散口设疏散指示标志。

6、接地、防雷:

各单体室外设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R≤10欧姆,(变电所R≤4欧姆),需接地设备、金属管道等均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于保护地线(PE线)做电气连接。

屋面按三级防雷设防,设(20MX20M或24MX16M)避雷网,利用柱中二根主筋做接地引下线,使避雷网均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

7、漏电保护:

在插座回路、插座箱回路选用带漏电保护开关保护,严防漏电事故确保安全。

8、电话通讯系统:

各单体设交换机房,内设电话程控交换机。

内线:

各单体主要岗位内部电话。

外线:

各房间均设外线直拨电话。

9、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各单体设置专用消防控制室,内设火灾报警控制器及消防联动控制柜。

可进行火灾报警部位的显示及进行消防联动控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集中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采用二总线、地址编码、分布智能型探测系统。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主电源采用消防电源,二路电源供电,并在消防控制室进行自动互投。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自带直流备用电源。

各房间、过道均设置光电烟感探测器;在主要出入口、过道、楼梯间、房间设置手动报警按钮与声光报警器。

在消防控制室设消防电话主机,除在手动报警按钮处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插孔外,在配电室、消防值班管理室等处还设置了消防专用直通对讲电话分机。

一旦发生火灾后.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对以下设备进行联动控制:

相应区域的声光报警器进行警报鸣响,指导人员疏散。

消火栓按钮及联动控制柜直接连线控制启动消防泵。

切断相应区域的非消防电源。

对于重要消防设备由联动控制柜引直接连线控制,在联动控制柜上设手动/自动控制开关。

5.4.4装饰工程

1、内墙涂料:

室内装修全部采用的耐潮、耐水涂料,并具有极强的附着力、且透气性能良好,能细微调节室内空气及湿度。

2、门窗:

窗户采用塑钢窗,配以中空玻璃,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隔音性能等均要达到国家规范要求。

窗外设置防盗栅栏。

有保密要求的房间门采用防盗门。

3、各建筑物屋面防水采用APP卷材防水材料。

4、地面:

水磨石地面铜条分格。

5、外墙装饰:

高级外墙涂料。

第六章环境保护

6.1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6.1.1项目的地址位置

某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南部,倭肯河中上游。

位于东经130°~131°44′,北纬45°16′~46°37′之间,东与密山、宝清县接壤,西与依兰县相连,南与林口县、鸡东县交界,北与桦南县为邻。

距哈尔滨市460km;牡丹江市232km;佳木斯市172km。

某市区域位置图如下:

6.1.2地形地貌、水文气象

1、地形地貌

某市区属于低山丘陵区。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形成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的狭长地形。

东西直径130公里,南北直径84公里,总面积621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67平方公里。

全市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西北部平原,境内有较高的山二十七座,均属完达山系余脉,最高山峰通天二林场李牧营沟的界山,海拔1008米,平原和丘陵地区平均高度都在海拔235米左右,市区属丘陵山区。

按地形变化及土壤类型市区地貌可划分为低山丘陵地、丘陵漫岗地、河滩地、山间谷地四种类型。

2、气候条件

某市地处中纬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具有寒暑悬殊、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短,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4.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最低气温-39.3℃。

历年平均最大冻层深度1.70—2.00米。

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一般为2-4级,冬季以西北风为主。

年降雨量400-6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8-9月份,无霜期173天。

6.1.3自然资源

某地处完达山麓的丘陵起伏的半山区,山多林密,河流纵横,雨量充沛,气候适宜,矿藏十分丰富。

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富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炭、黄金、石墨、大理石、石灰石、沸石等十余种。

尤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的开采,使某由过去所辖的一个农区变为煤炭城市。

煤炭资源是某市的一大优势。

煤田分布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45公里。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属真阔交林区,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森林总面积为3310km²,占市总面积的53.3%。

全市共有25个林场,10个林业站。

全市森林分布均匀、树种单一,材质较差,地多林少,生产率低。

更新造林多,保存少。

生物资源:

柞木、黑利华、落叶松等20多种。

山产品比较丰富,蕨菜年收购量200吨左右。

药用植物有党参、桔梗、龙草、白芍、百合等300多种,食用菌类有木耳、猴头、元蘑、榛蘑等10余种,其中木耳年采量可达5万公斤。

野生动物主要有鹿、熊、野猪、狍子、狐狸等。

6.1.4工程地质条件

市区范围内的地下水属第四纪冲击层潜水和内化裂隙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含水层薄、渗透系数小,出水量少、补给条件差,而且受矿井开采疏干影响,地下水位逐步下降。

市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表土较浅,一般为1-3m,以下为风化砂岩,地耐力一般都在1.5-2.0kg/cm2。

6.1.5水资源状况

某市区境内由倭肯河及挠力河两大水系组成。

倭肯河水系主流为倭肯河,支流有某、挖金别河、万宝河、茄子河、中心河、龙湖河等;挠力河水系主流为挠力河,支流有大泥鳅河、小泥鳅河、岚峰河等。

倭肯河:

发源于某东部山区冷寒宫,由很多山涧小溪和泉眼汇流成河。

干流自东北向西南方向流动,倭肯河东邻挠力河、东南界穆棱河、西和西南为牡丹江、北滨松花江。

流经某市和勃利、桦南、依兰,于依兰县依兰镇东侧流入松花江,是松花江的一级支流。

根据《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中的有关规定,在倭肯河流域内,桃山水库大坝以上为Ⅱ类水体,桃山水库大坝以下为Ⅳ类水体。

倭肯河水系支流茄子河、万宝河均为Ⅲ类水体。

挠力河:

是乌苏里江的支流,发源于某东部老爷岭东山。

在某市内河流长度76公里。

某:

某是流经某市新兴区内的一条河流。

河流长度22公里,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

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19座,其中桃山、吉兴河、互助3座水库是省重点水库。

桃山水库位于市中心区,库容量为2.64亿立方米,是市中心区饮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主要来源。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桃山水库二期工程正在实施。

二期工程采用“主体工程一次建成、淹没补偿分期实施”的建设方案,水库总库容6.82亿立方米,2010年总库容5.18亿立方米。

水库常水位为183.50米,枯水位171.50米,百年一遇洪水位为186.22米,校核洪水位为186.82米。

新建构筑物控制标高为187.50米,动迁范围186.50米。

桃山水库大坝坝顶高程(包括付坝)为187.80米。

6.1.6交通条件

某地处佳木斯、牡丹江、鸡西、双鸭山等黑龙江东部城市群中心位置,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距省会哈尔滨380公里,距俄罗斯最近的边贸口岸密山仅80公里,牡佳铁路、勃七铁路贯穿全境,交通运输便捷,辐射半径大。

6.1.7交通条件

某市主要污染为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某市年工业废气总量558亿m³标,二氧化硫排放量3.3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2.2万吨,煤尘排放量0.81万吨。

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煤矸石和粉煤灰。

每年煤炭工业产生煤矸石200多万吨,相关行业产生粉煤灰60多万吨,目前有超过50万立方米的大型矸石山13座,其它中小型矸石山1000多座,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占用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