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5878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docx

长沙市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

长沙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无色酚酞试液

B

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后过滤

D

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气体

NaOH溶液

A.A

B.B

C.C

D.D

2.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3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Cu、稀硫酸、CuO  ②稀盐酸、Ca(OH)2溶液、Na2CO3溶液  ③C、CO、Fe2O3

A.①

B.②

C.①③

D.②③

3.下列实验探究正确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结论

A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得到干燥的氢气

B

分离Ca(OH)2和CaCO3固体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

得到纯净的CaCO3

C

探究酒精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酒精,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酒精含有碳元素

D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称取3gNaCl,在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搅拌溶解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A

B.B

C.C

D.D

4.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常饮食摄入钙元素越多越好

B.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将海鲜浸泡在甲醛中保鲜

D.霉变食物蒸煮后可再食用

5.“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

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铁锅应用了铁的导热性

B.铜可与硝酸亚铁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

6.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水分子构成,汞由汞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B.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的粒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C.2O表示两个氧分子

D.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收集、验满氧气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8.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特种钢

B.玻璃

C.铝合金

D.铜线

9.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MgCl2反应生成沉淀

10.“地球一小时”以“蓝天自造”为主题,号召更多人关注空气污染,推动解决方案,应对雾霾,找回蓝天。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的秸秆和垃圾

D.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11.下列物质中,一定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12.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

空气,冰水共存物

B.氧化物:

氧气、五氧化二磷

C.化石燃料:

煤、石油

D.金属材料:

氧化铁、不锈钢

13.“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里,有单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银白色固体是()

A.铁

B.铜

C.金

D.银

14.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理盐水和生铁都是混合物

B.乙醇和干冰都属于有机物

C.尿素和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料

D.过氧化氢、高锰酸钾都是氧化物

15.取Mg和MgO的混合物6.4g,加入一定质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0g(MgO+H2SO4=MgS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溶质有两种

B.生成H2为0.2g

C.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40%

D.混合物中金属镁的质量为4.8g

16.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Cu+FeSO4=Fe+CuSO4

C.Cu+H2SO4=CuSO4+H2↑

D.Cu+2AgNO3=2Ag+Cu(NO3)2

17.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在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酒精灯

18.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流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N2

B.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合成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

19.请从C、H、O、N中选用适当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不含中子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电子数都相等的不同离子_______

(3)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____ 

(4)酸碱中和反应___________

2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家里的净水器中常装有黑色的活性炭,活性炭起_________作用。

(2)绿色植物要吸收________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3)铝制品比较耐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家用天然气(主要成分CH4)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

(5)304不锈钢制品可盛放食物。

不锈钢的硬度__________(填“>”、“=”或“<”)纯铁的硬度。

21.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离不开化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房中常用洗洁精除去油污,利用了洗清精对油污的__________作用。

(2)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吃粽子已成传统风俗。

在制作粽子的原料中,糯米所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

(3)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

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肯面。

“玉兔二号”月球车使用铝合金、钛合金等多种金属材料。

用镍基钛合金制造的轮胎受到冲压变形后,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镍基钛合金具有的性质有____(填序号)

A优良的塑性和韧性   B熔点高于钛   C形状记忆功能

(4)近期“水氢发动机汽车”备受关注和质疑。

水制氢气过程成本太高受到质疑:

以铝粉为核心原料的催化剂备受关注。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铝(同时生成种常见气体),此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电能。

写出工业制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1)Cu(Fe)           .

(2)CaCl2(CaCO3)             .

(3)FeCl2(CuCl2)             .

(4)CaCO3(CaCl2)             .

(5)CO(CO2)             .

(6)CO2(CO)             .

三、实验题

23.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是提升认知的重要手段,化学兴趣小组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进行探究。

Ⅰ探究CO2的制备

(1)实验室通常利用上图1中__(填字母)装置的组合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图2所示装置可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除杂时应将混合气体从导管____(填“①”或“②”)通入装置中。

Ⅱ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反应

实验甲:

向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如图3)。

(1)若观察到U型左端液面_______(填“升高”成“降低”),则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对静置后左瓶内的溶液进行下列操作,由对应的现象可推知CO2与NaOH一定反应的是_____(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a.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b.滴加少量稀盐酸,不产生气泡  C,滴加少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乙:

在NaOH固体中加入适量95%的乙醇溶液,配制成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CO2,直至产生白色沉淀Na2CO3,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3)该实验利用的原理是:

___________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丙:

如图4所示,将5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ρ≈1.1gmL)缓慢、全部注射入瓶中,观察到酒精倒流入瓶中,最终瓶中剩余5mL气体。

此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约可溶1体积CO2,CO2不溶于酒精。

(4)实验时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水代替量筒中的酒精。

(5)实验时将NaOH溶液缓慢注射入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上述实验可推知:

与NaOH反应的CO2约为________________(取整数)mL

24.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进。

(选“b”或“c”)

(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若用H装置实验,能证明CO2的性质有______。

四、简答题

25.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制碱原理为:

_____、_____,用_____的方法可以把NaHCO3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在制取NaHCO3时,先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再通入足量的CO2的目的是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6.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如图。

(1)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黑色。

那么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某同学用C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支撑装置略去)来测定蔗糖的组成。

小资料

Ⅰ、铜丝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Ⅱ、蔗糖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步骤:

先用酒精灯在玻璃管铜丝处加热,同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充分反应后,再将酒精灯移至蔗糖处进行加热。

观察到玻璃管中蔗糖处生成黑色的固体,内壁有水珠出现。

实验结论:

蔗糖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写元素符号)。

实验分析:

上述实验过程中,先对铜丝进行加热,并同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_____。

实验原理:

与_____(填A或B)实验相同。

27.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

CaCO3+CO2+H2O=Ca(HCO3)2。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思考:

若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是否能生成碳酸氢钠(NaHCO3)?

于是他们开始实验探究。

(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

[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

猜想二:

溶质为NaHCO3;

猜想三:

溶质为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二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取实验步骤①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猜想一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证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碳酸氢钠。

写出实验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碳酸氢钠的俗名叫___________ 。

小明同学认为,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就能证明一定有碳酸氢钠生成;小红同学对小明同学的结论产生质疑,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同学们回忆超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结合上述知识,如果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哪一个图像能正确反映生成的碳酸钙沉淀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六、计算题

28.为了测定金属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镁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次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

(3)此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